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9章 兒子太懂事
字數:4204 加入書籤
糧食不多,他們一天隻吃兩頓飯,早飯楊成和羅玉蘭來了大西北就沒吃過,
現在兒子來了,做好了早飯,倆人心裏暖洋洋的, “吃早飯, 吃早飯。”
一家三口圍在破舊的飯桌上臉上帶著幸福的笑容,“濤濤,你現在正是長身體的時候, 要多吃點。”
羅玉蘭怕兒子吃不飽,一直扒拉飯到兒子碗裏,楊成也是一樣。
濤濤把碗一放,眉頭皺得緊緊的, “爸爸媽媽你們這樣我不吃了。
你們幹活要吃飽才有力氣,都把飯給我了,你們吃什麽, 爸媽你們疼我,我也心疼你們。”
濤濤說話眼淚控製不住的流下來,羅玉蘭看兒子哭了,眼眶就紅了,
“濤濤,你別生氣,爸媽不這樣了,你別生氣。”
“對爸媽不這樣了, 都吃, 吃得飽飽的。”
濤濤把碗裏的飯勻到他們碗裏,楊成和羅玉蘭不說話了。
“玉蘭, 這幾天你請假在家陪兒子,我去幹活。”
兒子來,楊成是想留在家陪兒子的,這的人本來就少,夫妻倆人不能同時請假,隻能請一個人的假,妻子請假剛好。
“行,我先請幾天假,過幾天你在請假在家陪兒子,順便歇歇。”
夫妻倆商量好,楊成吃了早飯就要出去幹活,濤濤也起身,
“爸,我跟你一起去, 我現在大了,能幫你一起幹活。”
羅玉蘭是不舍得兒子去幹活的,兒子好不容易過來一趟還要幫他們幹活,
還不如不讓兒子過來呢,讓兒子過來受苦,他們當爸爸媽媽的心疼,
“濤濤你不用幫你爸幹活,你還是個孩子,在家玩就好。”
“濤濤聽你媽的,在這不比鄉下,你還是個孩子,這個年紀就應該在家玩,不要想著幫爸媽幹活。
你媽都好久沒休息了,你在家陪陪你媽媽好不好?”
濤濤原本是執意想跟著楊成一起去幹活的, 聽他爸說媽媽好久沒休息了,
要是他跟著去幹活,他媽肯定不會請假,
“那我在家陪媽媽吧, 爸你幹活也要注意休息休息,別太累著。”
楊成出去沒多久,小澤過來找濤濤玩了,蘇月如怕大孫子被風沙打在臉上會疼,
大孫子出來之前她找了一塊毛巾出來把大孫子的臉裹得嚴嚴實實的,
隻露出兩個眼睛,這模樣怎麽看都覺得可愛。
“濤濤,我們去挖沙洞吧,我看到有人挖沙洞玩,我們也去。”
“我還要在家裏幫媽媽幹活呢,小澤我們明天在挖沙洞好不好。”
小澤說要和他出去挖沙洞,濤濤想在家裏幫媽媽多幹一些活,沒出去。
“濤濤,家裏也沒什麽事,小澤想出去玩,你和他一塊出去玩唄。”
“我等會兒要和媽媽一起去挑水,家裏沒多少柴了,我還想出去多撿柴回來。”
兒子太懂事羅玉蘭一點都高興不起來,如果可以, 她並不希望孩子懂事,
他這個年紀就該無憂無慮的玩,而不是時刻想幫家裏做事, 是他們拖累了孩子。
小澤揮揮自己的手臂, “那小澤也要去,小澤的力氣可大了,能幫舅姥姥挑水、挑柴。”
“好,好, 都是好孩子,那我們現在去挑水好不好。”
羅玉蘭也找了一條圍巾出來把兒子的臉裹得嚴嚴實實的,才挑兩個桶出門,
左右跟著濤濤和小澤在後麵還有一個白蘿卜。
小澤性子活潑,蹦蹦跳跳的, 路上嘰嘰喳喳個不停,
“舅姥姥,挑水是不是要走很遠的路呀,奶奶說要走好遠好遠的路,
她說很累很累,舅姥姥你要是累的話,你告訴小澤, 小澤來挑水,小澤的力氣很大, 能扛一大袋糧食起來……”
“是要走很遠,小澤要是累了,要告訴舅姥姥,我們停下來休息一會兒。
是嗎,那小澤可真厲害……”羅玉蘭一直是笑著的,認真回答孩子的話。
要走兩個多小時才到水源地,小澤從來沒走過這麽遠的路,累了,
直接坐白蘿卜身上讓白蘿卜馱著他走,時不時還會問上一句,
“濤濤你累不累呀, 你累的話讓白蘿卜馱你, 白蘿卜可能耐了,兩個你都能馱。”
“我不累。”濤濤經常上山在山上挖野菜經常滿山跑,
這一來一回路程也不短,走習慣了,他不覺得累,
就是心疼他爸媽,光是挑水每天要走這麽遠的路。
白蘿卜馱著小澤屁股一扭一扭的,咧著嘴可開心了,偶爾還跑起來讓小澤體驗一把飛起來的感覺。
羅玉蘭挑了水帶著孩子往回走,一點都沒耽擱,這一來一回的,
回去都中午了, 她們早點回去,孩子爸回來能馬上吃上飯, 要不然該餓肚子了。
“舅姥姥,你把桶放下來,小澤來提。”
羅玉蘭哄著他, “舅姥姥知道小澤厲害了,不過這水不重,
小澤不用幫舅姥姥提,小澤可是有任務的,舅姥姥不認識路了,小澤能帶舅姥姥回去嗎。”
小澤哪裏認識回去的路,他不認識,白蘿卜認識, 他咧著大白牙笑, “沒問題。”
小澤怕舅姥姥笑話他,讓白蘿卜帶路還是趴在白蘿卜耳邊說的,羅玉蘭和濤濤當沒看見。
拍拍白蘿卜的狗頭,白蘿卜小跑著在前麵帶路,
羅玉蘭也沒想到白蘿卜就來一趟就記得回去的路,
等到了家,羅玉蘭稀罕的揉揉白蘿卜的腦袋, “白蘿卜中午在這吃好不好,中午吃紅薯粥。”
白蘿卜搖搖頭,轉身走了,像是生怕羅玉蘭留它在這吃飯。
主人說過了,不能吃別家的飯,糧食珍貴,它是有家教的好狗,要聽話。
羅玉蘭要做中午飯,小澤在院子玩了一會兒也回去了。
羅玉蘭一扭頭這孩子已經不在院子了,她知道肯定是舒玉交代過小澤不讓他在他們家吃飯。
羅玉蘭除了在心裏歎氣一點辦法都沒有, 誰讓他們就是這麽個情況,下放人員,
有糧食勉強維持生活已經不錯了,是不可能有多餘的糧食出來,
兒子過來,公婆怕他們的糧食不夠吃, 還讓兒子拿他們的糧食過來,
一小袋子糧食,高粱、穀子、燕麥都有,這些肯定是公婆從嘴裏省下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