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四合院

字數:6110   加入書籤

A+A-


    1964年冬天,北京城內,南鑼鼓巷75號四合院前。
    “同誌,請您這邊走,就是這院子,前院東廂房和這裏的倒座房,一共五間。”
    房主一邊說,一邊介紹:“這個房子是我們家的私產,你盡管放心,絕對沒有問題!”
    陳國慶仔細打量了房子,點點頭說:
    “行,確實不錯,不過還得再修繕一番。”
    房主隨即表示:
    “那修繕的事就不歸我管了,畢竟欠你的錢我也還不了,隻能用這房產抵債。
    你也同意了,從此以後咱們就算清賬!”
    這時候一個戴著眼鏡的人走了過來,眼鏡腿上貼著膠布。
    “哎哎哎,老胡,這是怎麽回事?”
    他喊道。
    老胡即房主答道:
    “三大爺啊,這位是陳國慶,我家欠了他的父親800塊錢一直沒還。
    現在家裏有三個兒子剛分配到了天津,一時半會也還不上這筆錢。
    所以我決定把這四合院給陳家作抵,也算一筆勾銷。
    這位是陳國慶,他父親是老陳。”
    “老陳?原來是你,陳國慶啊!”
    閻埠貴,也就是“三大爺”
    ,認出了陳國慶,“聽說你是從南到北的世界裏來的。”
    陳國慶一愣。
    本以為來到了南來北往的陌生天地,沒想卻意外回到了童年熟悉的四合院情景,甚至前世看過的《四合院》電視劇中的世界都湧上心頭。
    他發現自己穿越得早了點,回到的是1946年的中國東北剛剛解放時期,而他正好在這個時點降生。
    一切都沒趕上。
    然而,幸運的是陳國慶是直接胎穿,隻不過並沒有攜帶係統。
    但他擁有著上一世從一塊古玉獲得的重要傳承——《懸壺濟世訣》。
    遺憾的是由於先天不足未能修煉其中的全部內容,僅掌握了其中的《濟世篇》。
    這塊古玉因此消失無蹤。
    根據記憶中的記錄,《懸壺濟世訣》主要由兩大部分構成:
    一是醫療技術的博大精深的典籍《濟世篇》,其中包括體質鍛煉、疫病治療、針灸推拿以及外科手術等諸多高深技藝;
    二是玄妙的修行 《懸壺篇》,後者實則是名為《玄天寶錄》的一份頂尖修煉典籍,被前任主人改為隱蔽名稱保存流傳。
    如果能夠成功領悟《玄天寶錄》中描述的絕世修煉之道,據說可使人長壽、飛升自如且無所不能。
    前世的陳國慶憑借這珍貴的知識積累,早已成為一代神醫。
    在這一世,隻要靜下心慢慢實踐、磨礪,終有一天也能達到同樣的高度。
    陳國慶並不知道,自己已經修習了十八年,才將《玄天寶錄》練到第三層。
    第一層需要通過先天之氣來打基礎,第二層則是打開玄門,構建自己的丹田空間。
    到了第三層,必須用先天紫氣進一步穩固和擴展這個空間,而這種先天紫氣唯有在每天的日出時刻才能吸收。
    盡管已經花了十八年時間,陳國慶也隻是修煉到了這一層次。
    然而,即便如此,陳國慶的實力仍舊非同小可,在警校時他的成績始終名列前茅。
    陳國慶的父親陳中華曾是一位公安局局長,並且是建國初期的 人 物之一,當時的位高權重可想而知。
    陳國慶自幼受父親嚴格要求,但陳中華早已不在人世,在一次抓捕行動中犧牲,而陳國慶的母親國慶芝也因病去世。
    如今的陳國慶獨身一人,從警校畢業後,他被分派到鐵路公安係統負責帝都到寧陽線上的治安。
    這條線路單程耗時三十六個小時,如果有突 況甚至可能延長到四五十個小時,因此陳國慶的工作模式基本是一個星期上班、一個星期休息。
    具體來說,他在火車上工作三四天,在鐵路公安分局辦公三四天,接著休整一周。
    由於特殊的時代背景,陳國慶雖然作為穿越者對當前環境不太滿意,但目前還是選擇了安穩工作,因為他知道自己如果不抓緊機會,可能不久後就要麵對下鄉的安排。
    盡管隻有十八歲,陳國慶知道以修行《懸壺濟世訣》所帶來的延年益壽效果,他遠勝普通年輕人。
    但他仍舊向一位名叫閻埠貴的人禮貌地打招呼:“三大爺好,請多關照。”
    閻埠貴不理會他,內心覺得就算沒給廂房也要安排一間房子。
    於是他說:“老胡,你把房子轉給別人也得跟大家商量一下啊,誰知道這是個什麽人呢?”
    聽到這番話,陳國慶頓時生氣,拿出工作證遞給閻埠貴,並用一種戲謔的口氣回應道:“哎呦,三大爺或應該是閻老師吧,你看看我的證件,如果再叫我‘亂七八糟’的話,那我們得好好談談!”
    閻埠貴接過工作證一看是民警身份時愣了一下,立刻明白此人乃是警察。
    見此,陳國慶挑眉反問道:
    “像我這樣的公務員還算得上是‘亂七八糟’的人嗎?”
    閻埠貴始料未及陳國慶竟然是警察,而且老胡對此也有了解,當陳國慶提到買房的想法時,老胡自然願意搭理他。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隨後,兩人偽造了一張借條,謊稱老胡曾向陳國慶的父親借錢,現在陳國慶手持借據來討債。
    老胡說自己無法償還現金,打算用房產抵債,而這棟房子的估價恰好接近借款金額。
    政策也支持這種做法,因為當時私房不可以隨意買賣,老胡的這處房產是私有的。
    這套房子是建國後老胡買下的,他原本計劃再多購幾套房子,以供孩子結婚使用。
    但他的三個孩子都很有出息,各自離開了這裏,並且擁有了自己的住所。
    此外,大院裏的三個大爺時常排擠老胡,導致他需要去幫忙照看孩子們的生活。
    正好遇上陳國慶有意購房,於是事情就這麽發生了。
    閻埠貴原本打算利用三大爺的“特權”
    趕走陳國慶,但是陳國慶是有正式職業且是警察身份的人,之前的手段肯定行不通了。
    畢竟在這個四合院,很多人都是軋鋼廠的員工及其家屬,老胡由於沒有任何親友在廠裏,所以一直被孤立和欺負。
    麵對這一切,陳國慶知道這裏並沒有幾個真正善良的人,而他為了有個穩定居住的地方,早有離此遠走的打算。
    想到此,陳國慶轉向老胡說道:
    “既然是這樣,我們就辦手續吧。”
    閻埠貴雖感到十分焦急,卻無能為力,隻能眼睜睜看著陳國慶處理完所有事務,若真要惹到一個警察,恐怕自己也會惹上不必要的麻煩。
    他最終還是未能在這樁買賣中占點便宜。
    到達街道辦事處後,工作人員確認了兩人提供的借據及說明,很快就完成了房屋過戶的所有流程。
    期間,陳國慶向街辦人員詢問東邊跨院的情況——那裏看似荒廢已久,無人認領。
    老胡解釋說:
    “那個東跨院曾經是個敵特分子的巢穴,在解放前就被端掉了。
    抓捕時敵人引爆了,使得建築損毀嚴重,人也不複存在了。
    自那時起四合院的人就開始拆那裏找磚瓦,逐漸形成了現在的荒廢模樣。”
    聽聞此事,陳國慶又問:“同誌,那個院子現在歸街道管嗎?”
    “是的,它還在街道管理範圍內,但麵積很大價格不菲呢!”
    街辦的工作人員答道。
    “請問需要多少?”
    陳國慶繼續追問。
    對方回應道:“雖然沒有建築物,但由於占地麵積1200多平米,因此售價六百塊錢。”
    如果再新建一處房舍,所需費用依然可觀,幾間房子加起來可能需要數千元。
    因此直到現在,這地方都無人問津,但這土地確實歸街道辦所有。”
    陳國慶說:“假如我買下這個地方,能否把現有的房子圈在一起,並且在院子開一道門呢?作為一個民警,家中存放的物品極為敏感,像 和機密文件,住在一個大雜院裏人多眼雜,難免會擔心發生意外,何況我工作於鐵路公安,經常出差不在家,因此我考慮要走東跨院。”
    聽到陳國慶的要求後,街道辦事處人員轉達了此情況給王主任知悉。
    王主任曾任軍人,現是街道辦事處的主要負責人。
    他對陳國慶說:
    “陳國慶同誌,這樣吧,設兩個入口,鑒於那棟房子原為75號大院,當你在家時可走75號門,若要出行上班,則由東跨院出入。”
    思忖片刻後,陳國慶考慮到獨自分出居住可能會增加街道的管理困難。
    現階段社區管理依賴於大爺們維護秩序,再加上自己也不怎麽常回家,趁當前時機買下這塊地是合算之舉,便點頭道:“好的,王主任,可以!”
    看到陳國慶決心堅定,意料之外的同時,王主任問他:“聽聞你現在是一個人住?為何購買這麽大的地塊?”
    陳國慶解釋:“您也清楚,作為警察有時需保持身體狀態,而我又因鐵路上的工作經常出差,但無論如何還是需要保證訓練。”
    王主任聽後認為這個理由合理,“既然你打算用來做訓練場而暫不建屋,那就批給你使用並辦理相應手續。”
    陳國慶明白這意味著未來改革以後,他在那將有機會擴建。
    隨後他請求幫助裝修和修繕四合院,並希望此事交由街道來處理。
    街道有許多能承擔這種工作的團隊,於是王主任欣然同意。
    喜歡四合院:重生60,開局懸壺濟世請大家收藏:()四合院:重生60,開局懸壺濟世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