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禿石嶺剿匪行動
字數:4417 加入書籤
返回學校的路上,周雅晴像隻快樂的小鳥,捂著挎包,蹦蹦跳跳。
她出生在富貴家庭,從小到大,不知道收過多少貴重的禮物。
但沒有哪個禮物,能讓她今天這麽開心。
那沈清薇,天天戴著白色發夾,神氣活現。
更氣人的是,還跟自己說,是明洲親手送的。
得意個什麽勁?
我也有!
款式一模一樣,顏色還是粉色的,更可愛。
明洲送給丫丫,丫丫送給自己,跟明洲親手送的,有什麽區別?
我也天天戴上,不怕氣不死你!
她小心翼翼地從挎包裏拿出粉色發夾,別在額頭左前方。
看著小圓鏡裏的自己,她笑靨如花:“嗯,這姑娘真好看,這發夾也很好看。”
人的悲喜並不相通。
呼瑪縣城,周家密室內。
周不二正在大發雷霆。
“啥?”
他一聲暴喝,猶如天雷滾滾,震得李武斌的耳膜嗡嗡作響。
“禿石嶺那麽多人,怎麽說不見就不見了?”
李武斌抹著腦門上的汗:“我已經派人找了兩天,那裏麵到處是溶洞,根本就找不到。”
“廢物,全都是廢物!”
周不二怒了:“讓你們把陸明洲按到倒數前三,不但沒按住,還被他拿了個第一。讓你們跟禿石嶺接好頭,現在人都找不到了。”
李武斌小聲地說:“明天,湯元祥就帶著向陽屯、鬆嶺屯、六甲屯的60位民兵,到禿石嶺搜查。我們該怎麽辦?”
“還能怎麽辦?讓那些民兵自求多福。”
周不二歎了口氣:“禿石嶺的裝備和補給不好,隻要民兵不冒進,也不是沒機會。再說,那些土匪也不會暴露全部實力。”
可惜,周不二打錯了算盤。
禿石嶺,當地人也叫大砬子山。
大砬子,意思就是懸崖峭壁。
這裏到處是花崗岩,裏麵還有溶洞,一個師的兵力,都能藏得下。
在抗戰時期,這裏是東北搞聯的秘密據點。
在解放後,這裏被棄用,現在反而被境外勢力組織的土匪占據。
當然,他們現在的名稱,叫“蘇維埃先鋒隊。”
現在,二十三人,全擠在懸崖半山腰中間的山洞。
亞曆山大看著腳下兩百米處,已經上凍的黑龍江,有些得意洋洋。
自從大當家謝文東被抓,他現在已經是隱形的首領。
當然,這裏用的米、糧、油,槍支、彈藥,全部都是他提供。
慢慢地,大家已經唯他馬首是瞻。
他整天給大家洗腦,蘇聯的生活是多麽幸福美滿,我們的目標,是要讓整個東北甚至整個國家,過上蘇維埃的生活。
到時候,大家不但不是叛徒,反而是帶領人民走向繁榮富強的民族英雄,被曆史銘記。
他手裏的對講機,傳來哇啦哇啦的聲音。
這是最新款的軍用對講機,通信距離,能達到十公裏,且采用特殊頻段,具備良好的穿透性和抗幹擾能力。
亞毛子回複之後,興奮地告訴大家:“今天的貨,才是重頭。我們的ak47全自動步槍到了,我們滅掉來犯的民兵,輕而易舉。”
“不可全滅。”
四當家王自立輕搖手中的羽扇,他一向自比諸葛孔明。
在如此嚴寒的天氣,還拿著鵝毛扇,多少有些滑稽。
“為什麽?”
亞毛子眼神陰沉下來,滿臉的絡腮胡,都在不爽地抖動。
“你在憐憫這些可惡的蟲子嗎?他們可是來剿滅我們的根據地。”
“不是。”
王自立用羽扇指著後方:“如果我們全殲民兵,來的隻會是正規軍隊。到時,上萬人圍山,我們即使想逃也逃不了。”
“那你說怎麽辦?”
亞毛子眼珠子一轉:“你可別忘記了,我們還收了人家的糧食。我們蘇維埃最講道義,總得收拾幾個民兵。”
“我們打死幾個就行。”
王自立胸有成竹地說:“既然那個姓李武斌,叫我們打死姓陸的營長,我們也有此意。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我們打死幾個領導,足夠嚇退他們。”
“哈哈哈!”
亞毛子大笑道:“有道理,咱們能打退進攻,還能繼續潛伏下去,這對我們的革命事業,有很大的好處。”
他大聲宣布:“今天晚上十一點,我們就能拿到ak47。明天沒有我的允許,誰也不許亂開槍,明白嗎?”
“明白!”
眾人齊聲大吼,山洞裏響起巨大的回聲,嚇得附在岩石上覓食的鳥,驚慌失措地朝四處飛去。。
與此同時,十八裏公社民兵團,訓練場。
向陽屯、鬆嶺屯、六甲屯的三位民兵營長,連同57名民兵隊員,整齊地站三排、昂首挺胸。
湯元祥的發言,慷慨激昂:
“同誌們,我們為國出力的時候到了。禿石嶺潛藏著一股土匪武裝,我們的任務,就是找出他們的行蹤。”
“不要小看這股土匪武裝,他們狡猾至極。之前部隊有三次剿匪,他們都隱藏不出。”
“這一次,我們就是要引蛇出動,摸清他們的虛實,給他們致命一擊。”
“這個光榮的任務,就交給我們了。這一次,既是練兵,也是實戰。大家有信心嗎?”
眾人齊聲大吼:“有信心!”
對於這次行動,大家還是非常期待和興奮。
畢竟,這種規模的行動,要是能端掉土匪的老剿,最少也能拿個集體二等功。
表現突出一點,個人二等功也不是難事!
民兵團的後勤部,此刻正忙到飛起。
70多人的隊伍進山搜尋,可不是小事。
物資供應、槍支彈藥、醫療急救,都是要考慮的問題。
食品、飲用水、被服、帳篷、工具等生活物資,應有盡有。
槍支全部進行檢查、保養,配備了充足的彈藥。
兩名衛生員,攜帶大量的止血、急救用品,以防萬一。
兩名炊事員也隨隊出征,鍋碗瓢盆一應俱全,能保證前線民兵吃上熱乎的飯菜。
兩台大卡車、四頭驢車,朝著禿石嶺,浩浩蕩蕩地前進。
民兵大比武五年,呼瑪縣首次由民兵主導的剿匪行動,正式拉開帷幕。
喜歡饑荒?不存在的,我打獵養活全家請大家收藏:()饑荒?不存在的,我打獵養活全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