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鄭使南越說黎順
字數:4729 加入書籤
鄭鹹安深知此次行動關係重大,稍有不慎便會性命難保。因此,他精心謀劃,巧妙偽裝,將自己打扮成一個毫不起眼的普通商人模樣。
為了不引人注目,他選擇在夜幕降臨之後悄然出發。借著微弱的月光,他小心翼翼地前行,每一步都如履薄冰。道路兩旁的樹林裏不時傳來夜梟的叫聲,讓人心驚膽戰。
然而,越靠近南越北方阮才的勢力範圍,危險也就越大。沿途設置了重重關卡,敵軍的巡邏隊更是頻繁出沒。鄭鹹安心知不能硬闖,隻能憑借著對地形的熟悉和過人的機智,尋找那些防守薄弱的地方悄悄通過。
有好幾次,他差點就被敵軍發現,但好在他反應迅速,及時躲進了附近的草叢或岩石後麵,這才化險為夷。經過幾天幾夜的艱苦跋涉,鄭鹹安終於成功穿越了阮才的勢力範圍。
此時的他已是疲憊不堪,但心中的使命感卻支撐著他繼續前進。又經過一段漫長的路程,鄭鹹安終於遠遠望見了南越的升龍府那巍峨的城牆。
到達升龍府後,鄭鹹安以大淳使者的身份求見南越丞相黎順。然而,黎順府前的守衛卻對他百般刁難,眼神中充滿了懷疑和警惕。
“你自稱是大淳使者?可有信物?”守衛語氣不善地問道。
鄭鹹安不慌不忙,身姿挺拔如鬆,目光沉穩而堅定。他從懷中掏出事先準備好的信物,鎮定自若地說道:“此乃我大淳與貴國聯絡的信物,煩請速速通報黎順大人。”
守衛見信物不假,這才勉強進去通報。過了許久,鄭鹹安終於被帶入府中。
府內,黎順高坐堂上,目光審視著鄭鹹安,緩緩開口道:“大淳使者?所來何事?”
鄭鹹安恭敬地行禮,然後微微仰頭,嘴角含笑,眼中閃爍著自信的光芒,說道:“黎順大人,如今阮才勢大,對您虎視眈眈。我大淳願與您攜手合作,幫您打擊阮才。《論語》有雲:‘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阮才擁兵自重,隻圖私利,不顧大義,實乃小人之輩。我大淳秉持正義,願助您成就平定叛亂之美事,此乃大義之舉。”
黎順微微眯起眼睛,心中一動。原來這黎順也是儒學弟子,聽聞鄭鹹安引用儒家經典,不禁對他多了幾分關注。
黎順假意說道:“合作?哼,大淳能給我什麽好處?若隻是空口白話,這合作怕是難以達成。”
鄭鹹安雙手背後,踱步向前,瀟灑非凡。他深諳黎順的心理,不緊不慢地說道:“大人,您的顧慮我明白。阮才兵強馬壯,您雖占據優勢,但也難免擔憂。與我大淳合作,您就如同增添了堅實的後盾。我們不僅能提供精良的軍備,還能在戰略上給予支持。前段時間,我軍與阮才交戰,以少勝多,將其幾萬大軍打得丟盔棄甲。您想想,若有我大淳相助,阮才豈有不敗之理?《孟子》曾言:‘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如今您與我大淳合作,便是占盡人和,必能成功。您想想,若阮才得勢,他會容忍您手握國王的信任嗎?恐怕到時您的處境會極為艱難。”
黎順暗暗點頭,對鄭鹹安的儒學功底頗為讚賞,態度也稍有緩和,說道:“你所言雖有幾分道理,但這好處還不夠誘人。”
鄭鹹安雙手抱胸,昂首挺胸,口若懸河:“大人,您此言差矣。阮才擁兵自重,早已不把國王放在眼裏,若他得逞,這南越的天下還不知是誰的。我大淳的軍備精良,遠超貴國,定能助您一臂之力。《大學》有雲:‘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當下首要之事便是擊敗阮才,其他皆為後話。《論語》又雲:‘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大人您與我大淳合作,乃是和而不同,共為正道。”
黎順眼中閃過一絲欣賞,說道:“還不夠,我要大淳開放邊境貿易,讓我南越的貨物能在大淳暢通無阻。”
鄭鹹安回應道:“大人,開放邊境貿易並非不可,但這需要雙方逐步協商,一步一步來。如今局勢緊迫,當務之急是先解決阮才這個心腹大患。《論語》曰:‘欲速則不達。’切不可因急於求成而忽略了長遠利益。”
黎順接著說:“不行,必須馬上答應,否則免談。”
鄭鹹安臉色一變,隨即恢複從容,說道:“大人,這貿易之事並非不可商量。我們可以進一步加大貿易規模,為您開辟更多的通商渠道。但您也得明白,合作是相互的,您也需給予我們相應的便利。雙方互通有無,我們大淳的貨物進入南越也是暢行無阻。《禮記》曰:‘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合作之中,隻有相互給予,方能長久。”
黎順不禁對鄭鹹安刮目相看,心中的好感倍增,說道:“那你說說,具體能給我哪些便利?”
鄭鹹安說道:“大人,比如在稅收方麵,我們可以給予一定的優惠,讓您的貨物在大淳能有更好的利潤。《論語》有雲:‘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我們大淳願與您互利共贏。”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黎順搖搖頭:“僅僅是貿易還不夠,遠遠不夠。若合作成功,大淳需割讓部分領土給我南越。”
鄭鹹安臉色大變,義正言辭道:“大人,領土之事絕無可能。但我們可以在貿易上給予您更多優惠,如此一來,您獲得的利益可比暫時的領土更為長久和穩定。我們大淳並非不能單獨打敗阮才,但阮才畢竟名義上是你們南越臣屬。《尚書》有雲:‘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大人,切不可因一時之貪,而誤了大事。”
黎順說道:“哼,那你們自己去對付阮才,別來找我。”
鄭鹹安繼續巧舌如簧:“大人,阮才的軍隊步步緊逼,局勢危急萬分。此刻與大淳合作,是您穩固地位、抵禦外敵的最佳選擇。錯過了這個時機,後果不堪設想。之前的戰役足以證明阮才並非不可戰勝,隻要我們攜手,定能讓他再無翻身之日。”
黎順沉默片刻,說道:“讓我再考慮考慮。”
鄭鹹安趕忙道:“大人,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啊。阮才可不會給您太多時間考慮。”
黎順猶豫著說道:“可這條件……”
鄭鹹安趁熱打鐵:“大人,隻要您答應合作,具體條件咱們都好商量。”
黎順又陷入了沉思之中。
送走鄭鹹安後,黎順立刻召集兄弟子侄親信前來商議。
黎順坐在首位,麵色凝重地說道:“大淳使者前來提議與我們合作共同對付阮才,此事諸位怎麽看?”
黎順的弟弟黎輝率先說道:“兄長,我覺得此事可行。阮才如今勢大,對我們威脅極大。若有大淳相助,我們勝算大增。那大淳使者能言善辯,儒學功底深厚,引經據典,句句在理,想來大淳是有誠意的。”
黎順的侄子黎宏卻搖頭反對:“叔父,聯合外國對付本國之人,這名聲傳出去可不好聽啊。萬一事後被人詬病,我們如何麵對國人?”
這時,黎順的兒子黎武說道:“父親,我倒是覺得這是個難得的機會。借此與大淳建立親密關係,對我們南越未來的發展有益無害。那大淳使者鄭鹹安儒學淵博,所言皆合經典,大淳應是值得合作的。”
大將文衝說道:“大人,此事還需從長計議。雖說能借助大淳之力打壓阮才,但大淳的心思我們難以捉摸,恐有後患。”
謀士武良接著道:“文將軍此言差矣。當下阮才才是心腹大患,若不先解決他,我們哪還有未來可言?與大淳合作,利大於弊。”
長史範宇說道:“可與大淳合作,難免要出讓一些利益,這代價是否過大?”
將領胡猛大聲說道:“怕什麽!隻要能鏟除阮才,些許利益算得了什麽!”
黎輝瞪了一眼胡猛,說道:“胡將軍,話不能這麽說。利益之事非同小可,若輕易讓步,日後我們在南越的地位也會受到影響。”
黎宏附和道:“沒錯,而且與大淳合作,若他們提出過分的要求,我們如何應對?”
文衝皺著眉頭說道:“依我看,我們可以先試探一下大淳的底線,再做決定。”
武良搖搖頭,說道:“萬一試探不成,反而激怒了大淳,那豈不是得不償失?”
範宇思索片刻,說道:“或者我們可以與大淳約定一些明確的條款,確保我們的利益不受損。”
胡猛不耐煩地說道:“如此瞻前顧後,何時才能下定決心?阮才可不會給我們太多時間!”
黎順聽著眾人的爭論,臉色愈發陰沉,說道:“都別吵了!此事關係重大,必須慎重考慮。”
黎輝說道:“兄長,不如我們多收集一些關於大淳和阮才的情報,再做決斷。”
黎武點頭道:“此計可行。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孫子兵法》有雲:‘知彼知己者,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殆。’”
經過幾日的思量和情報收集,黎順最終決定聯合大淳打擊阮才。他深知要名正言順,於是帶著鄭鹹安上朝。
喜歡紅樓之萬人之上請大家收藏:()紅樓之萬人之上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