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脈法(三十)

字數:7271   加入書籤

A+A-


    小弟子一臉懵懂的問張仲景仙師:“師父,我知道你會講故事,你就給我講講那奇經八脈的故事,給我聽聽吧!”張仲景仙師捋了捋他那飄逸的胡須,興高采烈的說道:“那好,小徒你聽好了,話說那奇經八脈大俠,那都是傳奇!
    第一站:督脈大俠——柔情鐵漢的煩惱
    首先登場的是咱們的“督脈大俠”,它就像是一條貫通全身的鋼鐵脊梁,負責給你滿滿的正能量和挺直的身姿。但要是這位大俠不慎“掛彩”了,哎呀,那你可就變成了一位“柔情鐵漢”。為啥這麽說呢?因為你會覺得全身軟綿綿的,像是被抽走了骨頭,連伸個懶腰都懶洋洋的。站久了?那更別提,簡直就是煎熬,感覺腰部像是被充了氣的氣球,隱隱發脹,好像隨時都要飄走似的。這時候,你可能會想:我是不是該去修煉一下“懸浮術”呢?
    第二站:任脈大俠——尿頻尿急的“小白龍”
    接下來,咱們看看“任脈大俠”。這位大俠掌管著人體的水液代謝,是名副其實的“水利部長”。但要是它受了傷,嘿嘿,那你可就變成了“尿頻尿急的代言人”。而且啊,這尿色還發白渾濁,就像是剛泡好的牛奶沒加糖,讓人哭笑不得。走在街上,你得時刻留意最近的廁所位置,不然,一個不小心,就可能上演一場“尿急找廁所”的緊急行動,成為別人眼中的“小白龍”。
    第三站:衝脈大俠——咳聲不斷的“假唱王”
    再來說說“衝脈大俠”,這位可是個深藏不露的高手,掌管著氣血的衝和。但它要是受傷了,嘿,那你就成了“咳聲不斷的假唱王”。為啥是假唱呢?因為你總是咳咳咳個不停,聲音倒是挺響亮,卻啥也沒咳出來,就像是在開個人演唱會,但觀眾卻發現,這“歌手”手裏連個麥克風都沒有!更有趣的是,一幹活兒,這咳嗽還得升級成“氣喘”,好像身體裏藏了個小型鼓風機,呼呼作響,讓人忍不住想問:“哥們兒,你這是在練習肺活量嗎?”
    第四站:帶脈大俠——環腰一周的“冰淇淋”
    接下來,咱們得聊聊“帶脈大俠”。這位大俠就像是一條環繞腰部的魔法腰帶,調節著全身的氣機。但要是它受傷了,那可真是“涼涼”了。你會覺得腰部像是被一圈冰淇淋包圍,冷颼颼的,回個身都能感受到一股寒風刺骨,仿佛在說:“嘿,哥們兒,你的腰是不是偷偷去北極旅行了?”
    第五站:陽蹺大俠——左半身的“麻木大俠”
    再來看“陽蹺大俠”,這位可是負責身體左側靈活度的關鍵人物。一旦它受傷,你的左半身就像是被施了“麻木咒”,變得不仁不義,連動都懶得動一下。這時候,你可能會想:我是不是該去學學“左撇子”的技能了,畢竟右半邊還能動嘛!但轉頭一想,這左半邊要是長期“罷工”,豈不是要變成“半身不遂”的現代版“楊過”?
    第六站:陰蹺大俠——右半身的“冰凍奇緣”
    緊接著,“陰蹺大俠”也登場了。這位大俠負責身體右側的活力。它要是受傷,你的右半身就會上演一場“冰凍奇緣”,同樣變得麻木不仁,隻不過這次換成了右邊。走在街上,你得小心別讓人誤會你是“半邊身子中風”了,不然,這誤會可就大了去了!
    第七站:陽維大俠——畏寒怕冷的“濕身小王子”
    然後是“陽維大俠”,這位可是個怕冷的主兒。一旦它受傷,你就會變得異常畏寒,好像整個人都泡在了冷水裏,皮膚還總是濕漉漉的,就像剛從遊泳池裏出來沒擦幹一樣。這時候,你可能會想:我是不是該去申請個“人體加濕器”的專利了?畢竟,這“濕身”效果,可不是誰都能有的!
    第八站:陰維大俠——怕熱難耐的“幹皮小王子”
    最後,咱們來看看“陰維大俠”。這位大俠要是受傷了,你就會變得異常怕熱,皮膚幹得像沙漠,仿佛隨時都能刮起一陣沙塵暴。走在街上,你得時刻帶著水壺和保濕霜,不然,這“幹皮小王子”的稱號可不是白叫的。別人曬太陽是享受,你曬太陽?那簡直就是“烤人幹”啊!
    好了,咱們的“八脈探秘之旅”就到這裏告一段落了。通過這次的旅行,小徒呀,你是不是對中醫裏的八脈有了更深的認識呢?記住哦,這些脈絡可是咱們身體的寶貴財富,要好好嗬護它們,別讓它們輕易“受傷”。畢竟,誰也不想成為上述那些“奇葩”症狀的代言人,對吧?
    話說有一天,一個好奇心爆棚的小弟子,蹦躂著來到他的老中醫師父——張仲景仙師麵前,眨巴著大眼睛問:“師父啊,那個八脈內傷,它們的脈象都是啥樣兒啊?是不是跟咱們平時吃的麵條一樣,有粗有細,還有彈性呢?”
    張仲景仙師一聽,差點沒笑噴出來,心想這徒弟腦洞真大,但轉念一想,何不借此機會,用更接地氣、更有趣的方式給他講解一番呢?於是,仙師清了清嗓子,開始了他的爆笑講解。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咳咳,徒弟啊,你這問題問得好!不過啊,脈象可不是麵條,它們可是咱們身體內部健康狀況的小信使呢!來來來,咱們一條條來看。”
    “先說督脈吧,它就像是咱們身體的‘總督大人’,管理著一身的陽氣。要是督脈受了傷,那可就不得了了,尺脈就會變得又大又澀,就像你吃了個沒煮熟的紅薯,又硬又難咽。為啥呢?因為督脈傷了,陽氣就不通順了,氣血淤堵在那裏,脈象自然就變得不順暢了。”
    “再來說說任脈,任脈可是個‘溫柔的大姐姐’,負責調節陰血。任脈要是受了傷,關脈就會變得又大又澀,就像你喝了杯沒加糖的咖啡,苦得你直皺眉。這是因為任脈傷了,陰血就不調了,脈象也跟著變得沉重起來。”
    “衝脈嘛,它可是個‘急性子’,負責氣血的衝和。衝脈要是傷了,寸脈就會變得短而澀,就像你趕時間卻遇到了堵車,心裏那個急啊!這是因為衝脈傷了,氣血就衝不起來了,脈象也跟著變得短小精悍了。”
    “帶脈呢,它就像個‘鬆緊帶’,負責約束全身的氣血。帶脈要是傷了,脈象就會變得沉遲而結,就像你穿了個緊繃繃的褲子,走路都費勁。這是因為帶脈傷了,氣血就被束縛住了,脈象也跟著變得不靈活了。”
    “接下來是陽蹺脈和陰蹺脈,它們倆可是個‘蹺腳大漢’和‘溫柔小妹’,負責調節身體的平衡和睡眠。陽蹺脈傷了,脈象就會時大時弦,就像你坐過山車,忽高忽低;陰蹺脈傷了,脈象也會時細時弦,就像你聽音樂,音量時大時小。這是因為它們倆傷了,身體的平衡就被打破了,脈象也跟著變得不穩定了。”
    “最後是陽維脈和陰維脈,它們倆就像是‘維修工人’,負責維護身體的正常運行。陽維脈傷了,脈象就會時緩時弦,就像你開車遇到了紅綠燈,時停時走;陰維脈傷了,脈象就會時緊時澀,就像你吃個酸辣粉,時辣時酸。這是因為它們倆傷了,身體的維修工作就做不好了,脈象也跟著變得不順暢了。”
    講到這裏,張仲景仙師停頓了一下,喝了口茶,潤了潤嗓子,然後繼續說:“徒弟啊,你看這八脈內傷,脈象各有千秋,就像咱們生活中的各種場景一樣,有苦有甜,有急有緩。所以啊,咱們學中醫,不僅要學知識,更要學會觀察生活,把生活和醫學結合起來,這樣才能學得更通透、更有趣。”
    話說有一天,小弟子一臉迷茫地走進了張仲景仙師的草堂。這草堂啊,那可是傳說中的聖地,據說裏麵的每一根草、每一滴水都蘊含著無盡的醫學智慧。
    小弟子一見到仙師,就迫不及待地撲通一聲跪下,雙手合十,一臉虔誠地說:“仙師啊,我這心裏頭啊,跟打了結的麻繩似的,亂得慌!請您老人家指點迷津吧!”
    張仲景仙師,那可是醫聖級別的人物,隻見他慢悠悠地捋了捋長胡子,慈祥地笑道:“哦?你這是遇到啥難題了?說來聽聽。”
    小弟子咽了口唾沫,緊張地說:“弟子近日在學習經絡理論時,發現這督脈、任脈、衝脈、帶脈啥的,傷了該怎麽治,簡直是頭大如鬥啊!還請仙師賜我秘籍!”
    仙師一聽,哈哈大笑,拍了拍小弟子的肩膀說:“你這小子,還挺上道兒嘛!來來來,我給你說道說道。”
    “首先啊,這督脈,它就像咱們人體的脊梁骨,是陽氣的大總管。要是督脈傷了,那陽氣可就散了,人就會覺得渾身無力,軟綿綿的。這時候啊,你就得給它補補髓,就像給大樹施肥一樣,讓它重新挺起來!”仙師邊說邊比劃,那動作,簡直就像是在給一棵大樹澆水施肥。
    小弟子一聽,眼睛一亮,趕緊點頭:“哦,原來是這樣!那任脈呢?”
    “任脈啊,它是陰氣的匯聚之地,就像咱們家的後花園,得好好打理。要是任脈傷了,陰氣不足,人就會顯得特別憔悴,就像枯萎的花兒一樣。這時候啊,你就得給它補補精,讓它重新煥發生機!”仙師說著,還做了個澆花的動作,逗得小弟子哈哈大笑。
    “那衝脈呢?”小弟子迫不及待地追問。
    “衝脈啊,它可是個大力士,負責給咱們的身體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要是衝脈傷了,人就會覺得氣短乏力,幹啥都提不起勁兒。這時候啊,你就得給它補補氣,讓它重新充滿力量!”仙師說著,還做了個舉重的動作,那模樣,簡直就像是在參加奧運會舉重比賽。
    小弟子聽得津津有味,連聲說:“妙哉!妙哉!”
    “還有啊,這帶脈,它就像咱們身體的腰帶,得緊緊束住才行。要是帶脈傷了,腎氣就會不足,人就會覺得腰酸背痛,整天沒精打采的。這時候啊,你就得給它補補腎,讓它重新變得堅韌有力!”仙師說著,還做了個係腰帶的動作,那表情,簡直就像是在參加時裝秀。
    小弟子一聽,笑得前仰後合,連聲說:“仙師真是風趣幽默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別急,還有呢!”仙師繼續說道,“陽蹺脈啊,它就像咱們身體的勇士,負責保護咱們不受外邪侵襲。要是陽蹺脈傷了,膽氣就會不足,人就會變得膽小如鼠,啥都怕。這時候啊,你就得給它益益膽,讓它重新變得勇敢無畏!”
    “那陰蹺脈呢?”小明繼續追問。
    “陰蹺脈啊,它就像咱們身體的智者,負責給咱們出謀劃策。要是陰蹺脈傷了,肝氣就會不暢,人就會變得容易發脾氣,整天煩躁不安。這時候啊,你就得給它補補肝,讓它重新變得心平氣和!”仙師說著,還做了個思考的動作,那神情,簡直就像是在解答世界上最難的數學題。
    “至於陰維脈和陽維脈嘛,它們就像咱們身體的左右護法,負責調節身體的平衡和協調。要是陰維脈傷了,衛氣就會不足,人就會容易感冒生病;要是陽維脈傷了,榮氣就會不暢,人就會顯得特別憔悴。這時候啊,你就得分別給它們調調衛、養養榮,讓它們重新恢複平衡和協調!”仙師說著,還做了個打太極的動作,那姿勢,簡直就像是在表演一場精彩的武術表演。
    小弟子眨巴著眼睛問:“師父啊,奇經八脈受傷後,那該咋整呢?是不是得開個超級藥方,一下子就能藥到病除啊?”
    張仲景仙師一聽,忍不住笑了,心裏想著:這孩子,真是急性子啊!於是,他慢悠悠地捋了捋胡子,故作神秘地說:“小徒啊,這事兒啊,你得先學會‘望聞問切’,相體虛實,看看病人是壯如小牛還是弱似小雞;再察病輕重,是皮外傷還是傷筋動骨;然後呢,再采取方法,權衡用之。隻有這樣,你才能成為一代神醫,藥到病除,不然啊,怕是要鬧笑話咯!”
    小弟子一聽,撓了撓頭,還是一臉迷茫,於是,張仲景仙師決定給他來個詳細講解。
    “小徒啊,咱們先說這奇經八脈啊,它們就像是人體裏的八條高速公路,連接著各個髒腑器官,一旦這些高速公路出了問題,那整個身體都要堵車了。所以啊,治傷得先從這八條路上下功夫。”
    “首先呢,你得知道,每個人的體質都不一樣,有的人壯得像頭牛,那他的奇經八脈也寬敞得很,受點傷啊,就跟蚊子叮了一口似的,無所謂;但有的人呢,弱得像隻小雞,稍微碰一下,那就得疼上好幾天。所以啊,你得先判斷病人的虛實,再下藥。”
    “說到下藥啊,咱們中藥裏可是寶貝多多。比如說啊,要是奇經八脈裏的‘衝脈’受了傷,那可是得趕緊補補。衝脈是氣血的要道,傷了它,那氣血就不通了。這時候啊,你得用點當歸、黃芪這些補氣血的藥材,就像給高速公路加點油,讓氣血順暢起來。”
    “但要是‘帶脈’傷了,那就得小心了。帶脈是約束氣血的,它要是鬆了,氣血就亂套了。這時候啊,你得用點杜仲、續斷這些藥材,就像給高速公路加個護欄,讓氣血乖乖聽話。”
    “當然啦,這奇經八脈裏的每一條都有它的特點,治療起來也得對症下藥。比如說‘陽維脈’啊,它是聯係陽經的,要是它受傷了,那你就得用點桂枝、附子這些溫陽的藥材,給它加加溫,讓它重新煥發活力。”
    “還有啊,‘陰維脈’受傷了,那你就得用點白芍、麥冬這些滋陰的藥材,給它補補水,讓它不再那麽幹燥。”
    小弟子聽著聽著,眼睛越瞪越大,心裏想:原來中藥這麽神奇啊!不僅能治病,還能調節身體的平衡。
    張仲景仙師看小張聽得入迷,便繼續講道:“不過啊,小徒啊,你可別以為隻要知道了藥材就能治好病了。這中藥啊,還得講究個配伍和劑量。就像炒菜一樣,你得知道每種調料的用量,才能炒出美味佳肴來。”
    “就拿當歸和黃芪來說吧,它們兩個一起用,那是絕配!當歸補血,黃芪補氣,氣血雙補,效果杠杠的。但是啊,你要是用得太多了,那可就成了‘毒藥’了,會補得人流鼻血的!”
    小弟子一聽,嚇得連忙擺手:“師父啊,我可不想變成‘補血大俠’,還是請您多教我幾招吧!”
    張仲景仙師笑了笑,說:“好啊,那我就再教你一招。這奇經八脈啊,它們之間也是有聯係的。所以啊,在治療的時候,你得考慮全麵,不能隻盯著一條脈看。比如說啊,要是‘督脈’受傷了,那你不僅要治督脈,還得考慮‘任脈’的情況。因為督脈主陽,任脈主陰,陰陽平衡才能身體健康嘛。”
    “這時候啊,你得用點鹿茸、肉蓯蓉這些溫補腎陽的藥材,再配上點熟地、枸杞這些滋陰補腎的藥材,這樣才能達到陰陽平衡的效果。”
    小弟子聽得連連點頭,心裏想:原來中藥裏還有這麽多學問啊!看來我得好好學學才行。
    張仲景仙師看小弟子已經入了門道,便滿意地點了點頭:“小徒啊,記住啊,學醫不能急於求成,得慢慢來。就像燉湯一樣,得用小火慢燉,才能燉出好味道來。”
    喜歡傷寒雜病論爆笑詳解版請大家收藏:()傷寒雜病論爆笑詳解版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