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再次重返案發現場(三)

字數:3594   加入書籤

A+A-


    此時的李隊置身於青島路一處老城區中一條不起眼的巷子裏。斑駁的牆麵爬滿了歲月的痕跡,牆皮像是一片片即將脫落的鱗片,在陽光的映照下,深淺不一的色澤訴說著往昔的故事。狹窄的巷道僅容兩人並肩通過,地麵的石板路因長久的踩踏而變得坑窪不平,縫隙間頑強地生長著幾株雜草。
    李隊微微弓著身子,目光如炬,仔仔細細地觀察著周圍的每一個角落。他的眼神像是掃描儀,不放過任何一絲細節。老舊的木門半掩著,門環上鏽跡斑斑,仿佛在無聲地見證著時光的流轉。門旁的牆壁上,有一張早已褪色的海報,邊角卷曲著,在微風中輕輕晃動。
    正當他全神貫注地觀察著周圍環境的時候,同時也密切注視著周圍的變化。遠處偶爾傳來幾聲犬吠,打破了小巷的寧靜。一隻黑貓從屋頂輕巧地躍過,在瓦片上留下短暫的身影。
    風,帶著些許陳舊的氣息,撩動著李隊的衣角。他敏銳地察覺到,這看似尋常的老城區小巷,或許隱藏著與案件緊密相關的線索。每一處看似不經意的細節,都可能成為解開謎團的關鍵。他緩緩移動腳步,繼續探尋著這片區域不為人知的秘密。
    雖然已經年代久遠,但是,周圍的痕跡卻多少有些摸不著頭腦。斑駁的牆壁上,模糊不清的印記雜亂無章,像是歲月隨意塗抹的畫作,讓人難以參透其中含義。地麵的石板路,坑窪處積著淺淺的汙水,倒映著天空和兩旁的建築,卻也倒映不出案件的蛛絲馬跡。正當李子昂摸了摸自己的後腦勺,試圖驅散那一團縈繞在心頭的迷霧的那一刻,他的眼神忽然定住,隨後又像是想起了什麽,神色一凜,快步走向了另一邊的巷子內。
    這條巷子更為幽深,兩側的房屋挨得更近,仿佛要將天空擠壓成一條細線。光線在這裏變得更加昏暗,彌漫著一股潮濕的黴味。李隊的腳步在石板路上輕輕回響,他的目光掃過牆角堆積的雜物,破舊的木箱、廢棄的掃帚,一切看似平常,卻又似乎暗藏玄機。
    突然,他在一麵牆前停下。牆上有一片顏色稍深的區域,與周圍的牆麵形成了微妙的對比。李隊湊近仔細查看,發現這片區域的磚塊紋理似乎有些異樣。他用手輕輕觸摸,指尖傳來粗糙的觸感,在其中一塊磚上,他感覺到了一道極細的縫隙。這縫隙太過隱蔽,如果不是像他這樣細致入微地探尋,很容易就會被忽略。
    “難道這就是線索的突破口?還是.... ”李子昂心中湧起一股興奮,但多年的辦案經驗讓他迅速冷靜下來。他深知,在真相未明之前,任何判斷都可能為時過早。他繼續沿著牆麵摸索,試圖尋找更多與之相關的線索,腦海中各種可能性如潮水般翻湧,而這條幽深的小巷,似乎正一點點地向他吐露著那些被歲月掩埋的秘密。
    此時的這一刻,李子昂微微地伸出手,輕輕摸了一下那一片有些殘舊的紅瓦磚頭磕碰的位置,指尖觸碰到粗糙的磚石表麵,那微微的棱角硌得指尖生疼。他動作輕柔卻又帶著幾分謹慎,仿佛生怕驚擾到隱藏在這痕跡背後的秘密。隨即,他將手湊到鼻子前,淺淺地聞了一下,一股陳舊的氣息混雜著淡淡的泥土味鑽進鼻腔。他眉頭微蹙,心中仿佛像是在跟自己進行一場隱秘而深刻的對話。
    很快,李子昂眼神微閉,周遭的一切聲音似乎都在此刻漸漸淡去,他沉浸在自己的思緒之中。各種線索、猜測如同淩亂的拚圖碎片,在他腦海裏飛速旋轉。突然,他猛地睜開眼睛,仿佛一道靈光瞬間穿透了層層迷霧。另一個人格的他,像是從靈魂深處站了出來,對著自己說道:
    “ 為什麽時間都過去這麽久了,還是會有這種痕跡,而且,還保留著這種細微細小的微證,你說這又是為什麽?凶手莫非是當年故意這麽弄的,還是在當時的現場故意停留了一會,同時又故意留下的?”
    李子昂自己隨即看向了“第二人格”的他,摸了一下自己的下巴,沉吟片刻後再次說道:“從常理來說,曆經這麽多年的風吹雨打、歲月更迭,一般的細微痕跡早就該消失殆盡了。可這處痕跡卻留存至今,絕非偶然。如果是凶手故意留下的,那他的目的肯定不簡單。也許這痕跡是一種暗示,引導我們走向某個方向;
    又或許它本身就是解開整個案件謎團的核心密碼,隻不過我們還沒找到解讀它的方式。但如果是無意留下的,那當時現場究竟發生了什麽,才會造成這樣獨特且持久的痕跡呢?”
    他一邊說著,一邊再次將目光投向那片紅瓦磚頭,仿佛想要從那沉默的磚石中挖掘出更多不為人知的信息。
    過了會後,另一邊的邱濤,還有梁明相繼走訪了一些在青島路附近生活過的老舊居民。他們穿梭在狹窄的街道與老舊的巷弄間,不放過任何一個可能知曉當年情況的人。終於,在耐心的詢問與細致的記錄後,他們將所了解到的一些僅有的線索,相繼匯報給了李隊,李子昂隨即便認真聽著他們所講述的信息。
    “李隊,我們走訪了周邊所有生活在這周圍的居民群眾,”邱濤翻開手中的筆記本,上麵密密麻麻記錄著各種信息,“據我們了解,當年在這條路上確實有人看見過一個女孩。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回憶,大概是在案發那段時間,他在傍晚時分看到一個女孩獨自沿著這條路匆匆行走。女孩看起來神情慌張,不時回頭張望,似乎在害怕著什麽。”
    梁明接著補充道:“還有一位居民說,當晚聽到附近傳來一陣奇怪的聲響,像是爭吵,又像是重物倒地,但因為當時天色已晚,他並未敢出門查看。第二天就聽說了那起案件,回想起來,覺得那聲音或許與案件有關。”
    李子昂微微皺眉,摩挲著下巴思索著,這些線索雖然零散,但每一條都可能是揭開案件真相的關鍵拚圖。
    “那個女孩的身份查清楚了嗎?”李隊隨後又再次看向了邱濤二人,便問道。
    邱濤無奈地搖搖頭,“暫時還沒有,老人們隻記得女孩的大致模樣,穿著一條白色的裙子,短發,但具體的樣貌特征,由於時間太過久遠,大家都記不太清了。”
    “看樣子當年在現場的人並不多,而且那個時候,還未完全下雪,對了,當年的天氣是……”此刻,李隊再次確認性地問道。邱濤隨即快速翻閱手中的走訪記錄,上麵密密麻麻記錄著與居民交談時的點點滴滴。
    “李隊,”邱濤抬起頭,目光落在記錄的某一處,“根據幾位老人回憶,當年案發前後,天氣一直陰沉沉的,雖然沒完全下雪,但空氣裏透著刺骨的冷,像是隨時會有一場大雪落下。其中一位老人特別提到,案發那天傍晚,風刮得很急,吹在臉上跟刀割似的。”
    李子昂微微點頭,腦海中開始勾勒出當年案發現場的環境畫麵。陰沉寒冷的天氣、呼嘯的狂風,這樣的環境或許對案件的發生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也許正是因為惡劣的天氣,街上行人稀少,才讓凶手有了可乘之機;又或許天氣因素與凶手的作案手法、逃跑路線存在某種關聯。
    “天氣情況很重要,這可能影響到凶手的行動和現場痕跡的保留。”李子昂說道,“把這個信息同步給技術部門和其他組員,讓大家在分析案件時將天氣因素考慮進去。另外,繼續在周邊尋找可能見過女孩的人,尤其是案發地點附近商家的老板、夥計,他們或許能提供更詳細的信息。”
    “好的,李隊。”邱濤迅速將李隊的指示記錄下來,“我這就去安排,爭取盡快找到更多線索。”
    說完,邱濤轉身匆匆離開,準備投入到新一輪的調查中。
    李子昂望著邱濤遠去的背影,心中默默思考著。案件的線索如同散落的珠子,雖然目前還未完全串聯起來,但每一個新發現都讓他離真相更近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