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廣西善後議對策

字數:5620   加入書籤

A+A-


    賈瑀得知鄭鹹安和張國柱率隊歸來的消息,早早便率領眾人在城門口等候。
    遠遠地,當隊伍的身影出現在視線中,賈瑀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他扯著嗓子高聲喊道:“鄭大人、張總兵,一路辛苦了!”
    鄭鹹安和張國柱快馬加鞭來到城門前,然後利落翻身下馬。
    鄭鹹安拱手說道:“賈大人,讓您久等了。”
    賈瑀連忙上前扶起鄭鹹安,說道:“鄭大人此次出使南越,功不可沒啊!”
    鄭鹹安謙遜道:“賈大人過獎了,若沒有張總兵和將士們浴血奮戰,這任務也難以完成。”
    張國柱也說道:“此次能順利歸來,全賴眾人齊心。”
    賈瑀笑著說道:“快快進城,已為諸位備好接風宴。”
    眾人來到府中,宴席之上,賈瑀舉起酒杯,說道:“諸位為我朝立下赫赫功勳,此乃我朝之幸。”
    鄭鹹安說道:“此次南越之行,雖波折不斷,但終是達成所願。”
    張國柱接著道:“是啊,也多虧了賈總督在後方的支持。”
    賈瑀擺擺手,說道:“都是為了朝廷,為了百姓。鄭大人,您快給我們講講這南越的具體情況。”
    鄭鹹安道:“這南越內部勢力錯綜複雜,各方都在為自己的利益盤算。那黎順看似順從,實則暗藏野心。還有那國王阮福田,看似溫和,實則也在權衡利弊。”
    賈瑀皺眉道:“那可不得不防。那他們的兵力部署和經濟狀況如何?”
    鄭鹹安回道:“他們的兵力在此次戰亂中受損不小,經濟也因戰亂陷入困境。但若是給他們喘息之機,恐怕日後會是隱患。”
    賈瑀又道:“那我們得早做打算,以防有變。”
    酒過三巡,賈瑀問道:“不知這南越後續局勢,鄭大人有何看法?”
    鄭鹹安沉思片刻,說道:“南越內部各方勢力仍在暗中較勁,還需密切關注。我擔心他們日後會有變卦。”
    張國柱說道:“但隻要我們大淳保持強盛,他們也不敢輕舉妄動。”
    賈瑀點頭道:“所言極是。那此次帶回的朝貢,該如何處置?”
    鄭鹹安道:“自然是按規矩呈交朝廷,再做定奪。”
    賈瑀又道:“這朝貢之事不能有絲毫差錯,需安排專人仔細清點。”
    眾人又暢聊許久,直至夜深方才散去。
    接下來的日子裏,賈瑀與鄭鹹安、張國柱等人一同整理此次出使的詳情,準備向朝廷匯報。
    然而,就在此時,朝廷傳來急令,讓他們速速回京。
    原來賈瑀在外平叛的一年,直隸局勢惡化。武英殿大學士張申書平叛一年,不僅沒有鎮壓,反而讓局勢愈演愈烈。而如今賈瑀他們卻距離京城萬裏之遙,皇帝下令,要求賈瑀盡數趕回京城,主持大局。
    賈瑀眉頭緊鎖,在營帳中來回踱步,說道:“局勢如此危急,我們必須盡快想出對策。”
    鄭鹹安沉思片刻,說道:“大人,不如我們兵分幾路,輕裝簡行,日夜兼程,或許能盡快趕回京城。”
    張國柱搖搖頭,說道:“不妥,兵分幾路力量分散,萬一途中遭遇敵軍,恐難以應對。”
    這時,公孫羽站出來,說道:“大人,末將建議走海運,如此或能更快抵達京城。”
    賈瑀停下腳步,思索片刻,說道:“海運?此計可行,但風險亦不小。”
    公孫羽道:“大人,從南寧到北京海運兵馬一般需以下步驟。首先從南寧出發,兵馬在洋關碼頭等港口裝船,那裏是重要的通商口岸,物資和兵馬在此匯聚裝船發運。然後船隻沿邕江順流而下,進入珠江水係,途經梧州、廣州等重要港口城市。”
    鄭鹹安接著說道:“這一路上也不輕鬆啊,水流狀況複雜,還得操心船隻的調度和物資的供應。”
    張國柱說道:“沒錯,而且進入珠江口出海後,那才是真正的挑戰。茫茫大海,變幻莫測,台風、海盜,哪一個都不好對付。”
    公孫羽道:“但隻要做好充足準備,未必不能應對。咱們可以多安排了望手,加強戒備。”
    鄭鹹安擔憂道:“就算能避開台風和海盜,這一路上士兵們的身體能否吃得消也是個問題。很多人從未經曆過海上航行,暈船嘔吐怕是常事。”
    張國柱附和道:“是啊,這會大大影響士兵的戰鬥力。”
    賈瑀說道:“這些困難確實棘手,但陸路耗費時日太長,萬一京城有變,我們罪責難逃。”
    公孫羽急忙道:“大人,末將覺得還是海運值得一試。咱們可以準備充足的藥品和食物,盡量減少士兵的不適。”
    鄭鹹安猶豫道:“可這畢竟風險太大,萬一有個閃失……”
    張國柱說道:“但如果成功,確實能快速回京支援。”
    賈瑀沉思良久,一咬牙說道:“罷了,就走海運!富貴險中求,為了京城,拚一把!”
    眾人一番商議後,決定采納公孫羽的建議。
    賈瑀安排軍需局的葛興、曲岩迅速調配力量準備大軍海運,同時,剛剛從四川隨著後方物資一起來到的薛蝌也被賈瑀找來,讓幾人一起籌劃海運事宜。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葛興率先說道:“大人,海運所需船隻眾多,一時間恐怕難以湊齊。”
    曲岩接著道:“是啊,而且物資的裝載和分配也是個大問題。”
    薛蝌拱手道:“諸位大人莫急,在下多年奔走行商,深知各地情況,尤其是海運方麵。咱們可以去廣州調來賈家商行的大海船,還能租借其他商行的船。”
    葛興眼睛一亮,說道:“這倒是個好主意,隻是能否來得及?”
    薛蝌自信地說道:“我即刻派人快馬加鞭去廣州聯係,加急調配,應該能趕上。”
    曲岩道:“那物資方麵,又該如何安排?”
    薛蝌說道:“物資方麵,要按照重要程度和緊急程度分類裝載。輕便且急需的物資可優先放置在易於取用的位置。”
    曲岩說道:“士兵的編隊也要重新調整,保證每個船上都有足夠的戰鬥力。”
    薛蝌思索片刻道:“不如先製定一個詳細的計劃,包括每艘船的用途、搭載人數、物資分配等。”
    賈瑀聽著眾人的討論,說道:“你們務必抓緊時間,京城局勢緊迫,不容有失。”
    葛興說道:“大人,那這船隻的維修和檢查也得抓緊進行,確保航行安全。”
    曲岩接著說:“還有導航和海圖的準備,不能有差錯。”
    薛蝌道:“這些我都會安排妥當,大人放心。”
    幾人齊聲應道:“是,大人!”
    接下來的日子裏,薛蝌親自安排人手去廣州聯係調船事宜,葛興等人則日夜忙碌,四處奔波,為海運做著緊張的準備工作。
    賈瑀則和公孫羽、鄭鹹安、何來興、劉洵、陶何傲等人商議廣西善後和選調軍隊。
    賈瑀麵色凝重,率先開口道:“如今局勢緊迫,廣西這邊的事務也需妥善安排,方能安心回京。諸位對此有何見解?”
    公孫羽沉思片刻,說道:“大人,廣西叛亂雖平,但仍需留下部分兵力駐守,以防再生事端。首先,整改親衛營,變為五營,每營五百人,統領交由焦城。其次,補齊五虎營,共計一萬五千人。另外,從川軍五營和廣西桂軍精選一萬五千人,組成風雷炎雲影五豹營。餘下軍隊留在廣西,並向朝廷舉薦張國柱為廣西都指揮使。”
    鄭鹹安接著道:“此安排甚為妥當。親衛營整改後,戰力想必能有所提升。五虎營補齊,也能增強守備力量。”
    何來興說道:“那這精選組成的五豹營,當嚴格訓練,使之成為精銳之師。”
    劉洵點頭道:“不錯,且張國柱將軍有勇有謀,舉薦他為廣西都指揮使,定能保廣西一方平安。”
    陶何傲道:“隻是這人員選拔和調配,還需精心籌劃,確保公正公平。”
    賈瑀聽著眾人的發言,頻頻點頭,說道:“諸位所言皆有道理。那咱們就盡快著手安排,務必使各項事宜有條不紊地進行。鄭鹹安、何來興、劉洵,我希望你們能留在廣西,掌控此地局勢,為朝廷守好這一方土地。”
    鄭鹹安鄭重說道:“大人放心,定不辱使命。隻是這後續的軍餉和補給,還望大人多多費心。”
    賈瑀應道:“這是自然,我會想辦法協調。”
    何來興也表態:“我等必當竭盡全力。但廣西的民生也需關注,不能隻重軍事。”
    賈瑀說道:“這是必然,要讓百姓安居樂業,才能長治久安。”
    劉洵跟著道:“願為廣西的穩定肝腦塗地。隻是這地方官員的管理也不能鬆懈,以防貪腐誤事。”
    賈瑀說道:“我已有考量,會加強監管。”
    隨後賈瑀同陳春瑄、朱光祖等人向朝廷建議,將廣西三司遷往南寧。
    他們認為,此次參與叛亂的土官全部改為流官,如此方能更好地管理地方,穩定局勢。
    此外,他們還推薦鄭鹹安為布政司右布政使,何來興為南寧知府,劉洵為思明知府。他們相信,這些被推薦之人皆有能力勝任相應職位,能夠為廣西的發展和穩定做出貢獻。
    陳春瑄說道:“大人,這流官的選派也需謹慎,要選那些清正廉潔、有能力的官員。”
    朱光祖附和道:“是啊,不能讓一些庸官汙吏壞了大事。”
    賈瑀點頭道:“這是自然,此事也要盡快落實。”
    喜歡紅樓之萬人之上請大家收藏:()紅樓之萬人之上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