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一戰成名

字數:1779   加入書籤

A+A-


    馮仲雲將山炮陣地巧妙地設置在距離黑石砬子主炮樓約1000米外的一個隱蔽山坳後。這裏射界良好,又能借助地形規避據點可能的還擊火力。原為東北軍老兵的炮兵班長根據觀測員用馮仲雲的望遠鏡報告的方位距離,緊張地計算著射擊諸元,運用彈道原理調整炮口仰角。
    兩發試射校正後,炮彈開始精準地砸向主炮樓。
    光試射就用了兩發炮彈,讓馮仲雲很是心疼。
    “轟!轟!轟!” 連續幾發高爆彈狠狠命中炮樓的中上部。
    木屑、混凝土碎塊伴隨著火光和濃煙四處飛濺。其中一發炮彈幸運地鑽進了三層的機槍射擊口內部爆炸,引發了裏麵儲存彈藥的殉爆!
    刹那間,一聲驚天動地的巨響,整個炮樓頂部被巨大的火球和衝擊波掀飛!隻見那堅固的炮樓頂部像個被掀開的罐頭,裹挾著火光、濃煙和鬼子的殘肢斷臂,直衝雲霄——真給“端上天”了!磚石木料像玩具般被拋向空中,裏麵的日軍連同歪把子機槍、樓頂的重機槍陣地瞬間化成了齏粉。
    炮樓被端掉的震撼景象,讓據點內外的日軍和滿洲國軍陷入了短暫的恐慌和混亂。
    就在此時,埋伏在據點外圍更近處的兩個排操作機槍猛烈開火!交叉的火舌如同死神的鐮刀,精準而冷酷地掃向那些剛從營房裏衝出來、或者在爆炸中僥幸未死、試圖組織抵抗或逃竄的日軍士兵和偽軍。
    <子彈打得塵土飛揚,人體像割麥子一樣倒下。
    九六式輕機槍射速快、精度較好,在此刻發揮了恐怖的壓製和殺傷效果,迅速“肅清”了主炮樓廢墟附近及暴露在開闊地上的敵人。
    據點裏的敵人根本沒想到,一直被他們看不起的、常年窩在老林子裏的武裝竟然會有這樣的武器和火力。
    兩挺機槍,子彈潑水般持續射擊,炮彈也一發接一發地裝填、發射!
    兩個排發起衝鋒,最後以輕傷3人無一重傷、無一犧牲)的代價,斃敵日軍42人其中炮樓內約20人全滅,外圍被機槍掃射和炮擊波及死亡約22人),重傷失去戰鬥力約8人個別輕傷逃脫或躲藏)。
    偽滿洲國軍死亡25人主要是被機槍掃射和混亂中踩踏),受傷約30餘人多為驚慌失措中被流彈擊傷或投降時被己方日軍射殺傷),其餘約65人在失去日軍督戰和強大火力壓製後,大部潰散或投降。
    馮仲雲他們繳獲三八式步槍60餘支,歪把子輕機槍1挺外圍陣地未被摧毀的那挺),擲彈筒2具,王八盒子手槍若幹,漢陽造\遼十三式步槍80餘支,捷克式輕機槍2挺偽軍連的),大批配套彈藥步槍彈、機槍彈、擲彈筒榴彈、手榴彈)。
    物資:糧食、罐頭、被服、藥品少量)、工具、現金日元、偽滿幣)、地圖、花名冊等。
    火炮遠程精確打擊+機槍壓製肅清的有效性,極大地提振了部隊信心,也讓大家熟練了繳獲裝備的使用。
    斬獲傳了出去,各抗日武裝也都知道老馮的手裏有“硬家夥”了,一時之間,各部隊前來“分贓”的絡繹不絕。
    四年後。 東北的春天來得遲,刺骨的冷風抽打著南滿鐵路線旁兩個疲憊的身影。他們不再是軍裝筆挺的軍人,而是穿著臃腫破舊棉襖的“老百姓”——羅定國和張二勇。
    自九一八戰敗出逃, 他們終於能回家看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