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 北征之謀深慮遠
字數:4677 加入書籤
第452章北征之謀深慮遠
永正皇帝說道:“諸卿退下,各自完成各自的任務。賈愛卿留下,朕還有話對你說。”
眾大臣紛紛行禮告退,議事廳內隻剩下永正皇帝和賈瑀。
永正皇帝神色嚴肅,目光緊盯著賈瑀說道:“賈愛卿,此次與泰胡部落合作,乃是關乎我大淳國運之戰,朕對你寄予厚望。朕知你心思縝密,作戰勇猛,但此番局勢複雜,切不可掉以輕心。”
賈瑀拱手道:“陛下放心,臣定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永正皇帝微微點頭,接著說道:“朕聽聞泰胡部落內部也並非鐵板一塊,一些分支首領之間素有嫌隙。你在協調之時,務必洞察秋毫,莫讓這些矛盾影響了戰事。而且,對於他們的利益訴求,也要妥善處理。”
賈瑀應道:“臣明白,定會小心應對,盡力化解。還請陛下明示,哪些利益訴求是可以滿足,哪些是需要斟酌的?”
永正皇帝說道:“隻要不損害我大淳根本利益,一些適當的賞賜和優待是可以的。比如給予一定的財物和榮譽封號。但若是涉及領土劃分和重要官職任免,絕不能輕易答應。另外,他們若想要更多的貿易機會,可在合理範圍內給予支持。”
賈瑀說道:“臣記住了,定當謹慎權衡。”
永正皇帝輕歎了一口氣:“朕也知道,這其中的難處甚多。但朕相信你的能力,定能處理妥當。若遇棘手之事,可直接向朕稟報。”
賈瑀堅定地說道:“多謝陛下信任,臣定不辜負陛下重托。隻是這泰胡部落的風俗習慣與我大淳多有不同,臣在協調過程中,還需注意哪些方麵?”
永正皇帝思索片刻道:“盡量尊重他們的習俗,但也要讓他們明白,也要讓他們明白,在大是大非麵前,必須遵循我大淳的規矩。比如他們的祭祀方式,隻要不違背禮教,可適當包容;但若是有違法度之事,必須製止。還有他們的婚姻習俗,若與我朝律法衝突,也要加以引導規範。”
賈瑀拱手道:“臣明白,會把握好分寸。”
永正皇帝眉頭微蹙,神色間略帶猶豫地說道:“賈瑀,朕經過深思熟慮,這打算讓安順親王擔任此次北征的主帥。當然,愛卿不要多想,並不是朕不信任愛卿,隻是此次戰事宏大,牽涉眾多,讓安順親王居中調配,可統籌全局,前線作戰指揮依舊還是愛卿主管。朕深知愛卿之能,相信愛卿在前線定能奮勇殺敵,立下赫赫戰功。”
賈瑀聽聞此言,心中先是一驚,但很快恢複鎮定,拱手說道:“陛下聖明,此安排定有深意。臣自當竭盡全力,輔佐親王,為我大淳戰勝凶奴。隻是這親王久未參與戰事,臣擔心在一些決策上,可能會有所分歧。”
永正皇帝說道:“愛卿放心,朕會囑咐親王,多聽取你的意見。但你也要尊重親王的權威,不可獨斷專行。若真有爭議,當以大局為重,共同商議出最佳方案。”
賈瑀應道:“多謝陛下,那臣在與親王溝通時,若有不同看法,當如何處理?”
永正皇帝道:“以戰事大局為重,共同商議,權衡利弊。切不可意氣用事,更不能因私廢公。遇到難以決斷之事,可快馬傳書與朕,由朕定奪。”
賈瑀鄭重應道:“陛下放心,臣必不負所托,與親王通力合作,早日凱旋。”
永正皇帝微微頷首,目光中透著期許:“賈愛卿深明大義,朕甚是欣慰。安順親王經驗豐富,在後方調度資源、協調各方,可為前線提供堅實後盾。而愛卿在前線衝鋒陷陣,定要把握戰機,切不可有絲毫懈怠。”
賈瑀說道:“陛下,那後勤保障方麵,臣需要與親王如何對接?”
永正皇帝回答:“朕會讓專人負責協調,你與親王隻需定期溝通需求即可。但你要及時匯報前線的情況,不可隱瞞。物資的調配運輸,都要安排妥當,確保前線供應充足。”
賈瑀深深一拜:“臣必當凱旋而歸,以報陛下之恩。”
賈瑀告退離開,一路上心事重重。他不禁想起這安順親王蕭義季,這蕭義季是如今永正帝唯一在世的兄弟。他本來就為人恭順低調,尤其是在忠順親王蕭義真和武義親王蕭義康兩人謀逆之後,安順親王蕭義季愈發低調,在朝堂之上仿若一個透明人般存在。
蕭義季身材修長,麵容清瘦,眼神中總是透著一種深邃而內斂的光芒。他平日裏總是身著樸素的服飾,不事奢華,行為舉止也極為穩重。雖出身皇家,卻無半分驕奢之氣。在朝堂的風波中,他始終謹言慎行,不輕易卷入權力的爭鬥。
他的心思縝密,看似沉默寡言,實則內心有著自己的盤算。對於權謀之事,他並非不精通,隻是選擇了避其鋒芒,以求自保。
如今皇上讓他擔任北征主帥,這對他來說或許也是一個極大的考驗。是借此機會一展抱負,還是依舊保持低調,隻做個名義上的統帥,誰也猜不透他的想法。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賈瑀喃喃自語道:“不管怎樣,先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以大局為重。”
賈瑀走後,永正帝看著賈瑀離去的背影,問到身邊的親信太監高進忠說道:“小高,你知道朕為什麽要讓安順親王來擔任主帥,而不是賈瑀嗎?”
高進忠連忙回道:“奴才愚鈍,奴才不知。”
永正帝哼了一聲:“嗯。你個滑頭,朕讓你說你就說吧。”
高進忠猶豫著說道:“嗯,奴才猜測皇上應該有兩個目的吧。其一,賈大人雖勇猛善戰、忠心耿耿,但此次戰事規模龐大,牽扯眾多,或許皇上覺得多一位親王統籌,更能協調各方,保障資源調配的順暢。其二,這安順親王向來低調,讓他出任主帥,也可平衡朝堂各方勢力,免得有人借機生事。不知奴才說得可對?”
永正帝沉默片刻,緩緩說道:“你這奴才,倒也能猜到幾分。但此事遠不止如此簡單。賈瑀戰功赫赫,朕自然是信得過他。可如今朝堂之中,對他的嫉妒與猜疑之聲漸起。若朕執意讓他獨掌大權,難免會令他成為眾矢之的。讓安順親王參與其中,一來可分擔部分壓力,二來也能對賈瑀有所製衡,以免他日後生出驕縱之心。而且,此次北征所需資源眾多,若隻讓賈瑀負責,難免會出現調度不當的情況。再者,這也是為了平衡皇家內部的勢力,避免賈瑀功高震主。還有,讓親王參與,也可彰顯皇家對此次戰事的重視。”
高進忠趕忙應道:“皇上聖明,思慮周全,實乃我大淳之福。”
永正帝長歎一聲:“朕也不願如此猜忌功臣,但為了江山社稷的穩固,不得不謹慎行事啊。”
高進忠小心翼翼地說道:“皇上用心良苦,相信賈大人日後定會明白皇上的一片苦心。”
永正帝擺了擺手:“罷了,且看他們如何應對此次北征吧。”
永正帝內心想到,還有第三點,如今朕年事已高,雖然日日服用丹藥,但是古往今來,有幾個皇帝真的能長生不老呢?而朕的幾個孩子,無論是蕭緯還是蕭綱蕭繼三人,哪個也不能讓朕放心地把江山交給他們。而這安順蕭義季比朕小了將近十歲,如果朕也真的有一天不幸,朕的幾個孩子,未來的皇帝能壓製住他這個叔叔嗎?雖然蕭義季他向來恭順低調,但是,哼,他畢竟是先帝的兒子,先帝的兒子又有哪一個是善茬?
想到此處,永正帝眉頭緊鎖,心中的憂慮愈發沉重。他深知宮廷鬥爭的殘酷,權力的更迭往往伴隨著血雨腥風。自己的孩子們尚且稚嫩,若自己一旦駕崩,這江山社稷能否安穩傳承,實在是難以預料。
永正帝不禁又回想起過往的種種,那些為了皇位兄弟相殘、父子反目的故事,讓他不寒而栗。他暗暗發誓,一定要在有生之年為後代鋪平道路,確保大淳江山的長治久安。
永正帝說道:“小高啊,你說朕是不是想得太多了?”
高進忠連忙道:“皇上,您這是深謀遠慮,為了大淳的千秋萬代著想,一點都不多。”
永正帝長歎一口氣:“但願如此吧。可這局勢,真讓朕感到力不從心啊。”
高進忠寬慰道:“皇上,您洪福齊天,定會逢凶化吉,此次北征也定會大獲全勝。”
永正帝苦笑道:“借你吉言了。隻是這朝中各方勢力蠢蠢欲動,朕不得不防啊。”
高進忠說道:“皇上,您放心,有賈大人和安順親王在,定能穩住局勢。”
永正帝搖了搖頭:“但願吧,隻是這未來的路,還長著呢。”
高進忠道:“皇上,您莫要太過憂心,保重龍體要緊。”
永正帝擺了擺手:“罷了,你退下吧。”
高進忠行禮告退。
永正帝獨自在議事廳內踱步,喃喃自語道:“朕這皇位,坐得也不安穩啊。”
喜歡紅樓之萬人之上請大家收藏:()紅樓之萬人之上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