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陽明病脈證並治二)
字數:5970 加入書籤
小弟子滿臉疑惑,像是腦袋裏裝滿了十萬個為什麽。他一蹦一跳地跑到張仲景仙師麵前,眨巴著大眼睛,開口就問:“師父,師父,我有個問題想不明白。有的人得了病啊,第一天就不發燒,但冷得直打哆嗦,這是咋回事兒呢?”
張仲景仙師一聽,心裏暗笑這小家夥真是好學,便捋了捋長胡子,故作神秘地說:“哦?這個問題嘛,可是個大大的學問哦!來來來,為師給你細細道來。”
仙師清了清嗓子,開始了他那既專業又不失幽默的講解:“你看啊,咱們人體啊,就像個小宇宙,裏麵有陰陽兩股力量在打架。陽呢,就像夏天的大太陽,暖暖的;陰呢,就像冬天的寒風,冷颼颼的。正常情況下,這兩股力量是和平共處的,保持著一個微妙的平衡。”
“但是呢,一旦有外敵入侵,比如說風寒邪氣啊,這家夥可不講武德,專挑軟柿子捏,也就是咱們身體比較虛弱的時候來搗亂。它一來,哎呀,不得了了,陰的力量就開始囂張起來,陽呢,就被打壓得抬不起頭。”
“這時候,病人就會感覺到冷,為啥呢?因為陽被壓製了,溫暖的力量不足了嘛。就像你冬天沒穿夠衣服,凍得直哆嗦一樣。所以啊,即使這病才得了一天,病人也會惡寒,也就是怕冷得厲害。”
小弟子聽得入迷,眼睛瞪得圓圓的,似乎在想:“原來人體裏也有江湖恩怨啊!”
張仲景仙師看到弟子這副模樣,忍不住笑了:“別急,好戲還在後頭呢!雖然一開始陰的力量占了上風,但咱們身體的正氣可不是吃素的。它會慢慢集結力量,準備反擊。”
“等到正氣積攢夠了能量,嗖的一下,就像火山爆發一樣,把風寒邪氣給逼出去。這時候,病人就會開始出汗,為啥?因為正氣勝利了,陽氣回升,身體開始通過排汗的方式把邪氣往外趕呢!”
“所以啊,惡寒的症狀就會自己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病人開始覺得熱了,甚至想脫衣服。為啥?因為陽氣太足了,身體有點小火苗亂竄的感覺。這時候,咱們就得注意,別讓病人再受涼了,不然正氣剛打了一場硬仗,還沒休息好呢,又得起來戰鬥。”
小弟子聽完,眼睛一亮,恍然大悟地說:“哦~原來是這樣啊!師父,您這解釋得太生動了,我感覺我都能給村裏的大爺大媽們講中醫理論了!”
張仲景仙師哈哈大笑:“哈哈,那你可得好好實踐,把學到的知識用到實際中去。記住,中醫不隻是書本上的知識,更是需要我們用心去感受,用愛去傳遞的智慧。”
說到這裏,仙師話鋒一轉,又開起了玩笑:“不過啊,你要是去給村裏的大爺大媽們講課,記得別說得太深奧,不然他們可能會以為你在念天書呢!你得像這樣,用他們能聽懂的話,比如‘風寒邪氣就像村裏那個調皮搗蛋的小二子,專門欺負身體弱的人。咱們正氣呢,就像村裏的壯小夥,攢足了勁兒,一拳就把小二子給打跑了!’”
小弟子一聽,也忍不住笑了起來,心想:“師父真是個寶藏啊,不僅醫術高明,還這麽幽默風趣。”
小弟子這時又一臉疑惑地湊到他敬仰已久的張仲景仙師跟前,眨巴著求知若渴的大眼睛,問出了一個讓人忍俊不禁的問題:“仙師啊,你說這惡寒吧,它咋就自個兒跑了呢?是不是覺得咱們身體太暖和,不好意思待下去了?”
張仲景仙師一聽,嘴角微微上揚,心裏暗想:這小子,還真會找樂子。但他可是醫聖,得用醫術和幽默並存的方式來解答這個問題。於是,仙師清了清嗓子,開始了他那既專業又不失風趣的講解。
“哈哈,小徒啊,你這問題問得有意思。惡寒這家夥,它可不是什麽害羞的小姑娘,說走就走。它之所以會‘自罷’,那是因為咱們身體裏的陽明大佬發話了!”說著,仙師還做了個“大佬登場”的手勢,逗得旁邊聽講的弟子們都憋不住笑了。
“來來來,咱們先說說這陽明是啥。在中醫的世界裏啊,陽明可是個了不起的角色,它居中而坐,掌管著脾胃這片廣袤的土地。就像是一個大家庭裏的家長,萬物都得歸它管,無論是吃的喝的,還是身體裏的各種小情緒、小毛病,都得經過它的同意才能進進出出。”
“你可能會問,陽明大佬這麽厲害,跟惡寒跑掉有啥關係?別急,聽我慢慢道來。陽明啊,它有個特點,就是特別講規矩,一切得按它的套路來。比如說,你得了風寒,惡寒來襲,這時候陽明大佬就會說:‘哎呀,這家夥不請自來,先讓它鬧騰兩天吧。’於是,惡寒就在你身體裏溜達溜達,搞得你渾身哆嗦。”
“但是呢,陽明大佬可不是吃素的,它有自己的小算盤。惡寒這家夥雖然來得猛,但陽明大佬知道,它不過是紙老虎,外強中幹。所以啊,到了第二天,陽明大佬就會施展它的醫術,調動身體裏的正氣,把惡寒給‘請’出去。這就是為什麽惡寒會自個兒跑掉的原因啦!”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小弟子一聽,眼睛瞪得圓圓的,一副恍然大悟的樣子:“哦~原來是這樣啊!陽明大佬真是深藏不露,對付惡寒這種小嘍囉,簡直就是小菜一碟嘛!”
仙師笑著搖了搖頭:“小徒啊,你可別小看了這些小毛病。在中醫的世界裏,每一個症狀都是身體在向我們發出信號。惡寒雖然看似不起眼,但它背後可能隱藏著更大的問題。所以啊,咱們得學會傾聽身體的聲音,及時發現並解決問題。”
說到這裏,仙師話鋒一轉,開始講起了陽明病的深奧之處:“其實啊,惡寒自罷隻是陽明病的一個表現。陽明病啊,它可是個大家庭,裏麵包括了好多成員呢。比如說,有陽明經證,有陽明腑證,還有陽明與太陰合病等等。每一種陽明病啊,都有它自己的特點和治療方法。”
“就拿陽明經證來說吧,它就像是身體裏的火爐子燒得太旺了,人會感到口渴、煩躁、大便幹燥。這時候啊,咱們就得用點清熱瀉火的藥材,給這火爐子降降溫。而陽明腑證呢,就像是腸道裏的垃圾堆得太多了,排不出去,人會感到腹脹、便秘、甚至腹痛。這時候啊,咱們就得用點通便的藥材,給腸道來個大掃除。”
“至於陽明與太陰合病嘛,那就更複雜了。它就像是身體裏的一股邪氣,既不走陽明這條陽路,也不走太陰這條陰路,而是在兩者之間徘徊。這時候啊,咱們就得用點調和陰陽的藥材,讓這股邪氣乖乖地回到它該去的地方。”
弟子小明一臉懵懂地站在中央,手裏還拿著本泛黃的醫書,張仲景仙師則是一副仙風道骨的模樣,悠然自得地搖著扇子。
小明撓頭問仙師:師父啊,我這心裏頭有個大大的問號,就像那夜空中最亮的星,閃閃發亮,不問明白我今晚是睡不著了。
張仲景仙師笑眯眯地說:哦?是何事讓吾徒如此困擾?來來來,坐下慢慢道來。
小明一本正經道:師父,您知道嗎?我最近在研究太陽病,就是那個“本太陽病,初得病時發其汗”的理論,我琢磨著,為啥太陽病一開始就得發汗呢?這背後的邏輯,比解高數題還讓人頭禿啊!
張仲景仙師故作神秘道:哈哈,這事兒啊,說來話長,不過既然你求知欲旺盛,為師今天就給你上一堂生動的“中醫幽默解謎課”。
想象一下,我們的身體是個小宇宙,太陽病呢,就像是宇宙裏突然來了一股寒流,但這股寒流它不簡單,它帶著點小傲嬌,專門挑咱們身體的“大門”——太陽經來搗亂。太陽經啊,那可是咱們身體的“邊防軍”,一旦它受了寒,身體就會發出警報:“嘿,哥們兒,該出汗驅寒啦!”
小明眼睛一亮:哦~ 所以,發汗就像是給身體來個“溫泉療法”,讓寒氣隨著汗水溜走?
張仲景仙師點頭道:對頭!但這發汗啊,也得講究個“火候”。要是汗發得不徹底,就像吃火鍋隻涮了半熟,那寒氣就會躲在身體裏,悄悄地說:“嘿,我還沒玩夠呢!”然後呢,它就會趁機溜進下一個部門——陽明經,這下子,問題可就升級了。
小明驚訝道:啊?陽明經?那不是管消化的大將軍嗎?它也會被欺負?
張仲景仙師幽默比喻道:是啊,陽明經這位大將軍平時忙著處理“吃喝拉撒”的大事,哪有空管這些小偷小摸。但太陽經要是失職了,寒氣這家夥就會趁機潛入,陽明經一看:“哎呀媽呀,這啥玩意兒?咋還帶隱身技能呢?”於是,一場身體內部的“反擊戰”就悄然打響了。
張仲景仙師拍案而起:所以啊,咱們中醫講究的就是“未病先防,既病防變”。太陽病初起時,趕緊來個“溫柔一刀”——發汗,把寒氣徹底趕出去,別讓它在身體裏搞破壞。這就像家裏進了小偷,你得第一時間報警,而不是等小偷把家搬空了才後悔莫及。
小明若有所思道:原來如此,師父您這比喻真是太生動了!那我以後遇到太陽病,就知道該怎麽辦了。
張仲景仙師滿意點頭:孺子可教也。不過,記得哦,發汗也要適度,過猶不及,不然身體也會抗議的。這就好像吃火鍋,吃得太猛,第二天就得哭著找止瀉藥了。
小弟子眨巴著求知若渴的大眼睛問:“師父啊,我這心裏跟揣了個小火爐似的,傷寒發熱,渾身熱騰騰的就是不出汗,吃點東西還想吐,這到底是唱的哪出啊?您給說道說道。”
張仲景仙師捋了捋長髯,笑眯眯地說:“嘿,你這小家夥,問題還真不少呢!來來來,咱們就把這事兒當成一出大戲,好好演繹一番。”
“話說啊,這傷寒啊,就像是身體裏的叛逆小子,它不請自來,還帶著一股子熱血勁兒,讓你體溫飆升,感覺自己都能煮熟雞蛋了。但奇怪的是,你這汗腺卻像是被封印了一般,愣是一滴汗都不給往外冒。這時候,你要是再吃點東西,嘿,胃裏麵就像裝了個攪拌機,翻江倒海,直往上湧,那叫一個難受啊!”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小弟子聽得一愣一愣的,連忙點頭:“對對對,師父您形容得太貼切了!可為啥會這樣呢?”
仙師清了清嗓子,繼續他的“醫學相聲”:“這事兒啊,得從咱們中醫的陰陽五行說起。咱們人體啊,就像個大自然的小縮影,講究個平衡和諧。傷寒一來,那就是陰陽失調了。發熱呢,是陽氣過盛,本該通過出汗這個‘自然空調’來調節體溫,把多餘的熱量排出去。但你這汗出不來的情況,就像是空調壞了,熱氣憋在裏頭,散不出去,能不難受嘛!”
“至於為啥吃不下飯還想吐,那是因為脾胃這位‘後勤部長’也受到了牽連。脾胃屬土,喜燥惡濕,傷寒這搗蛋鬼一來,體內濕氣重了,脾胃就不樂意幹活了,食物到了胃裏,就像進了攪拌機,消化不動,隻能往上反了。”
小弟子聽得津津有味,忍不住插嘴:“那師父,要是這時候突然開始大汗淋漓,是不是情況好轉的兆頭啊?”
仙師哈哈一笑:“聰明!不過,這事兒還有轉折呢!如果說,你這原本無汗的狀態,突然間來了個180度大轉彎,汗水像開了閘的洪水,嘩嘩直流,那就得注意了,這可不是簡單的出汗排毒那麽簡單,而是病邪有可能從太陽經中醫裏的一個經絡概念,主管體表防衛)偷偷溜達到了陽明經主管胃腸消化吸收)。陽明經啊,那可是個‘熱情如火’的地方,一旦病邪到了這兒,發熱、口渴、大便幹燥這些症狀可能就接踵而至了,咱們得趕緊調整戰術,換方子啦!”
“所以啊,看病這事兒,就像是偵探破案,得細心觀察,抽絲剝繭,才能找到真相。身體給出的每一個信號,都是它在向我們求救呢!咱們中醫啊,講究的就是望聞問切,四診合參,就像是個超級偵探,通過你的表情、氣味、話語、脈象,一點點拚湊出你身體的秘密地圖。”
小弟子聽得眼睛發亮,拍手叫好:“師父,您這講解太有意思了!原來中醫這麽有趣,我以後也要成為像您一樣厲害的偵探醫生!”
仙師欣慰地點點頭:“好好好,有這份心就好!記住,學醫之路,漫長且艱辛,但隻要心中有愛,眼中有光,就沒有什麽難題是我們解決不了的。來吧,小家夥,讓我們攜手並進,在這條神奇的醫學之旅上,繼續探索未知,解救更多的‘身體謎團’吧!”
喜歡傷寒雜病論爆笑詳解版請大家收藏:()傷寒雜病論爆笑詳解版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