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8章 部門整合
字數:3833 加入書籤
包括整個第六區的地板,全部更換為骨瓷。
這個龐大的工程,需要持續很長時間,逐漸將所有的青銅石轉換為骨瓷。
在這個過程中,幸存者能夠明顯感受,周圍的環境在不斷變化,氣候越來越好,城內的風雪降低到很低的程度。
甚至在核心處,由於骨瓷的數量較多,以至於周圍幾乎完全沒有風雪,一片風平浪靜的模樣。
原本,即使在第六區內,很多人也不敢離開房屋,因為外麵的風雪同樣很大。
青銅石城牆,能夠抵禦一部分風雪;種植的綠化樹嗎,也能夠抵禦一部分,但這些影響終究還是太小,風雪始終維持在十級以上。
除了少部分實力強大,達到三級以上的存在,能夠自由行動,其餘人在探索時間以外,也都以待在房屋內為主。
但是現在,第六區真正成為一片世外桃源,完全不受暴風雪的影響。
隨時可以走出房屋,在第六區內自由行動。
這也極大程度推進了商業的發展,促進幸存者與幸存者之間的交流。
一旦能夠走出房屋,那第六區的土地使用率,就會大幅度提高,很多在室外的工作,也可以及時展開。
唯一的缺點,就是天色比較暗沉。
絕大多數時候,特別是非探索時間,天色都昏昏沉沉,如同三更半夜一般。
但這一點很好解決,陸深增加了第六區內部的路燈,即使在黑暗中,第六區也是亮如白晝。
至此,第六區的發展,也進入一個新的章程。
在正常穩定的情況下,陸深的大部分心思,便轉移到第六區的基礎建設上。
花費將近一個半月時間,用骨瓷替換了青銅石,解決了暴風雪的問題。
後續,一件新的事項,下達給各個區域的負責人。
房屋的重新建設!
第六區的人數,還在不斷的增長。
時常會有其他區域的幸存者,遊蕩到第六區的範圍,並且選擇加入。
如今的第六區人數,維持在人,近期還有增長的跡象。
這個人數並不算很多,按照第六區的規模來看,就算容納5萬人也綽綽有餘。
但是,第六區作為一大聚集地,內部除了生活區域以外,還需要設置很多其他區域。
如此一來,對於土地的利用,就需要更加謹慎。
以往的時候,80的區域,都是劃分給幸存者居住使用。
畢竟大部分幸存者,不是住在集體宿舍,也不會十幾人擠一個房間,大多數都是擁有獨立的房子。
甚至很多實力較強的幸存者,都是兩層小房加一層地下室,會自帶一個小花園,在內部可以自行發展。
這對於土地的消耗,就會大幅度增長。
所以,擁有了更好的材料,陸深打算更改居住模式,建造更加耐用、能夠容納更多人的房屋。
在吳越負責的區域,也就是第六區的東北方向,已經規劃出一片土地,開始建造多層樓房。
有了計算機繪製圖紙,以及製作規格一致的骨瓷磚,房屋的樓層數就可以提升。
按照計劃,將會建造六層高的房子。
六層房屋的高度,以往想都不敢想,恐怕還沒有修建起來,就已經被狂風吹倒。
但是骨瓷的存在,完美解決了這個問題。
和曾經的現代化樓房一樣,總共建造六層,每層兩戶,能夠居住12戶幸存者。
並且考慮到生存現狀,陸深會向地下延伸出三層,也就是三層地下室。
這個區域,也會分配給12戶幸存者,讓他們可以在地下空間,進行種植或者養殖,用以維持日常的生活。
這種設計模式,能夠在更小的空間裏,容納更多的幸存者。
通過計算機的計算,大概隻需要消耗20的土地麵積,又能容納整個第六區所有的幸存者。
這又是一項龐大的工程,調動大量人力物力,投入到樓房的建造中。
不過,絕大多數苦力,都會交給骸骨礦工完成,這讓工作效率提高了不少。
而且,第六區終究是權力集中的聚集地,任何一項計劃發布,所有高層都會全力支持和配合。
發展到如今,陸深也在考慮,是否還需要將整個第六區,劃分為四個區。
曾經是為了方便管理,並且形成一定差異,讓每一個區域維持競爭與合作的平衡,維持最快的發展速度。
但是到了現在,這一作用已經並不明顯。
反而,為了更高速的發展,對整個第六區進行更高程度的統籌規劃,或許會更好一些。
就比如現在,他計劃將所有的居住樓房,全部設定在東北區域,形成聚集的生活區。
而陸深負責的東南區域,是整個第六區最重要,設施最齊全的區域。
陸深打算將其清理幹淨,主要安置第六區內部的各個部門。
既然打算統一規劃,那原本各個區域內的各個部門,也就沒必要分化開,完全可以集中到一起。
原本,四個區域內部的體係,還是有些差異的,如今進行新一輪統籌後,應該能有效提高效率。
種植、養殖,兩者進行統一,形成全新的「生產部」。
生產部需要進行的工作,其實並沒有很多,如今的食物問題,已經得到妥善解決。
最主要的作物,就是狗米,單單憑借這一種食物,就能維持整個第六區的消耗。
至於肉類,變異野豬的養殖已經進入正軌,能夠穩定給第六區提供豬肉。
或許對於普通人而言,想要時常吃到豬肉比較困難,但對於大部分天賦覺醒者而言,完全可以當做日常肉類使用。
生產部,陸深打算安排到第六區以外,靠近螢蝗山脈的區域。
在山腳下,開辟出一片田地農場,平坦區域可以用來種植各種作物,地勢起伏較大的山坡,用來養殖變異野豬。
這片農場,被夾在第六區和螢蝗山脈中間,地理位置非常安全,將不會受到任何威脅。
畢竟,如今的螢蝗山脈外圍,已經成為人類的後花園,被大量的開采和破壞,並不存在危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