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眾人求詩

字數:4221   加入書籤

A+A-


    待那紙上墨跡漸漸褪去濕潤,房玄齡動作敏捷地將整張紙輕輕卷起,隨後緩緩塞入袖口之中。
    杜如晦一眼瞥見,眼中頓時燃起怒火,直勾勾地盯著他,喝道:“房老兒,速速將那紙卷還來!”
    房玄齡卻不急不躁,笑道:“老杜啊,我已知曉其中亦有你的大名,
    且先由我收著,待咱二人回去,再細細品味,豈不美哉?
    你看他們那雙眸之中綠光閃爍,若再不收起,恐怕咱倆連湯都喝不上了。
    你我本是一體,何必計較這些?”
    杜如晦一聽,恍然大悟,連忙與房玄齡一同,
    向那些虎視眈眈之人投去淩厲的目光,將他們的貪婪視線生生逼退。
    房謀杜斷在朝堂上向來占有一席之地,引得眾大臣紛紛收回旁騖的目光。
    此刻,李靖徑直走向李夜身旁,語氣中帶著幾分親昵與期許:
    “賢婿啊,我也是你的嶽丈,你可不能厚此薄彼呀!”
    李夜此刻坐在凳子上,意識已有些朦朧,聽聞李靖此言,他迷糊中仍不忘回應,
    聲音中帶著一絲堅定:“嶽丈大人放心,夜兒怎會忘卻您。
    您身為軍中豪傑,那我便為您題一首充滿軍伍詩吧!”
    從軍行
    青海長雲暗雪山,
    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
    不破樓蘭終不還。
    李夜筆走龍蛇,以狂放不羈的草書在宣紙上揮毫潑墨,一氣嗬成這首驚世之詩。
    詩成瞬間,大廳內眾人不由自主地倒吸一口冷氣,連空氣中的塵埃似乎都為之一震。
    尤其是那些在座的武將們,平日裏對詩詞歌賦或許並不十分熱衷,
    但此刻,這首詩卻如磁石一般,牢牢吸引了他們的心神。
    他們紛紛起身,不顧身份地擠向人群中心,隻為一睹這震撼心靈的佳作。
    李靖看到這首詩,眼都亮了,仿佛被點燃的燭火在夜色中驟然綻放。
    他目光緊鎖在那墨跡未幹的宣紙上,每一個字都像是跳躍的火苗,灼燒著他的心。
    他輕輕撫摸著紙張,指尖傳來的觸感讓他不禁微微顫抖。
    那“不破樓蘭終不還”的豪情壯誌,仿佛穿越了時空,將他帶回了金戈鐵馬的歲月。
    李靖的眼中閃爍著光芒,嘴角勾起一抹欣慰的笑意,仿佛看到了年輕時的自己,
    那份對勝利的渴望,對國家的忠誠,在這一刻,與李夜的字字句句產生了共鳴。
    李靖小心翼翼地捧著那張承載著李夜心血的宣紙,就像捧著一件稀世珍寶。
    他大嘴一張,一股溫熱的氣流呼嘯而出,吹得紙張輕輕搖曳,墨香四散。
    那墨跡在熱風的吹拂下漸漸凝固,變得沉穩而有力。
    李靖的眼神中滿是愛惜,他動作輕柔地將紙張卷起,仿佛怕弄皺了任何一個字。
    隨後,他緩緩地將紙卷塞入袖口,那動作之沉穩,仿佛是將一份厚重的責任與期望一同收藏。
    這一幕看的剩下的官員還有武將們都激動了起來,他們紛紛投來熾熱的目光,如同餓狼見到肥肉一般,眼紅地盯著李夜。
    那些文臣們,平日裏自視甚高,此刻卻也難掩心中的嫉妒與渴望,
    他們暗自琢磨,若是能得李夜一詩,必能增色不少。
    而那些武將們,更是按捺不住內心的澎湃,他們粗獷的臉龐上,肌肉微微抖動,
    仿佛隨時都會衝上前來,請求李夜也為自己題上一首。
    李夜被眾人圍在中間,隻覺得周圍的空氣都變得熾熱起來,他微微眯起雙眼,還沉溺在酒意中。
    長孫無忌趁著人群湧動,借著酒意的掩護,悄悄擠到李夜身旁,
    一手搭在他的肩上,彎腰貼近,臉上掛著幾分玩味與期待的笑意。
    他壓低聲音,語氣中帶著幾分撒嬌的意味:“楚王殿下,我這舅舅可近在咫尺呢,你不能有了嶽丈就忘了娘家人啊。
    來,也給舅舅我題一首,讓我這老骨頭也感受一下你那驚世之才的風采。”
    說著,他輕輕搖晃著李夜,眼中閃爍著狡黠的光芒,仿佛一個等待驚喜的孩子。
    李夜半眯著眼,嘴角勾起一抹含糊的笑,似乎正努力從醉意中抽離,準備應付這位突如其來的“請求”。
    長孫無忌的笑容在昏黃的燭光下顯得格外詭異,李夜望著他,心中暗自思量。
    四周人聲鼎沸,卻仿佛都離他遠去,隻剩下長孫無忌那張布滿算計的臉龐在眼前放大。
    李夜的目光在長孫無忌臉上遊走,他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笑,
    拿起桌上的一杯殘酒,輕輕晃動,那酒液如同他此刻的心思,混沌而深邃。
    李夜突然將酒杯一擲,酒水飛濺,在長孫無忌錯愕的眼神中,他大笑出聲:“哈哈,長孫大人,本王想到了!”
    說著,他再次提起筆,墨汁如瀑布般傾瀉而下,這時,長孫無忌抓住了他寫字的筆,
    求著說道:“楚王殿下,可以用你中秋那晚寫字的字體嗎?吾喜歡那個字!”
    李夜目光一凜,筆鋒驟轉,卻未直接答應長孫無忌的請求。
    他嘴角微揚,笑道:“長孫大人,筆墨本無情,卻隨人心動。今夜之字,當有新意。”
    言罷,他手腕輕抖,墨汁在空中劃出一道絢麗弧線,
    竟凝聚成一隻振翅欲飛的墨鳳,盤旋於宣紙之上,
    隨後緩緩落下,化作一行行雲流水般的字跡。
    那字體既非他今日狂草之風,亦非中秋之韻,而是融合了百家之長,自成一體,令人歎為觀止。
    長孫無忌瞪大雙眼,滿臉不可思議,四周眾人亦是屏息凝視。
    紙張上直接出現一首名詩。
    華夏民心終不改,江山社稷豈能移。
    千秋偉業誰為主,一代賢臣萬古垂。
    長孫無忌看到這首詩,手都發抖了,那紙張在他手中微微顫動,仿佛承載著千斤重擔。
    他的眼眶漸漸濕潤,嘴唇囁嚅著,似乎想說什麽,卻又一時語塞。
    周圍官員武將們的驚呼聲、讚歎聲此起彼伏,卻都仿佛離他遠去,他的世界裏隻剩下這首詩。
    他小心翼翼地捧著紙張,如同捧著一件稀世珍寶,那目光中的敬畏與感動交織在一起,讓他整個人看起來都柔和了幾分。
    燭光映照下,他的臉龐上劃過一行清淚,他喃喃自語:“楚王殿下,你這份情,無忌永生難忘。”
    喜歡大唐:我的規矩就是規矩請大家收藏:()大唐:我的規矩就是規矩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