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例(六)

字數:6765   加入書籤

A+A-


    話說有一天,一個求知欲旺盛的小弟子,瞪著一雙求知若渴的大眼睛,蹦躂到張仲景仙師麵前,滿臉好奇地問道:“仙師啊,我聽說傷寒這家夥要是溜達到了厥陰這個地盤,那可咋整啊?有啥方子能對付它不?”
    張仲景仙師一聽,嘿,這小家夥還挺上道兒,便捋了捋他那飄逸的長須,慢悠悠地說:“哦,你問到了傷寒傳入厥陰這事兒啊,那可是有點棘手的哦。不過別怕,咱們有法寶!這時候,病人的脈象啊,就像被弦繃緊了一樣,又沉又急,時不時還發個燒,冷得直打哆嗦,心裏還煩得要命,想吐又吐不出來,這時候啊,桂枝當歸湯就是咱們的救星啦!但要是嚴重到連蛔蟲都吐出來了,那烏梅丸就得閃亮登場咯!”
    小弟子一聽,眼睛瞪得更圓了,連忙追問:“那這兩個方子怎麽做呢?仙師,您可得細細道來,我這耳朵已經豎得像天線寶寶一樣直了!”
    張仲景仙師一聽,笑得胡子都顫了顫,說:“好嘞,我這就給你細細道來,不過咱們得先把古代的計量單位換算成現代的,不然你回去得被藥材店老板當成外星人。古代的一兩,咱們現在就當它是5克吧,這樣好算多了。”
    桂枝當歸湯:溫暖你的心,驅散傷寒的魔法湯
    首先啊,咱們來看看桂枝當歸湯這個方子。你得準備桂枝10克二兩嘛,就是2乘以5),當歸15克三兩,3乘以5),半夏50克注意啦,這裏的一升可是個老計量,咱們就估算成50克吧,別較真兒),芍藥15克三兩),黃柏10克二兩),炙甘草10克二兩,炙甘草就是炒過的甘草,更溫和一些)。
    把這些寶貝一股腦兒扔進鍋裏,加上7升水咱們就換算成7000毫升吧,雖然實際煮的時候用不了這麽多,但你得有個概念不是?),然後慢慢熬,熬到隻剩4升4000毫升)的時候,把藥渣過濾掉,分成三份,早晚飯後各來一份,溫溫的喝下去,保證你暖暖的,傷寒病毒都得靠邊站!
    烏梅丸:蛔蟲見了都逃跑的神奇丸子
    接下來啊,咱們說說烏梅丸。這個方子可就複雜多了,得準備烏梅300顆別怕,這是古時候的說法,咱們現在用個大約數,大概300克左右吧),細辛30克六兩),幹薑50克十兩,幹薑可是暖胃的好東西),黃連80克十六兩,黃連苦是苦了點,但對付傷寒可是有一手),當歸20克四兩),附子30克炮去皮,六兩,附子得炮製過才能用,安全第一),蜀椒20克出汗,四兩,這裏的出汗是指炒過之後的蜀椒,更香更辣),桂枝30克去皮,六兩),人參30克六兩,補氣神器),黃柏30克六兩)。
    哎呀,這麽多藥材,看得我都眼花繚亂了!不過別急,咱們一步步來。首先,把這些藥材分別搗碎,然後混在一起。接著,用苦酒就是醋啦,古人真愛玩文字遊戲)泡烏梅一整夜,讓烏梅吸飽了醋的精華。第二天,把烏梅的核去掉,放在五鬥米下麵蒸五鬥米是多少?別管了,你就想象成一大堆米就行了),等米飯熟了,烏梅也就變得軟糯糯的了,這時候把它們搗成泥。
    然後啊,把之前混好的藥材放在一起,加點蜂蜜,就像做手工麵團一樣揉啊揉,揉到它們相親相愛,融為一體。接著,把它們放進模具裏,做成小丸子,每個丸子大概跟梧桐子那麽大梧桐子有多大?嗯,你就想象成比小豌豆還小那麽一點點的樣子吧)。
    最後一步,也是最關鍵的,就是吃藥啦!飯前吃,一次吃十個小丸子,一天吃三次。剛開始可能覺得效果不明顯,別急,慢慢加到每次二十丸,效果杠杠的!不過記住哦,吃藥期間,生冷的食物、油膩的、味道重的,都得靠邊站,不然藥效可就沒了哦!
    說完了方子,咱們再來聊聊脈象。傷寒傳入厥陰的時候啊,病人的脈象就像被一根緊繃的弦一樣,又沉又急。這個“沉”呢,就是說脈搏跳得不明顯,得用力按才能感覺到;而“弦”呢,就是脈搏跳動的時候,感覺像是有一根線在拉扯,緊繃繃的。這個“急”啊,就是脈搏跳得比較快,像是有人在後麵追它似的。
    這種脈象啊,就是傷寒病毒在厥陰這個地盤上撒歡兒的表現。所以啊,咱們得趕緊用桂枝當歸湯或者烏梅丸來把它們趕走,不然啊,病人就得遭殃了!
    好了,說了這麽多,總結一下啊。傷寒傳入厥陰雖然聽起來挺嚇人的,但咱們有桂枝當歸湯和烏梅丸這兩個秘密武器,再加上對脈象的細心觀察,就能把它們一網打盡啦!所以啊,大家別怕,隻要跟著張仲景仙師的步伐走,傷寒病毒統統都不是問題!
    話說有一天,小弟子一臉求知若渴的樣子,跑到張仲景仙師麵前,眨巴著大眼睛說:“師父啊,弟子心裏有個大大的疑惑,就是想知道那傳說中的‘兩感於寒’該怎麽辦?有沒有什麽神奇藥方可以解救世人於水深火熱之中呢?”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張仲景仙師一聽,嘿,這小子還挺有上進心的嘛,於是清了清嗓子,悠悠地說:“哦,你問到這個啊,那可是個高深莫測的話題。想當年,我就遇到過這種情況,如果有人兩感於寒,那可不是鬧著玩的,第一天太陽經就受不了,緊接著少陰經也跟著倒黴,症狀嘛,就是頭疼得像要裂開,嘴幹得能舔石頭,心裏煩得跟貓抓似的,還渴得要命。更神奇的是,那脈象啊,一會兒浮得像要上天,一會兒沉得像要入地,時而快得像打鼓,時而細得像遊絲,簡直就是脈象界的‘變形金剛’!”
    小徒弟一聽,眼睛瞪得跟銅鈴似的,連聲追問:“那,那該怎麽辦?有沒有啥靈丹妙藥能搞定這‘變形金剛’脈象?”
    張仲景仙師嘿嘿一笑,神秘兮兮地說:“當然有啦,張仲景仙師可是給出了秘方——大青龍加附子湯!這可不是一般的湯,簡直是‘藥界f1’,速度快,效果強,專治各種不服!”
    接下來,咱們就來詳細說說這“大青龍加附子湯”的製作過程,保證讓你聽得津津有味,笑到肚子疼!
    首先,咱們得準備材料:
    麻黃三兩十錢換算成現代單位就是30克,去節),想象一下,這麻黃就像是一把利劍,直插敵人的心髒,驅寒效果杠杠的!
    桂枝二兩換算成現代單位就是10克,去皮),桂枝嘛,就像是個溫柔的暖男,給你暖洋洋的關懷。
    甘草二兩換算成現代單位就是10克,炙),甘草就像是團隊裏的調解大師,調和各種藥材,讓它們和諧相處。
    杏仁四十枚換算成現代單位大約20克,去皮尖),杏仁就像是肺部的清潔工,幫你清理掉那些討厭的寒氣。
    生薑三兩換算成現代單位就是15克,切),生薑就像是火鍋裏的辣椒,給你辣辣的熱情,驅走寒冷。
    大棗十枚換算成現代單位大約30克,劈),大棗就像是甜蜜的使者,給你補充能量,恢複元氣。
    石膏如雞子大大約40克),石膏就像是冰箱裏的冰塊,給你降降溫,清熱解毒。
    附子一枚換算成現代單位大約5克,炮去皮破八片),附子就像是最後的勇士,雖然有毒,但經過炮製後,就是治療寒症的利器。
    準備好這些材料後,咱們就開始動手做湯啦!
    首先,你得找個大鍋,裝上九升水別擔心,這裏的升是古代計量單位,換算成現代大概就是9000毫升,也就是9瓶礦泉水的量),然後把麻黃放進去,煮啊煮,煮到水少了兩升也就是少了兩瓶礦泉水的量),這時候你會看到水麵上漂著一層白白的沫子,那可不能要,得趕緊撇掉,不然喝起來可就不美味了。
    接著,把其他藥材一股腦兒地丟進去,繼續煮啊煮,煮到水隻剩下三升也就是三瓶礦泉水的量),這時候,你就可以關火啦!記得把藥渣撈出來,隻剩下那金黃色的藥液,看起來就像是一杯高級的雞尾酒,不過,這可比雞尾酒厲害多了,這可是能治病救人的!
    然後,你就可以分三次,每次喝一升也就是一瓶礦泉水的量),記得要趁熱喝,喝完之後,你會覺得身體暖洋洋的,不一會兒,就會微微出汗,就像是做了一場溫柔的桑拿,那叫一個舒服!
    但是,你得注意啊,這湯雖然好,可不能貪杯哦!要是汗出得太多了,那就得趕緊用溫粉一種能止汗的藥粉)擦擦,不然,汗出多了,陽氣可就跑了,到時候你就會覺得虛弱無力,風吹一下都能打個哆嗦,晚上還睡不著,煩躁得跟熱鍋上的螞蟻似的。
    至於那脈象嘛,咱們再聊聊。你想啊,那脈象時浮時沉,時數時細,就像是跟你玩捉迷藏呢!不過,喝了這大青龍加附子湯後,那些脈象就得乖乖聽話了,不再調皮搗蛋,恢複成正常的節奏,讓你感覺整個人都精神煥發,仿佛重獲新生!
    小弟子,眨巴著好奇的大眼睛,對張仲景仙師說:“師父啊,那個兩感於寒的病,我想知道得了這病第二天該用什麽藥方呢?”
    張仲景仙師一聽,嘴角微微上揚,仿佛看到了年輕時的自己,對醫學充滿了無盡的熱情和探索欲。他捋了捋長髯,緩緩說道:“哈哈,好問題!這兩感於寒啊,可是個有意思的病症。得了這病,第二天陽明經就會受到牽連,跟太陰經一起鬧別扭,這時候啊,你就會覺得肚子脹得跟氣球似的,全身熱得跟蒸籠裏的包子一樣,啥也不想吃,嘴裏還胡說八道,脈象呢,更是調皮得很,一會兒高一會兒低,一會兒強一會兒弱,像是在跟你玩捉迷藏呢!”
    小弟子一聽,眼睛瞪得圓圓的,仿佛聽到了什麽天方夜譚:“哇,這麽神奇?那師父,咱們得用什麽藥方來對付它呢?”
    張仲景仙師微微一笑,從袖子裏掏出一張泛黃的紙,上麵密密麻麻寫著藥方:“看好了,這就是咱們的大黃石膏茯苓白術枳實甘草湯!這方子啊,可是對付兩感於寒第二天症狀的利器哦!”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小弟子接過藥方,一看之下,頓時傻眼了:“師父,這方子這麽多藥,要怎麽配啊?”
    張仲景仙師哈哈一笑,拍了拍小弟子的肩膀:“別急,為師這就給你細細道來。這方子啊,需要大黃四兩、石膏一斤、茯苓三兩、白術四兩、枳實三兩、甘草三兩炙)。記住啊,古代的一兩相當於現在的5克。所以,換算成現代計量,就是大黃20克、石膏50克、茯苓15克、白術20克、枳實15克、炙甘草15克。”
    小弟子一聽,頓時覺得自己的腦子不夠用了:“師父,這麽多藥,要怎麽煮啊?”
    張仲景仙師耐心地解釋道:“來來來,聽好了。先把這六味藥放進鍋裏,加上八升水,注意啊,這八升水可不是你現在喝的那種礦泉水瓶的八瓶哦,得用咱們古代的那種量器來算。然後啊,用小火慢慢煮,煮到隻剩下五升湯水的時候,就可以關火了。這湯水啊,得溫著喝,分三次喝下去,每次喝個一小碗,保證你藥到病除!”
    小弟子聽得目瞪口呆,心裏暗暗佩服師父的醫術高超。不過,他還是有些擔心:“師父,這脈象時高時低、時強時弱的,到底是怎麽回事啊?是不是病得很嚴重啊?”
    張仲景仙師笑著搖了搖頭:“別擔心,這脈象啊,就像是調皮的孩子在跟你鬧著玩呢。它之所以會這樣變化,是因為陽明經和太陰經在打架呢。陽明經屬陽,所以會讓你覺得熱;太陰經屬陰,所以會讓你肚子脹、不想吃東西。這兩個家夥一打架,脈象就跟著搗亂了。不過啊,隻要咱們用對了藥方,把它們安撫好了,這脈象自然就恢複正常了。”
    不過話說回來,這大黃石膏茯苓白術枳實甘草湯啊,雖然聽起來有點複雜,但其實每一味藥都有它獨特的功效和作用。大黃能瀉熱通便、涼血解毒;石膏能清熱瀉火、除煩止渴;茯苓能利水滲濕、健脾寧心;白術能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枳實能破氣消積、化痰散痞;甘草則能補脾益氣、清熱解毒、調和諸藥。這幾味藥搭配在一起啊,就像是一支訓練有素的醫療小隊,各司其職、協同作戰,共同打敗病魔!
    小弟子一臉虔誠地問:仙師啊,我還想知道,如果一個人兩感於寒,到了第三天,那該怎麽救呢?有沒有什麽神奇藥方?
    張仲景仙師捋了捋長須,麵帶微笑地說:哈哈,好問題!這寒氣啊,它可不簡單,第三天的時候,它就會悄悄溜進少陽經,然後和厥陰經來個“手拉手”,這下可好,人就開始出現耳聾、陰囊收縮,甚至還會出現手腳冰涼,連水都喝不下去的慘狀。脈象也變得調皮起來,一會兒弦得跟緊繃的琴弦似的,就像是琴弦被輕輕撥動,緊繃繃的,告訴你身體在緊張;一會兒又急得像趕集的行人,就像是有人在後麵追你,心跳加速,脈象也跟著急促;時而又細得像頭發絲,就像是細細的溪流,聲音雖小,但生命力還在;時而又散得跟秋天的落葉一樣,雖然漫天飛舞,但終究是要歸於塵土,告訴你身體有點散了架的感覺。這時候,就得靠咱們的“當歸附子湯”來大展身手了!
    小弟子眼睛一亮:哇塞,聽起來好厲害的樣子!那,這當歸附子湯是怎麽做的呢?是不是得像變魔術一樣,把藥材變成金色的藥水?
    張仲景仙師搖頭輕笑道:雖不中,亦不遠矣。來,我給你細細道來。首先,咱們得準備好這幾樣寶貝:當歸四兩換算成現代計量,大約是20克,想象成四包小零食那麽多),附子一枚,要大的哦,還得先炮製一下,去掉外皮,切成八片大約10克,想象成一塊小巧克力),再來是人參三兩15克,差不多是一根中等大小的胡蘿卜重量),黃連三兩15克,想想黃連上清丸的味道,嗯,提神醒腦),最後還有黃柏三兩15克,黃柏就像是大自然的清新劑)。
    小弟子掰著手指頭算:這麽多好東西,那怎麽做呢?是不是得開個小型藥爐派對?
    張仲景仙師笑得合不攏嘴:派對倒不必,但確實得有點儀式感。把這五味藥材統統放進鍋裏,加上六大碗清水差不多就是兩瓶礦泉水的量),然後慢火燉煮,直到水變成了一半,也就是三大碗的樣子,這時候的藥汁,那可是濃縮的精華啊!記得,要溫服,一天分三次喝掉,保證你藥到病除,精神煥發!
    喜歡傷寒雜病論爆笑詳解版請大家收藏:()傷寒雜病論爆笑詳解版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