第31章 接旨
字數:3853 加入書籤
李世民的目光,溫柔得仿佛春日裏最細膩的微風,輕輕拂過沉睡中的長孫皇後。
月光透過窗欞,灑在她恬靜的麵容上,為她平添了幾分聖潔與安寧。
即便是在這夢鄉的深處,她的唇邊仍不自覺地呢喃著“寬兒,寬兒”,
那是她對愛子無盡的牽掛與思念,即便是在無意識的低語中,也透露著母愛的深沉與細膩。
次日,晨曦初破曉,長安城的天空被一抹淡淡的藍輕輕渲染。
隨著第一縷陽光穿透雲層,一道旨意自皇城深處悄然醞釀,最終化作一道金光閃閃的聖旨,
承載著帝王的深情與決斷,被莊重地交付於快馬加鞭的天使手中,向著襄州疾馳而去。
此刻,李夜渾然未覺外界風雲變幻,營寨之內,除卻忠誠值守的衛兵,
其餘將士皆已踏上歸途,與親人團聚,享受那難得的溫情時光。
而他,也仿佛被這份寧靜所感染,放任自己沉浸於一片前所未有的閑適之中。
連日來,晨曦不再是催促的號角,而是溫柔地拂過他的夢境,
讓他得以酣然沉睡至自然蘇醒,這份慵懶與愜意,是他多年軍旅生涯中難覓的奢侈。
醒來之時,陽光透過營帳的縫隙,灑下斑駁光影,為這方寸之地添上一抹自在。
李夜悠然坐於營帳之內,手邊是泛黃的兵書,字裏行間跳躍著往昔戰場的智慧與謀略。
他時而凝眉沉思,時而嘴角輕揚,仿佛在與古代名將進行著跨越時空的對話。
而身旁,一壺清酒散發著淡淡的香氣,他輕酌一口,酒香與思緒交織,化作心中那份不羈與灑脫。
在這短暫的閑暇裏,他拋卻了往日的沉重與束縛,讓心靈得以自由飛翔。
營帳外,是世界的喧囂與紛擾;營帳內,則是他獨享的寧靜與淡然。
如此放蕩不羈的生活,對他而言,既是對過往辛勞的慰藉,也是對未來挑戰的蓄勢待發。
時光緩緩流淌,李夜在這份難得的空閑中,找到了屬於自己的節奏與韻律。
時光短暫,悄然間,軍營再度煥發生機。
歸來的將士們,踏著沉穩的步伐,逐一融入這方鐵血天地,軍鼓的轟鳴、號角的嘹亮、以及訓練場上此起彼伏的呼喝聲,
交織成一曲激昂的戰歌,回蕩在營寨的每一個角落。
李夜,身姿挺拔,宛如青鬆立於校場之巔的高台上,目光深邃而堅定,凝視著下方那些揮汗如雨的勇士們。
他們,是他精心雕琢的傑作,融合了現代練兵之科學與古代行兵之精髓,創造出一種前所未有的訓練模式。
這些將士,在汗水與磨礪中蛻變,成為了真正的鐵血精英,精銳中的精銳,每一滴汗水都閃耀著不屈與榮耀的光芒。
陽光透過雲層,斑駁地灑在校場上,為這幅訓練圖景添上了幾分莊嚴與神聖。
此刻,天際尚泛著晨曦的微光,朝廷的宣旨儀仗已悄然抵達軍營邊緣,
其莊嚴與肅穆,即便是鐵血的軍營亦為之側目。
隨著一聲聲悠長的傳令回蕩在營盤上空,一行人緩緩步入這鐵血與忠誠交織的世界。
李夜,身為襄州軍中將領,已靜候於帥帳之內,心緒雖波瀾起伏,麵上卻是一片沉靜如水。
宣旨內侍,身著華服,步伐穩健,踏入帥帳之時,其嗓音仿佛自九天而來,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
“聖旨到,眾將聽令,跪!”這一聲令下,整個帥帳內瞬間靜謐,唯有燭火搖曳,映照著即將揭曉的榮耀。
李夜心中雖有萬千疑惑如潮水般湧動,卻也迅速收斂心神,單膝跪地,身姿挺拔,盡顯武將之風範。
那內侍輕展手中一卷金黃絹帛,其上龍紋蜿蜒,金光閃閃,仿佛承載著皇恩浩蕩。
他緩緩展開聖旨,聲音清朗而莊重:“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聞襄州之地,有將名李夜,英姿勃發,勇冠三軍,謀略過人,指揮若定。
身先士卒,以身作則,所率之軍,士氣如虹,戰無不勝,攻無不克。
朕心甚慰,特令其前往長安見駕,欽此!”
每一字一句,都如同春風化雨,不僅滋潤了李夜的心田,也讓整個軍營為之振奮。
這不僅僅是對李夜個人的褒獎,更是對整個襄州軍團的肯定與激勵。
李夜接旨,心中波瀾難平,正欲謝恩,卻見那內侍神秘一笑,從袖中取出一枚古樸玉佩,輕聲道:
“將軍,此乃陛下私贈,言及長安城中,有故人候您多時,玉佩為信。”
玉佩溫潤如玉,觸感間似有龍吟淺唱,李夜愕然,心中疑雲密布。
他深知此行非比尋常,接過玉佩,眼中閃過一抹決絕,暗道:
“長安,我哪裏有什麽熟人啊?此行究竟是福是禍?”
李夜切斷遐想,動作利落,不容遲疑,從袖中掏出兩個沉甸甸的金錠,
那金光在燭火映照下更顯耀眼,他雙手奉上,眼神中滿是誠摯與感激:
“此去長安,路途遙遠,些許薄禮,望天使代為打點行裝,略表感激之情。”
內侍見狀,連忙擺手後退幾步,麵帶微笑,卻堅定拒絕:
“將軍言重了,皇恩浩蕩,老奴豈能私受。將軍之才,國家之幸,老奴能傳此佳音,已是福分。
請將軍速速準備,莫誤了聖上召見的大事。”言罷,內侍輕輕將金錠推回。
李夜深諳世故人情,眸光中閃爍著幾分不易察覺的睿智。
他輕輕一笑,再次將沉甸甸的金錠緩緩推回,動作間盡顯溫文爾雅,言道:
“天使遠道而來,風塵滿麵,實乃我輩之幸。區區薄禮,權當本將對天使辛勞的一點體恤,權作旅途車馬之資,望天使莫要推辭,權且收下這份心意吧。”
此言一出,那內侍亦是微微頷首,目光中閃過一抹了然,雙手接過沉甸甸的金錠,聲音裏帶著幾分溫厚的關懷:
“將軍大人,聖上旨意已明,望您速速籌備軍中諸事,及早啟程赴往長安。
國事為重,老奴這便先行告退,回宮複命去了。”
言罷,他緩緩轉身,步伐中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莊重與急切,漸漸消失在營門之外。
喜歡大唐:我的規矩就是規矩請大家收藏:()大唐:我的規矩就是規矩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