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登衙(2)

字數:4248   加入書籤

A+A-


    慕容光嗬嗬一笑,寬慰道:
    “程兄不必太過為難,武縣尉此番前來,也可能並非是為剿匪功勞被扣之事。
    對了,方才那藤家的三公子不是在城外與這武縣尉起衝突了麽?還被董平遇見,最後不知怎地,還吩咐人將那藤淵給押回了牢房……”
    說到這,慕容光目露恍然,說道:“莫不是為了這件事?”
    程萬裏咦了一聲,目光微亮,說道:
    “沒錯,卻有此事,那藤淵仗勢欺人,還是欺負那武縣尉轄區的陽穀縣百姓,被武縣尉撞見後,給教訓了一頓。
    如今武縣尉來這求見我等,莫不是了解到了泗水藤家的威勢,特意前來找我們緩解調和此事?”
    “應該是這樣沒錯了。”慕容光捋須道:
    “不過我等在這瞎猜也無用,還是先讓他進來,待問過後不就一清二楚了嗎?”
    “隻能先這樣了。”程萬裏點了點頭,接著,他眼露慎重之色,說道:
    “不過這武縣尉跟那方國良結了怨,且他陽穀縣內又有兩千廂兵,有此等實力,這武植倒是值得我們好好籠絡一番。”
    慕容光麵露讚同,說道:
    “程兄所言甚是,我們雖貴為一州太守和州監,但手上可用之人太少,將這武縣尉拉到我們這邊,倒是有利無害之舉,便是沒將他籠絡住,也盡量別與他結怨才是。”
    程萬裏“嗯”了一聲。
    言罷,他吩咐小廝出去通傳。
    ……
    ……
    府衙門前。
    武植趕巧撞見了出來的董平,兩人見麵後,免不得又是一番客套的寒暄。
    董平得知武植此番前來求見太守和州監後,心中雖暗自疑惑,但也沒那般不識趣,刨根問底。
    兩人正含笑客套著,這時,小廝快步前來通傳。
    “武縣尉,兩位大人在後堂有請。”
    武植微笑點了點頭,說了個“好”。
    董平見狀,抱拳道:
    “既然武兄還有要事求見太守大人和州監大人,那董某便先告辭了。”
    武植抱拳回了一禮,說道:
    “董副都監慢走,改日若尋出時間,你我可得把酒言歡,好好盡興一場。”
    董平的個性有些倨傲,與人交往時,極其看重對方的身份和地位。
    隻不過武植的仁義名聲響亮,又官居縣尉,品階與他一樣,所以他心中對武植頗為敬重。
    現在聽見武植示好邀約,董平不禁目光亮起,喜不自禁點頭道:
    “那是自然,那是自然,董某今日雖是初次與武兄相見,但卻一見如故,改日尋到空閑,董某定要上門叨擾,與武兄不醉不歸!”
    武植含笑點頭應承。
    而後,董平轉身離去。
    武植也被小廝帶著,穿廊過巷朝府衙後堂走去。
    ……
    ……
    小廝將武植帶到府衙後堂門前,躬身進去稟告完,這才出來將武植迎進去。
    武植進到這後堂,雖然自己還未見過程萬裏和慕容光,但兩人身上的官服製式不同,所以要分辨出來也十分容易。
    來到後堂中央,看著端坐在太師椅上的兩個中年男子,武植抱拳行禮道:
    “下官陽穀縣縣尉——武植,拜見程太守和慕容州監。”
    程萬裏見武植身姿筆挺,容貌清朗,捋須誇讚道:
    “早聞武縣尉生得眉清目朗,氣質英武,今日一見,當真名不虛傳,實是一表人才啊。”
    旁邊慕容光點了點頭,嗬嗬一笑。
    武植謙虛道:“大人過譽了,下官不敢當。”
    程萬裏含笑道:
    “去年你榮登縣尉,隻是因大寒與縣內匪患的緣故,一直沒來州府述職。
    不久前,本府聽聞武縣尉剿滅龍背山時,波折頗多,還因此受了重傷。
    原以為武縣尉如今還在縣內養傷,未曾想今日卻忽然登衙,卻不知武縣尉今日登衙要見本府和慕容州監所謂何事啊?”
    武植聞言,剛想直言明說。
    可這時,慕容光卻嗬嗬一笑,說道:
    “若武縣尉是因方才得罪了泗水藤家那藤淵的緣故,要本官與程太守居中幫你與藤家調和亦不是不可。
    此事雖難辦,但本官與程太守念你剿匪安民有功,願舍下臉麵,為你與藤家盡力斡旋便是了。
    隻是你剿匪之功被扣,並非我等之意,那是京東路轉運司——方國良施壓的緣故。
    這點,陳縣令想必已經跟你解釋過了,本官與程太守對此事頗為無奈。”
    程萬裏嗯了一聲,點頭附和道:
    “正如慕容州監所言,若不是方轉運使的緣故,以武縣尉的才幹和功績,武縣尉此時應已調入州府,頂替叛賊臧行華的兵馬副都監之職了。”
    慕容光歎了口氣,語帶可惜道:
    “誰說不是呢?自從臧行華那廝叛逃成為賊匪後,那空缺的兵馬副都監之位,本官與程太守均屬意於你。
    隻是方轉運使兼任東平府指揮司統製,這州府兵將的任命和調用,大都由他向朝廷舉薦,本官與程太守在此事上,甚是無能為力啊。”
    縣尉和兵馬副都監雖是平級調任,但總的來說,兵馬副都監的職位優於一些縣尉。
    畢竟是在富庶的州府當差。
    兵馬副都監基本上就相當於後世市公安分局局長。
    聞言,武植眉頭微皺,自己這陽穀縣縣尉當得好好的,能不能調到東平府當兵馬副都監他本就不在意。
    且看這程萬裏和慕容光在這一唱一和,貌似是想將壓下自己功績的事撇清關係。
    仿佛是顧忌自己會記恨埋怨上他們兩人。
    念及此處,武植沉吟片刻後,便明白了幾分。
    這一個太守、一個州監,被那京東路轉運使兼東平府指揮司統製的方國良壓製得死死的,手上能調動的兵將撐死隻有董平和其麾下部卒。
    而自己陽穀縣內,除了縣衙衙役外,還有兩千廂兵。
    這份實力,已經足夠讓他們不敢小覷自己了。
    如今自己與那方國良結下了梁子,那這程萬裏和慕容光有意拉攏亦是情理之中。
    所以,他們一見到自己,又是解釋壓下自己功績的事與他們無關,又是說要幫自己調和與藤家的矛盾,以此施恩示好。
    想明白後,武植目光微閃,而後抱拳說道:
    “兩位大人誤會了,下官今日前來,並非是為了功績被扣和藤家這兩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