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太陽病脈證並治(十四)

字數:5380   加入書籤

A+A-


    話說有一天,小弟子一臉疑惑地湊近張仲景仙師,眨巴著大眼睛問道:“仙師啊,我這有個問題,就是太陽中風,脈浮緩,身體不疼,但就是感覺重甸甸的,有時候還突然輕一下,這沒有少陰證的情況,應該用啥方劑呢?”
    張仲景仙師一聽,哈哈一笑,捋了捋長髯,說道:“哎呀,你這問題問得好!太陽中風,脈浮緩,身體重而乍輕,無少陰證,這不就是大青龍湯的適應症嘛!來來來,我給你講講這個大青龍湯的奧妙。”
    小弟子一聽,眼睛立馬亮了起來,仿佛看到了救星一般。
    張仲景仙師接著說:“這大青龍湯啊,可是個‘重口味’的藥方,裏麵的藥材個個都是猛將!麻黃六兩,桂枝二兩,甘草二兩,杏仁四十枚,生薑三兩,大棗十二枚,還有石膏,得跟雞子那麽大一塊,還得碎碎的。你看這藥方,麻黃是主將,發汗解表那是杠杠的;桂枝呢,就是輔助麻黃,一起把邪氣往外趕;甘草嘛,就像個和事佬,調和一下大家的關係,免得藥性太猛傷了和氣;杏仁呢,就是潤肺止咳的,免得發汗太過傷了肺;生薑和大棗,那就是補氣血的,讓你發汗的同時還能保持體力;石膏呢,就是防止藥性太熱,給你降降溫的。”
    小弟子聽得一愣一愣的,心想:“這藥方真是夠複雜,夠猛的啊!”
    張仲景仙師一眼就瞅出了小弟子那雲裏霧裏的表情,心知肚明小家夥還沒琢磨透呢。於是,仙師又笑眯眯地,跟講故事似的,再給小弟子上了一課。
    “來來來,你瞧這麻黃啊,簡直就是中藥界的施瓦辛格!一身的肌肉疙瘩,力大無窮,它一出手,保管你那些緊閉的毛孔都得乖乖打開大門,讓那些作威作福的邪氣跟著汗水大軍一塊兒撤退,逃得無影無蹤。你說,這麻黃厲害不厲害?”
    “再看這桂枝,嘿,它就像是西遊記裏的孫悟空,聰明伶俐,還特會帶路。桂枝一上場,就拉著麻黃的手,嗖嗖嗖,一路火花帶閃電,直奔病灶而去,那速度,比高鐵還快幾分呢!病灶裏的妖魔鬼怪啊,連反應的時間都沒有,就被一網打盡了。”
    “甘草呢,那可是中藥隊伍裏的老好人,溫暖又貼心,就像家裏的奶奶,時刻關注著每個成員的情緒和身體。它在這裏頭,就是負責調和藥性,不讓麻黃、桂枝它們太過火,保證整個藥方和諧共處,溫柔又有效。”
    “杏仁嘛,小巧玲瓏,卻是個細心的小護士。它專門盯著肺部的情況,一旦發現有啥風吹草動,比如咳嗽啊、氣喘啊,立馬就上前安撫,溫柔地調理,讓肺部感受到滿滿的愛。”
    “生薑和大棗這對黃金搭檔,簡直就是營養界的黃金搭檔!它們給你補充元氣,就像每天早上的那杯牛奶加一個煎蛋,讓你精神滿滿,力氣十足,對抗病魔更有信心。”
    “最後說說石膏,這家夥,簡直就是中藥裏的消防員,隨時待命,準備滅火。萬一藥性過熱,有點燒過頭了,石膏立馬衝上前,嘩啦啦,一場及時雨下來,把火勢給穩穩控製住,保證整個藥方既有效又安全。”
    小弟子一聽,這才恍然大悟:“原來如此啊!那仙師,這藥方怎麽製配呢?”
    張仲景仙師笑了笑:“別急,我這就給你說。這古代的一兩啊,大約相當於現代的5克。所以,麻黃就是30克,桂枝10克,甘草10克,杏仁嘛,大約就是18克左右吧因為杏仁大小不一,所以這裏隻是個大概數);生薑15克,大棗60克因為大棗也是大小不一,這裏按照中等大小來算,大約十二枚就是60克左右);石膏呢,大約就是50克左右因為雞子大小也不一樣,這裏隻是個大概數)。把這些藥材都準備好,然後用水九升大約就是九碗水)先煮麻黃,煮到水剩下六碗左右的時候,把上麵的沫沫去掉,然後把其他的藥材都加進去,再煮到水剩下三碗左右的時候,把藥渣去掉,就可以喝了。記住啊,要溫服,一次喝一碗,喝到微微出汗就可以了。如果汗出得太多了,就用點溫粉一種收斂止汗的藥粉)擦擦。如果一喝就出汗了,那就別再喝了。要是再喝的話,汗出得太多,就會傷了陽氣,到時候就會虛得慌,惡風煩躁,還睡不著覺呢!”
    小弟子一聽,連連點頭:“明白了明白了!仙師真是厲害啊!這藥方都能講得這麽清楚!”
    張仲景仙師一聽,笑得眼睛都沒了:“哈哈哈,你這小子,嘴還挺甜!不過啊,記住了,藥方雖好,可不要貪杯哦!每個人的體質都不一樣,用藥一定要謹慎!好了,你去吧!好好鑽研醫術,將來也能成為一代名醫!”
    小弟子一聽,激動得熱淚盈眶:“多謝仙師!弟子一定銘記在心!”說完,就蹦蹦跳跳地跑去準備藥材了。
    話說這大青龍湯啊,可真是個神奇的藥方。它就像是個八麵玲瓏的將軍,既能發汗解表,又能調和氣血,還能潤肺止咳,降溫防熱。不過啊,就像張仲景仙師說的,藥方雖好,可不要貪杯哦!因為每個人的體質都不一樣,用藥一定要謹慎。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咱們再來說說這脈象。脈浮緩啊,就像是個悠閑的老大爺,在公園裏慢悠悠地散步。它說明邪氣已經侵入了體表,但是還沒有完全深入。這時候啊,就得趕緊用發汗的方法把邪氣趕出去。要是等邪氣深入了,那就麻煩了!所以啊,這脈浮緩啊,就像是個警鍾,提醒你要趕緊采取行動了!
    再來說說這身體重而乍輕的感覺。這就像是你背了個大包袱走了一天路,突然有個人幫你背了一會兒,你又感覺輕鬆了不少。但是呢,那個人又不能一直幫你背,所以你又得繼續背著自己的大包袱走。這種感覺啊,真是讓人又愛又恨!不過呢,這也是邪氣在作怪啦!它讓你感覺身體重甸甸的,但是呢,又沒有完全占據你的身體,所以你又會突然感覺輕鬆一下。這時候啊,你就得趕緊用大青龍湯把邪氣趕出去啦!
    小弟子,眨巴著大眼睛,一臉求知欲旺盛地問:“師父啊,我聽說有的人得了傷寒,症狀可複雜了,外表發熱,心裏還像揣著一汪水,時不時幹嘔、咳嗽,有時候渴得要命,有時候又拉肚子,或者吃東西噎得慌,小便也不順暢,小肚子還脹鼓鼓的,甚至有的人還喘得跟小狗似的,這到底是咋回事兒?得怎麽治啊?”
    張仲景仙師一聽,捋了捋他那飄逸的長髯,笑眯眯地說:“哎呀,你這問題問得好,這可是咱們中醫裏頭的經典難題——傷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氣。對付這種情況,咱們有秘密武器,那就是——小青龍湯!”
    小弟子一聽,眼睛一亮,仿佛看到了救世主:“小青龍湯?聽起來好厲害的樣子!師父快說說,這湯是怎麽熬製的?裏麵都有些啥寶貝?”
    張仲景仙師慢悠悠地列出了方子:“別急,且聽我細細道來。小青龍湯的配方啊,那可是精挑細選的八味藥材:麻黃三兩去節)、芍藥三兩、細辛三兩、桂枝三兩、幹薑三兩、甘草三兩、五味子半升、半夏半升得洗幹淨嘍)。聽著是不是挺複雜?但其實,每一味藥都有它的獨到之處。”
    “首先,麻黃,這可是發汗解表的高手,三兩換算成現代計量,大約是15克,它能幫你把體表的寒氣趕走,讓你不再怕冷發燒。不過呢,麻黃這家夥有點烈,得先煮一煮,去掉上麵的浮沫,不然喝下去可能會心跳加速哦。”
    “接著是芍藥,也是15克,它是個溫柔的家夥,能幫你緩解肌肉疼痛,還能和麻黃搭配,防止麻黃發汗太過,傷了正氣。細辛,同樣是15克,它可是個通鼻竅、散寒止痛的小能手,對於鼻塞流涕、頭痛腦熱有奇效。”
    “桂枝,15克,它不僅能溫陽散寒,還能調和氣血,讓你的身體暖洋洋的,像是冬日裏的一縷陽光。幹薑,15克,暖胃神器,對於胃寒嘔吐、拉肚子那可是立竿見影。”
    “甘草,15克,中藥界的和事佬,它能調和藥性,讓各種藥材和諧相處,同時還能潤肺止咳,緩解咳嗽症狀。五味子,半升換算成克數,大約是25克,它可是個收斂固澀的好手,能幫你把體內的水液收住,不讓它們亂跑,還能生津止渴。”
    “半夏,半升也是25克,化痰止咳的佼佼者,對於喉嚨裏有痰、咳嗽不爽的人來說,簡直是救星。不過呢,半夏有點小毒,得洗幹淨了再用,咱們可是講究安全第一。”
    “好啦,材料備齊,接下來就是熬製過程啦。你得把這些藥材放到一大鍋水裏,大約是十升水的量,對,你沒聽錯,就是十升!先煮麻黃,煮到水少了兩升,也就是剩下八升的時候,把上麵的沫沫去掉,然後把其他藥材一股腦兒加進去,再煮,煮到剩下三升藥液,就可以關火啦。把藥渣過濾掉,剩下的藥液分成三份,一天喝三次,溫溫的喝下去,效果最佳。”
    小弟子聽得津津有味,連連點頭:“師父,這聽起來就像是做一道複雜的烤肉啊,不過對象是藥材,目的是治病救人。”
    張仲景仙師哈哈一笑:“你說得對,中醫治病,有時候就像是在調配一個複雜的烤肉方子,每一種藥材都是精心挑選的調料,目的就是要讓身體這塊‘肉’恢複健康。”
    “不過呢,這方子也不是一成不變的。比如說,要是病人渴得厲害,咱們就得把半夏去掉,換上栝蔞根三兩,也就是大約15克,它能生津止渴,讓喉嚨不再幹燥。要是病人拉肚子或者吃東西噎得慌,咱們就得把麻黃去掉,加上附子一枚,附子可是溫陽止瀉、散寒止痛的高手。要是小便不利,小肚子脹鼓鼓的,還是得去掉麻黃,加上茯苓四兩,也就是大約20克,茯苓能利水滲濕,讓你的小便順暢無阻。”
    “要是病人喘得厲害,咱們就加上杏仁半升,也就是大約25克,杏仁能止咳平喘,讓你的呼吸順暢起來。怎麽樣,小青龍湯的變化多端,是不是讓你大開眼界?”
    小弟子聽得目瞪口呆,連連感歎:“師父,您這醫術真是太高明了!小青龍湯簡直就是變形金剛啊,根據不同的症狀,隨時變換形態,應對各種病魔。”
    張仲景仙師笑得更加開心了:“哈哈,你說得對。中醫的魅力就在於它的靈活多變,對症下藥。不過呢,學中醫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你得慢慢積累,不斷實踐,才能掌握其中的精髓。”
    “對了,我還得提醒你一句,雖然小青龍湯很神奇,威力無邊,仿佛能翻江倒海解決一切風寒濕痹,但它可不是啥萬金油哦!在開方抓藥前,咱們得跟偵探似的,把病情查個水落石出,確保藥方和病症嚴絲合縫,對得上號。
    再說了,人體這機器複雜著呢,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限量版。用藥這事兒,劑量大小、藥材搭配,都得跟著個人的體質走,量身定製才行。所以啊,學中醫不光要學會擺弄那些草藥,更像是要修煉成一位中醫界的福爾摩斯,診斷功夫得到家。隻有這樣,你才能成為行走的中醫寶典,高手中的高手,讓人豎大拇指的那種!”
    小弟子聽得連連點頭,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師父,我明白了!我會努力學習,爭取早日成為一名能夠獨當一麵的中醫大夫!”
    張仲景仙師欣慰地拍了拍小弟子的肩膀:“好!有誌氣!我相信你一定能夠做到的!不過呢,學習之餘,也別忘了享受生活哦。中醫雖然博大精深,但生活同樣精彩紛呈。隻有身心健康,才能更好地為人民服務嘛!”
    喜歡傷寒雜病論爆笑詳解版請大家收藏:()傷寒雜病論爆笑詳解版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