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前因……

字數:3693   加入書籤

A+A-


    出了房門,吳陽鵬望著雪花皚皚的清幽小院,神情萎靡,有些不知所措。
    屋內的龐春梅見狀,一同跟著出來。
    “小梅姐……”吳陽鵬麵露訕訕之色。
    龐春梅眸光微沉,臉色也不好看,她伸出小手推了推吳陽鵬的肩膀,示意他別在屋門口繼續說下去,以免屋內的吳月娘聽見,心裏難受。
    吳陽鵬會意,點了點頭,和龐春梅來到院子大門處的簷廊下。
    龐春梅這時才沉聲開口問道:
    “這到底是怎麽回事?自從小姐與藤淵退婚後,我們與藤家已經十幾年沒了往來。
    今兒個倒出奇,向來狂妄倨傲的泗水藤家,為何會忽然出現?還明賣暗送,將這珍稀的百年老參贈與我們?
    你快將前因後果一一說來,之後我再轉述小姐,細細商量。”
    吳陽鵬歎了口氣,下意識左右張望了一下,見無人後,才小聲解釋道:
    “不敢有瞞小梅姐,藤淵知道西門慶買官不成,過不了多久便要被武縣尉使手段清算,屆時西門慶不死也殘,家業定然是保不住了的。
    所以,藤淵有意要與姐姐再續前緣,再複婚約,迎娶姐姐過門為妾!”
    “什麽,藤淵欲娶小姐過門為妾?!”龐春梅聽了這話,先是意外,然後心中又極是惱怒。
    她柳眉倒豎,問道:
    “那藤淵要續前緣,娶小姐過門定是別有所圖,兩人十幾年未見了,絕無情愫!那廝絕非真心誠意,而是懷揣狼子野心,你們和老爺夫人看不出來嗎?”
    吳陽鵬聞言,微微垂首,麵露慚愧,一時間默然不語。
    這點,他和家中父母如何看不出來?
    隻是,如今吳家的情況,已然是迫不得已之下,才行此下策。
    龐春梅見吳陽鵬這副模樣,心中一沉,她略微沉吟片刻後,立刻想通了一些關節點,當下失聲道:
    “難道……難道那藤淵是看中了紀忠娘舅的身份,加上西門慶快要被清算了,所以才借故來迎小姐過門,以此攀上紀忠娘舅?”
    吳陽鵬點頭苦笑道:
    “小梅姐還是這般冰雪聰明,無需多言,便一點即通!
    小梅姐也知道,紀忠舅舅最疼姐姐,倘若是姐姐有求,職責範圍內,舅舅無一不應。
    藤家當初倘若能提前知道紀忠舅舅日後會官居河北路轉運副使,想必是絕對不會來咱家退婚。
    現如今,藤家嗅到了機會,便派藤淵借故來攀扯舊交,希望能重續當日之約。”
    龐春梅沉聲問道:
    “他藤家已經算是泗水縣的土皇帝了,占據泗水碼頭,靠著漕運,年年所獲金銀無數,怎麽又將目光放在了河北路上?”
    吳陽鵬無奈一笑,解釋道:
    “誰會嫌賺的錢多?這金銀自然是越多越好,藤家也不例外。而且,藤家今番盯上利潤豐厚的藥材生意!”
    “藥材生意?!”龐春梅目光微凝,臉上有些動容。
    吳陽鵬點頭道:
    “沒錯,便是最賺錢的行當之一,‘藥!’他們占據泗水碼頭,依仗大運河的優勢,上連河北幽州,下連江南杭州。
    江南那邊我不知道藤家有無打通脈絡,但隻要有了姐姐願意尋紀忠舅舅相幫,那北境的人參、雪蓮、黃芪、五味子等藥材便能順暢無阻來到泗水碼頭。
    如果江南那邊藤家也已疏通好,那嶺南與江南等地區獨有藥材也能依仗大運河,暢通無阻來到泗水縣。
    有了漕運的成本優勢,加上藤家如今的實力,他們要在東平府的藥材生意上分下一塊蛋糕,自是輕而易舉。”
    說到這,吳陽鵬頓了頓,臉色有些古怪,繼續說道:
    “而藤家藥材生意的起點,正是陽穀縣。他們想要等著西門慶被清算後,接替西門慶在陽穀縣留下的藥材生意空缺,之後以陽穀縣為中心,慢慢擴散到其他縣城和州府。”
    龐春梅聽到這,算是明白了八八九九,她小嘴微張,反應過來問道:
    “藤家要將手伸進陽穀縣?那陽穀縣原本的大戶怎會同意?”
    吳陽鵬回道:
    “所以啊,剛才在官道上,藤淵放低姿態要交好現如今在陽穀縣說一不二的武縣尉,想要攜禮登門拜訪。隻是武縣尉貌似對他有些不喜,沒有答應,宣稱公事繁忙給婉拒了。
    不過陽穀縣的新縣令快要來上任了,屆時藤家花金銀籠絡住新縣令,要將手伸入陽穀縣,應該也不難。”
    龐春梅滿臉驚訝,問道“藤淵也來了?還在官道上跟你一起遇見了武植?”
    “是啊!”吳陽鵬點了點頭,苦笑道:
    “現在我都不知道該怎麽出去跟那藤淵解釋,如今這個情況,姐姐如何願意見他?要是惹得那藤淵不喜,感覺我們有意怠慢,那咱吳家的白鹽生意該怎麽辦?”
    龐春梅聞言,疑惑道:
    “家中的白鹽生意以前也沒見要仰仗藤家啊,便是與藤家撕破臉又怎地?這麽多年來,還不是一直這樣過的!”
    吳陽鵬滿臉苦澀,無奈的歎了一口氣,解釋道:
    “小梅姐,你與姐姐久居陽穀縣,對家中的事情不太清楚。家裏掌握的那幾口小鹽井,在半年前,鹽水濃度越來越低,這便表明,鹽井已經快要幹涸了!最多能再支撐小半年!”
    說完,吳陽鵬揉了揉眉頭,繼續道:“所以,麗蓉姨娘才去濱州談了個鹽場下來。”
    龐春梅神色一緊,急道:“那直接找紀忠娘舅幫忙不行嗎?讓他從河北尋鹽運往康樂縣。”
    吳陽鵬搖了搖頭,說道:
    “不行,此舉若成,家中早已讓姐姐寫信尋紀忠舅舅相幫了。
    原因無他,陸運成本太高,加上河北的鹽井少,采出來的鹽便是大批量購置,價格也不低,這一來一回運到咱們這裏,利潤幾近於無。
    也正是因為如此,家裏才要去海邊的產鹽大州——濱州,用低成本購鹽,接著用漕運的小成本優勢,將白鹽運來,維持住家中的生意。
    小梅姐,你也知道,要是咱家的生意一斷,那其他兩家肯定會風卷殘雲般將咱吳家踢出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