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女生主動發自拍?別隻會誇“好看”

字數:6374   加入書籤

A+A-


    女生主動發自拍?別隻會誇“好看”,這樣聊直接推進曖昧關係
    “給你發自拍的女生都拿不下,你不如去當野人躲進神農架!”這話聽著紮心,但卻是很多男生的真實寫照。在異性相處裏,女生主動分享自拍,本身就是極具信號意義的行為——這絕不是隨手發張照片的普通操作,而是她在向你釋放“我對你有好感,想讓你關注我”的信號,甚至在她潛意識裏,已經悄悄把你放在了“潛在男友”的備選池裏。
    可偏偏有些兄弟,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爛。女生滿心期待發來精心修過的自拍,他隻會翻來覆去說“好看”“身材好”,翻來覆去就那兩句,連點新花樣都沒有。不是說誇讚有錯,誰不喜歡聽好聽的?但問題在於,這種毫無新意的讚美,女生聽一秒就膩了,爽感過去之後,根本沒興趣跟你繼續聊下去。你既不能從圍著她的男生裏脫穎而出,又怎麽能讓她心甘情願選擇你?所以,遇到女生主動發自拍,核心不是“要不要誇”,而是“怎麽借這個機會順勢推進關係”,把“普通朋友”的界限,悄悄換成“曖昧對象”的頻道。
    今天就給大家拆解一個真實案例,看看我的粉絲小周化名)是怎麽從“聊天不瘟不火”,借著女生一張自拍,直接把關係聊到“每天煲三小時電話粥”的。
    小周是做室內裝修設計的,人長得清爽,工作也穩定,身邊朋友都覺得他條件不錯,可就是在跟女生相處時少了點“勁兒”。半個多月前,朋友生日派對上,給他介紹了一個同樣做設計的女生——小林化名)。本來就同屬一個行業,話題天然多,從裝修風格聊到材料選擇,再到各自遇到的奇葩客戶,兩人越聊越投緣,派對結束時順理成章加了微信。
    加了微信之後,小周卻犯了難。他每天都想找小林聊天,可每次開口不是“今天忙嗎”,就是“最近有沒有新項目”,全是圍繞工作的客氣話;小林回複也很禮貌,會說“還好,不算太忙”“最近在做一個小戶型的設計”,但聊著聊著就沒下文了。就這樣耗了半個月,兩人的關係始終停留在“朋友介紹的同行”層麵,沒半點曖昧的苗頭。小周急得不行,甚至都想直接買束花表白,可又怕太突兀,把人嚇跑,隻能天天跟我吐槽“感覺再這樣下去,就徹底沒機會了”。
    轉機出在一個周五的晚上。小周正對著手機琢磨怎麽找小林聊天,突然收到了她的消息,附帶一張全身照——照片裏小林穿著一條淺色係的碎花裙,站在自家客廳的落地窗前,配文是“給你看看我新買的碎花裙好不好看呀~”。
    小周看到消息的瞬間,手都有點抖,趕緊截圖發給我。他跟我說:“凡哥,你敢信嗎?這半個月她從來沒主動找過我,今天居然主動發照片問我好不好看,這是不是有戲啊?”我跟他說,這何止是有戲,這簡直是女生在“遞台階”——她主動分享自己的穿搭,本質上是想讓你看到她的另一麵不是工作中的“設計師小林”,而是生活裏愛美的女生),更是在試探你的態度:你會不會關注她的外在?會不會跟其他人不一樣?
    小周雖然激動,但還算冷靜,沒直接回“好看”,而是先問我該怎麽說。我給他的建議是:先肯定,再留懸念。具體回複是:“一般情況下已經很好看了,但如果換個視角,感覺會更完美~”
    為什麽要這麽說?首先,“一般情況下很好看”這句話,先給了女生肯定,不讓她覺得你在故意抬杠,照顧到了她的情緒;其次,“換個視角更完美”這句話,直接製造了懸念——女生發照片就是想得到反饋,你卻沒把話說透,她自然會好奇“什麽視角”,這樣一來,聊天就有了繼續下去的鉤子,而不是像“好看”那樣,一句話就把天聊死。
    果然,沒過兩分鍾,小林就回複了:“換個視角?什麽視角呀?”後麵還加了個疑惑的表情,明顯被勾起了好奇心。
    這時候,就該進入第二步:借懸念拋出“曖昧信號”,打破客氣氛圍。我讓小周回複:“當然是男友視角啊~”
    很多兄弟看到這裏可能會問:“凡哥,這麽直接會不會太冒失了?萬一女生覺得不舒服怎麽辦?”其實完全不用擔心,原因有兩個:第一,小周和小林已經認識半個月,有過線下接觸,也有過多次聊天,彼此有基本的信任感,不是剛加微信的陌生人;第二,小林主動發照片,本身就是釋放好感的信號,她心裏對小周是有期待的,不會因為一句“男友視角”就反感。
    更重要的是,小周之前的問題就出在“太客氣”——兩人明明有共同話題,卻始終用“同行”的身份相處,沒有任何曖昧的互動。“男友視角”這句話,看似直接,其實是在溫柔地打破這種客氣,明確告訴女生:“我對你的感覺,不隻是同行,我想跟你有更進一步的關係”。
    再看小林的反應:她回了一個“瞪大雙眼”的表情包,外加兩個感歎號:“!!”。這個反應特別好——既不是生氣的“無語”,也不是敷衍的“哈哈”,而是帶著點驚訝的反差感。為什麽會有反差?因為之前小周跟她聊天時,一直是禮貌又克製的,現在突然說出“男友視角”這種有點撩的話,超出了她的預期,所以才會用“瞪大雙眼”的表情包表達驚訝。但這種驚訝,本質上是“沒想到你會這麽說”,而不是“你怎麽敢這麽說”,這恰恰是情緒調動的開始。
    看到這個反應,我跟小周說:“可以繼續進攻,但要保持輕鬆的調侃感,別太嚴肅。”於是,我讓他接著回複:“我媽媽說了,長得好看的要帶回家~那我是現在就去你家樓下等,還是先準備個麻袋把你‘拐’走啊?對了,你喜歡什麽顏色的麻袋?粉色還是藍色?”
    這句話的核心是“延續曖昧+增加趣味性”。“媽媽說長得好看的要帶回家”,用生活化的調侃代替直白的“我想帶你回家”,既傳遞了“想跟你更親近”的信號,又不會讓人覺得油膩;後麵“麻袋”的玩笑,更是把氛圍拉得更輕鬆——女生都喜歡有點幽默感的男生,這種略帶“無厘頭”的調侃,能讓她覺得跟你聊天很有趣,而不是有壓力。
    小林的回複也很有意思:“哈哈,你想得倒挺美~這可不是你說領就能領的!”這句話裏的“小傲嬌”特別明顯——她沒有拒絕,隻是用“不是你說領就能領”來回應,本質上是在跟小周“互動拉扯”,這說明她已經完全進入了聊天狀態,甚至在享受這種曖昧的氛圍。
    到這裏,聊天的節奏已經很好了,但我卻讓小周突然“踩刹車”,回複:“好吧好吧,我錯了~”
    小周當時還很疑惑:“凡哥,這聊得好好的,怎麽突然道歉啊?會不會把氛圍搞冷了?”其實,這就是聊天裏很重要的一個技巧——以進為退,推拉結合。
    什麽是“推拉”?“推”就是稍微“退一步”,比如道歉、示弱;“拉”就是“進一步”,比如調侃、撩她。如果一直“拉”,一直調侃,女生會覺得你太輕浮,不踏實;但如果一直“推”,一直客氣,又會回到之前“不瘟不火”的狀態。隻有“推”“拉”結合,才能最大程度調動女生的情緒——你剛用“麻袋”調侃她,讓她覺得你很主動;接著又道歉,讓她有點“摸不透”你的心思,她才會更關注你,甚至主動追問你“錯在哪裏”。
    果然,小林馬上就回複了:“錯了?錯在哪裏了呀?”你看,女生已經主動跟著你的節奏走了,這就是“推拉”的效果。
    這時候,就該“乘勝追擊”,再次“拉”近距離。我讓小周回複:“錯就錯在,不應該問你喜歡什麽顏色的麻袋,應該直接把你抱走~”
    這句話的妙處在於“出其不意”——小林以為小周會正經道歉,說“不該跟你開玩笑”,結果他卻借著“道歉”的由頭,又撩了她一下。這種“劍走偏鋒”的回複,能讓女生瞬間有“心跳加速”的感覺,情緒波動會更明顯。
    小林的反應也印證了這一點:她回了一個“揮舞小拳頭打人”的表情包,還加了句“你怎麽這麽會說呀!”。這個“打人”的表情包,絕對不是生氣,而是帶著點“害羞又無奈”的撒嬌——女生隻有在麵對自己有好感的男生時,才會用這種方式表達情緒;“你怎麽這麽會說”這句話,更是在變相認可小周的聊天方式,覺得他跟之前不一樣了。
    到這裏,曖昧的氛圍已經很濃了,但我卻提醒小周:“不能再繼續調侃了,該把話題拉回來,為‘推進關係’做鋪墊了。”
    為什麽?因為聊天的最終目的,不是“把女生聊開心”,而是“讓關係更進一步”——如果一直停留在調侃上,女生可能會覺得你“隻會說嘴,不辦實事”,甚至覺得你不夠認真。所以,必須及時“收”,用認真的態度過渡到“邀約”的話題上。
    我讓小周回複:“不逗你了,說真的,你這張照片確實很好看,不過有個小問題~”
    這句話有兩個作用:第一,“不逗你了”明確告訴女生“接下來我要認真跟你說”,切換聊天語氣,讓她集中注意力;第二,“照片很好看”再次肯定她,“有個小問題”又製造了新的懸念——女生對自己精心挑選的照片都很在意,聽到“有問題”,肯定會好奇是什麽問題,自然會追問。
    不出所料,小林馬上回複:“啊?什麽問題呀?我怎麽沒看出來?”
    這時候,就該拋出“邀約的暗示”了。我讓小周回複:“就是光線不太好,有點暗,可能是在家裏拍的原因吧~”
    這句話的潛台詞其實是:“你在家拍不出你的美,要是換個環境,效果會更好”——而“換個環境”的潛台詞,就是“跟我出來見麵,我帶你去光線好的地方拍”。但這裏沒有直接說“出來拍照”,而是先指出“光線暗”的問題,既顯得客觀,又不會讓邀約顯得太刻意。
    小林的回複是:“聽你這麽一說,好像確實有點暗誒~我當時沒注意光線。”看得出來,她沒立刻get到小周的“邀約暗示”,隻是在認真討論照片的問題。
    很多兄弟遇到這種情況,可能會慌,覺得“她沒懂我的意思,是不是不想跟我出來?”但其實沒必要——小周和小林有線下接觸的基礎,又經過剛才的曖昧拉扯,彼此的好感已經很明顯了,隻是女生可能還沒反應過來,或者在等小周更明確的態度。
    所以,我讓小周直接“挑明”,不用再繞彎子:“其實光線好不好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你這麽漂亮,我要是不帶你出去兜兜風,拍幾張美美的照片,那也太可惜了~”
    這句話的核心是“自信+真誠”——沒有用“要不要出來”這種疑問句,而是用“我帶你出去”的肯定句,傳遞出“我想跟你見麵”的明確態度,同時“你這麽漂亮”“拍美美的照片”又在誇她,照顧到了她的情緒。這種自信又不強勢的表達,女生是很難拒絕的。
    果然,小林回複:“哈哈,這麽好嗎?那我可要期待一下~希望你的拍照水平,能有你設計能力的一半,我就很滿意了!說吧,你想帶我去哪裏拍?”
    看到這句話,我就知道,小周的目的已經達成了——小林不僅沒有拒絕,還主動問“去哪裏拍”,這說明她已經同意了見麵,甚至對見麵充滿了期待。
    接下來的事情就順理成章了:小周跟小林約了周日下午去市中心的文創園——那裏有很多適合拍照的場景,又能邊逛邊聊,不會有“單獨相處的尷尬”。見麵當天,小周按照我教他的“約會技巧”,提前查好了文創園的打卡點,帶了小瓶的驅蚊水細節加分),聊天時也不再隻聊工作,而是跟小林聊生活裏的小事,比如“你平時休息的時候喜歡做什麽”“有沒有特別喜歡的餐廳”。
    那次見麵之後,兩人的關係徹底升溫——小林開始主動找小周聊天,會跟他分享工作中的小煩惱,也會說“今天看到一家甜品店,感覺你會喜歡”;小周也不再客氣,會跟她開玩笑說“下次帶你去吃那家甜品店,不過你得陪我去看個展”。就這樣聊了一個多禮拜,小周跟我說,現在小林每天晚上都要跟他煲三四個小時的電話粥,有時候聊到淩晨一兩點,掛了電話還會發消息說“今天跟你聊天好開心,晚安~”。
    其實,小周的案例並不是個例,很多男生追不到女生,不是因為條件不夠好,而是因為不懂“借勢推進關係”——女生主動發消息、主動分享照片、主動找你聊天,這些都是“勢”,是女生給你的機會;但如果你隻會客氣地回複、單一地誇讚,就等於浪費了這些機會,最後隻能眼睜睜看著關係變冷。
    記住一句話:如果你的目標是跟女生談戀愛,那從你們相處的第一天起,就別把自己定位成“朋友”或“同行”。哪怕是聊日常、聊工作,也要悄悄加入“曖昧的小心思”——比如女生說“今天加班好累”,別隻說“辛苦了”,可以說“加班這麽辛苦,下次我請你喝奶茶,算是給你補補”;女生說“最近看了一部好看的電影”,別隻說“什麽電影呀”,可以說“我也聽說那部電影不錯,可惜沒人陪我去,早知道你喜歡,當初就該約你一起”。
    女生從來不會討厭“撩她的男生”,隻會討厭“撩不到點上的男生”——所謂“撩到點上”,就是在她釋放好感的時候,你能接住信號,用合適的方式回應;在關係僵持的時候,你能主動打破僵局,製造曖昧;在氛圍剛好的時候,你能抓住機會,推進關係。
    如果你現在也遇到了類似的問題——跟女生聊了很久卻沒進展,不知道怎麽製造曖昧,或者不知道怎麽邀約女生,不妨多琢磨琢磨小周的案例,看看他是怎麽從“聊天不瘟不火”到“每天煲電話粥”的。當然,每個人的情況不一樣,如果你有更具體的問題,也可以找我聊聊,我會根據你的情況,給你最適合的建議。
    最後想跟大家說:追女生不是“靠運氣”,而是“靠方法”。隻要找對了方法,學會調動女生的情緒,製造曖昧的氛圍,你也能像小周一樣,把“潛在對象”變成“身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