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李世民求助

字數:3920   加入書籤

A+A-


    李夜的心中不禁湧起一陣波瀾,未曾料想到清點之後竟然是如此巨量之財。
    他麵向秦懷玉,語氣中難掩激動與慎重:“懷玉,陛下已明諭,這筆資金暫由我打理,
    還需勞煩你親自督率精銳,將這筆財富安然護送至王府,切不可有絲毫閃失。”
    秦懷玉聞言,神色一凜,隨即領命而去。
    待秦懷玉的身影消失在視線之外,李夜轉而望向李一:“小一,待所有資財抵達,你需首要將其妥善安置於庫房之中。
    隨後,我有幾樁要事需你即刻著手辦理。
    首要之務,便是尋覓技藝精湛之工匠,前往張亮舊府,將其徹底修繕一新。
    那裏,將成為那群孩子們的學院。你需以學院之需精心布局,不可疏忽。
    其二,今日你需親赴長孫無忌大人的府邸,請他動用人脈,為我們尋覓幾位德才兼備的夫子,
    以啟迪那些孩童的心智,引領他們步入知識的殿堂。
    其三,自今往後,李二便隨我左右,伴我出入,如此一來,若有任何安排,皆可即時傳達,免卻你奔波之苦。
    而你肩上之重任,則在於妥善安置那群孩子,細心照料他們的日常起居,衣食冷暖皆需掛懷。
    此外,還需在府中精挑細選,覓得一批忠誠可靠、心地善良的侍從婢女,
    以溫柔之手,給予他們家一般的溫暖與嗬護,確保他們今後生活得安心無憂。“
    李一聞言,微微頷首,眼中閃爍著堅定之色,輕聲道:“王爺,您且安心,此事便全權交由我來處理,定不負所托。”
    李夜聞言,報以一笑,正當兩人交談間,一陣急促而沉重的腳步聲打破了院落的寧靜,直逼而來。
    李夜循聲望去,隻見張阿難一臉焦急地踏入院中,步伐匆匆,帶著不容忽視的緊迫。
    他連忙起身,步履輕盈地迎上前去,語氣中滿是關切:“張公公行色匆匆,莫非有何要事?還請公公明示。”
    張阿難匆匆行了一禮,語氣中帶著幾分不容置疑的威嚴:
    “楚王殿下,陛下有緊急召見,請您即刻入宮。”
    李夜聞言,神色微變,卻也迅速鎮定下來,溫聲道:“張公公稍待,容我更衣片刻。”
    然而,張阿難卻是不待他言畢,已是一把拉住他的衣袖,語氣中帶著幾分不容拒絕的急切:
    “殿下,事態緊急,恐耽擱不得,還請速速隨老奴入宮麵聖。”
    李夜頷首應允,隨張阿難並肩踏出府邸,身形矯健地躍上坐騎,馬蹄輕揚,徑直朝宮裏馳去。
    待到二人抵達禦書房前,隻見門扉輕啟,內中已匯聚了李世民麾下的股肱之臣——長孫無忌智謀深沉,房玄齡與杜如晦並肩而立,以謀定而後動著稱;
    魏征鐵麵無私,直言敢諫;更有大將軍李靖,威名赫赫,皆是一時之選。
    李夜步入殿內,步伐穩健,行過一禮,其態恭敬而不失風度。
    李世民見狀,微微抬手,一股君臨天下的氣度自然流露:
    “諸卿既已聚齊,朕有要事需與爾等共商。朕心所憂,乃太極殿之事。
    此殿本為我大唐中樞,百官朝拜之所,然現被父皇占用,長此以往,恐有不便。
    諸卿皆是國家棟梁,可有良策,助朕解此難題?”
    李世民此言一出,殿內霎時沉寂,唯有燭火搖曳,映照著每位朝臣的臉龐,皆是一片諱莫如深的低垂。
    皇家之事,微妙而敏感,眾人心中雖波瀾四起,卻默契地選擇了緘默,
    仿佛每一絲呼吸都需謹慎斟酌,以免不慎卷入那無形的漩渦之中。
    李世民的目光如炬,緩緩掃過案下這群平日裏能言善辯的臣子,他們的沉默無疑是對這一決定複雜情緒的體現。
    他的語氣不由加重了幾分,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
    “明年是貞觀元年,一個新的時代即將開啟。
    若朕仍屈居東宮上朝,何以彰顯皇恩浩蕩,何以維護天子之尊?朕的威嚴與顏麵,豈容輕視?”
    此言一出,空氣似乎都凝固了幾分。
    就在這時,長孫無忌緩緩抬頭,眼神中閃爍著詢問與試探的光芒,他輕聲開口,如同破冰之語:
    “陛下,此事關乎甚大,不知陛下與太上皇可有深入商議?太上皇對此,又是何看法?”
    李世民聞言,輕歎一聲,那聲歎息中蘊含了無盡的無奈與哀愁,仿佛連空氣中都彌漫著一絲不易察覺的苦澀。
    “父皇他,心中之壁壘高築,對朕竟是避而不見,令朕束手無策,唯有徒增憂思。”
    此時,魏征挺身而出,步伐穩健,目光中閃爍著睿智與堅持。
    他緩緩言道:“太上皇既已高居太上之位,再居太極宮之尊,於禮製而言,確有不妥。
    陛下當以大局為重,親赴太上皇處,婉轉陳情,勸其移駕,以正名分,安天下之心。”
    李世民聞言,麵色微變,一抹複雜的情緒掠過眉梢。
    他與李淵之間,那份曾經的父子情深,如今已蒙上了一層厚重的陰霾,相見亦難逃針鋒相對,更遑論心平氣和地交談。
    每一次的相見,都仿佛是兩枚尖銳的針尖相觸,唯有刺耳的摩擦聲,而無絲毫溫情可言。
    然則,身為帝王,他深知自己肩上的重擔與責任。
    魏征之言,雖不中聽,卻字字珠璣,直指問題核心。
    李世民深吸一口氣,強行壓下心頭的波瀾,勉強擠出一絲笑容,道:
    “愛卿言之有理,朕自當盡力一試。但願此行,能解此僵局,重修父子之好。”
    李夜敏銳地捕捉到了李世民麵上的為難神色,他輕輕踏前一步,語調中帶著幾分恭敬與溫情:
    “陛下,臣自歸宗以來,心中始終懷揣著對太上皇的敬仰之情,卻緣慳一麵,未曾有機會親聆教誨。
    若陛下恩準,臣願即刻前往,與太上皇共敘天倫,或許能借此機會,完成陛下的期望。”
    李世民聞言,眼中頓時閃爍起讚許與欣慰的光芒,他爽朗一笑,聲音裏滿是欣慰與期待:
    “善哉!夜兒此言甚合朕意。你與太上皇血脈相連,此番相見,定能增進祖孫情誼,也讓朕心中大石稍安。
    去吧,代朕向太上皇問安,也讓他老人家看看,我大唐的後起之秀是何等風采!”
    喜歡大唐:我的規矩就是規矩請大家收藏:()大唐:我的規矩就是規矩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