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大鬧金鑾殿(4)
字數:3773 加入書籤
“阿翁啊!各位大人們啊!你們是不是對安祿山這個三鎮節度使有什麽誤會啊!他又不是傻逼!他敢謀反難道他不知道高仙芝帶著兩萬人跟阿拉伯聯軍打的結果嗎?難道那個時候他不是大唐人嗎!他的軍隊不是大唐軍隊嗎?可他還是謀反了這個是為什麽呢!難道他是來給各位送履曆來了?弄一個反叛出來然後讓你們隨隨便便派個人帶著兩萬部隊過去一刀將他們的腦袋都給砍了?他之所以敢反叛,至少也有跟朝堂抗衡的實力吧,哪怕我們不是五五開至少也要三七開吧!同樣一件事情各位大人你們去做的時候,成功率如果不到五成的話你們會去做嗎?你們都不會幹的事情,居然會想著安祿山冒這麽的的風險去幹?還有一個你們想過沒有,他起兵到現在才一個月,可他的兵峰已經抵達洛陽城並且在那裏跟本王鏖戰了半個月了,這說明什麽,這他麽的說明河北道已經整個淪陷了!而這段時間洛陽城沒有得到哪怕一個救兵來馳援啊,之前邊鎮精銳還是阿翁想出來的辦法留下來支援洛陽城的吧!你們沒有給洛陽城一兵一卒額外的支援,可是安祿山那邊呢!目前囤積在洛陽城外的兵力已經超過十五萬了,比之前你們得到消息之時的十萬還多了五萬,然後你們就敢在後方什麽都不知道的情況之下,指揮前線的部隊作戰?要知道如果沒有阿翁給洛陽城抽到了一萬邊軍精銳,現在洛陽城已經失陷了,畢竟安祿山的計劃肯定是出其不意,尤其是冬天開戰,他求的是什麽,求的就是大雪封山其他地方的精銳無法快速進京勤王!一群隻會紙上談兵對前線什麽情況都不懂的家夥居然還敢勸曾祖陛下給前線下旨?你們他麽的是不是拿了安祿山的好處想讓他們攻克洛陽直搗長安啊!”李邈問道:
“小子你跟曾祖說說,安祿山旗下的飛熊軍真的那麽厲害嗎?”李隆基至少也是帶兵殺出來的皇位,之前可能也是被忽悠了,再一個他也是自大了,等到李邈忽悠一通他也發現了問題的嚴重性了!是的現在沒有人知道前線的情況,隻有李邈知道他也隻能相信李邈了對吧!所以他有點著急的問道:
“當然了,否則曾祖陛下想想,他憑借什麽反叛呢!他又憑借什麽在半個月內就拿下整個河北道呢!另外老匹夫剛剛說的問題曾孫也順便說兩句吧!省著曾祖陛下被老匹夫忽悠了!要知道短時間內擊敗叛軍根本就不可能,結果老匹夫等人卻好,居然想著短時間內就擊敗對手?曾孫不知道他們哪裏來的這個勇氣!但是曾孫可以告訴曾祖陛下,我們在沒有跟叛軍分出勝負之前,邊鎮有任何想法也好還是番邦想分一杯羹也罷,難道他們都是傻子嗎!提前過早的站隊如果站錯了怎麽辦?我大唐這麽多年對外的威懾各個番邦不知道嗎!這個時候他們搞事情,如果將來我們平叛成功了,試問將怎麽收拾他們呢?”李邈問道:
“父皇當時兒臣就提醒過父皇,千萬不能出城跟叛軍決戰,因該固守待援,畢竟邊鎮守軍拿著軍餉回去之後,那些節度使如果派兵來勤王的話我們再動作也不遲啊!隻不過丞相等人……唉!”李亨馬上說道:
“太子你的意思是說父皇錯了嗎?”李琩馬上說道:
“對錯有什麽關係,非要執著這一點壽王就大錯特錯了!要知道之前本王不知道問題出現在什麽地方了,而現在呢本王知道了!是有人故意為之的!畢竟大家要知道一點,如果叛軍打進了長安城,我李氏子孫恐怕一個都不能活了,但是其他人呢!鐵打的世家流水的皇帝啊!所以壽王殿下這個時候你他麽的居然還想著幫那老匹夫他們說話?你是不是傻了啊!現在我們討論的問題是曾祖陛下被人蒙蔽才下達了錯誤的旨意,好在本王回來核實一番,隻要本王不回洛陽城封常清他們就不會出城跟叛軍開戰,隻要洛陽城還在我們大唐就還在這個道理難道壽王你不懂嗎?而且現在不是我們糾察對錯的時候,而是要將想要害我們的人都給揪出來不是嗎!外敵不可怕可怕的是內鬼啊!”李邈說道:
“陛下,丞相也是帶兵之人啊!該不會判斷錯誤吧,隻不過叛軍援兵來的太快了……”李邈打斷盧玉清的話說道:
“丞相大人會帶兵?他麽的他兩次南征南詔並且每一次兵力都超過了二十萬,可南詔屁大點地方他都打不下來,而且每一次都是損兵折將,你他麽的不提老子還想不起來呢,為何國庫裏麵沒有足夠的餉銀給邊軍發,不就是這個老匹夫好大喜功兩次南征屁的好處沒有還白白的勞民傷財了嗎!結果這到了你們嘴裏就是老匹夫也是帶兵之人了?南詔全城加在一起才多少人?連老百姓都算上估計也不足百萬吧,前後兩次唐軍四十萬精銳都拿不下還好意思說會帶兵?奧對了南詔肯定是城內防禦不會出城迎敵吧!老匹夫本王問你,你都知道兩次你是如何失敗的,結果到了這個時候你居然敢忽悠曾祖陛下讓我們出城迎敵?你他麽的是想葬送我們整個李唐王朝給你們姓楊的報仇吧!”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沒有沒有陛下微臣沒有啊!而且安祿山起兵打著的口號清君側就是針對微臣的啊!”之前李邈說了多少楊國忠都沒有慌,可是當李唐江山的前任大隋朝姓楊被李邈搬出來之後楊國忠是徹底有點慌了,當然了李邈說的不錯,曆史上有記載的這家夥帶兵兩次攻打南詔都沒有打下來,要說他會帶兵嗬嗬嗬了!不管什麽原因他都不能說自己會帶兵不是嗎!所以他馬上解釋道:
“表麵上的事情誰說的準啊!如果這是你們的計劃呢!畢竟隻有這樣曾祖陛下才會更加信任你,安祿山打著的旗號表麵上是你,而你卻可以利用曾祖陛下對你的信任暗地裏麵幫著叛軍不是嗎!之前本王就想不通,會帶兵的曾祖陛下為何會下達這樣的旨意,這不!剛剛本王將一切都連起來了,從始至終老匹夫你都沒有想過讓我李唐太子順順利利的接班,因為如果我們家內部接班的事情沒有任何差池了,你們姓楊的想要報仇恐怕就更難了!然後再聯係上你本來就不會帶兵,卻冒充會帶兵忽悠曾祖陛下給洛陽城的旨意,這就不是希望我們出城迎戰最後被安祿山所部擊敗嗎!而我們戰敗之後安祿山的三鎮騎兵超過了十萬人,試問那十萬人瘋狂殺向長安城的話,我們李唐一族就算是跑也跑不過安祿山的騎兵吧!”李邈繼續說道:而此時李隆基的臉比鍋底都還黑了!當然了他年紀大了精力上肯定不濟,考慮問題稍微有點差池也正常不是,可是他不傻被李邈點醒之後他也是一身冷汗好不!
“陛下啊老臣冤枉啊,老臣等人的提議可能是有點疏忽,不過這都是我們一起商量的結果啊!”楊國忠說道:是的他將自己的責任推給了大家!
“陛下,微臣等考慮不周還請陛下恕罪!”王博文跟著說道:
“陛下微臣知罪!”不少人都出來跟著附和道:
“父皇,那個旨意下達了收回來的話也不好吧!而且就算是開城跟叛軍死戰,我們也不見得輸啊!畢竟這事沒有最後的結果不是嗎!”李琩卻突然說道:是的利益交換嗎!李邈盯死了給李隆基提建議的人,畢竟皇上是沒錯的,而且這麽多人都出來了李隆基恐怕也不能都砍了吧!而李琩這麽說就是提醒李邈跟李亨,這事皇上同意了好不!你們不要總是揪著不放!
“壽王殿下啊本王想你好像誤會本王的意思了!本王從來沒有說過曾祖陛下的旨意有問題啊!”李邈說道:
“??小子,你今天跑到這是來玩的嗎?你要不要聽聽你說的都是什麽話?”眾人懵逼了之後李琩問道:
“本王說的話恐怕壽王聽不明白,不過沒有關係本王給壽王解釋一下啊,曾祖陛下小子的意思很簡單,聖旨既然已經下了,是誰給曾祖陛下提出的建議,就讓誰包括他們家在京城的人都跟著去洛陽城防守好了,到時候本王根據曾祖陛下的旨意讓高仙芝他們出城跟叛軍開戰,畢竟提出這些建議的人肯定是認為這一戰會贏的,否則他們不會提出這樣的建議不是嗎!而既然是包贏的仗,本王就多送一些功勞給提議的人包括他們的家人不就可以了嗎!而這樣一來壽王所謂的曾祖陛下的旨意本王不執行,亦或者說本王來挑錯了什麽的這事都不會發生了對吧!曾祖陛下的旨意是不會有錯的!所以壽王還有老匹夫等人,你們剛剛出來說自己錯了的人,阿翁都記下了吧!本王送你們一場功勞,一會散朝了你們都回家召集人手跟本王一起回洛陽城準備開關迎敵血戰吧!”李邈說道:
“嘶……”聽了李邈的話眾人倒吸一口涼氣後整個金鑾殿反而陷入了一種極其詭異的安靜之中了!
喜歡穿越大唐重整山河請大家收藏:()穿越大唐重整山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