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5章 瓊州生活的挑戰(二)

字數:4563   加入書籤

A+A-


    “其三,也是末將最為憂心的一點——海防之患!”杜威的聲音陡然帶上了鐵血肅殺之氣。
    “瓊州孤懸海外,海岸線漫長,雖有水寨巡防,但兵力分散,難保周全。
    近年來,雖無大規模倭寇入侵,但那些在閩浙粵沿海被官軍擊潰的倭寇殘部,如同喪家之犬,時常會流竄至瓊州、儋州一帶。
    這些潰兵最為凶殘,毫無軍紀可言,上岸後隻為劫掠泄憤。”
    他眼中閃過一絲痛恨和沉重:“末將駐守雷州時,曾數次接到瓊州急報。
    這些潰敗的倭寇,三五成群,或數十人一股,往往選擇偏僻漁村或防守薄弱處登岸。他們燒殺搶掠,無惡不作。
    所過之處,往往雞犬不留,老弱婦孺皆難幸免。
    擄掠人口、搶奪糧食財物後,便乘小船遁入茫茫大海,追剿極為困難。
    將軍一家初到,落腳之處若離海岸太近,務必加強警戒。
    最好能尋一處易守難攻之地,或靠近衛所、巡檢司之處安頓,夜晚尤其要小心。”
    陸棄娘聽得臉色微微發白,下意識地握緊了身邊三丫的手。
    原來還有倭寇。
    倭寇也就算了,要是有人想對付蕭晏,假裝倭寇呢?
    她最近不僅長出了戀愛腦,也長出來了一點有用的腦子。
    不行,一定要挨著衛所住。
    籠絡人心從可選項變成了必選項。
    必須有人相互扶持,才能在這地方活下去。
    當然,還有一個最最最重要的問題,那就是吃飯——得賺錢啊!
    也不知道去了之後,能不能找到路子。
    現在都不想著發家致富,隻求溫飽,不能坐吃山空。
    他們手頭是還有點銀子,但是什麽時候,動用老本都會讓人心裏不安。
    手頭那些銀子,看著不少,但要在陌生的地方安家、建房、打點關係、應付可能的意外……誰知道能撐多久?
    在雷州的幾日,陸棄娘帶著三丫到處逛了逛,對於當地的風土人情等等有了基本的了解。
    她嚐到了很多新奇的,從前沒有吃過的水果和海鮮。
    比如楊桃,木瓜,各種魚蝦貝螺。
    陸棄娘看到那些好看的海螺殼都舍不得扔,和三丫道:“這個咱們在京城哪裏見過?你說弄些回去賣行不行?”
    “我不知道,等二姐來了,您問二姐。”三丫啃螃蟹啃得不抬頭。
    雖然殼硬紮嘴,但是這海蟹,也是真的鮮甜啊!
    “還有魚幹、蝦幹這些,靠山吃山,靠海吃海。”陸棄娘盤算道,“不過這個就別去京城了,太遠了。是不是可以往蜀地那邊走走?”
    “蜀地在哪裏?”三丫好奇。
    陸棄娘跟著蕭晏看過輿圖,對每個地方的遠近概念還是有的。
    她用手指蘸了茶水在桌上畫出大概的輪廓,給三丫講解。
    “那行啊,說不定我還能幫上忙呢。”三丫笑嘻嘻地道,“娘,需要押送貨物的鏢師嗎?不要錢的。”
    陸棄娘瞪了她一眼,“別學點三腳貓的功夫就到處招搖。踏踏實實的,把你爹的本事都學了去,日後真做個大將軍。別咋咋呼呼,別人捧著你,你就真當自己多厲害。”
    “那當然,我要比我爹強。”三丫信誓旦旦,“您等著看。”
    “行,有工夫我也跟你學。”陸棄娘笑著鼓勵她,“你教我。”
    帶孩子這件事就是這樣,尺度非常難拿捏。
    孩子膨脹了,要潑冷水。
    但是還要時刻不忘鼓勵。
    “您哪兒有工夫啊!”
    正說話間,阿苔抱著啼哭不止的石妞進來。
    “來,給我,咱們石妞餓了。”陸棄娘笑嗬嗬地把孩子接過來。
    阿苔十分不好意思,局促得手都不知道往哪裏放。
    陸棄娘笑道:“你看你,這一路上,你們兩口子幫我幹了多少活,我也沒跟你客氣。你跟我客氣什麽?”
    阿苔眼圈紅紅,“您對石妞有再造之恩,對我們夫妻也多有照顧。我和相公都不知道該如何感謝您。”
    她在心裏暗暗發誓,以後有機會一定會報答陸棄娘。
    “搭把手的事情,別放在心上。”陸棄娘道,“對了,你和石頭吃飯了嗎?”
    阿苔忙道:“回夫人,吃過了。相公他閑不住,在周圍看看。您知道,他也沒什麽別的大本事,就是喜歡種地,侍弄花花草草。來了這裏之後,看到那麽多從來沒見過的草木,高興壞了。”
    到了雷州之後,衙役們對這些人的管束也鬆了很多。
    畢竟都走到這裏了,能逃到哪裏去?
    “說起這個我想起來,”陸棄娘笑道,“來之前,我家大丫說準備了很多種子,不過我也沒開箱看,回頭到了瓊州,都交給石頭,讓他種種看看,說不定以後咱們也能吃上自己種的糧食。”
    阿苔欣喜不已,當即表示,一定讓石頭盡心盡力侍弄。
    船每日能往返一次,陸棄娘記著燕王妃的叮囑,前去雷州當地的先賢祠燒香。
    祠內供奉的是百年前平定南疆的兩位將軍神像,香火繚繞。
    據說渡海前誠心祭拜,可得風平浪靜。
    陸棄娘一邊燒香一邊嘮叨:“說起來,我家蕭晏跟兩位將軍也算半個同行,都是帶兵打仗的。自家人得保佑自家人平平安安,順順利利過海啊。”
    三丫在一旁好奇地打量著石碑上記載的模糊功績,努力辨認著被歲月侵蝕的字跡,小臉上滿是認真,倒也不嫌枯燥。
    陸棄娘繼續碎碎念,“燕王妃給我們指路,讓我們來拜。所以兩位也要保佑燕王一家平安順遂。”
    千裏之外的京城,燕王府。
    正月的喜慶尚未褪盡,王府內依舊張燈結彩,處處透著年節的餘韻。
    然而,在這片祥和之下,燕王卻覺得自己快要窒息了。
    抵達京城已一月有餘,與兒子劉儉久別重逢的狂喜,如同絢爛卻短暫的煙花,早已在日複一日的“折磨”中消散殆盡。
    此刻,他正扶著書案邊緣,胸膛劇烈起伏,大口喘著粗氣,試圖將那股直衝天靈蓋的邪火壓下去。
    “親生的!是老子親生的種!”
    他一遍遍在心裏默念,仿佛這是唯一能阻止他立刻把眼前這個小混蛋吊起來抽的咒語。
    這一個多月,他每一天都在暴走的邊緣反複橫跳。
    而今天,劉儉蹬蹬蹬跑進書房,小臉上嚴肅的期盼,仰頭看著自己高大威嚴的父王,脆生生地問:“父王,您什麽時候能被流放到瓊州去啊?”
    燕王一時沒反應過來,下意識反問:“……什麽?”
    劉儉以為父王沒聽清,立刻踮起腳,湊近了些,用更清晰、更充滿希望的語氣重複道:“父王!您什麽時候能被流放去瓊州,那我就能見到姐姐了。”
    父王倒是再努力一點兒啊!
    燕王猛地拍案而起,震得桌上的筆架硯台哐當作響,一張俊臉氣得通紅,額角青筋突突直跳,指著劉儉的手指都在哆嗦:“你個逆子!你盼著你老子被流放?!你……你……”
    劉儉被看著他那副要吃人的模樣,哪裏還敢停留,轉身撒腿就跑,一溜煙就沒了影,隻留下氣急敗壞的燕王在原地咆哮。
    “小兔崽子!你給我站住!看我不打斷你的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