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肅殺的早朝

字數:4187   加入書籤

A+A-


    夜色悄然退卻,晨光初破曉,長安城內一片沉寂,唯餘微風拂過簷角的風鈴,
    輕輕作響,似在預告著不平凡的一日。
    及至早朝時分,百官心懷各異,步履匆匆,皆感空氣中彌漫著一股山雨欲來的壓抑。
    踏入金鑾殿前的廣場,一幕令人心悸的景象映入眼簾——近百名錦衣衛挺立如鬆,
    身著飛魚服,在陽光下泛著冷冽的光澤,他們身形筆直,眼神如鷹隼般銳利,
    掃視著每一位步入殿堂的大臣,仿佛能洞察人心最深處的秘密。
    那無形的壓力,讓每位朝臣都不自覺地感到頸後生寒,步履也因此多了幾分踉蹌。
    直至眾人入殿依照品階站定,那無形的寒意才略有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絲不易察覺的緩和。
    這時,殿後響起沉穩而威嚴的腳步聲,李世民身著龍袍,步伐穩健,
    自幕後緩緩步出,坐上那象征著至高無上權力的龍椅。
    他目光深邃,掃視全場,一股不怒自威的氣勢油然而生。
    身旁的太監見狀,尖細的嗓音適時響起,穿透了殿內的每一寸空間:“早朝開始,有本早奏,無本退朝!”
    此言一出,金鑾殿內頓時恢複了往日的秩序,隻是那份暗流湧動的緊張氛圍,依舊在每個人心頭徘徊,預示著今日朝議,定非尋常。
    此時,世家名下的一位官員都直接越群而出,麵向李世民道:
    ”陛下,臣有本奏,臣要上諫錦衣衛動用私刑直接將王府抄家滅族,
    此事關乎朝綱,關乎我大唐的律法尊嚴,臣懇請陛下處置錦衣衛,還我等一個公道!”
    言罷,他猛地跪倒在地,額頭緊貼著冰冷的石板,
    身體因激動而不住顫抖,仿佛要將心中的憤慨與不甘,全部傾訴於這金鑾殿上。
    東方宇對那人的進諫僅是淡然一笑,未置可否,依舊站在自己位置上,眼神中閃爍著洞察一切的光芒。
    他心中暗自思量,欲觀後效,看看這朝堂之上,究竟還有多少人會挺身而出。
    待那位官員言畢,大殿之內竟有三分之一的朝臣紛紛離席,齊刷刷地彎腰拱手,異口同聲:“臣等亦持此議!”
    此時,刑部尚書李為也緩緩邁出隊列,聲音沉穩有力:
    “陛下,大唐律法,向來由刑部嚴謹執掌,以確保公正無偏。
    而今錦衣衛之舉,實乃越俎代庖,且手段嚴苛,難以駕馭。
    如此部門橫行,隻怕會讓大唐百姓終日生活在惶恐不安之中,
    人心難安,國本亦將動搖啊!”
    李世民輕輕揚起眉梢,目光如炬,投向了東方宇,語中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
    “東方宇,對於此事,你錦衣衛可有半分不同的見解?”
    東方宇聞言,身形一震,隨即毅然踏出隊列,直麵那九五之尊的威嚴。
    他的聲音堅定而清晰,回響在大殿之上:“陛下,我錦衣衛行事,向來以律法為尺,
    不越雷池一步,更無半分私刑之嫌。
    王府遭此抄家滅族之刑,自是罪證確鑿,法理難容。
    臣等已將其所犯之罪,一一記錄在案,編集成冊,以供陛下聖裁。”
    言罷,他恭敬地將手中緊握的冊子舉起。
    張阿難輕盈地踏著細碎步伐趨前,敏捷地從東方宇掌中接過那份沉甸甸的奏折,
    轉身複又匆匆返回,恭敬地將它置於李世民那雕龍寶座前的案幾上。
    李世民緩緩伸手,指尖輕觸那泛黃的紙張,再次沉浸於奏折之中,
    盡管內容他已於昨日細細研讀過,但此刻重讀,心中那股凜冽的殺意仍舊不減分毫。
    這些盤根錯節的世家大族,竟是如此肆無忌憚!
    僅僅三載光陰,那王家直接或間接地奪去了近千無辜百姓的性命,
    其中不乏被欺壓至死的冤魂。
    李世民的臉色隨著閱讀的深入而愈發陰沉,他怒不可遏地將奏折猛地擲向龍台之下的刑部尚書李為,
    聲音中滿是憤慨:“你身為刑部尚書,且看看這些罪行,依律當如何處置?”
    李為緩緩拾起那份沉甸甸的奏折,目光逐字逐句地穿梭其間,臉上的汗珠隨著閱讀的深入而愈發密集。
    他未曾料到,錦衣衛竟能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將案情梳理得如此清晰透徹,
    每一條證據都如鐵釘般牢固,環環相扣,直指要害。
    更令人心驚的是,其中牽涉的官員之廣,竟有不少人為王府暗中遮掩,
    織就了一張錯綜複雜的保護網。
    李為深知,此番王府已是申訴無門,而自己作為局中人,恐怕也難以獨善其身,免遭池魚之殃。
    隨著閱讀的深入,他的手不自覺地顫抖起來,幅度越來越大,
    仿佛那紙張上的每一個字都在無聲地質問著他的靈魂。
    李世民在一旁,冷眼旁觀著李為的這一係列變化,待他終於合上奏折,緩緩開口,
    語氣中帶著幾分試探與威嚴:“看完了?依你之見,這等罪行,該當何罪論處?”
    李為雙手微微顫抖,緩緩合上那份沉甸甸的奏折,聲音中帶著不容置疑的決絕:
    “此等鐵證如山,依律當滿門抄斬,抄家滅族,嚴懲不貸!”
    李世民目光深邃,輕輕問道:“那麽,朕之錦衣衛此番執法,可有半分差池?”
    李為麵色凝重,緩緩搖頭,以示無誤。
    然而,那率先挺身而出之人,依舊固執己見,言辭懇切:
    “陛下,即便王府之罪確鑿無疑,也斷不可由錦衣衛擅自處置。
    陛下明鑒,錦衣衛遊離於六部之外,其權力過於獨立,難以駕馭,
    且唯楚王之命是從,此等種種,皆是潛在之患,日後恐將成大唐心腹大患啊!”
    李世民聞言,眉頭微蹙,目光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寒意,似乎正審視著這番言論背後的深意,
    而那提及“楚王”二字的聲音,更似在朝堂之上投下了一枚石子,激起層層漣漪。
    李世民嘴角勾起一抹怒極反笑的弧度,輕哼道:
    “這便是朕麾下的臣子,倒是‘忠心耿耿’,連朕的大唐未來都操心上了。
    哼,好得很,有此等‘賢臣’在側,實乃大唐之‘大幸’!
    李為,你速將此奏折分發至每位大臣手中,讓他們細細品讀,
    看看這錦衣衛是否真的如某些人所述,那般不堪!”
    喜歡大唐:我的規矩就是規矩請大家收藏:()大唐:我的規矩就是規矩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