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背叛者

字數:2635   加入書籤

A+A-


    咱們先說這個毛維壽。
    毛維壽出生於江西峽江縣巴邱鎮毛家村,父親為晚清秀才。他自幼受父親影響,熟讀四書五經。1912年,民國成立後,毛維壽投筆從戎,加入陸軍第八師三十團。次年,該團隊遣散,他回到峽江與新餘的李素白等人集資做藥材、雜貨生意,往來於滇黔湘粵之間。然而,由於經營不善,資本全虧,他流落於湘西洪江縣。後來,他見告示招兵,遂報名入伍。
    也就是說讀書讀了個“八成”之後改當兵,但後來當著當著所在部隊的番號沒有了!改做生意吧,又弄了屁股虧空,之後再次當兵。
    正所謂亂出英雄,英雄造時事,1921年,毛維壽隨軍轉戰至廣東,靠著他老師毛世俊在駐粵贛軍指揮部任秘書長的關係,他“跳槽”進了贛軍特務連任。1922年次年1月,又入粵軍,參加了討伐陳炯明的兩次東征。在惠州之戰中,他腿部中彈,傷愈後入西江講武堂學習,結業後升任連長。
    ——光榮負傷,升職加薪。
    1926年7月,國民革命軍北伐,毛維壽已經是營長,9月率營首先攻入武昌城。11月,隨軍入贛北征討孫傳芳,再度中彈。
    之後是團長、旅長還參加過對中央蘇區的“圍剿”。
    “九一八”事變後,十九路軍奉調京滬,毛維壽升任第六十一師師長。
    還曾獲青天白日勳章。
    1933年11月20日,十九路軍參與發動“福建事變”,原各師擴編為5個軍,毛維壽被任為第二軍軍長。但在事件中,毛卻扮演了極其不光彩的角色。
    毛維壽作為19路軍的師長,本應是蔡蔣軍的堅定支持者。然而,在福建事變的關鍵時刻,他的內心卻開始動搖。
    那是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毛維壽獨自坐在書房中,凝視著窗外搖曳的樹影,心中五味雜陳。他深知,福建事變一旦成功,將徹底改變中國的政治格局,而他自己也將成為新政府的中流砥柱。然而,另一方麵,他也清楚,蔣董事長並不會坐視不管,一定會采取措施來鎮壓這次起義。
    就在這時,一陣急促的敲門聲打破了夜的寧靜。毛維壽打開門,隻見一個身著便衣的神秘人站在門外,手中拿著一封密信。那人低聲說道:“毛師長,這是蔣委員長的親筆信,他希望你能好好看看。”
    毛維壽接過密信,拆開一看,隻見信中蔣董事長以誘人的條件勸說他背叛蔡廷鍇,投靠南京國民政府。信中不僅承諾給他高官厚祿,還暗示他將在未來的政治格局中扮演重要角色。
    毛維壽的心開始動搖了。他一方麵對蔡將軍的忠誠和義氣感到愧疚,另一方麵又對蔣董事長的權勢和誘惑難以抗拒。在內心的掙紮和煎熬中,毛維壽最終選擇了背叛。他開始暗中與蔣董事長取得了聯係,將19路軍的軍事機密一點點泄露給了蔣董事長。
    最後,毛維壽向南京政府通電“反正”。
    也就是說不“不但不跟蔡將軍玩了,還轉頭投奔了敵人”!這無疑玩在蔡將軍背後敲了一鋃頭。
    其後被蔣董事長任為第七路軍總指揮,加上將軍銜。
    然而,他的背叛行為卻讓他在軍中失去了威信和尊重,許多曾經與他並肩作戰的戰友都對他嗤之以鼻,認為他是一個叛徒。
    總結一下就是,毛維壽在軍事生涯中表現出色,驍勇善戰,屢立戰功。然而,在“福建事變”中,他因被蔣董事長收買,最終選擇投降蔣董事長,導致十九路軍分裂。這一行為對他的聲譽產生了一定的負麵影響。
    所以,江河也準備順應曆史潮流,留他一命。
    曆史上,事變之後他一直居於上海,而此時他還住在福州。
    因為臨陣倒戈,他雖在事件事全身而退,但聲譽卻也是大打折扣。
    江河讓蔡長官深居簡出,獨自一人去了福州。
    都說不做虧心事不怕鬼叫門,但很顯然,毛維壽很怕被“敲門”。
    在福州的西郊,有一條靜謐的小巷,名為柳河巷。巷子的盡頭,有一座看似普普通通的院落,那便是毛維壽的隱居之地。院落四周高牆聳立,大門緊閉,門外有門房,門房裏至少四個衛兵同時在崗。
    據說,這座院落曾是清末一位官宦人家的府邸,後來幾經易手,最終落到了毛維壽的手中。
    院落內,毛維壽過著幾乎與世隔絕的生活。他不再參與軍中的事務,也不再與外界有過多的聯係。每天,他隻是靜靜地待在院子裏,或捧書細讀,或揮毫潑墨,或沉思默想。他的心中充滿了愧疚和悔恨。這份沉重的負擔,讓他夜不能寐,食不知味。
    院落裏,有一棵古老的榕樹,枝葉繁茂,遮天蔽日。每當風起時,樹葉沙沙作響,仿佛在訴說著過往的滄桑。
    這天,毛宅的電突然斷了!
    喜歡重生1931,我有一座軍事倉庫請大家收藏:()重生1931,我有一座軍事倉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