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站出來

字數:4001   加入書籤

A+A-


    和朱予煥所猜測的一般,驚動張太皇太後的不是別的,正是廣平府一帶的起義。
    隻是這起義和尋常的流民起義不同,而是與白蓮教密切相關。
    起義的領頭人名為張普祥,原屬真定衛軍,以白蓮教為名,借“天書”起事,自稱“七佛法師”,早在宣德九年初便在河南、山東、山西一帶四處度人成為其黨羽,如今聲勢浩大,甚至攻占彰德,打算繼續攻占其他城池。
    新帝剛剛登基,甚至還未改元,就鬧出這樣的事情來,難免人心惶惶,是以張太皇太後格外焦躁。
    這件事好在並非是在已經崩逝的兒子統治期間,壞在此時新帝剛剛登基,朱祁鎮又十分年幼,如今這一夥賊人還隻是以白蓮教為名,說什麽“天書授命”。等到過幾日,裏麵要是有個聰明的,提出皇帝年幼、不配治國,那才是真的麻煩。
    先前朱祁鎮登基的事情已經傳過不少謠言,皇帝的正統性被不斷質疑,不說皇家,連朱祁鎮的年號都要成為一個笑話。
    張輔到底是行軍打仗的人,道:“如今的當務之急是平定叛亂,臣可以親自帶兵前往平叛……”
    張太皇太後擺擺手,道:“英國公年事已高,又是皇帝的先生,你親自前往不妥。”
    張輔沉思良久,推薦道:“禦馬監太監劉永誠帶兵多年,驍勇善戰,更是深受太宗、仁宗、宣宗和陛下皇恩,由他作為平叛主將,最為合適。”
    張太皇太後聞言微微頷首,道:“有理,以他為主將,發兵彰德。”
    楊榮心中早已經有了成算,主動開口道:“張普祥此人沒有什麽謀劃,無非是靠所謂的‘天書’來蠱惑人心,能夠糾集的也隻有一些貧民,難成氣候。朝廷除卻派兵平叛,還需要有官員隨主將一同前往彰德,平叛後安撫民心。”
    楊溥聽完楊榮的話,思索片刻,也道:“尤其是這些稀裏糊塗跟隨張普祥一同起事的百姓,深受所謂的‘天書’之害,更需要有人讓這些百姓們明白皇恩浩蕩,所謂的‘七佛法師’不過是騙取他們錢財、奴役他們犯下謀反重罪的妖人。”
    楊榮聽完連連點頭,深以為然,道:“正是如此,否則這白蓮教的妖人未來必定死灰複燃。”
    楊士奇原本聽楊溥忽然越過平叛提起施行皇恩的事情還有些奇怪,但楊榮也跟著附和,他便順著說道:“澹庵和勉仁說得正是。”
    張太皇太後轉頭看向胡濙,開口問道:“胡尚書以為呢?”
    胡濙躬身道:“請太皇太後聽從其餘四位顧命大臣決斷。”
    張太皇太後聽這五人說完,知道這樣的安排最為合適,思索片刻,道:“隨行劉永誠的官員……”
    楊士奇舉薦道:“都察院禦史王強性格剛直不阿,有他隨行,必然能徹查張普祥一事。至於招撫百姓……”
    張太皇太後還未說完,朱祁鎮已經開口道:“既然要施行皇恩,那應該派遣皇室前去……”
    朱祁鎮乍一聽“造反”二字,心中確實是咯噔了一下,但隨之而來又有些興奮。
    他當然是知道,國家軍士不計其數,別說消息傳來的時候張普祥還未攻占彰德,即便是張普祥又攻占一城,大明的軍隊哪怕隻是配備最簡單的武器,也足以輕輕鬆鬆殲滅這些反賊,皇考在的時候,隻率領三千輕騎便能大破兀良哈,這樣的功績,他自然也可以!
    隻是張輔已經舉薦劉永誠前去平叛,朱祁鎮隻能“退而求其次”,反正無需他親自上陣,他在後麵“督戰”也是可以的。
    張太皇太後聽到這裏已經覺得事情不對,立刻打斷道:“如此甚好。諸位以為順德公主如何?”
    朱祁鎮本想著自己去,奈何張太皇太後已經提出了朱予煥,他張了張嘴,最後還是沒有說話。
    楊溥聽到張太皇太後主動提及順德公主,便明白了她的想法。
    此時還在京中的藩王隻有越王和衛王,越王是張太後的親生兒子,但身體不佳,衛王也一樣,更重要的是衛王是郭貴妃的兒子,張太皇太後從心底裏不希望郭貴妃的兒子出頭。
    在已有另立襄王的傳聞的情況下,張太皇太後可以動用的皇室並不多。
    駙馬們並非不能指派,但這種小事完全沒有必要動用老一代的駙馬,可新一代的駙馬又未曾真的上馬曆練過,經驗不足又難以服眾。
    至於為何是順德公主——順德公主在民間確實有些聲名,甚至因為女子的身份,要比藩王更加受百姓關注。
    她又有一個“全真教道士”的身份,曾經將皇莊糧食捐贈朝天宮不說,還有與慈惠皇太後開辦善堂的經曆,在北直隸和南直隸的聲名打得足夠響。和張普祥這樣奉行白蓮教的妖僧天然對立,更有皇室和國教信徒的二重身份。
    和張普祥所宣揚的“天書”相比,朱予煥的“仁善”要合理而又實際得多。
    張輔自然是沒有意見的,要看就隻能看剩下的四位。
    楊溥本就有這個意思,絕不會否定,胡濙對於這種不影響大局麵的決定也不會持反對意見,隻剩下楊榮和楊士奇。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楊榮和楊士奇在看到朱祁鎮即將出口的反駁默默咽了回去後,便已經明白過來,皇帝本人都對順德公主沒意見,他們這些外臣就更沒有必要額外多一嘴了。
    張太皇太後見狀對身邊的女官吩咐道:“立刻去請順德公主來,再宣禦馬監太監劉永誠前來。”
    “是。”
    朱予煥剛帶著朱祁鈺見了胡善祥和吳妙素,不過坐下來說了幾句話,就聽人說張太皇太後身邊的女官來了,要叫她去議事。
    胡善祥和吳妙素聞言都十分驚詫,尤其是胡善祥和吳妙素都從朱予煥那裏得知了朱瞻基賜下聖旨的事情,明白張太皇太後其實不希望朱予煥參與政事。
    可如今卻要朱予煥前去,還是顧命大臣在場的情況下……
    讓人不由為朱予煥提心吊膽。
    朱予煥卻並不猶豫,利落地起身和兩人道別,便跟著女官一同前往。
    殿內倒是十分熱鬧,除去祖孫二人和五位顧命大臣,還有編外人員劉永誠。
    朱予煥行過禮後,張太皇太後將事情一一說清楚,這才對劉永誠和朱予煥這對師徒道:“今日有些晚了,隻能推遲到明日集結軍隊出發。當地有軍隊整合,京營無需調動太多士兵,從錦衣衛中抽調部分韃官一同前往。”
    張太皇太後說完看向朱予煥,叮囑道:“叫劉勉將你的護衛集結,隨你一起前往彰德,萬萬不可出任何意外。至於具體要做什麽,隨行的禦史王強會同你說清楚。”
    她的眼神有些複雜,張太皇太後自然明白,朱予煥是個聰明人,想必早就猜到自己前去是要做什麽,也明白朱予煥這一去再回來,即便不是名留青史,也在史書上留下屬於自己的一筆。
    和太後們截然不同的、光明正大站在這世上的機遇就這樣落在了朱予煥的身上。
    張太皇太後再怎麽不願信命,也不得不承認,自己的孫女有能力也有機緣。
    朱予煥不知道張太皇太後的內心想法,隻是同劉永誠一起作揖行禮,道:“臣領旨。”
    喜歡穿成堡宗他姐,一不小心拯救大明請大家收藏:()穿成堡宗他姐,一不小心拯救大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