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妥善安置,辭別教授

字數:5814   加入書籤

A+A-


    陳建國直言道:“烏力罕兄弟,你有什麽話就直說,我一定想辦法滿足你的需求。”
    烏力罕見陳建國說得直接,也不客氣道:“如果建國兄弟能幫我們換來一些食鹽,布,鐵線,針和子彈和白麵,我們就能在生活上多照顧照顧你的兄弟們,至少在肉類方麵,不會缺他們吃的。”
    陳建國聞言大笑,拍了拍烏力罕的肩膀:\"就這些?\"
    他從懷裏掏出個筆記本,刷刷寫下幾行字:\"鹽二十袋、白麵五十袋、棉布三十匹、縫紉針線各十盒。\"
    又單獨寫了一張:\"7.62毫米步槍彈兩千發,五六式半自動步槍五支。\"
    烏力罕看得目瞪口呆:\"這...這麽多?\"
    \"這隻是第一批。\"
    陳建國把紙條塞給他,
    \"等開春後,我還能弄來油料、魚網,甚至你們如果願意,就去我給他們建的居住地,那裏有學堂,可以讓教授們教小娃娃讀書寫字!\"
    烏力罕聽完激動地抓住陳建國的手:\"我的兄弟,我,我要怎麽感謝你?\"
    \"我們是兄弟不是嗎?\"陳建國大笑,
    \"是兄弟就不要說感謝的話。\"
    烏力罕聽完再次突然翻身下馬單膝跪地。
    抽出獵刀劃破手掌:\"以山神的名義,鄂倫春烏力罕部與陳建國結為兄弟!
    從今往後,你的朋友就是我們的朋友,你的敵人就是我們的敵人!\"
    陳建國笑著將人扶起,兩人又交流了一會。
    進入鄂倫春部落的營地,陳建國隻是跟烏力罕隨便吃了一點,就由烏力罕點齊了十五六人。
    眾人帶著鄂倫春特有的馴鹿二十架一起隨陳建國出發,到百裏外的山邊接人。
    一路上眾人一起行動,有了熟悉山林的鄂倫春人繞著近道趕路,竟然比陳建國預想的後半夜才到提前了近三個小時,在晚上八點左右就到了教授們暫時居住的地方。
    眾人一起行動,將教授們和物資一起搬到馴鹿車上,加上馬匹一起,點著火把連夜搬家。
    在後半夜就回到了陳建國給教授們準備的山穀中。
    踏入山穀,眾人被一排排漂亮的木屋給驚呆了。
    吳教授領著眾人難以置信地撫摸著木屋光滑的牆麵:\"這...這真的是你一天之內建成的?\"
    他低頭小聲的問著陳建國。
    陳建國笑而不答,隻是引著眾人分配房屋。
    鄂倫春獵人們幫忙卸貨時,不斷發出驚歎——每戶門前都堆著整齊的柴垛,
    屋簷下掛著鈴鐺。
    介紹完木屋一切,眾人也就分了物資,讓老小先回房間休息。
    陳建國則帶著烏力罕到學堂點起了火堂整起了烤肉,再搬來幾箱二鍋頭。
    他們這邊剛烤好肉,吳教授等幾位老人和他們家的年青人也聚集了過來。
    眾人互相問好後,陳建國也說出了他答應烏力罕,請吳教授等人幫忙教鄂倫春小孩們讀書識字的事。
    吳教授抿了一口二鍋頭,火光映照著他泛紅的臉頰:\"教書育人本就是我們的本分,隻是...\"
    他猶豫地看了眼烏力罕,\"語言不通怎麽辦?\"
    烏力罕哈哈大笑,用略帶著口音但還能聽出內容的漢語說道:\"我們鄂倫春人,每個孩子都會說漢語!\"
    他指了指旁邊幾個年輕人道,\"他們在十二歲時,都到林場的小學讀過書,隻不過後來因為一些原因,我們族裏的人遷得太遠,所以現在的小孩就沒辦法再接受漢語教育了!\"
    在眾人驚訝的目光中,其中一個年輕人笑著站起來,竟背誦起《論語》:\"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發音標準得讓幾位教授大喜。
    陳建國趁機提議:\"不如這樣,白天孩子們跟教授們學文化課,鄂倫春兄弟們教我們的年輕兄弟學習狩獵技巧。\"
    他說完想了想道:“如今我們有十六支五六半和一千發子彈。
    我下個月再想辦法弄十五支槍和三千發子彈過來,這樣肉食大家就能自力更生,至於米麵糧油,我每個月送一次。”
    吳教授聞言,眼睛一亮:\"這樣好!隻是辛苦小陳同誌了!\"
    陳建國笑了笑直接道:“教授,我反正在火車上工作,年後想辦法調到京都往白山市的列車上就行,反正不費事。”
    說完又看向烏力罕道:“烏力罕我的兄弟,往後我們每個月見一次麵。
    你將族內需要的東西列個單給我,我在城裏帶給你們。
    另外如果你們有多餘的皮毛和藥材要賣到山外,我也可以幫你們處理掉,換成物資給你們帶回來,你看這樣可以不?”
    烏力罕激動地拍案而起,木桌上的酒碗都震得跳了起來:\"好兄弟!\"
    他用粗糙的大手緊緊握住陳建國的手,\"我們鄂倫春人最重承諾,從今往後我就不用為族裏的物資不足發愁了。\"
    說完,用鄂倫春交待了他的族人。
    說完才對陳建國說道:“我讓他們一會吃完就回去,將族裏的皮毛和藥材,肉都帶出來給我的兄弟,你幫換回族裏需要的物資。”
    陳建國點了點頭:“行,我最遲後天一早要也離開了,火車大後天晚上發車回京都,我還要準備返回去的東西。”
    接下來他充當烏力罕和教授們的橋梁,將兩邊所要換的物資交流一下,等天亮後,兩邊就手裏的物資交換對方所需的東西。
    直到天光大亮,烏力罕才帶著所換的物資離開,等下午才從族中帶教授和陳建國所需要的物資回來。
    而陳建國看著教授們精神頭也足,才拿出拓印的十塊玉石遞給幾位教授道:“吳教授,幾位專家,這些是我從那個青銅片上得到的剩下的古巫文字,希望教授們有時間幫我破譯出來。”
    幾位教授也從吳教授那裏知道了陳建國花費那麽大的力氣將他們從京都撈出來的目的,也都紛紛點頭。
    隻是看著看著,幾個教授都感覺到了身邊缺少資料。
    陳建國也不急,認真道:“教授們,你們所需要的資料請寫給我。
    我每個月來一次,就將你們需要的資料帶進來。
    雖然這裏比不上京都,但這裏足夠安靜,也沒有人打擾。
    加上鄂倫春部族在外圍保護,你們可以慢慢的整理自己的所學。
    等風頭過後,我保證你們能得到合法的機會回到京都,重新過上從前的生活。”
    幾位教授似乎沒有詳細聽陳建國說什麽,而是沉浸在了手裏拿著的玉石中,嘴裏不停的說著自己的見解。
    吳教授手指微微發顫:\"這些文字...比我們想象的還要古老。\"
    他招呼幾位教授圍坐在火塘邊,借著火光仔細端詳。
    周教授突然從懷裏掏出個放大鏡:\"你們看這個符號,像不像殷墟甲骨文裏的"天"字?但筆畫更複雜...\"
    \"不對!\"李教授激動地拍腿,\"這是《山海經》裏提到的"歸墟之文"!《列子·湯問》記載過,大禹治水時在會稽山所得...\"
    陳建國見狀也不敢再多說話,怕是打斷了幾人的思路。
    他起身給眾人倒了開水,在開水裏放下了補氣養神的丹藥,能保證這幾位已經進入學術研究狀態下的老教授們不會因為一夜不睡傷了身體。
    見教授們神情專注,他在做完一切也就走出了學堂。
    漫步在溫泉水河邊,沿著他鋪好的木板路走著看著。
    此時木屋裏住著教授的家人們還在呼呼大睡,一晚的趕路,除了吳教授一家被他用丹藥加持過身體外,其餘人趕了三天四天的火車又轉汽車,再趕了一夜的路,無不累得動彈不得。
    陳建國也沒辦法,此時他的靈力也還沒得到補充,自己也累得不行。
    隻不過現在還不是他休息的時候,將這邊安置好,下午將所有鄂倫春人帶來的物資拉到卡車上,他才有時間給鐵道局準備幾千斤野豬肉。
    將這事辦好,他才有時間到火車上好好休息。
    陳建國沿著溫泉河岸緩步前行,腳下木板發出輕微的吱呀聲。
    晨霧中,溫泉水汽氤氳,在他睫毛上凝結成細小的水珠。
    他深吸一口氣,運轉《太虛修仙訣》心法,周遭稀薄的靈氣緩緩匯入氣海。
    不知不覺中,正午的陽光就灑到了他身上,此時他才發現自己不知不覺到了穀口,而遠處傳來的嘈雜聲將他從入定中驚醒了出來。
    迎著陽光,他看到烏力罕帶頭拉著十幾架堆滿獸皮包裹的大車從遠處跑來。
    \"建國兄弟!\"烏力罕此時也看到了他。
    陳建國快步迎上前去,隻見烏力罕身後跟著二十多名鄂倫春獵人,每人都推著裝滿物資的爬犁。
    更令人驚喜的是,隊伍末尾還跟著五頭馱滿貨物的馴鹿。
    烏力罕抹了把汗,掀開最前麵的獸皮。
    陳建國眼前一亮:爬犁上堆著新鮮的麅子肉、風幹的鹿腿,甚至還有幾大捆珍貴的黃芪和靈芝。
    更妙的是,兩個樺樹皮桶裏裝滿了琥珀色的野蜂蜜!
    \"族長說,既然要辦學堂...\"烏力罕笑著從懷裏掏出個皮囊,\"這是我們用貂皮跟黑龍江邊的毛子換的。\"倒出來竟是十幾本保存完好的俄文教科書,還有套泛黃的《列寧全集》!
    陳建國笑著領著他們進入山穀,又特別跟烏力罕說了怎麽進入山穀。
    等午後吃完飯,教授等人依依不舍的堅持送他出穀,又仔細叮囑他注意安全後,陳建國帶著烏力罕的族人,拉著三十多車的物資離開了山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