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貧困戶“不是護身符
字數:3984 加入書籤
李懷節說到這裏感覺口渴,早上的生煎土豆好吃是好吃,真的容易口渴。
喝幾口水之後,李懷節總結道:“同誌們,對這樣思想落後、懶惰成性的貧困戶,我的意見是必須采取特殊的扶貧政策。
我相信,這也符合精準扶貧原則,一戶一個政策。
像這種造成了很大很壞影響的貧困戶,我們的扶貧幹部要重視起來,及時向上反映,司法體係要全麵介入。
不給這種‘懶病’、‘惡病’以絲毫的傳染途徑,在源頭上徹底掐死。
同誌們,扶貧工作是一個多樣性、複雜化的工作,我們一定要利用當前的有利條件,在精準、有力、可控和可查上下功夫。
也希望同誌們不要被今天上午發生的襲擊事件所困擾;更不要因為個別違法犯罪的貧困戶,就對整個貧困戶群體產生誤解和歧視。
‘全麵脫貧奔小康’是中華民族發展的裏程碑,也是人類史上的偉大壯舉。
我為自己有幸參加這樣的工作而深感自豪。
我相信,我們大家的理想和信念是一樣的,都為自己能參加脫貧攻堅工作而倍感榮幸。
最後,祝福同誌們在脫貧攻堅戰線上,取得豐碩戰果!
謝謝大家!”
李懷節的講話時間並不長,隻有四分多鍾。
但引發的掌聲,兩次加起來就超過了講話時間。
給今天上午的襲擊事件定性,是給千山市、給老峰縣所有的幹部吃了一顆定心丸,讓他們安心,省扶貧辦是不會把這件事情當作嚴重工作失誤來處理的。
同時,也是在給千山市怎麽處理這起襲擊事件定好基調,統一好宣傳口徑。
後麵的講話,不但指出“扶貧先扶誌、治貧先治懶”的重要性,還提出了切合實際的舉措。
最重要的是,李懷節結合了今天這起襲擊事件,談到對貧困戶的治理原則問題。加強了一線扶貧幹部處理類似事件的方式方法。
這些都是實實在在的政策解讀,都是站在扶貧一線幹部的角度想出來的辦法。
所以,李懷節贏得超長時間的掌聲,也在情理之中。
之後,就是老峰縣縣委書記沈平的發言。
沈平首先在大會上誠懇的作了自我批評,檢討自己在扶貧工作上的疏忽,這才導致今天這場襲擊事件的發生。
緊接著,沈平強調,老峰縣公安局一定會加強警力,爭取在第一時間把今天發生的襲擊事件調查清楚,並向上級部門匯報處理結果。
沈平的講話很誠懇。事實上,他真不是在敷衍誰,他確實就是這麽考慮的。
最後,蘇日娜副市長作了總結發言,她高度認同並重複了李懷節的主張和觀點,要求老峰縣在最短時間內,查出真相並公之於眾。
其實,李懷節對這件事情的真相,真不感興趣。
如果事情真的像表麵這樣,是幾個貧困戶自發組織起來的,處理起來也就是起到一個震懾作用而已,並不會對目前的扶貧大局有所改觀。
如果事情的真相不是這樣,是有幕後黑手操控的,李懷節對沈平這個縣委書記敢不敢往上查、能不能往上查,都是有疑問的。
假如不能,那才是打擊士氣,叫人心灰意冷。
所以,會議結束之後,李懷節在私底下也沒有就調查襲擊自己的這件事情作任何表態。
他這一個無心的舉動,被沈平和蘇日娜誤解為不計較個人榮辱,好感頓時倍生。
“我們還要按照原計劃去柳河鄉,調研高山番茄種植情況嗎?”沈平請示道:“如果去的話,是不是要加強安保力量?”
李懷節看著蘇日娜,點點頭,這才說道:“嗯!抓緊時間到柳河鄉去看看,時間上允許的話,午飯我們就在柳河鄉解決吧!
今天發生了這樣的事情,不管我們在這裏吃的什麽,都會被有心人傳成山珍海味的,沒必要找這個麻煩。
蘇日娜市長的意見呢?”
蘇日娜一聲苦笑,不得不點頭承認,“是啊,這就是現在的風氣使然。為了滿足自己的私欲,不惜顛倒黑白是非。
沈平書記,那就麻煩你跟榔坪鎮的同誌們說一聲,今天的午飯我們要到柳河鄉去吃了,讓他們費心了。”
商議一定,車隊在榔坪鎮一眾幹部的歡送下,離開了這個山清水秀的絕美小鎮。沿著水泥路,在山穀中穿行,向柳河鄉駛去。
這次榔坪鎮派出所所長和老峰縣公安局副局長分別帶隊,帶著兩車警力,緊跟在省扶貧辦調研組身後,一刻也不敢離開。
不管是榔坪鎮派出所的所長,還是縣公安局的副局長,對今天發生的事情都是心有餘悸。
那一刻,要是李懷節讓出身後的蘇日娜副市長,讓她身上沾了汙穢,後果根本不用考慮,他們兩人必須要被組織處理。
哪怕是老峰縣不肯處理都不行!
千山市為了政府威信考慮,也要嚴肅處理的。
所以,他們倆對李懷節心生感激,那也是理所當然。
四十分鍾之後,柳河鄉到了。
一條已經露出滿床鵝卵石的河道,繞過柳河鄉政府,這條河床就是柳河。
一條一年有一半時間是幹涸的溪流。
柳河鄉的海拔應該比較高,正中午的也不怎麽熱,難怪這裏會被選擇搞高山西紅柿種植了。
這個地理位置,真是得天獨厚。
中午飯就在高山番茄種植基地裏吃的。
可能是沈平特意打電話關照了一番,盡管時間緊,柳河鄉還是搞出了一桌子菜來招待省調研組一行人。
經過上午那件事情的衝擊,大家現在都有些餓了。
尤其是這高山番茄,酸甜可口,下飯簡直一絕。
李懷節也不顧別人異樣的眼光,吃了一碗飯之後,感覺還是餓,又主動添了小半碗飯,這才吃了個八分飽。
沒辦法,招待席上的飯碗,普遍不大。
李懷節這麽大的塊頭,又很年輕,熱量消耗自然要大得多,不得不多吃一點。
大家一看省領導多吃了半碗,心情自然是舒暢的,也都陪著多用了小半碗飯。
盡管李懷節對這種“陪飯”現象不是很滿意,但他已經學會了適當的偽裝。
他不好意思地笑著說道:“這個番茄真是美味!感覺不多吃點飯都有點對不起它!”
這個笑話一點也不好笑!
而且,柳河鄉的黨委書記馬上就打蛇隨棍上,說道:“領導您是不知道啊!我們這麽好的番茄,就是賣不出去,都快要爛在地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