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絕秘檔案
字數:2393 加入書籤
這些年裏,華夏大地正處於動蕩不安的曆史時期,政治腐敗與民生疾苦交織在一起,構成了那個時代的複雜背景。在這樣的背景下,很多官員以權謀私、大肆貪腐的案件屢屢出現。
1933年,時任北平政務整理委員會委員長的黃郛負責對日妥協交涉,如《塘沽協定》),被舉報挪用華北政務專項經費,利用職權為親屬謀取鐵路、礦產特許權。因涉及對日外交敏感事務,蔣介石以“顧全大局”為由壓下調查,黃郛僅被申斥。
四川軍閥劉x等以“剿共”名義向中央索要軍費,實際將40款項用於擴充實力和個人揮霍。而蔣委員長默許截留以換取地方軍閥對中央名義上的服從,形成“腐敗換忠誠”潛規則。
1934年,蔣委員長嫡係陳誠主持的廬山軍官訓練團被揭發軍需采購價格虛高如棉被報價是市價3倍);訓練器材采購涉及陳誠妻弟操控的皮包公司。蔣以“非常時期需維護軍隊威信”為由叫停調查,僅撤換2名後勤科長。
鐵道部長顧孟餘被指控在浙贛鐵路招標中向德國禮和洋行泄露標底;收取工程款5作為“顧問費”約合20萬銀元)。上海《申報》連續揭露,引發知識分子抗議,但最終因汪精衛派係庇護,顧孟餘僅調任閑職。
在當時,軍政一體化貪腐,60以上案件涉及軍隊係統,如陳濟棠在廣東以“國防捐”名義斂財,年貪汙額達300萬銀元。
蔣係“係”把控黨務係統,通過黨費、特務經費洗錢;孔、宋財閥集團壟斷外匯、國債操作。
監察院於1931年成立後,19331934年共收到647件貪腐舉報,僅立案23件,最終定罪率為0。
這些情況讓黨國付出了慘痛的經濟代價:1934年國民政府財政赤字達1.2億銀元,其中30源於貪腐造成的稅收流失。
同期我《紅色中華》報統計稱“國統區縣級官員95涉腐”,成為發動土地革命的重要宣傳武器。
美國駐華大使詹森報告直言:“南京政府的腐敗程度,已超過晚清最黑暗時期。”
這些案件反映出民國貪腐的本質是 製度性潰敗——以蔣為核心的統治集團將腐敗作為維係權力網絡的工具,最終加速了政權合法性的崩塌。
接下來我們要講的一章,就涉及到這方麵的問題。
吳傑夫,前晉省民政廳廳長,手握重權,本應致力於改善民生、推動地方發展。然而,他卻將權力視為謀取私利的工具,什麽錢都敢貪,什麽利益都敢撈。
從公款到民財,從項目資金到救濟款項,就連前方將士撫恤……無一不成為他貪腐的囊中之物。據不完全統計,吳傑夫在任期間,貪腐金額之巨,已經到了令國民政府不敢公布的地步。
盡管如此,美利堅的報紙和廣播、毛教員他們那邊的報紙還是或多或少披露了相關信息。
事件之初,複興社晉省站奉命對其進行緝拿,行動隊衝進他的秘密府邸,對他進行抓捕的時候,發現他已經口吐白沫一命嗚呼。
人死了是小事,主要是他貪墨的億萬贓物的去向成謎!
複興社晉省站對此展開調查,怎奈什麽有用的東西都沒查到!
吳傑夫的夫人、孩子、老爹老娘……七大姑八大姨全都被時任站長李維新下令逮起來拷問,不知道是手下沒輕沒重,還是李維新立功心切,吳傑夫七十多歲的老爹、七八歲的幼子先後在獄中薨斃夭折,事件又被鬧得沸沸揚揚,讓南京方麵顏麵盡失!
蔣校長震怒!
下令處分了晉省主席。
嚇屁了的李維新四下活動打點,鑽窟窿打洞把自己從那個是非之地擇了出來,平調來到雲省任站長,好歹暫時避過了社長的雷霆一擊,之後丘新航到任晉省,接到總部的第一道嚴令就是限期找出吳傑夫藏匿贓物的地方、起獲贓物!
李維新一個在晉省經營了多年的老複興社都沒搞定的事情,丘新航下車伊始怎麽可能會有建樹?
但這些本來是極為機密的東西,卻在皮木義給江河的那個檔案袋中有記錄。
不是說那些贓物在那兒,而是與吳傑夫相關的人!
很重要也很關鍵的人!
從拿下胡為那一刻起,江河斷定這個信息也是真的!
喜歡重生1931,我有一座軍事倉庫請大家收藏:()重生1931,我有一座軍事倉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