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各部改革
字數:7529 加入書籤
姬紫曦放下傳音海螺,繼續拿起禦案上的奏折批改起來,這是戶部尚書呈上來的折子,裏麵洋洋灑灑寫了一大堆生財之道。
姬紫曦將幾條適合目前發展的建議留下,其餘的全部劃掉。
第二日上朝,姬紫曦當著滿朝文武百官宣布了一件大事。
“諸位,近幾年戶部銀兩吃緊,想必大家都有目共睹,戶部增收節支,迫在眉睫。”
說到此處,姬紫曦看向一眾官員,“諸位可有什麽好的節支方法?”
姬紫曦此話一出,底下一眾官員紛紛開始訴苦,有說軍隊開展不可縮減的,有哭窮自家已經無米下鍋的,總之就是一個字“窮”。
姬紫曦將目光看向一眾皇女,“各位皇女皆是天潢貴胄,當以身作則,為諸位朝臣做好表率,不如就從縮減諸位皇女府上的開支……”
姬紫曦的話還未說完,幾個皇女對視一眼,紛紛出列阻止。
大皇女:“太女殿下,我府上小侍眾多,子嗣也不少,正君前些日子又再次有孕,正是需要營養之時,這無後為大,還請太女殿下為我全府上下留一條生路。”
姬紫曦:“……”
姬紫茗此話一出,姬紫曦都有些招架不住,這殘忍狠毒的大皇女賣起慘來,還真像那麽回事。
至於小侍,她府上的確不少,姬紫茗愛玩漂亮男子,當初還給她送過,她府上無論是男子還是子嗣都是幾個皇女中最多的。
“行了,此事容後再議,你身為皇女,如此哭訴,有失體統。”
姬紫曦此話一出,原本還滿臉慘相的姬紫茗瞬間恢複風光霽月的模樣,抹了抹眼角並不存在的淚水,朝姬紫曦拱了拱手,又站了回去。
姬紫曦在心底給自己順來順氣,直接略過其他人,將目光投向喜愛錢財,善於經商的七皇女姬紫箏。
“七皇女擅長經商,店鋪眾多,府上想必會寬裕許多。”
七皇女神情委屈,看向姬紫曦道:“太女殿下,我府上也不過堪堪糊口,那點小生意都被穆瑞杺給搶光了,不過,我最近覺得鹽鐵生意還是不錯的,若是太女殿下同意我入戶部掌管鹽鐵生意,定能為戶部賺來大把銀子。”
姬紫曦都被她給氣笑了。
這一開口就想要入戶部掌管大昭最賺錢的鹽鐵生意,她倒是敢想。
“七皇女若想入戶部,自然可以,通過戶部尚書與三位侍郎的入職考核,便可從戶部的小吏做起,若是表現不錯,經年累月也並非不可掌管鹽鐵生意。”
姬紫曦此話一出,姬紫箏委屈的臉色變得有些猙獰。
“多謝太女殿下好意,我還是覺得做些普通的生意更加自由一些。”
姬紫曦意味深長的看了她一眼,並未再多說什麽。
“看來諸位無論是皇女還是朝中大臣都不想縮減開支,既然如此,那就增收一條路可走了。”
底下的大臣和皇女生怕再次被點名,聽見姬紫曦說要增收,立即奉承道:“太女殿下英明!”
姬紫曦沒有理會這些毫無意義的附和之言,繼續道。
“經孤與戶部尚書聞大人商議,準備從以下幾個方麵進行增收。”
“第一:全麵開放海禁,鼓勵我大昭商隊出海,凡我大昭商隊,僅收取五成海稅,所有來往我大昭的別國商隊,前五年,僅收取八成海稅。”
“在海城,澤城,瀚城,滿城四城建立海岸港口,設海城為海關府,掌管四城海關貿易,海關府下設市舶司,負責檢查貨物、征收關稅、維護貿易秩序。”
“設海關都尉府,地位與海關府等同,由撫遠大將軍奎星擔任海關提督,訓練海軍,提防海盜,為前來我大昭的海上商隊保駕護航。”
姬紫曦此話一出,全場嘩然。
撫遠大將軍奎星對於姬紫曦的安排,之前便已心中有數,此刻也立即出列道:“末將奎星,遵命!”
姬紫曦見奎星同意,滿意的點了點頭,“孤給奎提督放十日休沐,這段時間,你可安排好家中事宜,不論你的家人是否留京,孤都允了。”
奎星聞言,心中一喜。
“末將多謝太女殿下體恤,此行定不負所托,都尉府在,末將在!”
姬紫曦起身,走到奎星身前,親自將人扶起。
“奎提督,孤希望你為大昭打造一條鐵一般的海上之路,孤更希望,奎提督安然無恙得勝回朝!”
奎星順著姬紫曦的力道起身,“請太女殿下放心,末將定能凱旋!”
姬紫曦滿意點頭,“很好!”
回到椅子上,姬紫曦繼續道:“第二:宮中農事司歸於戶部管轄。自即日起,戶部掌管農桑諸事,但不可強行插手,除稅收外,其餘還是皆歸於農事司掌管。農事司職掌勸課天下農耕,兼巡視監察、采訪公事,分派勸農官及知水利者巡行耶邑,察舉勤惰。”
“另,農事司還兼具提升田耕種植之法,改善農具留種優劣之責,農事司若有所需,工部需盡力配合,不可敷衍。”
工部尚書與戶部尚書齊齊出列應道:“臣,遵旨!”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姬紫曦繼續道:“農事司原司長德不配位,降為司農少卿,由耕耤禮上展示新農耕法的蘇瑤接任大司農一職,掌管農事司。”
若是以前,農事司的司長被替,定有人出麵求情,但這段時日,自從蘇瑤進入農事司,不僅拿出了新的農耕之法,更是改良了很多曾經的農耕沉珂,讓整個農事司煥然一新。
對於她的成績,諸位大臣都有所耳聞,戶部與工部的許多官員更是有目共睹,自然沒有人出麵反對。
一眾大臣都附和道:“太女殿下英明!”
姬紫曦見一眾大臣同意,心情也很不錯,蘇瑤不愧是被男主看重的人,的確是一個農桑奇才。
“第三:全大昭鋪設水泥路。工部尚書,孤會給你一個配方,一個月內,孤要你按照配方,製作出最好的水泥。一年之後,大昭所有州府村鎮都要開始鋪設水泥路,州府之路,寬需四輛馬車並行,村鎮之路,寬需兩輛馬車並行,你需要在此期間召集工匠備好水泥,準備好一切事宜。”
工部尚書第一次聽到“水泥”二字,完全不知此為何物,但姬紫曦既然下令,她也不敢反駁,隻能硬著頭皮應下。
“臣,遵旨!”
姬紫曦又將目光看向戶部尚書。
“聞尚書,孤要你自即日起,發出告示,廣邀大昭商賈,凡是在朝廷修建水泥路期間給予支持的,無論是銀兩,石料,工匠等都記錄在案,按照一定比例,扣除後續的過路費。若是未曾支持修路的商賈,後續朝廷將按路程遠近收取水泥路的過路費,此中細則,你仔細思量後,寫折子呈給孤。”
戶部尚書聞櫻有些呆滯,這修水泥路的事情,不在她呈給太女殿下的折子上啊?
心中雖然思量再三,聞櫻還是老老實實的應道:“臣,遵旨!”
姬紫曦見她一臉的茫然,心中也是一歎。
她當初並沒有打算將現代世界的東西帶進入大昭。
每個世界都有它自身的發展軌跡,若是強行幹預,恐怕會產生極為嚴重的蝴蝶效應。
至於穆瑞杺,他是男主,他所做的事情,一切都順理成章,至少到大結局,大昭都未出現什麽嚴重後果。
而自己則不同,本就是個炮灰,若是由自己來做這些事情,一不小心引發了連鎖反應,到時苦的還是那些普通百姓。
姬紫曦準備將一些不太會影響大局的小事,潛移默化的融入大昭,一步步試探,隻可惜,她如今已經沒有多少時間了。
最主要的是,潞州一事讓她知曉,即使她什麽也不做,大昭的百姓依然會麵臨各種苦難。
既然如此,何必遮遮掩掩,放手去做,讓百姓們安居樂業,豐衣足食,才是最重要的。
安排好戶部的事情,姬紫曦再次將矛頭對準工部。
“水泥實驗完成後,招募的第一批工匠,立即前往江南等地,將堤壩用水泥重新修建一遍。”
“左相,江南水患的處理方式,孤很滿意,防疫及時,糧草發放,堤壩檢修也很及時。堤壩重修就由你與工部共同負責,孤希望看到滿意的結果。”
工部尚書與左相對視一眼,出列應道:“臣,遵旨!”
姬紫曦之後,又針對各部,提出了一係列的調整。
見一眾大臣都有些消化不了,姬紫曦這才宣布道:“行了,諸位回去好好思量,將計劃呈給孤,退朝!”
今日散朝後,平日裏還有興致相邀下值後一起喝酒品茶的眾位大臣,都嚴肅著一張臉,相互拱了拱手,直接去了各部衙門。
工部尚書李遂滿臉愁容的等在禦書房外,沒有拿到太女殿下說的水泥方子,她根本不敢回工部。
仿佛知道她心中所慮,不過片刻,張內掌事就走了過來,朝她行了一禮。
“李尚書,太女殿下宣您進去。”
工部尚書聞言,鬆了一口氣,朝張內掌事道了聲謝,腳步匆忙的走進了禦書房。
姬紫曦正在禦案上寫字,見她進來,頭都沒抬,依舊在奮筆疾書。
李遂跪地行禮。
“臣李遂,拜見太女殿下的殿下千歲千歲千千歲!”
姬紫曦淡淡的道:“李尚書不必多禮,起來吧。”
李遂站起身,有些小心翼翼的道:“太女殿下,您今日提到的水泥方子?”
姬紫曦蘸墨繼續寫,邊寫邊道:“孤正在寫。”
李遂睜大眼睛,不可置信地看著姬紫曦,失聲道:“正,正在寫?”
姬紫曦落下最後一筆,將毛筆放好,笑看李遂。
“怎麽?這方子在孤的腦子裏,李尚書很驚訝?”
李遂立即請罪,“臣,不敢。”
姬紫曦也沒有興致與她玩笑,看了眼墨跡未幹的水泥方子,示意李遂坐下,這才繼續道。
“趁著等方子的功夫,孤與你聊聊活字印刷術。”
李遂震驚的看向姬紫曦,“太女殿下的意思是?”
姬紫曦沒有藏著掖著,直接道:“活字印刷的方法是先製成單字的陽文反文字模。”
姬紫曦說著,舉起禦案上的玉璽,將其翻過來,露出下麵的文字。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李遂見到玉璽,立即從椅子上滑跪下去,不敢直視。
姬紫曦也懶得管她,繼續道:“再按照文章內容把單字挑選出來,排列在字盤內,塗墨印刷,印完後再將字模拆出,留待下次排印時再次使用。”
姬紫曦此話一出,李遂猛然抬頭,此刻也顧不上什麽大不敬了。
“殿下此法,簡直巧奪天工!”
姬紫曦搖頭,“此法並非孤所創造,而是一位名為畢昇的高人,在此法推廣時,也應告知天下百姓,此人功績。”
李遂興奮應道:“臣遵旨!定會將畢昇前輩的豐功偉績流傳後世。”
姬紫曦點頭,隨手取過水泥方子,“你按照此方子去配,多配幾組,適量增減,孤期待你的好消息。”
見識過活字印刷術的高明之處後,李遂對這份水泥方子此刻充滿了期待。
她雙手舉過頭頂,恭敬的接下方子。
“請太女殿下放心,臣定竭盡所能!”
姬紫曦滿意了。
“行了,你退下吧。”
李遂恭敬的將水泥方子揣進懷裏,步履匆忙的出了禦書房。
姬紫曦好笑的搖了搖頭。
母皇手底下的這些官員,雖然平時各有心思,在政事上,大部分都還算敬業。
又處理了一堆折子,姬紫曦獨自來到禦花園散步。
她心裏清楚,今天朝堂上提出的一係列變革雖看似順利推行,但背後卻隱藏著諸多的不確定,這些事情都並非短短一兩月就能完成,但她的時間卻不多了。
如今已是七月底,再過一個多月,她就要前往神秘之地,到那時候,這些安排能否順利進行,還是未知。
此刻,她都有些埋怨自己,若是回歸之初就推行這些現代之法,是否會有更好的結果。
但細想之下,她又搖頭否定了。
若當初以她在大昭的名聲,就算有母皇全力支持,百姓和朝中大臣,甚至那幾個皇女都會從心底排斥。
盡管知道,這是好事,但人心從來都不是以簡單的好壞來劃分的。
喜歡穿成炮灰皇女,我靠寵夫郎贏麻了請大家收藏:()穿成炮灰皇女,我靠寵夫郎贏麻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