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陽明病脈證並治二十九)
字數:6750 加入書籤
話說有一天,小弟子屁顛屁顛地跑過來,一臉求知若渴的表情,問道:“師父啊,我這心裏有個大大的疑惑,就像那貓爪子撓心似的,不問出來就難受。您說說,要是有人傷寒了七八天,全身黃得跟橘子似的,小便還不痛快,肚子還微微鼓起,這該咋整呢?有沒有啥靈丹妙藥能救急啊?”
張仲景仙師一聽,嘿,這小子今兒個是想學點真本事啊,於是便慢悠悠地說:“哦?這事兒啊,簡單!傷寒七八日,身黃如橘子,小便不利,腹微滿,此乃濕熱蘊結肝膽之症也。要想解決這事兒,茵陳蒿湯那可是不二之選!”
小弟子一聽,眼睛立馬亮了起來,跟發現了新大陸似的:“茵陳蒿湯?聽起來好高大上啊!師父,快給弟子講講,這方子到底咋配的?有啥神奇之處?”
張仲景仙師捋了捋長胡子,開始娓娓道來:“茵陳蒿湯,那可是咱們老祖宗傳下來的寶貝。方子就三味藥,茵陳蒿、梔子和大黃。茵陳蒿為主藥,得用上個六兩,梔子來個十四枚,記得要劈開啊,大黃二兩,去皮。這三味藥,那可是各有千秋,配合起來,那就是絕配!”
小弟子一聽,眉頭微皺:“師父,這古代的一兩到底是多少啊?咱能不能換算成現代的克數,讓我心裏有個數?”
張仲景仙師一拍大腿:“對對對,差點忘了這事兒。古代一兩,咱們就姑且算作現代的5克吧。那這樣一來,茵陳蒿就是30克,梔子嘛,咱們就算它每枚大約5克其實這有點誇張,但為了讓故事更有趣,咱就這麽定了),那就是70克,大黃10克。怎麽樣,清楚了吧?”
小弟子連連點頭:“清楚了清楚了,師父您繼續說。”
張仲景仙師繼續講解:“這茵陳蒿啊,那可是清熱利濕的高手,專門對付這種濕熱黃疸的。它就像個清潔工,能把身體裏的濕熱垃圾統統掃出去。梔子呢,清熱瀉火,還能涼血解毒,它就像是那滅火器,能把體內的火勢給壓下去。大黃嘛,那可是個猛將,攻積滯、清濕熱、瀉火解毒,啥都能幹。它就像是那推土機,一路推過去,啥障礙都給它鏟平!”
小弟子聽得一愣一愣的,嘴裏念叨著:“清潔工、滅火器、推土機……師父,您這比喻真是太形象了!那這三味藥加在一起,不就是個超級清潔隊嘛!”
張仲景仙師哈哈大笑:“沒錯沒錯,就是個超級清潔隊!它們一起工作,那效果,杠杠的!咱們再來說說這製配方法。先把茵陳蒿放水裏煮,煮到水少了一半,再把梔子和大黃加進去,繼續煮,煮到剩下三升水,也就是大約六碗的樣子。然後把藥渣過濾掉,分成三份,早晚飯後各服一份,溫溫地喝下去,保證藥到病除!”
小弟子聽得津津有味,眼睛閃閃發光:“師父,那喝了這藥,會有啥反應呢?”
張仲景仙師神秘一笑:“嘿嘿,喝了這藥啊,小便就會變得跟皂莢汁似的,顏色紅紅的。別擔心,那是濕熱在往外排呢!一晚上過去,你就能感覺到身體輕鬆多了,黃疸也會慢慢退去。這就是咱們中醫所說的‘黃從小便去’!”
小弟子一聽,興奮得跳了起來:“哇!這麽神奇!師父,您簡直就是神醫啊!我要把這方子記下來,以後遇到這樣的病人,我也能大展身手了!”
張仲景仙師笑著拍了拍他的肩膀:“行了行了,別拍馬屁了。記住啊,學醫之道,在於精誠。你要想成為真正的神醫,還得下功夫學習,多實踐,多積累經驗。這方子雖然好,但也不是萬能的,得對症下藥才行。”
不過話說回來,這茵陳蒿湯啊,還真是咱們中醫的一大寶貝。它不僅能治療濕熱黃疸,還能對付其他由濕熱引起的病症。比如啊,有些人濕氣重,總是感覺身體沉重,沒精打采的,這時候用點茵陳蒿湯,也能起到很好的祛濕效果。
當然啦,咱們中醫講究的是辨證施治,不同的人、不同的病症,用藥的方法和劑量都會有所不同。所以啊,大家要是想用這個方子,最好還是去找專業的中醫大夫谘詢一下,可別自己瞎琢磨,萬一用錯了藥,那可就麻煩了。
有一天,咱們的小弟子,一臉求知若渴的模樣,蹦躂到張仲景仙師麵前,眨巴著大眼睛問:“師父啊,我有個問題想請教。要是有人得了傷寒,全身黃得像秋天的落葉,還發著高燒,這該怎麽治呢?有沒有什麽神奇的方子能搞定這事兒?”
張仲景仙師一聽,心裏暗笑這小家夥問題還挺刁鑽,但麵上卻是慈眉善目,慢悠悠地說:“嘿,小家夥,你這問題問得好!傷寒、身黃、發熱,這事兒啊,咱們有專治它的‘梔子柏皮湯’。這方子,簡直就是為這種情況量身定製的!”
小弟子一聽,眼睛立馬亮了起來,仿佛看到了救星一般:“哦?梔子柏皮湯?聽起來好厲害的樣子!師父,快給我講講這方子怎麽配,還有這些藥材都是幹啥用的?”
張仲景仙師捋了捋長須,笑道:“好,那我就給你細細道來。這梔子柏皮湯啊,一共有三味藥:梔子、甘草、黃柏。咱們先說梔子,這梔子啊,就像是夏天裏的一把火,但它不是用來燒人的,而是用來清熱的。它能把身體裏的那些熱毒啊,統統給燒掉,讓你的體溫恢複正常,不再像個火爐子一樣。而且啊,梔子還有個特別的本領,就是能利濕退黃,你想象一下,身體裏那些黃黃的濕氣啊,被梔子這麽一燒,就像霧氣被陽光蒸發了一樣,自然就消失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哦,原來如此!”小弟子聽得連連點頭,一副恍然大悟的樣子。
張仲景仙師接著說道:“再說這甘草,它啊,就像是中藥界的和事佬,啥都能搭個邊兒。在這裏呢,甘草主要是用來調和藥性的,讓梔子和黃柏這些猛藥不要太過霸道,傷及無辜。同時啊,甘草還能補脾胃之氣,讓你的身體在清除熱毒的同時,還能保持足夠的正氣,不至於虛脫。這就好比打仗的時候,既要猛攻敵人,又要保證後勤補給充足,這樣才能穩操勝券嘛!”
小弟子聽得津津有味,忍不住插嘴道:“那黃柏呢?它又是幹啥的?”
張仲景仙師微微一笑:“黃柏啊,這家夥可是個清熱燥濕的高手。它能把身體裏的濕熱啊,統統給吸走,讓你的身體變得清爽幹淨。而且啊,黃柏還有個特別的本領,就是能堅腎陰,防止熱毒傷及腎髒。你想啊,腎髒可是咱們身體的‘老本兒’,要是被熱毒給傷了,那可就麻煩了。所以啊,黃柏在這裏就像是個忠誠的衛士,守護著腎髒的安全。”
“哇,原來這方子這麽神奇啊!”小弟子聽得目瞪口呆,仿佛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張仲景仙師點了點頭:“沒錯,這方子雖然簡單,但效果卻是杠杠的。不過啊,要想讓它發揮作用,還得講究個煎藥的方法。咱們先把梔子劈開,取十五個;甘草炙一下,取一兩換算成現代就是5克);黃柏取二兩也就是10克)。然後把這三味藥放到鍋裏,加上四升水大約就是咱們現在說的四瓶礦泉水那麽多),用大火煮開,再轉成小火慢慢熬,熬到隻剩下一升半的水大約就是一瓶半礦泉水那麽多),然後把藥渣濾掉,分成兩次喝,每次喝一半,溫溫的喝下去,效果最佳。”
小弟子聽得認真,一邊點頭一邊記錄:“師父,我記下了。不過啊,我有個疑問,這方子裏的藥材用量是怎麽確定的呢?為啥梔子要多一些,甘草和黃柏就要少一些呢?”
張仲景仙師解釋道:“這個問題問得好!藥材的用量啊,那可是大有講究的。咱們中醫講究的是‘君臣佐使’,就像打仗一樣,得有主帥、副將、先鋒和後勤。在這個方子裏啊,梔子就是主帥,負責清熱利濕退黃,所以它的用量要大一些;甘草呢,就像是後勤部長,負責調和藥性和補脾胃之氣,所以它的用量就要少一些;黃柏呢,就像是副將,既要協助主帥作戰,又要守護腎髒的安全,所以它的用量就介於梔子和甘草之間。這樣一來啊,整個方子就能發揮出最大的效果了。”
小弟子聽得連連點頭,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原來如此啊!師父,您真是太高明了!”
張仲景仙師笑了笑:“高明談不上,不過是多讀了幾本書,多積累了一些經驗罷了。不過啊,小子,你得記住,中醫這門學問啊,博大精深,要想學好它,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兒。你得有恒心、有毅力、有悟性,還得不斷實踐、不斷總結才行。”
說完,張仲景仙師便轉身離去,留下小弟子一人在那裏默默練習煎藥和背誦方子。而小弟子呢,也真的沒有讓張仲景仙師失望,他憑借著自己的勤奮和努力,最終成為了一位遠近聞名的中醫大師。而他最擅長的,就是那梔子柏皮湯了。每當有人問他這方子怎麽那麽好用時,他總是會笑眯眯地說:“這可是張仲景仙師傳授給我的秘方哦!”
不過啊,話說回來,這梔子柏皮湯雖然神奇,但也不是萬能的。它主要適用於傷寒、身黃、發熱這種症狀比較輕的情況。要是病情比較嚴重啊,那還得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加減化裁才行。所以啊,咱們在學習中醫的時候啊,一定要靈活變通、舉一反三才行哦!
有一天,小弟子滿臉疑惑地蹦到張仲景仙師麵前,眨巴著大眼睛問:“仙師啊,我聽說傷寒瘀熱在體內憋著,人就會變黃,這事兒是真的嗎?要是真的話,那有沒有啥靈丹妙藥能解救這些‘小黃人’呢?”
張仲景仙師一聽,哈哈大笑,捋了捋長胡子,故作神秘地說:“嘿,小家夥,這事兒你算是問對人了!傷寒瘀熱在裏,確實會讓人變得黃黃的,不過別怕,咱們有麻黃連軺赤小豆湯這劑‘黃變綠’的神奇藥方!”
小弟子一聽,眼睛立馬亮了,催促道:“快說說,快說說,這方子到底是啥?怎麽做?吃了能不能立馬變白?”
仙師笑著搖了搖頭:“變白?那可不一定,但讓你從‘小黃人’變回正常人還是沒問題的。來來來,聽我細細道來。”
於是,仙師開始娓娓道來這麻黃連軺赤小豆湯的奧秘。
首先,咱們得集齊這八味神奇的藥材:麻黃、連軺其實就是連翹啦,古代的名字比較文藝)、杏仁、赤小豆、大棗、生梓白皮這個可能有點難找,但現在一般用桑白皮代替)、生薑、甘草。注意啦,古代的一兩咱們現在換算成5克,這樣方便大家在家diy。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麻黃10克):這家夥可是個熱情奔放的主兒,它能發汗解表,就像給身體開了個窗戶,讓瘀熱有路可逃。不過呢,麻黃有點“火爆”,所以用之前得先煮煮,去掉它的“暴脾氣”——上沫。
連軺連翹)10克):連翹呢,是個清熱解毒的高手,它能幫助身體把瘀熱給“消滅”掉,還能散結消腫,簡直就是身體裏的“消防員”。
杏仁約16克,約40個):杏仁在這裏主要負責潤肺止咳,還能潤腸通便,幫助身體把毒素排出去。它就像是身體的“清潔工”,讓一切保持暢通無阻。
赤小豆約500克,一升):赤小豆可是個利尿消腫的好東西,它能幫助身體把多餘的水分和毒素排出去,減輕身體的負擔。吃了它,你可能會發現自己上廁所的次數變多了,別擔心,那是它在發揮作用呢!
大棗60克,12枚):大棗是個溫柔的“小姐姐”,它能補中益氣,養血安神。在這劑藥方裏,它就像是給身體加油打氣的“啦啦隊”,讓身體更有力量去對抗病邪。
生梓白皮桑白皮)50克,一斤,切):桑白皮能瀉肺平喘,利水消腫。它就像是身體的“排水管道”,確保水分和毒素不會在體內滯留太久。雖然現代常用桑白皮代替生梓白皮,但效果依然杠杠的!
生薑10克,切):生薑可是個“暖寶寶”,它能溫中散寒,促進血液循環。在這劑藥方裏,它就像是給身體送溫暖的“小天使”,讓身體感到暖洋洋的。
甘草10克,炙):甘草是個“和事佬”,它能調和諸藥,減少藥物的副作用。它就像是藥方裏的“外交官”,讓各種藥材都能和睦相處,共同發揮作用。
好了,藥材都準備好了,接下來咱們就開始“烹飪”這劑神奇的藥方吧!
首先,你得找個大鍋,裝上滿滿一鬥現代約10升)的潦水就是雨水啦,不過現代為了方便,用清水也行)。然後,先把麻黃放進去煮,煮到水再次沸騰,這時候你會看到水麵上浮起一層白色的泡沫,那就是麻黃的“暴脾氣”啦!趕緊用勺子把它撇掉,不然吃了可是會上火的哦!
接著,把剩下的七味藥材一股腦兒地倒進鍋裏,大火煮開,然後轉小火慢慢燉煮。燉煮的過程中,你可以聞到一股混合著草藥香、豆香和薑香的味道,那簡直是“嗅覺盛宴”!
燉煮到藥水隻剩下三升左右的時候,就可以關火啦!用漏網把藥材渣子過濾掉,留下那金黃色的藥水,這就是咱們的麻黃連軺赤小豆湯啦!
這劑藥方要分三次服用,每次服用一升現代約100毫升),最好在半天內喝完。喝的時候,記得要溫服哦,別燙到自己,也別喝涼的,不然效果會打折扣的!
看到這劑藥方裏的藥材們各顯神通,你是不是也對中醫理論充滿了好奇呢?別急,我這就給你揭秘!
中醫講究的是“辨證施治”,就是根據病症的不同表現,采用不同的治療方法。傷寒瘀熱在裏導致的黃疸,就是因為外感寒邪,內鬱濕熱,濕熱交結於裏,導致膽汁外溢,皮膚發黃。這時候,咱們就得用發汗解表、清熱解毒、利濕退黃的方法來治療。
麻黃能發汗解表,讓瘀熱有路可逃;連翹能清熱解毒,散結消腫;杏仁能潤肺止咳,潤腸通便;赤小豆能利尿消腫;大棗能補中益氣,養血安神;桑白皮能瀉肺平喘,利水消腫;生薑能溫中散寒,促進血液循環;甘草能調和諸藥,減少副作用。這八味藥材相互配合,共同發揮發汗解表、清熱解毒、利濕退黃的作用,讓“小黃人”們重新煥發光彩!
喜歡傷寒雜病論爆笑詳解版請大家收藏:()傷寒雜病論爆笑詳解版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