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 平安州案終無果

字數:4894   加入書籤

A+A-


    賈瑀心事重重地回到府中,腦海裏一直不停地思索著內閣如今那混亂不堪的局勢,眉頭緊蹙,滿麵愁容。
    就在此時,管家匆匆來報,說是李白居前來拜訪。賈瑀趕忙讓人將李白居請進書房。
    李白居一進門,便毫不客氣地坐下,憂心忡忡地說道:“毅恒,如今這朝中局勢可謂是亂如麻啊!簡直是讓人焦頭爛額,不知如何是好。”
    賈瑀苦笑著回應道:“逸懷所言極是。新臣入閣,內閣紛爭不斷,我也是整日裏憂心忡忡,寢食難安。每每想到這亂局,便覺心煩意亂。”
    李白居坐下之後,輕抿了一口茶,緩緩說道:“葉高和王天培針鋒相對,互不相讓,如此下去,隻怕會嚴重影響朝廷的正常運轉。他們這般爭鬥,全然不顧大局,實在令人憂心。”
    賈瑀皺著眉頭,滿臉愁容地說道:“我也曾多次勸解,怎奈二人皆是油鹽不進,根本聽不進去。我苦口婆心,好言相勸,他們卻充耳不聞,依舊我行我素。”
    李白居微微點頭,若有所思地說道:“那你對此可有應對之策?可有想出什麽法子來化解這僵局?”
    賈瑀歎了口氣,無奈地搖搖頭說道:“我如今也是毫無頭緒,不知該如何是好。逸懷可有什麽高見?還望你能為我指點一二。”
    李白居沉思片刻,神情嚴肅地說道:“依我之見,當務之急是要穩定局勢,不可讓他們之間的矛盾進一步激化。否則,這亂局隻會愈發難以收拾。”
    賈瑀說道:“可如何才能穩定局勢?這可是個棘手的難題啊。”
    李白居道:“或許可以從新入閣的幾位大臣入手,了解他們的想法和立場,爭取他們的支持。先探清他們的心思,再做打算。”
    賈瑀點點頭,說道:“言之有理,不過這幾位新臣初來乍到,態度尚不明確,隻能慢慢來。此事急不得,需謹慎行事。”
    李白居聽了賈瑀的話,神色凝重地點點頭,語氣沉重地說道:“毅恒所言甚是。可如今這局勢,若再如此下去,朝綱必亂。屆時,隻怕是國將不國,後果不堪設想啊。”
    賈瑀憂心忡忡地在書房中踱步,繼續說道:“可我們身為臣子,又能如何?隻能在這亂局中盡量周旋,尋得一線生機。稍有不慎,便可能粉身碎骨。”
    李白居沉思片刻,說道:“不如我們暗中聯合一些立場堅定、一心為國的大臣,形成一股清流之力,或許能在關鍵時刻發揮作用。”
    賈瑀停下腳步,搖搖頭說:“此舉風險太大,稍有不慎,便會被視為結黨營私,引來殺身之禍。這可是掉腦袋的大事,不得不慎重啊。”
    李白居歎口氣道:“那難道我們就隻能坐以待斃,看著局勢愈發不可收拾?難道就沒有別的辦法了嗎?”
    賈瑀緩緩坐下,目光深邃地說道:“也並非毫無辦法,隻是需要等待時機。如今還是隻能看新入閣的大臣中,或許有能為我們所用之人。隻能期盼能有轉機出現。”
    李白居眼前一亮,急切地問道:“大人可是心中已有合適的人選?不知大人心中所想到的是誰?”
    賈瑀微微頷首,說道:“禮部侍郎陳鵬年,此人剛正不阿,且頗有抱負,或許可以拉攏。但也需進一步觀察,不可貿然行事。”
    李白居皺起眉頭,擔憂地說道:“可我們對他了解甚少,萬一他與葉高或王天培等人沆瀣一氣,那我們豈不是自找麻煩?若是看走了眼,那可就糟糕了。”
    賈瑀說道:“所以需要派人暗中探查他的為人和行事作風,若確實可用,再行拉攏之事。務必小心謹慎,不可打草驚蛇。”
    李白居點頭應道:“大人考慮周全,那此事就盡快安排。但願一切順利,能為我們尋得助力。”
    賈瑀又道:“還有那刑部尚書李可正,看似中立,實則心思難測,也需留意。切不可被他的表象所迷惑。”
    李白居又道:“那不如從皇上那裏尋找突破口,揣摩聖意,按照皇上的心思行事。說不定能得到皇上的支持。”
    賈瑀皺起眉頭,果斷地說道:“皇上心思難測,此舉風險太大。稍有差錯,便是萬劫不複。”
    兩人陷入了沉默,良久,李白居突然說道:“要不我們暗中收集葉高和王天培的把柄,以此來要挾他們,讓他們暫且放下紛爭。”
    賈瑀連忙擺手,嚴肅地說道:“此乃下策,一旦被發現,我們將萬劫不複。此計太過冒險,絕不可行。”
    李白居也意識到此計不妥,說道:“那實在不行,我們隻能暫時保持中立,等待時機。也隻能如此了,隻是不知要等到何時。”
    賈瑀長歎一聲:“也隻能如此了,隻是這等待的過程,不知又會生出多少事端。前途未卜,實在令人擔憂。”
    李白居說道:“賈大人莫要太過憂慮,車到山前必有路。總會有辦法的,不必太過悲觀。”
    賈瑀點點頭,說道:“但願吧,如今也隻能走一步看一步了。隻能祈求上蒼保佑,能讓我們平安度過此劫。”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李白居撓撓頭,說道“毅恒,你趕緊想辦法把公孫羽調回來,他足智多謀,才能更好解決如今問題。他若在,定能想出良策。”
    賈瑀聽了李白居的話,眉頭微皺,說道:“公孫羽遠在外地任職,調他回京又談何容易,況且這其中牽扯眾多,還需從長計議。此事困難重重,不是一時半會兒能解決的。”
    李白居歎了口氣,說道:“那咱們如今可真是陷入困境了,若是公孫羽在,說不定能想出絕妙的法子應對這亂局。隻可惜他不在啊。”
    賈瑀沉默片刻,緩緩說道:“也不能全指望公孫羽,咱們還得自己想法子。隻是這朝中局勢錯綜複雜,稍有不慎,便會萬劫不複。我們必須小心應對,切不可莽撞行事。”
    兩人又商議了許久,直到夜幕降臨,李白居才告辭離去。賈瑀望著他的背影,心中依舊充滿了迷茫和擔憂。
    果然,人員的增加並未帶來什麽益處。在內閣經曆了幾次激烈的爭吵與討論之後,最終做出了決定:平安州節度使陳述被撤職,並接受調查。各個參與走私的商會商戶,則按照具體情況紛紛被處以罰款了事。
    然而,至於幕後之人,此事卻不了了之。其他相關官員也並未被問罪,隻是受到了嚴加申飭,責令今後嚴格關防。
    在一座金碧輝煌的北靜王府中,燈火輝煌,映照得整個府邸如同白晝。開國一係的眾人正齊聚一堂,舉行著一場奢華無比的宴會,以慶祝平安州走私案的“完美解決”。
    北靜王水溶高坐在首位,一身華麗的錦袍,其上繡著的金絲線在燭光的映照下閃爍著耀眼的光芒。他神態悠然,嘴角微微上揚,透露出一絲得意之色。他的身旁依次坐著史鼎、馬尚、陳瑞文、陳光珠、馮紫英、謝鯨、王子勝、王子朋等人,個個麵帶喜色,眉飛色舞。
    “此次平安州之事,咱們算是有驚無險,還賺得盆滿缽滿,來,幹杯!”北靜王水溶舉起手中那精致的酒杯,高聲說道。他的聲音在寬敞的大廳中回蕩,帶著一種難以掩飾的興奮。
    眾人紛紛響應,舉起酒杯,仰頭一飲而盡。
    史鼎笑著說道:“多虧了王爺的英明決策,咱們才能安然無恙。若不是王爺運籌帷幄,隻怕此次難以如此順利。”他的臉上堆滿了諂媚的笑容,眼睛緊緊地盯著北靜王,期待著得到更多的賞識。
    馬尚也趕忙附和道:“是啊,不過這隻是個開始,接下來咱們可得好好謀劃謀劃。未來的路還長,咱們要趁著這股勢頭,進一步擴大咱們的勢力。”
    陳瑞文微微眯起眼睛,眼神中透露出一絲謹慎,說道:“如今雖說暫時逃過一劫,但朝廷那邊恐怕不會善罷甘休,咱們還是要小心行事。不可掉以輕心,以免功虧一簣。”
    陳光珠點點頭,說道:“沒錯,咱們得想辦法鞏固勢力,拉攏更多的人。隻有團結更多的力量,咱們才能在這波譎雲詭的朝堂中站穩腳跟。”
    馮紫英說道:“不如咱們多在朝中安插些自己的人手,這樣也能及時知曉消息。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謝鯨接著說:“我看可以從那些新入閣的大臣入手,看看有沒有能為我們所用之人。那些新官初來乍到,或許更容易被我們拉攏。”
    王子勝拍了一下桌子,說道:“對,不能讓葉高他們那些人一直壓著咱們。咱們要讓他們知道,開國一脈可不是好惹的。”
    王子朋則說道:“咱們還得繼續拓展生意,增加財源,這樣才能有更大的實力。有了足夠的錢財,何事辦不成?”
    北靜王水溶聽著眾人的議論,微微點頭,說道:“諸位所言皆有道理。不過,切不可操之過急,以免引起懷疑。咱們要一步一步來,暗中布局。欲速則不達,切不可因一時的衝動而壞了大事。”
    眾人紛紛應是,氣氛愈發熱烈起來。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眾人的討論愈發激烈。每個人都迫不及待地發表著自己的見解,謀劃著未來的發展。大廳中彌漫著濃烈的酒氣和嘈雜的人聲,仿佛這一場勝利隻是一個開端,而他們即將迎來更加輝煌的成就。
    喜歡紅樓之萬人之上請大家收藏:()紅樓之萬人之上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