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太陰病脈證並治六)

字數:6506   加入書籤

A+A-


    好學的小弟子,整日裏腦袋瓜裏裝滿了各種問題。這天,他皺著小眉頭,一路小跑來到了張仲景仙師麵前。
    小弟子滿臉疑惑地說:“仙師呀仙師,我最近研究太陰病都快魔怔啦!我就想知道,要是太陰病的人,肚子裏還有宿食,脈象還滑溜溜、實實的,這該用啥方劑治療呀?”
    張仲景仙師一聽,哈哈一笑,那笑聲就像洪鍾一樣響亮,震得周圍的樹葉都沙沙作響。他摸了摸自己長長的胡須,慢悠悠地說道:“小弟子呀,你這問題問得好!要是太陰病的人有宿食,脈象還滑而實,這種情況呢,就可以用下法來治療,適合用承氣湯這一類的方劑。不過呢,要是病人大便稀溏,那就得用厚樸枳實白術甘草湯啦。”
    小弟子眼睛睜得像銅鈴一樣大,興奮地說:“哇塞!仙師快說說這承氣湯類都有啥,咋做呀?還有那厚樸枳實白術甘草湯又是啥情況?我都等不及要聽啦!”
    張仲景仙師笑著點點頭,開始講起來:“先說說這承氣湯類,有大承氣湯、小承氣湯和調胃承氣湯。咱們先看大承氣湯。這大承氣湯的藥材搭配可講究啦!”
    “先說這大黃,要四兩,按照現在的換算,一兩是 5 克,四兩就是 20 克。大黃這味藥呀,就像個勇猛的‘開路先鋒’!它能把腸道裏那些堆積的宿食、糟粕,統統都給清理出去,就像拿著大掃帚把垃圾掃出門一樣。而且大黃還有清熱瀉火的本事,能把身體裏的熱毒都給清一清,讓身體恢複清爽。”
    “再看看厚樸,要半斤,半斤換算過來就是 5兩,也就是 25克。厚樸就像個‘管道擴張器’,能把腸道這個‘管道’撐得大大的,讓大黃更好地發揮作用,把那些堵在腸道裏的東西順利排出去。它還能下氣除滿,把肚子裏的悶氣、脹氣得通通趕跑,讓肚子不再脹鼓鼓的。”
    “枳實也很重要,有五枚。枳實就像個勤勞的‘小搬運工’,它能把腸道裏的積滯用力地往下推,幫助大黃和厚樸把宿食糟粕盡快排出體外。它還能破氣消積,把那些積滯在身體裏的邪氣都給打破消散掉。”
    “最後還有芒硝,三合。這芒硝就像個‘融化大師’,它能把那些堅硬的宿食糟粕都給融化變軟,變得更容易排出體外。它還能清熱軟堅,讓腸道裏的硬塊變得鬆軟,便於大黃和其他藥材把它們清理出去。”
    “這大承氣湯的做法也有點複雜。把這四味藥材準備好,先拿一鬥水,這一鬥水相當於現在的 20 升,就好比是滿滿一大缸水。用這麽多水先煮厚樸和枳實這兩味藥,一直煮到剩下五升水,就像把一大缸水熬到隻剩下四分之一啦。然後把藥渣撈出來扔掉,再把大黃放進去接著煮,煮到剩下二升水。這時候再把藥渣撈出來,最後把芒硝放進去,放在小火上稍微煮一兩沸,讓芒硝充分溶解。煮好後,把藥湯分成兩份,溫溫地喝下去。喝了之後要是拉了肚子,那就說明藥起作用啦,剩下的那份就別喝啦。”
    小弟子聽得一愣一愣的,撓撓頭問:“仙師,為啥喝了藥拉了肚子就不喝剩下的啦?”
    張仲景仙師笑著說:“小弟子呀,這大承氣湯的勁兒可大啦!喝了能把腸道裏的宿食糟粕都給排出去。要是已經拉了肚子,就說明宿食已經排得差不多啦,再喝的話,可能會讓身體的正氣也跟著泄出去太多,人就會受不了啦,所以剩下的就別喝咯。”
    小弟子點點頭說:“哦,我明白了!仙師,那小承氣湯又是啥情況呢?”
    張仲景仙師接著說:“這小承氣湯呀,藥材和大承氣湯有點像,但用量和做法可不一樣。大黃還是四兩,也就是 20 克,它的作用和在大承氣湯裏一樣,是負責清理腸道宿食的‘先鋒官’。厚樸隻要二兩,也就是 10 克,枳實三枚大的。厚樸和枳實的作用和大承氣湯裏差不多,不過用量少了,勁兒也就沒那麽大啦。”
    “這小承氣湯的做法是,用四升水,這四升水就好比是八個大礦泉水瓶的量。把這三味藥放進去一起煮,煮到剩下一升二合,一升二合大概就是一瓶多一點的量。然後把藥渣撈出來,把藥湯分成兩份,溫溫地喝下去。喝第一份的時候,要是能順利大便,那就說明藥起作用啦,第二份就別喝啦;要是喝了第一份沒反應,那就把第二份也喝了。”
    小弟子好奇地問:“仙師,為啥小承氣湯和大承氣湯做法和用量都不一樣呀?”
    張仲景仙師笑著解釋道:“小弟子啊,這是根據病情的輕重來決定的。大承氣湯針對的是病情比較嚴重,腸道裏積滯比較厲害的情況,所以藥材用量大,做法也複雜,勁兒也大,能快速把那些頑固的宿食糟粕清理出去。小承氣湯呢,針對的病情相對輕一些,所以藥材用量少,做法也簡單點,勁兒沒那麽猛,這樣既能把宿食排出去,又不會對身體造成太大的傷害。”
    小弟子恍然大悟:“哦!原來是這樣!仙師,那調胃承氣湯呢?”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張仲景仙師說:“這調胃承氣湯啊,藥材又有點不同。有甘草二兩,也就是 10 克,甘草這味藥就像個‘和事佬’,它能調和其他藥材的藥性,讓整個方劑的作用更溫和。芒硝要半斤,也就是 5兩,25克,大黃還是四兩,20 克。芒硝和大黃的作用和前麵一樣,負責清理腸道積滯和清熱。”
    “調胃承氣湯的做法是,用三升水,把甘草和大黃放進去一起煮,煮到剩下一升水。然後把藥渣撈出來,再把芒硝放進去,放在小火上煮一兩沸。煮好後,把藥湯一次性溫溫地喝下去。它主要是用來調和胃氣的,讓胃氣恢複正常,讓身體的消化功能重新順暢起來。”
    小弟子拍著手說:“哇,這調胃承氣湯名字聽起來就很溫和!仙師,那這三種承氣湯,咋判斷該用哪種呀?”
    張仲景仙師笑著說:“小弟子這問題問得好!如果病人肚子脹痛得特別厲害,大便幹結得像石頭一樣,好幾天都拉不出來,脈象又特別有力,那就是大承氣湯的適用症,得用猛藥把那些積滯快速排出去。要是肚子脹痛相對輕一點,大便雖然不通,但沒那麽幹結,那就可以用小承氣湯。要是病人主要是感覺胃裏不舒服,有點脹滿,口氣也不太好,大便可能有點幹結,但不是特別嚴重,那就用調胃承氣湯來調和一下胃氣。”
    小弟子點點頭說:“嗯,我記住啦!仙師,那您剛才說要是大便溏的太陰病有宿食,得用厚樸枳實白術甘草湯,這湯又是咋回事呀?”
    張仲景仙師說:“這厚樸枳實白術甘草湯啊,也是個很厲害的方子。厚樸三兩,也就是 15 克,它還是負責下氣除滿,把肚子裏的悶氣、脹氣得給趕跑,讓肚子舒服點。枳實也是三兩,15 克,它能破氣消積,把腸道裏的積滯給清理掉。白術二兩,10 克,白術可是個‘補脾小能手’,它能增強脾胃的功能,讓脾胃更好地運化食物。因為病人大便溏,說明脾胃功能有點弱啦,白術就能幫上大忙。甘草二兩,10 克,它還是那個‘和事佬’,負責調和其他藥材的藥性,讓整個方劑更平和。”
    “這厚樸枳實白術甘草湯的做法是,用六升水,把這四味藥放進去一起煮,煮到剩下三升水。然後把藥渣撈出來,每天喝三次,每次溫溫地喝一升。這樣就能調理脾胃,把腸道裏的宿食慢慢清理出去,讓大便恢複正常。”
    小弟子撓撓頭問:“仙師,為啥大便溏的情況不能用承氣湯類呢?”
    張仲景仙師笑著說:“小弟子呀,承氣湯類的方子勁兒都比較大,主要是針對大便幹結、腸道積滯比較嚴重的情況。要是大便溏的病人用了承氣湯,可能會讓大便更稀,身體的正氣也會跟著泄出去太多,反而加重病情。所以大便溏的太陰病有宿食,就得用厚樸枳實白術甘草湯這種比較溫和的方劑,慢慢調理脾胃,把問題解決掉。”
    小弟子又問:“仙師,那喝這些藥的時候,有沒有啥要注意的呀?”
    張仲景仙師認真地說:“這喝藥的時候可講究啦!喝承氣湯類的時候,飲食要特別注意,不能吃那些油膩、辛辣、生冷的東西。這些東西就像小搗亂鬼,會影響藥的效果,還可能讓病情加重。比如說,大夏天的,剛從冰箱裏拿出來的冰淇淋可不能吃,還有那些油炸的大雞腿、辣椒啥的,都得離得遠遠的。喝厚樸枳實白術甘草湯的時候,雖然飲食也得清淡點,但可以稍微吃點容易消化的食物,像小米粥、軟麵條這些,能幫助脾胃恢複功能。”
    小弟子點點頭說:“嗯,我記住啦!仙師,那這些藥喝了之後,多久能看到效果呀?”
    張仲景仙師說:“這可不好說,每個人的病情不一樣,身體狀況也不一樣。有的人喝了大承氣湯,可能幾個小時就開始拉肚子,把宿食排出去了;有的人可能得喝上一兩天才能看到效果。小承氣湯和調胃承氣湯相對來說作用會慢一點。厚樸枳實白術甘草湯呢,因為它比較溫和,可能得喝上幾天,脾胃功能才能慢慢恢複,大便才能恢複正常。”
    小弟子又問:“仙師,那要是喝了藥沒效果,或者出現了其他不舒服的症狀,該咋辦呀?”
    張仲景仙師嚴肅地說:“小弟子呀,如果喝了藥沒效果,或者出現了其他不舒服的症狀,比如喝了承氣湯後拉肚子拉得太厲害,或者肚子更疼了,又或者喝了厚樸枳實白術甘草湯後大便還是溏稀,甚至出現了其他新的症狀,那可千萬別耽擱,趕緊來找我。我得重新給你診斷病情,看看是不是藥方用得不對,還是有其他的問題,然後再調整治療方案。”
    小弟子撓頭問張仲景仙師: “哎呀,師父,我這腦回路有點繞,就是想不通啊,那個啥,太陰病到底啥時候能鬆快點兒,給講講唄?”
    張仲景仙師捋了捋長須,笑眯眯地說: “哈哈,你這小子,問題倒是挺接地氣。太陰病嘛,要是它想‘下班休息’了,那就得瞅準時間,從晚上9點到淩晨3點這段黃金時段哦!”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小弟子一臉懵圈: “啥?晚上9點到淩晨3點?這不是夜貓子的狂歡,早睡黨的噩夢嗎?太陰病還挑這時候‘撤退’?這也太會挑時候了吧!”
    仙師笑得更歡了,仿佛在說:“看你小子還不懂,且聽我細細道來。”
    夜幕低垂,亥時初至晚上9點)
    夜幕降臨,萬籟俱寂,此時的你,或許正打算泡上一杯枸杞紅棗茶,準備進入養生模式。但你知道嗎?在中醫的世界裏,太陰病這位“不速之客”卻悄悄盯上了這個時間段,準備它的“撤退計劃”。
    小弟子自言自語: “太陰病啊太陰病,你挑這時候是想跟我玩‘深夜食堂’的遊戲嗎?不過話說回來,亥時對應的是手厥陰心包經和足少陰腎經當令,這倆可都是藏精蓄銳的高手,難道你是想借它們的東風,偷偷溜走?”
    仙師說道: “孺子可教也!太陰病,脾土之病也,脾喜溫而惡寒。亥時之後,陽氣漸收,陰氣漸盛,正是脾土得以溫養,寒氣得以驅散的良機。此時,若得妥善調養,太陰病自然有解。”
    子夜時分,子時正濃晚上11點)
    時針悄然劃過11點,子夜已深,萬籟俱寂之中,太陰病似乎也在“打盹”。此時,正是足少陽膽經和足厥陰肝經當值,它們負責疏泄條達,促進氣血運行。
    小弟子一臉驚訝: “哎呀媽呀,這子時不是‘肝膽相照’的時間嗎?太陰病不會是想趁這個機會,和肝膽來個‘友好交流’,然後趁機撤走吧?”
    仙師笑而不語,但眼神中透露出一絲讚許: “正是如此。太陰病之所以選擇此時,是因為肝膽的疏泄功能有助於脾濕的運化,使得體內濕氣得以排出,從而減輕太陰病的症狀。”
    醜時將近,雞鳴之前淩晨13點)
    醜時,是天地間最為深沉的黑暗,也是人體最為寧靜的時刻。此時,太陰病似乎已感受到“黎明前的黑暗”,正醞釀著最後的“撤退”。
    小弟子揉揉眼睛,在熬夜觀察: “師父,這醜時不是肺經和大腸經的工作時間嗎?太陰病這是要跟呼吸係統來個‘告別儀式’嗎?”
    仙師笑得合不攏嘴: “哈哈,你這聯想力,不去寫科幻小說可惜了!不過,醜時確實是肺經當令,肺主宣發肅降,有助於脾濕的進一步排出。而且,大腸經主傳導糟粕,此時腸道功能活躍,也有助於毒素的排出,間接幫助太陰病緩解。”
    小弟子恍然大悟: “原來如此,太陰病這是要趁著夜色,借助人體的自然規律,悄悄地、不打擾地離開啊!師父,您這中醫理論,簡直比偵探小說還精彩!”
    仙師語重心長道: “中醫之道,講究天人合一,順應自然。太陰病欲解時,從亥至醜上,正是順應了人體陰陽變化,利用自然的力量,達到治愈的目的。所以,治未病,調陰陽,方能長治久安。”
    小弟子點頭如搗蒜: “師父,我明白了!以後不僅要早睡早起,還要根據時辰調養身體,讓疾病無處遁形!”
    喜歡傷寒雜病論爆笑詳解版請大家收藏:()傷寒雜病論爆笑詳解版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