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6章 大出風頭

字數:4587   加入書籤

A+A-


    這天開始,方銅被安排和陸總捕頭一起,天天去各縣城以及各縣城下麵的村子宣講。
    講怎麽防小麥黃疸病,發現問題怎麽辦等等。
    其實方銅有點疑惑,這樣的事為什麽要找他?安排個府衙的文書去說,不更有說服力嗎?
    畢竟對方是官啊。
    可方銅又隱隱感覺到,這是一件好事,尤其對他來說。
    所以他沒拒絕。
    連著一個月他都在淮安府各縣奔波,根本沒空回家。
    “各位大叔大嬸,大哥大姐,弟弟妹妹們,今天來這兒的,都是普通老百姓,跟我一樣,靠著種地吃飯的。”
    方銅開口就是大白話,說的還接地氣,讓原本被叫來聽官爺訓話的村民都懵了。
    要不是看方銅身後有幾個帶刀衙役站著,他們非得以為被耍了。
    “我以前跟大家夥一樣,覺得種地就是看天吃飯。老天爺賞臉了,咱今年就能收成好,一家老小勉強吃個飽。老天爺要是不賞臉。就得全家勒緊褲腰帶挺過去。”
    “挺的過去,來年繼續種地。挺不過去,這輩子也就沒了。”
    方銅雙手叉腰,幾句話把普通百姓的想法嘮得明明白白。
    下麵有不少村民點頭的。
    可不就是嘛,比方說前幾年的大災,他們村餓死不少人,還有人拖家帶口逃荒想要謀個生路,結果死在了半道上。
    老百姓日子就是這麽難。
    “我以前覺得,種地就是這樣,不管多苦多累,咬牙幹就完了。”
    “後來,我閨女兒子讀了書。我想著,當爹的也不能太差,跟著他們認字。認字後,我閨女就愛給我找些農書看。”
    “這幾年,我也從書上學了些東西,再加上我自個兒想的,我感覺種地這事,除了看老天爺,還得靠人力爭一爭。”
    “就比如曲轅犁,不知道大夥兒聽說過沒?”
    方銅特意停頓了一下。
    下麵有機靈的就喊。
    “聽過,我還見過呢,在縣裏木匠鋪子看的。我家舊犁還能使,就沒舍得花錢買新的。”
    “我家倒是有一把,確實省力,地還能犁得更深。”
    幾年前,方銅把曲轅犁的圖紙交給朝廷後,朝廷試過後大力推廣。
    有些東西不是立刻能見成效的,尤其是花錢的東西,對老百姓來說,總要多琢磨琢磨。
    但能讓多數百姓知道有這麽個東西,他們就已經成功了一半兒。
    “這曲轅犁,就是我琢磨出來的,當然主要是看書學的。”方銅接話。
    “用了這新犁,這耕地就省勁多了。家裏有牛的都知道,一頭牛能頂兩三個壯勞力。”
    “精耕細作的地一定比粗耕粗放的地收成要多。地力薄的田多施些肥,養兩年也能變成肥田。”
    “這些道理,想必大家都清楚。我就琢磨,這些種地的法子不都是人想出來?不也讓種地這事兒變簡單,地裏收成變多了?”
    “所以,咱種地也不是完全聽天由命的。”
    “我覺得做種地,也是一門學問。你得研究琢磨,地才能越種越好。像朝廷,還專門設了司農寺,專管種地的事,就差不多幹這個的,”
    方銅這幾句話,讀書人聽來有些粗糙,但能讓大字不識的普通村民一聽就懂。
    不少人都在想。
    還真有一定道理。
    勤快的人家多施肥,多澆水,地裏的收獲就能更多。懶的人家,有時候連個種子都收不回來。
    所以種地得看老天爺臉色,也得看人力。
    而人種地也不能瞎勤快,得琢磨,動腦子。
    凡事就怕琢磨!
    “於是我就想,種地最怕什麽?天災!比如旱了,澇了,有蝗蟲,麥苗染了病等等,很多。”
    “但這些天災就完全無法避免,不能減少損失嗎?也不一定。”
    “村裏種地幾十年的老人往往能看天象,估摸出一段時間的天氣,是大晴天還是雨天。”
    “連續的晴天就要抬水去地裏澆灌,要是雨多就得提前去地裏準備排水。”
    村民們聽的連連點頭。正是這樣。
    “所以這些天災是有預兆的,我們能做的就是發現預兆,及時采取措施。”
    “比如這次的小麥黃疸病……”
    方銅鋪墊了一大堆,終於進入正題。
    和他們說,朝廷幫著防治已經結束了,那小麥是不是能長好?
    還不一定,還得看後麵情況。
    大夥兒可以繼續防治,學學相關的事。哪怕這次用不上,以後也用的上。
    他還講了小麥白粉病、立枯病的征兆,讓大家一旦發現,上報村長。村長上報裏正,裏正肯定會上報朝廷。
    當然。他也說了一些發現不對後,應該采取的治理措施。
    這都是他從書上總結出來的,但據說用處不大。
    用書上的話說,他們所處的世界還太落後,還不能有效的和大自然抗爭。
    但路是人走出來的。
    隻要他們不斷琢磨,不斷實驗,或許也是有機會的。
    當然,關於這點方銅沒說。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講完各種病症,方銅還說了下節氣的問題。
    這個是他自己總結出來的,從各村老人口中得知,又驗證過,還是有一定準確的。
    大夥兒都聽得津津有味。
    從來沒有一次,朝廷的人給他們講話把種地的事說這麽細。
    最多是勸課農桑,讓大家春種的時候勤快點,不要躲懶。或者有了什麽新奇的種子,發給他們。
    至於怎麽種?朝廷的人似乎默認他們自個兒就會。
    可種地的經驗,也是老百姓一代一代摸索出來的。
    方銅看有些書上寫著,最開始的小麥,稻子什麽還都是野生野長的呢。
    總之,他長篇大論一通,很能得到村民們的好感。
    他說完,各村的村長還總熱情邀請他去家裏吃飯。
    他們是覺得這小夥子厲害,懂得真多,還句句說到點兒上。
    吃飯這種事,方銅是不做主的,把陸總捕頭推在前麵。
    陸總捕頭無語,好人都讓方銅當了,蹭飯讓他打頭?但他也沒說什麽。
    等各縣各村轉了一遍,終於到了木山村的時候,方銅就徹底放開了。
    這可都是自己人,他說話更簡單直白。
    村裏人則偷偷看著幾個衙役,一個個心潮澎湃。
    他們村的方銅是真的出息了,府城來的總捕頭都聽他的!艾瑪,這也太威風了。
    老村長也與有榮焉。
    他提前安排過大夥,所以等方銅說完一段話,大夥兒就齊刷刷鼓掌。
    等他全說完,村裏人手心都通紅一片。
    喜歡炮灰父女入贅後,全家後悔了請大家收藏:()炮灰父女入贅後,全家後悔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