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7章 太後信瑀托朝綱
字數:5095 加入書籤
這場勝利,來得輝煌而震撼,幾乎是以零傷亡的極小代價取得。其戰績之卓越,仿若璀璨星辰,在天際閃耀,令人矚目驚歎。
京城中的各方勢力,麵對賈瑀,內心皆充滿了複雜的情感。既懷著深深的敬意,敬的是他那赫赫戰功,仿若戰神降臨,以雷霆萬鈞之勢鑄就輝煌;又帶著難以掩飾的畏懼,畏的是他那淩厲手段,猶如寒風凜冽,讓人不敢輕易忤逆。
在此之後,賈瑀鄭重且有條不紊地著手冊立新皇的重大事宜。他神色肅穆,聲音洪亮地宣布,先皇永正皇帝如今僅存的唯一血脈,便是一位尚在繈褓之中、隻有一歲多的稚嫩皇子。於是,這位幼小而懵懂的皇子,在眾人的矚目中,被莊重地確立為皇位的合法繼承人。同時,新帝的年號被定為“正治”,蘊含著對新朝的期許與祝願。
然而,鑒於皇子尚在繈褓,年歲實在幼小,根本無法親理繁雜的朝政。因此,這一重任便落在了賈元春的身上,由她負責對新帝進行悉心的輔導和教養。
同時,賈瑀力主把賈元春尊為太後。此議一出,頓時在朝中引發了不小的波瀾。期間,出現了諸多不同的聲音。有人言辭激烈地認為,此舉嚴重不合禮法,有違祖製;也有人憂心忡忡地覺得,賈元春資曆尚淺,恐難以擔當此等重任。然而,在賈瑀堅定不移的強力推動之下,那些反對的聲音終究未能阻止這一決策。最終,賈元春還是成功地成為了尊貴的太後。
由於此前的數次動亂,朝中局勢動蕩不安。如今,連二品以上的官員都極為稀少,他們中的大多數都在這一係列的混亂之中不幸喪生。這一局麵,反倒使得賈瑀在處理政務時,幾乎沒有遇到任何實質性的阻礙。
接著,朝廷的權力架構開始重新布局。由賈元春垂簾聽政,她雖居於幕後,卻也展現出了一定的決斷力。太後賈元春奉皇帝之命,鑒於賈瑀北征凶奴時的英勇無畏、平定謀逆時的果敢堅毅、穩定社稷時的卓越功勳,特冊封其為秦國公,擢升為太傅,並且讓他兼任內閣首輔之職,使其權傾朝野。
接著,太後又任命林之煥、李鴻漢為內閣大學士,由內閣統管一切政務,以確保朝廷的運轉得以有序進行。
接下來至關重要的任務,便是補齊六部的堂官,以及京城官員的空缺,以充實朝廷的管理力量,使國家機器能夠正常高效地運轉。
這一日,賈瑀、林之煥和李鴻漢三人神色凝重地坐在內閣中,共同聚精會神地商量著相關事宜。
賈瑀率先打破沉默,說道:“如今六部空缺眾多,必須謹慎選拔,務必選出能擔當重任、為國為民的賢能之士。”
林之煥微微點頭,接著說道:“賈大人所言極是,隻是這人選著實難以抉擇。那些有才能的,未必願意在此時卷入這複雜的朝局;而那些主動謀求的,又未必有真才實學。賈大人,您對此可有什麽想法?”
李鴻漢也附和道:“是啊,賈大人,還得靠您拿個主意。”
賈瑀沉思片刻,緩緩說道:“依我之見,不如從地方官員中挑選政績卓著者,或許能解燃眉之急。”
林之煥說道:“賈大人高見,隻是具體該如何篩選呢?”
賈瑀說道:“像各地巡撫布政使按察使都可以考量。隻是,這其中的關係也頗為複雜,還需細細斟酌。”
林之煥說道:“賈大人,我認為湖廣布政使劉正風、浙江按察使趙天明、福建布政使孫宏遠等人,為官清廉,政績斐然,可為可用之才。不知賈大人意下如何?”
李鴻漢緊接著道:“賈大人,下官覺得江西布政使吳俊賢、廣東按察使周雲翔、山東布政使鄭文昌也都是能擔大任之人。”
賈瑀聽著他們的舉薦,眉頭緊鎖,在房間裏來回踱步,思索著這些人選的利弊,然後說道:“諸位所言,都有一定道理。隻是這用人之事,關乎朝廷未來,切不可馬虎。”
林之煥又道:“賈大人,那這幾位大人的具體任職安排,您有何想法?”
賈瑀停下腳步,說道:“且先不忙定論,還需進一步了解他們的專長和能力。”
李鴻漢說道:“賈大人,那是否要派人去實地考察一番?”
賈瑀點點頭:“這倒是個辦法,但也要快,不能拖延太久。”
林之煥接著說:“那這考察之人,又該如何選派?”
賈瑀思索片刻:“就從我們信得過的人中挑選,一定要公正廉潔。”
李鴻漢應道:“賈大人放心,下官明白。隻是這信得過的人,還得您來定奪。”
賈瑀轉頭對內閣中書說道:“盡快把這個決定,行文各衙門。”
身後的內閣中書停下筆,“是,大人,”連忙又接著低頭記錄。
終於敲定了名單,三人去向太後稟報。
來到太後寢宮,賈瑀率先開口:“太後,經過臣等仔細商議,六部堂官的人選名單已初步擬定。”
太後微微點頭,說道:“賈大人,你且說來聽聽。”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賈瑀接著說道:“吏部尚書擬定為林啟賢,兵部尚書為朱勁鬆,禮部尚書是江蘇布政使劉正風,刑部尚書為浙江按察使趙天明,戶部尚書為江西布政使吳俊賢,工部尚書為福建布政使孫宏遠。都察院左都禦史為蘇文淵,右都禦史為程翰章。吏部左侍郎為許靖安,右侍郎為孟逸塵。兵部左侍郎為曹勳,右侍郎為謝崇光。禮部左侍郎為陳於鼎,右侍郎為傅啟光。刑部左侍郎為吳起龍,右侍郎為周昌儒。戶部左侍郎為黃國昌,右侍郎為宋之普。工部左侍郎為朱大受,右侍郎為葉重華。”
太後聽後,沉默片刻,說道:“賈大人,哀家對這些官員不甚了解,這用人之事,哀家全憑你做主便是。”
賈瑀趕忙說道:“太後,這可使不得,用人關乎朝廷根基,還需太後定奪。”
太後輕輕擺了擺手,說道:“賈大人,你一心為朝廷,哀家信得過你。這些年若不是你,朝廷不知亂成什麽樣了。哀家隻願照顧好新帝,這朝政之事,還得靠你。”
林之煥趕忙上前一步,說道:“太後,賈大人眼光獨到,臣等對此次人選也頗有信心。”
李鴻漢也說道:“太後,賈大人的決策向來明智,臣等願聽從賈大人安排。”
太後說道:“既然你們都覺得可行,那便如此吧。隻是日後若有差池,你們可要擔當責任。”
李鴻漢連忙說道:“太後放心,有賈大人把關,定不會出錯。”
賈瑀說道:“二位大人過獎了,這都是大家共同商議的結果,若有不妥之處,還望太後責罰。”
太後輕抿一口茶,說道:“賈大人,朝廷之事,哀家就托付給你了,你可要盡心盡力。”
賈瑀等人連忙跪地謝恩:“謝太後信任,臣等定當竭盡全力,不負太後所托。”
太後揮了揮手,說道:“起來吧,說說這幾位的具體職責和分工。”
賈瑀起身,恭敬地說道:“林啟賢大人為官公正,善於選拔人才,定能為朝廷選拔良臣。朱勁鬆大人熟知兵法,可整頓兵部事務。劉正風大人在地方治理有方,能為禮部帶來新的氣象。趙天明大人斷案公正,必能使刑部公正執法。吳俊賢大人理財有道,可管理好戶部事務。孫宏遠大人做事嚴謹,能統籌工部事宜。蘇文淵大人剛正不阿,能監督百官。其他人也都可以勝任。”
太後微微頷首,說道:“希望你們的選擇是正確的。如今朝廷百廢待興,你們要盡心輔佐新帝,重振朝綱。”
三人齊聲應道:“臣等定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太後說道:“好了,你們退下吧,盡快安排這些官員上任,莫要耽誤了朝廷事務。”
三人告退離開太後寢宮。
回到內閣,林之煥說道:“賈大人,接下來的安排還得您多費心。”
李鴻漢也說道:“是啊,賈大人,我們都聽您的指示。”
賈瑀說道:“二位大人言重了,大家共同商議,共同為朝廷效力。不過這安排事宜確實要抓緊,不能有絲毫懈怠。”
林之煥說道:“賈大人,那這上任的流程和文書準備,您看如何安排?”
賈瑀說道:“流程按照以往慣例,但文書一定要嚴謹清晰,不能有任何差錯。”
李鴻漢說道:“賈大人,那這官員上任後的考核製度,是否要重新製定?”
賈瑀思考片刻:“現行的考核製度有其可取之處,但也需根據實際情況做些調整。”
林之煥接著問:“那具體的調整方向,賈大人可有想法?”
賈瑀說道:“先以三個月為期,觀察他們的政績和作為,再做定奪。”
李鴻漢點頭道:“賈大人考慮周全,下官佩服。”
林之煥說道:“賈大人,那這期間是否要安排專人監督?”
賈瑀說道:“這是自然,此事就交由二位大人負責。”
林之煥和李鴻漢齊聲應道:“是,賈大人。”
林之煥說道:“賈大人,我這就去安排相關事宜。”
李鴻漢也說道:“我會協助林大人,確保一切順利。”
喜歡紅樓之萬人之上請大家收藏:()紅樓之萬人之上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