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襄陽城外謀戰局

字數:4620   加入書籤

A+A-


    賈瑀能夠及時趕到京城,這全都要歸功於襄陽前線作戰的順利進行。在那烽火連天、硝煙彌漫的襄陽戰場上,局勢曾一度緊張到令人窒息的程度。戰場的氛圍仿佛凝固,每一絲空氣都充滿了緊張與不安。
    然而,憑借著出色的戰略部署、英勇無畏的將士們以及恰到好處的時機把握,戰局最終朝著有利的方向迅速發展。仿佛黑暗中出現了曙光,為眾人帶來了希望和勝利的可能。
    賈瑀僅用了短短的四個月,便成功地平定了襄陽之亂。這短短的四個月,每一日都充滿了血與火的考驗,每一刻都關乎著生死存亡。戰場上,鮮血染紅了土地,硝煙遮蔽了天空。
    但賈瑀臨危不懼,指揮若定,硬是在這看似無望的戰局中殺出了一條血路。他那堅毅的眼神,果敢的決策,如同黑夜中的明燈,指引著將士們前行的方向。
    他所展現出的卓越軍事才能和堅毅果敢的領導風範,讓將士們心悅誠服,也讓敵人聞風喪膽。最終,襄陽之亂得以平息,百姓們重歸安寧,而賈瑀也因此得以抽身,踏上了趕赴京城的征程。
    當日賈瑀分別督促六省軍隊之後,士氣大振。各軍在賈瑀的統一指揮下,分兵進擊,向著襄陽城步步逼近。
    陳平率領的秦軍從西北方向進發,他們一路穿越了險峻的秦嶺山脈。那山峰高聳入雲,道路崎嶇難行。秦軍沿著漢水堅定地東進,路途險阻,卻毫無退縮之意。沿途經過了安康、十堰等地。
    在安康,秦軍遭遇了襄陽王叛軍的一支小股部隊。叛軍妄圖憑借著地形的優勢,阻攔秦軍的前進。他們占據著險要的地勢,自以為勝券在握。
    然而,陳平身先士卒,無畏地衝鋒在前。他揮舞著長劍,高聲呼喊,激勵著士兵們的鬥誌。指揮著秦軍奮勇作戰。
    秦軍士兵們個個英勇無畏,他們手持長槍,在狹窄的山道上與叛軍展開了激烈的白刃戰。喊殺聲、兵器的碰撞聲響徹山穀,震耳欲聾。
    經過一番艱苦的戰鬥,秦軍成功突破了叛軍的防線。士兵們歡呼雀躍,士氣高昂地繼續向襄陽挺進。
    蔣文遠帶領的贛軍則從南方而來,一路經過九江、黃石等地。路途漫長,卻士氣如虹。
    在黃石,他們遭遇了叛軍的頑強抵抗。叛軍在城牆上布置了大量的弓箭手和投石車,密集的箭雨和巨大的石塊紛紛落下,猶如狂風暴雨。給贛軍造成了不小的傷亡。
    但蔣文遠毫不退縮,他沉著冷靜地指揮士兵們利用盾牌組成防禦陣型,逐步向城牆逼近。步伐堅定,毫不畏懼。
    同時,贛軍的攻城器械也發揮了巨大作用,投石車不斷向城牆上投擲石塊,強大的火力壓製了叛軍的囂張氣焰。
    最終,贛軍成功攻破了黃石城,氣勢如虹地繼續向北推進,一路高歌猛進。
    裘傑率領的皖軍從東南方向進軍,途經安慶、黃州等地。所經之處,軍旗飄揚。
    在黃州,皖軍與叛軍展開了一場激烈的野戰。叛軍騎兵氣勢洶洶地企圖衝擊皖軍的陣型,馬蹄聲如雷,喊殺聲震天。
    但裘傑早有防備。他果斷地命令皖軍步兵迅速組成長槍方陣,嚴陣以待,士兵們個個神情堅毅。
    抵禦叛軍騎兵的凶猛衝擊。同時,皖軍的弓箭手在後方進行密集射擊,箭如飛蝗,給叛軍騎兵造成了重大損失。
    在皖軍的頑強抵抗下,叛軍騎兵狼狽潰敗而逃,丟盔棄甲,一片狼藉。
    皖軍順利通過黃州,馬不停蹄地向襄陽逼近,步伐堅定,氣勢豪邁。
    馬四承帶領的湘軍從西南方向進發,他們跨越了湘江,一路經過嶽陽、鹹寧等地。江水滔滔,卻阻擋不了他們前進的步伐。
    在鹹寧,湘軍遭遇了叛軍的主力部隊。雙方在一片開闊地上展開了激烈的戰鬥。
    馬四承充分發揮了湘軍的勇猛和堅韌,他激情澎湃地指揮士兵們與叛軍展開了殊死搏鬥。戰場上硝煙彌漫,喊殺聲震天動地。
    經過數小時的浴血激戰,湘軍逐漸占據了上風,叛軍開始丟盔棄甲地撤退。
    湘軍乘勝追擊,給予叛軍以沉重的打擊,讓敵人聞風喪膽。
    而忠於朝廷的鄂軍則從西方出發,經過荊門、宜城等地。一路奔波,毫不懈怠。
    在宜城,鄂軍遭遇了叛軍的伏擊。但鄂軍將領臨危不亂,迅速而有條不紊地組織反擊。
    他們巧妙地利用地形,避開了叛軍的鋒芒,然後出其不意地從側翼發起攻擊。
    叛軍的伏擊計劃瞬間失敗,被鄂軍打得落花流水,抱頭鼠竄。
    鄂軍順利通過宜城,與其他各軍一起向襄陽合圍,氣勢磅礴。
    隨著各軍的不斷推進,襄陽城已經近在眼前。
    襄陽王蕭昭通此時也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他焦頭爛額地不斷調兵遣將,妄圖加強城防。
    在襄陽城外,各軍會師。賈瑀望著眼前的襄陽城,心中充滿了破敵的決心。他果斷地召集了各軍將領,在大帳中商討攻城策略。
    大帳之中,氣氛凝重而嚴肅。賈瑀麵色嚴峻,目光堅定地掃過在座的諸位將領。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諸位,如今襄陽城就在眼前,這是一場關鍵之戰。襄陽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素有鐵打襄陽之稱。我們必須詳細了解其地形,製定出萬無一失的作戰計劃。”賈瑀聲音低沉而有力,字字鏗鏘。
    公孫羽率先起身,拱手說道:“大人,據末將所知,襄陽城三麵環水,漢水自西、北、東三麵繞城而過,形成一道天然的屏障。敵軍若據守河岸,我們渡河強攻,必將損失慘重。此外,河水的流向和流速在不同地段有所差異,若能善加利用,或可成為我方奇兵的通道。”公孫羽眉頭緊皺,神色憂慮,滿麵擔憂之色。
    陳平接著說道:“不錯,而且襄陽城的城牆高大厚實,城門堅固。敵軍在城牆上布置了眾多的投石車和弓箭手,強攻城門絕非上策。我們可派遣善於攀爬的精兵,趁夜登上城牆,打開城門,裏應外合。”陳平手撫下巴,若有所思,目光中透著沉思。
    來自贛軍的將領韓大任說道:“大人,襄陽城南麵多山地丘陵,不利於大軍展開,但可派遣小股精銳部隊,從山間小道繞至敵軍後方,進行襲擾。同時,可在山上設置了望哨,觀察敵軍動向,為我軍提供情報。”盧勝眼中閃過一絲精芒,神情專注,仿佛已在心中謀劃好了計策。
    蔣文遠微微點頭,補充道:“此外,襄陽城周邊的道路狹窄,敵軍若在路上設伏,我們的兵馬行進將會受到極大阻礙。末將建議先派出先鋒隊,掃清道路障礙,確保大軍安全通行。而且,可多準備火攻之物,若遇敵軍埋伏,以火攻應對。”蔣文遠神色凝重,語氣沉重,對可能出現的情況充滿了警惕。
    裘傑緊接著道:“大人,末將以為,我們可佯攻東門和北門,吸引敵軍主力,再派主力部隊從西門突破。西門外雖有河流,但水流相對平緩,可搭建浮橋過河。在搭建浮橋時,以盾牌兵掩護,以防敵軍攻擊。”裘傑目光炯炯,充滿自信,對自己的計劃胸有成竹。
    馬四承起身說道:“裘將軍此計甚妙,但搭建浮橋需耗費時間,且容易被敵軍發現。不如先派水軍佯攻,分散敵軍注意力,再趁機搭建浮橋。同時,可派弓弩手在岸邊掩護,射殺敵軍。”馬四承言辭懇切,態度堅決,一心為了戰事的勝利出謀劃策。
    來自湘軍的將領許定國說道:“大人,末將認為還需考慮敵軍的糧草儲備情況。若能截斷其糧草供應,襄陽城不攻自破。可派出輕騎兵,襲擊敵軍的運糧隊伍。另外,在城外堅壁清野,讓敵軍無法從周邊獲取補給。”劉猛拱手抱拳,一臉嚴肅,神情莊重而認真。
    蔡旭君沉思片刻,說道:“大人,末將建議派出細作混入城中,裏應外合,可增加勝算。還可在城中散布謠言,擾亂敵軍軍心。”蔡旭君表情堅毅,語氣沉穩,目光中透著堅定。
    鄂軍將領劉武元說道:“大人,我軍熟悉當地地形,可從隱秘小道繞至敵軍後方,截斷其退路。另外,可在漢水上遊築壩蓄水,戰時放水衝毀敵軍防線。”趙剛目光炯炯,充滿決心。
    賈瑀認真傾聽著眾將的發言,時而點頭,時而皺眉。他緩緩起身,走到地圖前,指著襄陽城的各個方位說道:“諸位所言皆有道理。我們當綜合各方意見,製定出最為周全的作戰計劃。”
    賈瑀目光堅定,掃視著眾將:“此次決戰,關乎國家安危,百姓福祉。我們務必同心協力,一舉攻克襄陽,平定叛亂!”
    眾將齊聲高呼:“願聽大人調遣,誓破襄陽!”
    大帳內,將領們的神情充滿了決心和勇氣,一場驚心動魄的決戰即將拉開帷幕。
    喜歡紅樓之萬人之上請大家收藏:()紅樓之萬人之上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