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地廣人稀,地方隨便占
字數:6136 加入書籤
要知道,大解放隻能承載兩到三噸重,速度雖快但隻限於平路。
林天昊的爬山虎雖然結構談不上簡單,卻也沒有那麽複雜。
單缸24馬力的柴油發動機,不僅夠用,更是特別省油。
他們的最終第一站並非紅星農場——那裏什麽都沒有。
於是林天昊帶著大家前往二分站。
半年不見,二分站的變化不少,房屋多了,地盤也更大了。
地廣人稀,地方隨便占。
房屋增多意味著廠領導能力出色。
"哈哈,你們可算到了!路上怎麽樣?”趙站長笑得很開心,表示日子不錯。
“站長,我們一路很順利。”林天昊維持舊稱謂以示尊重,畢竟自己名義上是領導,直接稱呼名字有些不敬。
"趙站長,我來介紹一下,這位是李文強同誌,他將管理農場。
他也是我妻姐夫,所以算是熟人。”林天昊進行介紹。
“哦,我知道此事,歡迎李主任。
感謝你作出的貢獻。”趙站長握手,其實背後有著共同的目的——保護領導者並保留更多精華。
大家寒暄之後開始工作。
那些需要去農場的人暫時住進了二分站宿舍。
長途旅行後的疲憊顯而易見,大家吃完晚飯便各自休息。
唯有林天昊例外,他去了王家,準備告訴王秋雪一些重要事情。
即使不想幫助何誌強處理離婚問題,他也覺得有必要提前通知王秋雪。
意外到來的林天昊讓王家人很高興。
通過上次幫助,他們生活質量提高很多。
特別是有朋友幫她們建新屋,煤矸石中的煤炭也能自由取用,免於受凍挨餓。
“王伯伯,生活工作還好嗎?有什麽困難?”
“很好。”王父心裏對林天昊充滿好奇。
世上不會有無緣無故的好意,可林天昊對他女兒的幫助令人費解。
察覺對方態度微妙,林天昊也不好解釋。
簡單幾句交談後,他提議單獨與王秋雪談話,說有一些北京的事情需要溝通。
兩人離開屋子,在院中交談,沒說幾句,王秋雪主動提起了何誌強的問題。
“天昊,何誌強聯係過你嗎?”
突如其來的詢問讓林天昊措手不及,懷疑是否收到了王秋雪的信。
試探性問話後得知沒有。
王秋雪表達想要解決她與何誌強的關係。
經過深思熟慮,盡管懷疑背後是否收到書信,但還是決定幫忙。
接過紙張裝進口袋。
第二天,醒來後見到早候在一旁的小胖,他殷勤備至,洗漱完畢吃早飯,林天昊答應收徒。
此時會議主題圍繞兩個方麵:製造單缸柴油機與討論農場景觀規劃。
1978年春天,改革的東風剛剛吹到南方的一個小鎮上,紅星生產隊就抓住了一個機會。
他們提出想要試製拖拉機和柴油發動機的想法一經提交,便迅速獲得了縣裏相關部門的一致認可與支持。
不僅是口頭政策上全力開綠燈,在具體實施方麵也給了實際的幫助,像聯係機械廠借調設備、協調鋼材水泥等物資供應渠道,還幫忙從鄰近公社調來了幾位有經驗的技術工人。
雖說上級能夠提供的直接資源有限,但這樣的態度本身就讓人深受鼓舞。
對於即將建立的配套農業基地而言,其職能顯得簡單明確:它隻需為日益壯大的生產基地提供糧食保障即可。
至於山裏麵那個掛著“勞動改造農場”招牌的地方,充其量不過是捎帶手幫個忙而已。
表麵上大家都懂規矩。
會議桌旁坐著的新任副主任胡誌剛,其實隻是列席代表,並沒有太多參與討論意見的資格。
在場所有人也清楚胡誌剛的身份背景。
雖然單位掛了個北方總公司的頭銜,但實際上大家心知肚明——這個臨時組建小組真正的情況,本地幹部或許不清楚,可原來軋鋼廠過來的老職工還能不明白麽?
於是,在這項目組中,胡誌剛的角色更接近於一個掛名性質的精神支柱,頂著總廠名義來的領導角色。
若談及實際決策權重,怕是開玩笑成分居多。
不過,胡誌剛本人倒對這種定位非常滿意。
他樂得如此安閑自得,名義地位高但責任輕且事務少。
實際上呢,他也僅充當一個花瓶般存在,即便沒了他,似乎整體運行也毫無差異。
這也賦予了胡誌剛難得自由空間,比如此時他已經化身成車間教導員,興致勃勃地收起徒弟來。
單教一個人顯然太過耗費精力,並不公平,索性把所有維修工召集起來開展培訓課,係統講解核心機器檢修技巧及注意事項之類的專業內容。
他這麽做自有深意——這次任務之餘,還有另一個目標,那就是為自己位於省城總部的工作崗位物色一位助理人選。
理想條件不必過於強調專業技能上限,但需具備忠誠品質且聰明靈活,並願意遷居城市長期發展。
之所以沒有在當地挑選合適者,主要是早期未予重視或者確實難遇良材。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此次外出,隨著停留周期延長,愈發覺得缺乏一位靠譜助手極為不便。
經過反複考量,他決定帶走小馬同誌。
這位小夥子雖說學曆一般、悟性一般乃至技術起步水平亦算平庸,卻勝在態度積極主動,至少目前為止展現出可靠的追隨性。
而這忠誠品德恰如黃金,值得信賴栽培。
況且技術和見識完全可以通過時間積累慢慢培養完善。
在連續幾天駐紮修配車間進行詳細授課指導之後,他覺得該放手讓大家自行演練消化所學內容了。
接下來的日子裏,他開始了針對性指導環節。
“小馬!”清晨一早,他步入工廠喊出了對方名字。
“啊,師傅您好!叫俺有何貴幹?”那年輕人快步跑上前問道。
“有點小活計讓你協助完成,今天你就專心跟著我動手實踐吧。”
這話讓小馬瞬間喜形於色——被單獨指定隨侍導師左右,無疑是天賜良機!
當得知師要親自帶領打造新型交通工具的消息傳開時,圍觀群眾們一片驚歎之餘滿含羨慕嫉妒之情。
“咱們竟真的能造車?”小馬難以置信,甚至有些擔心是不是難度太大了點?
胡主任解釋:“別緊張,不是什麽複雜汽車啦,咱們先搞簡易皮卡車試驗版吧。”
“誒?皮卡又是啥東東?”好奇的小家夥又追著問了一句。
胡誌剛思索半響,用樸素直白的語言闡述道:“就是結實耐用型卡車咯。”
於是兩人一頭紮進研發工作中整整半月有餘,才逐步拚湊組裝出這第一款產品原型。
此過程中因種種限製因素製約輪胎來源稀少等),最終作品更多呈現出因地製宜特色。
新車裝有一台24馬力柴油機動力係統內部代號h係列改良款)。
外型簡潔實用,雖無過多裝飾細節打磨痕跡,卻擁有強悍越野性能和舒適駕駛體驗,完美適配各種特殊路況需求。
通過采用最新懸架設計以及精心挑選材質工藝,顯著提升乘坐愉悅度表現。
經實測,在石子路麵上最高可達七十公裏左右勻速巡航成績,遠超預期規劃預期值,再次印證了創新成果的價值潛力無限可能。
當地官員百姓聞訊前來參觀考察,無不歎服讚歎不已。
特別是楊大隊長看到實物演示後,立即表態希望盡快批量複製應用推廣方案,造福地方民生工程事業建設進程之中。
李強看著眼前這款改裝車輛,不禁皺眉問道:“王工程師,這款車雖然整體性能不錯,但後座空間實在太小了,而且沒有車門,能不能進行改進?我現在職務下調了,連吉普車都不能用了。
這裏地廣人稀,路況又差,出行極為不便。”
更關鍵的是,這輛車極其省油!據王工程師計算,跑一百公裏隻消耗六七斤柴油,約等於三四升。
相比現在動輒每百公裏耗油十七八升的吉普車,簡直不可同日而語。
省油的原因顯而易見——因為存在差距。
當時汽車使用的還是化油器,電噴技術尚未問世。
而那些追求高速度的吉普汽油機更是與經濟性無緣。
至於單缸柴油機則完全不同,它天生就不以速度為賣點。
即使王工程師通過調整變速箱提升其最高時速至七十公裏每小時,這基本上也是它的極限了。
並且,在實際駕駛中很少會開到這個速度,因到達該時速時車身振動強烈,操作非常困難。
對於李強提出的問題,王工程師愣了一下,“站長,為什麽要改呢?我平時也沒用過後排啊!再說增加兩扇門麻煩得很!”
李強被堵得一時語塞,心想這人怎麽還認為加個門這麽複雜?知道嗎,多加兩扇門可以解決好多實際問題呀!
平複下情緒後,他耐心解釋道:“老王,這是很多人的反饋意見,大家都覺得後排太局促了,影響了這款車的實際應用價值。”
王工程師一下子明白了:這是有人打他車的主意啊!
自己費盡心思弄出來一輛車容易嘛?現在剛做好就被惦記上了。
不可能,這是我的車,誰也別想占為己有!
“李站長,車已經造好沒法再改變了,如果要改動,那後麵的車廂就得縮小,那樣既不好看實用性也會大大降低!”
喜歡四合院:重生60,開局懸壺濟世請大家收藏:()四合院:重生60,開局懸壺濟世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