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賈瑀力倡海運行

字數:5437   加入書籤

A+A-


    賈瑀深吸一口氣,繼續慷慨陳詞:“諸位大人,若海運能成,戶部掌管財政,可通過合理調配資金,確保海運運作順暢,且能從貿易稅收中獲取豐厚財源。馬大人,您想想,這資金如洪流,若能在您手中精準把控,使之匯聚成海,您定能借此一展宏圖。”
    戶部尚書馬東真微微動容,目光閃爍,心中暗自盤算:“這賈瑀所言,倒也有些道理。若真能如此,我戶部或許能更上一層樓。但這其中風險……”他皺了皺眉頭說道:“賈大人,話雖如此,可這資金調配稍有不慎,戶部可就成了眾矢之的。且如今財政吃緊,這前期投入巨大,從何而來?後續資金若跟不上,又當如何?”
    賈瑀連忙應道:“馬大人,前期投入可先從國庫中調撥一部分,再從富商巨賈處募集。後續隨著貿易開展,稅收增加,資金自會源源不斷。隻要規劃得當,定不會出現資金短缺之況。”
    戶部尚書馬東真仍有疑慮:“募集資金談何容易,富商們未必願意慷慨解囊。而且稅收增加也非一蹴而就之事。”
    賈瑀耐心解釋:“馬大人,可給予富商們一定的優惠政策,比如稅收減免或特許經營權。稅收方麵,隨著貿易規模擴大,即便稅率不變,總量也會大幅提升。”
    賈瑀又轉向兵部尚書王子騰,說道:“王大人,海運若行,海防之重不言而喻。您掌管兵部,借此良機大力組建精銳水師,增強海防力量。海疆固若金湯,您之功業必將彪炳史冊。這等機遇,豈容錯過?”
    兵部尚書王子騰眼神中透露出一絲興奮,沉吟道:“嗯,此事確需斟酌,若真能如此,倒也不失為兵部崛起之契機。隻是這新立水師,諸多繁雜,且訓練新兵可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再者,這軍費開支龐大,如何保障?”
    賈瑀趕忙說道:“王大人,軍費可從新增的稅收中劃撥一部分,同時精簡其他不必要的開支。訓練新兵可借鑒以往經驗,製定高效的訓練方法,縮短成軍時間。”
    兵部尚書王子騰追問:“訓練方法談何容易,且新兵上陣,戰力能有幾何?”
    賈瑀自信滿滿:“王大人,可選拔經驗豐富的將領負責訓練,再結合實戰演練,新兵必能迅速成長。隻要精心籌備,定能打造出一支精銳之師。”
    兵部尚書王子騰又道:“即便如此,裝備購置也是一大難題。”
    賈瑀回應:“大人,可與工匠合作,研發新型裝備,提高性價比。”
    賈瑀接著對工部尚書劉洪浩說道:“劉大人,此次海運,大批新型船隻的建造和港口的擴建修繕皆由您工部主導。這可是展現工部高超技藝和卓越能力的絕佳時機,日後這豐功偉績必將流傳千古。”
    工部尚書劉洪浩捋了捋胡須,微笑著說道:“賈大人所言,老夫自當思量。若真能成就這番事業,也是我工部之幸事。但這工程浩大,人力物力需求甚巨,萬一出了岔子,老夫可擔待不起啊。”
    賈瑀趕忙安慰:“劉大人,不必過於擔憂。人力方麵可從各地征調工匠,物力可提前儲備。施工過程中嚴格把控質量,製定詳細的規劃,定能確保工程順利。”
    工部尚書搖頭道:“征調工匠不易,且各地情況不同,如何協調?”
    賈瑀說道:“劉大人,可設立專門的調度機構,統一安排,確保人力物力調配有序。”
    工部尚書劉洪浩又問:“那材料供應若出現問題,又該如何?”
    賈瑀答曰:“劉大人,可開辟多條供應渠道,與供應商簽訂長期契約。”
    賈瑀再次提高聲音說道:“再者,海運與貿易緊密相連。海外各國對我國的絲綢、瓷器等商品需求甚旺,海運能大幅增加貿易量,不僅讓商家獲利豐厚,朝廷稅收亦能水漲船高。而貿易繁榮又能帶動各行各業發展,百姓安居樂業,國家繁榮昌盛。諸位大人,這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大業啊!”
    此時,多數人已被賈瑀所描繪的美好前景打動,雖心中仍有顧慮,但出於各種目的開始支持賈瑀。
    然而,齊王卻因覺得在朝會上丟了麵子,依舊死硬反對:“哼,休要在此巧舌如簧,蠱惑人心!本王認定此事絕不可行!你賈瑀不過是個妄圖一步登天的狂妄之徒,滿嘴胡言亂語。本王看你就是別有居心,想借機興風作浪,莫不是背後有人指使?”
    賈瑀不卑不亢地回應道:“齊王殿下,微臣一心隻為國家謀昌盛,絕非為個人私利。還望殿下莫要被情緒左右,應以大局為重。難道殿下是因一己之私,不顧國家前途?還是害怕新的勢力崛起影響了您的地位?”
    齊王怒目而視,大聲嗬斥:“放肆!你這不知死活的東西,竟敢如此汙蔑本王!本王一心為朝廷,豈容你在此信口雌黃!本王反對,乃是看到其中諸多隱患,你這黃口小兒,懂什麽!且這海運風險重重,一旦出事,誰能負責?”
    賈瑀據理力爭:“齊王殿下,風險固然存在,但隻要做好防範措施,便能將風險降至最低。出事自當有人負責,微臣願擔此責。”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齊王冷哼道:“你擔得起嗎?這關乎國家命脈,豈是你能輕易承擔的?”
    賈瑀毫不退縮:“齊王殿下,微臣願以身家性命擔保,定不辱使命。”
    齊王依舊不依不饒:“哼,說得好聽,實際操作起來,困難重重。”
    禮部侍郎歐陽洵這時插話道:“賈大人,此舉怕是有違禮教,與祖宗之法不合啊。”
    賈瑀說道:“歐陽大人,時代變遷,當因時而變,怎能拘泥於舊法?”
    歐陽洵搖搖頭:“祖宗之法不可廢,你這般冒進,實非良策。況且這禮儀規範不可亂,海運之事恐有失體統。”
    賈瑀反駁道:“歐陽大人,祖宗之法也是為了國家繁榮,若能有益於國,適當變通又有何妨?”
    歐陽洵皺眉道:“你這是強詞奪理,禮儀乃是國家根本,不可輕易更改。”
    賈瑀堅持道:“大人,發展才是根本,不能因循守舊。”
    首輔葉高則眯起雙眼,假裝老成地說道:“賈瑀啊,年輕人有衝勁是好事,但此事關乎重大,切不可操之過急。我們需謹慎行事,莫要因一時衝動而給國家帶來災禍。莫不是你急於表現,想借此機會一鳴驚人,卻不顧潛在的隱患?還是想借此打破朝堂的平衡?”
    賈瑀直視首輔葉高,說道:“葉大人,時代在發展,我們不能因循守舊。若總是畏首畏尾,國家如何能進步?這海運之事,經過微臣的深思熟慮,絕非貿然之舉。大人您經驗豐富,目光長遠,想必能看到其中的巨大潛力。還是說大人您擔心有人借此功超越您的地位,威脅到您的權威?”
    首輔葉高臉色一沉,冷冷說道:“賈瑀,休得胡言亂語!老夫一心為朝廷,豈會有你所說的那些心思。你如此口無遮攔,小心禍從口出!且這等大事,需從長計議,不可莽撞行事。”
    賈瑀義正言辭:“葉大人,時不我待,機會稍縱即逝,若不果斷行事,必將錯失良機。”
    葉怒喝道:“你這小兒,不知天高地厚。”
    賈瑀毫不畏懼:“葉大人,微臣一心為公,還望大人明察。”
    齊王再次怒喝道:“你這不知天高地厚的家夥,竟敢頂撞首輔!本王看你就是居心叵測,想借此機會出風頭,謀取高位。你莫要以為巧言令色就能蒙混過關,本王絕不會讓你的陰謀得逞。”
    賈瑀毫不退縮,說道:“齊王殿下,微臣對朝廷忠心耿耿,天地可鑒。若能為國家謀得福祉,個人榮辱又何足掛齒?還望殿下摒棄成見,以國家利益為上。難道殿下執意反對,是害怕新的勢力崛起威脅到您?還是您根本沒有為國家長遠打算的胸懷?”
    齊王暴跳如雷:“你這狂徒,本王的忠心日月可鑒,豈容你在此詆毀!”
    賈瑀寸步不讓:“殿下,事實勝於雄辯,還望您三思。”
    吏部尚書楊永泰也開口道:“賈大人,這人員調配也是個難題,稍有不慎,恐生亂子。”
    賈瑀回應道:“楊大人,可製定嚴格的規則和製度,確保人員安排合理有序。還可從民間選拔有才能之士,為朝廷所用。”
    楊永泰追問:“民間之人魚龍混雜,如何篩選?”
    賈瑀答道:“大人,可設立考核機製,選拔真才實學之人。”
    楊永泰又道:“即便如此,人心難測,如何保證其忠心?”
    賈瑀說道:“楊大人,可加強思想教育,製定獎懲製度。”
    楊永泰繼續說:“這也並非萬全之策。”
    賈瑀說道:“大人,凡事無絕對,但隻要用心去做,定能有所成效。”
    戶部侍郎溫庭凱這時說道:“賈大人,這稅收之事也需細細考量,若貿易量增大,如何確保稅收足額征收?”
    賈瑀說道:“溫大人,可製定完善的稅收政策,加強監管,杜絕偷稅漏稅。”
    溫庭凱又問:“那如何監管?人手從何而來?”
    賈瑀回答:“溫大人,可專門成立稅收監察隊伍,從現有官員中抽調精明能幹之人。”
    戶部侍郎溫庭凱再道:“這又會增加開支。”
    賈瑀說道:“溫大人,長遠來看,稅收增加帶來的收益遠大於開支。”
    兵部侍郎董昭接著說:“賈大人,水師將領的選拔至關重要,如何保證選出的皆是能征善戰之人?”
    賈瑀說道:“董大人,可通過嚴格考核,選拔有經驗、有謀略之人擔任將領。”
    兵部侍郎董昭質疑道:“考核標準如何製定?”
    賈瑀應道:“董大人,可綜合考量武藝、兵法、戰績等方麵。”
    兵部侍郎董昭又說:“那如何防止考核作弊?”
    賈瑀道:“董大人,可多輪考核,多人監考,確保公平公正。”
    朝會上的氣氛愈發緊張,眾人各懷心思,局勢變得更加複雜。
    喜歡紅樓之萬人之上請大家收藏:()紅樓之萬人之上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