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一年半

字數:3616   加入書籤

A+A-


    一年半的時間說長不長可說短也不短了!而李邈離開長安城的這一年半內卻發生了很多事情!首先是洛陽城被叛軍攻克!畢竟洛陽城的守將從封常清跟高仙芝換成了哥舒翰,當然了不是哥舒翰指揮能力不強,而是安祿山手裏的精銳太多,洛陽城守軍中就一萬精銳不說,安祿山還用飛熊軍假扮普通士兵,而哥舒翰來到洛陽城之後跟守城將領聊過這件事情,也知道該用精銳抗衡安祿山的飛熊軍,可安祿山虛晃一槍啊!最終讓哥舒翰防守失利丟失了洛陽城,隻不過比曆史上好的結果是哥舒翰退守了潼關,也就是長安城之前最後一條防線了,曆史上哥舒翰防守這裏是因為楊國忠他們命令哥舒翰主動出城攻擊,現在因為李邈之前的摻和,李隆基也知道目前叛軍勢大,所以洛陽城也好還是潼關城也罷都是采取防禦策略,並且在洛陽城堅持的四個月當中,朝廷也往潼關集結了十二萬守軍以及各種軍需物資,所以安祿山所部到了潼關城下試探性的攻擊了兩次之後就采取了對峙的策略了,這個跟曆史上一樣,他們也在等有利時機,等著大唐朝堂出昏招,但是這一次他們要失算了!換句話說李邈的穿越對這個時代還是有些許改變的!
    第二件事跟曆史上一模一樣!安祿山攻克洛陽後在洛陽稱帝了!自稱雄武皇帝,國號燕,建元聖武!當然了曆史有所偏差對安祿山也有好處不知道這是不是曆史給予安祿山的補償,正常情況之下安祿山會患上眼疾並且最終因為此事讓他性情暴虐,可是這一次呢!他原本的眼疾反而完全好轉了起來!至於是這一次他的太醫用對了人還是選對了藥就不得而知了!
    第三!洛陽城破之後又有大量的難民逃往長安城避難,當然了這個是城破之前就逃走的,等到城破之後想走是走不了的,而提前逃走之人最終也會分批被送到琉球島去!是的這個長途遷徙任務持續了整整一年半時間還沒有完成,因為安祿山所部拿不下潼關就會將目光轉向其他地區,而遭遇兵災的百姓們首選逃難的地方就是往京城跑!畢竟皇帝都在那裏肯定安全是他們的認知好不!而對於朝廷來說好在有這樣一條退路,他們僅僅是需要支付相應的糧食即可,是的這一次朝堂可不敢一毛不拔了,叛軍都到了潼關城下了,如果不解決災民的問題一旦災民有變,跟叛軍裏應外合的話大唐危矣!另外李亨也感覺對不起李邈,同時還有楊國忠的幫忙,難民運輸過程相對來說比較順利,當然了體弱病多者走到半路倒下就再也起不來者有不過不多!同時兩人還給李邈弄了三千匹精銳戰馬,畢竟洛陽城守城戰以及潼關都是以守城為主,所以戰場餘下的戰馬不少,同時戰馬需要喂養草料,隨著戰爭時間線的推移,朝廷也需要輕裝減負才成,然後李邈才拿到了這些戰馬!這個還不算兩人還給李邈輸送了一些匠人,是的用李邈的話說如果本王守不住琉球島的話,那麽朝廷的稅收就沒有了,而他們之所以全力滿足李邈的要求,是因為崔氏給李邈托底啊!李邈去了琉球島能不能弄到銀子無所謂,隻要崔氏手裏有長安城周邊的土地跟府邸的話,賣了隻要夠李邈上繳一年稅收的就成了啊!沒有辦法崔氏是五姓七望之人,明搶不可能,而拿著契約去收錢誰也說不出來不是!畢竟世家門閥需要按照規矩辦事對吧!
    第四!李邈離開了一年半左右的時間,關於他的傳說從原來的李唐麒麟子變成了膽小懦弱的偽君子了,畢竟大唐風骨啊!安史之亂才剛剛開始,隻要長安城沒有被攻陷大唐還是那個大唐,正如之前李邈在朝廷上所說的那樣,塞外番邦這個時候是不敢介入的,如果你李唐朝廷倒台了,他們肯定會上來撕咬一口分一杯羹的,可大唐朝堂尚在,試問一旦這個時候出手可最後發現朝廷贏了,那麽大唐的報複就不知道那些塞外番邦能不能扛的住了不是!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以郭子儀為首的朔方節度使開始集結部隊勤王了!如此情況之下李邈怕死遠遁海外就讓他這個正麵典型人物變成了反麵教材了,要知道這個時期的大唐乞丐都不接受番邦人的施舍好不!因為番邦人在大唐人眼中根本就不叫人!大唐是天朝上國!其餘番邦皆為大唐附屬罷了!而且靠近年關的時候李邈沒有按時上繳稅銀,還是楊國忠親自去找了崔氏,畢竟這事是楊國忠辦的對吧,契約他跟李邈簽訂的嗎!等到崔氏將之前李邈贏的那些店鋪以及城外的莊子算是悉數上繳給朝堂,然後朝堂又讓楊國忠找人處理變現之後,可以說李邈的風評已經差到了極點了!當然了這裏也有楊國忠的功勞,一方麵他收崔氏田地的時候價格押的很低,另外一方麵這事也是他讓人散布出去的!雖然他跟李邈之間有協議,可前後一年半的時間了李邈那邊也沒有什麽動靜,大家就知道他還活著,然後每一個月都有船隻送難民過去,其他的就不了了之了,畢竟大家都知道一個道理,那就是衣錦還鄉不是!如果李邈混的好嗬嗬嗬!你不用去找他自己都要回來的,可現在呢他連個動靜都沒有還用怕他嗎!而且稅銀是崔氏出的,看情況明年崔氏也給不起錢了,到時候李邈還不是要灰溜溜的被解除琉球島節度使職位回京嗎!這種情況之下楊國忠怎麽可能留有餘地呢!而他不遺餘力宣傳的時候還有人也在抹黑著李邈,合力的情況之下李邈的風評能好就怪了!可一個關鍵的問題是,他們從來都沒有想過派人混入難民中看看琉球島上目前的真實情況,當然了這事放在後世可能大家無法理解,但是放在現在就容易多了,就好比大唐跟倭國白江口之戰勝利後,他們甚至都不會想著將倭國島嶼上的殘存勢力給徹底抹除掉,是的海外在中原王朝眼中的地位到了大明朝都是上不了台麵的!甲午海戰之前的大清也沒有將他們放在眼裏不是!就更加不要說琉球島這個流放囚徒的地方了對吧!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殿下!剛剛飛鴿傳書得到了朝堂反饋的消息了,同意我們出兵兩千去支援睢陽城了!隻不過正式的文書抵達還需要十天左右!”大唐天寶十六年五月初八琉球島齊王府!封常清跟高仙芝聯袂來找李邈並且拿著一封書信說道:
    “兩位將軍怎麽看!”李邈問道:
    “目前得到的消息張巡、徐遠兩位將軍已經在睢陽城堅守了五個月有餘,而且我們提前幫其準備了足夠的糧草跟軍械,城內百姓們也都在幫忙死守睢陽城,正常情況之下叛軍短時間內是無法破城的,可問題是守軍兵力滿打滿算不足七千人,而叛軍超過十三萬不說還有繼續增兵的跡象!而我們增兵兩千過去的話哪怕都是精銳,也都經過了係統性的訓練了!可敵軍兵力優勢不能忽略就算打贏了也是慘勝啊!”高仙芝說道:
    “朝廷沒說我們可以派遣多少輔兵跟著吧!”李邈說道:
    “輔兵?嘶!殿下的意思是說我們可以派遣幾千輔兵跟著嗎?對啊如果配備六千亦或者是八千輔兵的話,那麽我們的兵力就會達到一萬人了!”高仙芝眼睛一亮說道:
    “不錯,當年我們過來的時候一共才三千精銳,而現在呢!我們的精銳已經超過了五萬其中還有三萬水軍!之所以不敢跟朝堂說我們多派遣兵力去支援,也是怕朝廷將來把我們當成另外一個安祿山!”封常清說道:
    “關鍵有個問題想不通,就是我們提議派遣兩千人去幫忙朝堂為何會同意,難道這兩千人能夠改變目前的局麵嗎?”高仙芝說道:
    “將軍猜猜本王為何讓阿娘將長安城周邊的房契地契都低估價上繳給朝堂呢!”李邈說道:
    “是啊殿下,當時微臣就理解不了殿下的這個指令了!要知道咱們來到這裏之後殿下弄出來了精鹽還有烈酒,奧對了這邊的農作物居然可以一年兩熟兩年五熟!本來我們每一個月接收數萬難民是養活不起他們的,可殿下弄出來了精鹽之後以海外番邦的名義跟大唐沿海的那些大商人做生意,讓他們給我們提供糧食以此來換取精鹽,如此一來配備上每年的收成才勉強的養活了島上這上百萬百姓了!等到糧食可以自給自足之後精鹽就可以賣錢了,奧對了殿下還成立了捕撈隊用硝石製冰的辦法,可以讓漁船進行遠洋捕撈而不擔心船艙裏麵的魚變質,並且在捕殺了鯨魚之後提煉了足夠的油脂解決了島上百姓們照明的問題同時還弄出來了肥皂銷往大唐!另外多餘的糧食拿來釀成的高度酒也是大唐所需!可以說我們已經早就賺夠了每年上繳給朝堂的稅銀了,但是殿下為何要將手裏的土地跟房契賣掉呢!”封常清不解的問道:
    喜歡穿越大唐重整山河請大家收藏:()穿越大唐重整山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