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人事改革是個幌子

字數:4258   加入書籤

A+A-


    很顯然,程文謙並沒有從深層次上認識李懷節說的“窗口業務外包”。
    因為,如果他認識到了,就會明白,這是一次多麽巨大的變革。
    這是一場對現行政府運營管理體製的變革,是製度性的。
    這種事情,對於李懷節這個級別的幹部來說,是隻能做好、不能說破的。
    說破了,支持的人可能會有,但挑刺的人肯定是一大堆。畢竟你已經觸犯到了某一個群體的整體利益了。
    再說了,這世間的事情都像是吃甘蔗,沒有兩頭甜的,都是權衡利弊而已。
    早早說破,引來一堆人挑刺,事情能做的成功才奇怪!
    所以,李懷節對程文謙的解釋就不是那麽的到位,有點含糊其辭的意思。
    他說,“本質上來說,這些窗口業務並不是承包給了社會人士。
    因為有資格承包的,都是從各個機關單位刷下來、並經過培訓學習的體製內人員。
    這群特殊群體組成一個個人力資源企業,在承攬政府機關實務性業務之後,通過kpi淘汰製,幫我們解決公務員‘鐵飯碗’的效能困局。
    當然,這隻是目前的設計目的,以後還會添加一些對某類業務的強製規定。
    比方說稅務,在外包合同裏規定,在幾年時間內,線下窗口必須減少50。
    這麽做的目的,就是逼著外包公司必須去培訓群眾,讓他們學會使用電子稅務局。
    本質上,是在借助科技的力量完成稅務服務模式的迭代升級。
    程部長,我這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一來,大家都知道的,編製壓力很大,沒有哪個單位不缺人;
    二來,政府窗口服務質量的提升,一直是個老大難的問題。
    不通過這些手段刷掉一批老油條、滾刀肉,機關作風搞不好,工作效率上不去。
    反過來,又會導致編製壓力加劇,惡性循環就無法打破!”
    程文謙認真聽完李懷節講的這一段長篇大論,感覺自己看到了一個新世界!
    毫不誇張的說,程文謙的組織經驗和理論水平絕對在李懷節之上。
    他在援藏期間,就對轄區內組織人事動過手術。
    不過,礙於政治形勢的不同,程文謙在轄區抓的,主要是組織監督能力。
    他著重提升了組織部門監督的權重,倒逼轄區幹部提升政治素質。
    可以說,轄區的組織人事經過他的這一番整頓之後,整個轄區幹部隊伍的組織性、紀律性、服從性都有很大幅度的提高。
    這當然是可圈可點的功勞,這也是他年紀輕輕就進了中組部,還是擔任部門主管的重要原因。
    但是,今晚李懷節的這一番話,打開了他對組織結構、甚至是體製機製全新的視野,讓他準確地找到了這場全省亟待的人事改革新定位。
    他花費了很長的時間,終於徹底消化完李懷節講的這些舉措背後,牽扯到的一係列體製改革。
    然後,他就被李懷節這種春風化雨的改革手段所折服。
    難怪他要含糊其辭了,他這是要在體製機構上動手術刀啊!
    事實上,哪怕是程文謙這樣的級別,想要在體製機構上搞改革,那也是完全不可能的。
    但窘迫的財政壓力,逼著組織部門牢牢守住體製的大門,嚴守“逢進必考”原則,對各個編製人數控製的極為嚴格。
    盡管如此,依舊解決不了編製膨脹問題。
    就拿膨脹得最厲害的教職工隊伍來說,1987年的時候,全國11億人,全國教職工總數是1052萬人;
    到了101novel.com17年的時候,全國人口13億,教職工總數已經膨脹到了1800萬人。
    當然,還有發展更快的醫護人員隊伍,那個數據也是相當炸裂。
    更何況,公務員隊伍本身也在膨脹。
    所以,一場體製機製改革勢在必行。
    當其他地方領導還在為gdp增速小數點後麵的數字而疲於奔命時,這個李懷節,已經開始著眼解決這些根本性矛盾了。
    還是用這種非常隱秘的手法在進行。
    他的這種“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真的非常理想主義。
    想到這裏,程文謙組織了下措辭,微笑著說道“嗯!聽完你的介紹,你在人事上的看法和布局,明顯要比在嵋山市的時候成熟。
    將軍縣這裏的人事改革,就按照你的改革思路來。
    你也不要有著太大的壓力,按部就班地一步步走好就行!
    不要考慮時間啊、成績啊這些細枝末節的東西。
    探路者就應該有探路者的待遇。
    不要說18個月,就是兩年,省委組織部也等得起!
    當然,試點工作的報告、改革步驟的推進書,這些文字上的東西就好比是你這個縣委書記的工作台賬,必須要上報到省委組織部。”
    程文謙的這番話,已經很直白的告訴了李懷節,你想幹什麽,我都知道了。
    我的態度就是兩個字,支持!
    你甚至不要有太多的壓力,認真走好你計劃的每一步就行。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李懷節當然明白程文謙的意思,甚至連他強調要的書麵報告,也不過是在為自己搞的改革做背書。
    這讓李懷節對自己悄悄在搞的“人事改革”,更有信心了。
    離開市委,李懷節回到市政府,第一時間給周國銘通了電話。
    今天上午,林深這個專職副秘書長組織了紅星市農、林、水、環境、自然資源和投資促進六大局,對紅星市優質冷水資源開發項目,進行研討,拿出了招商引資的基本政策。
    會議開得很成功。
    不知道是不是李懷節這個常委副市長的名頭太響,還是這六大局真的看不到冷水養殖的光明前景,拿出來的招商引資條件很是優渥。
    就連環境保護和資源開發條款都放得相當寬鬆,寬鬆到李懷節都有些看不下去。
    但他不會在這些具體事務上說三道四,這些是下級單位的天然權力,必須予以尊重。
    當官當的久了,李懷節對權力的邊界感也就越來越強。
    越界的事情,能不做就不做。
    因為隻要越界半步,迎來的必然就是雷霆打擊。
    電話裏,李懷節盛情邀請周國銘來紅星市一趟,實地考察一下當地的冷水資源,是否具有投資價值。
    至於投資政策這類的,目前市政府已經有了一個初步的框架,接下來就是相互商討的事情了。
    周國銘很爽快地一口答應下來,還笑著說,要給將軍縣的扶貧事業捐點錢。
    喜歡官場雅痞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官場雅痞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