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昌平事

字數:6714   加入書籤

A+A-


    京中逐漸恢複風平浪靜,朱予煥則親自前往昌平,查看朱祁鎮新賜下的皇莊情況。當然,主要是為了看顧朱祁鎮的田地。
    要是放在先前,朱祁鎮肯定想著一起去,隻是自從張太皇太後當麵發落王振,朱祁鎮也不好在隨意提出什麽要求,免得到時候又要被奶奶一頓數落。
    朱予煥擢選原本在熙和皇莊的佃戶做管事,遷到了昌平皇莊,對昌平皇莊內的農戶進行統一管理,模式和班底幾乎一模一樣,很快便得心應手,要比熙和皇莊從零開始快得多。
    即便朱予煥對於昌平皇莊不像先前管理熙和皇莊那般費心費力,但這兩年的收成依舊算是不錯。
    長公主的車駕還未到皇莊,已經有人出來迎接,等到朱予煥入內,飯菜也都準備妥帖,各類簿冊更是分門別類整理完備,隻等朱予煥查驗。
    朱予煥被精心招待了一番,不急著去查看記錄,反倒是先帶著韓桂蘭在皇莊內遊玩一番。
    紙上的數據是一回事,親眼所見的情形又是另一回事。
    韓桂蘭看著田中的麥苗,忍不住感慨道:“好美……”
    這樣開闊又滿是生機的景色,無論再看多少次,韓桂蘭還是忍不住由衷感慨。
    朱予煥蹲下身估量麥苗的高度,道:“先前豐潤那邊傳來消息,說是麥子收成比去年好了些,麥粒也更加豐滿,可見育苗育種總算有了些成效。等到種子數量足夠,便往東安和這邊都送一些,看看有沒有什麽影響。”
    “是。”說起這個,韓桂蘭有些感慨,道:“黃娘子說了,先前多虧殿下提醒他們,要用紗布保暖,稻穀雖然有些受凍,田地輪種也有些勉強,收成比直隸差了許多,但也總不到顆粒無收的地步,熙和皇莊供應貼補的稻米也都及時送到,總算能讓那些幹活的佃戶農人們放心了。”
    朱予煥起身,抬手遮擋有些刺目的日光,道:“不同地方培育的種子特性不同,就與人的個性一般,我讓黃娘子在當地也收些種子,和咱們的種子混在一起種植,也不知道效果如何。”
    “想必秋收的時候就該有消息傳來了。”
    兩人正說話間,不遠處傳來孩童們的說笑聲,兩人往遠處一看,隻見幾個少女帶著孩子們一起幹農活兒,各自拿著翻草料用的農具。
    少女們見朱予煥和韓桂蘭在,急忙行禮道:“見過順德長公主。”
    “快起來吧。”朱予煥笑著道:“怎麽隻有你們來?”
    眾人第一次見朱予煥,都緊張得說不出話,唯有其中一個年齡最小的女孩兒大膽開口,回話道:“伯伯爹爹他們都去沃肥了,我們也跟著一起去幫忙翻料。”
    旁邊年長的少女忍不住提醒道:“周家丫頭,在長公主麵前要自稱‘草民’。”
    朱予煥見她和朱祁鈺年紀相仿,一雙圓圓的眼睛十分靈動,倒讓朱予煥想起了自家妹妹小時候的模樣,她擺擺手道:“沒事。如今不在京城內,不必刻意拘謹。”她看向周家小丫頭,打趣道:“你年紀還小呢,不怕辛苦嗎?”
    “當然不怕了。”小女孩一臉驕傲,道:“我割草可厲害了,爹爹和娘都誇過我,就算做不動了,我還能給大家唱歌,這樣大家聽了更有力氣幹活兒!”
    即便是韓桂蘭,也被她神氣的模樣逗得樂不可支,對朱予煥道:“殿下,這個小丫頭倒是膽大心細,很是勤勉。”
    朱予煥也笑著說道:“那我和你們一起去,好不好?”
    “好呀。”小丫頭點點頭,道:“我給長公主唱歌兒,是我們家鄉這邊的曲子,長公主肯定沒有聽過。”
    朱予煥笑著應了一聲,道:“你叫什麽名字?”
    “我們哪有什麽名字……”有人流露出幾分不好意思,道:“都叫二姐、金姐、秀蓮、秀蘭……”
    小丫頭滿麵驕傲,挺胸抬頭,道:“我和大家都不一樣,我叫盈盈。我爹和我說過,我是十五月圓的時候出生的,以後一定會有出息,所以找識字的先生給我取了個名字,是一首詩,‘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盈盈。”朱予煥摸摸她的頭,道:“名字哪有什麽高低之分,各有各的好聽,重要的是要做怎樣的人。”
    周盈盈有些困惑地咦了一聲,隻是在心裏嘟囔起來。
    大家都說長公主很厲害,厲害的人說的話應該都是對的吧。
    比起朱予煥所說的道理,周盈盈的注意力很快就放到了朱予煥的衣裙上麵,忍不住驚歎道:“長公主的衣服好漂亮……”
    見她伸手要摸,周圍的人正要阻攔,朱予煥已經搖搖頭。
    周盈盈小心翼翼地摸了摸那布料,這裙子不僅顏色鮮豔,摸著更是柔軟輕盈,還隱約有波紋。
    她從來沒見過這麽好看的裙子,摸過之後隻覺得自己身上的衣服粗糙難受。
    朱予煥見她不敢多碰的小心樣子,對周盈盈笑道:“漂亮嗎?”
    周盈盈羨慕非常,抬頭看向朱予煥,見她看向自己,眼神中卻沒有鄙夷,反而滿是溫柔。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周盈盈不免有些臉紅,點點頭道:“漂亮!”
    “待到我看過賬簿,讓桂蘭算一個標準出來。之後你們家中若是有要折算的,可以將一部分糧食折成布匹,用的是承平布莊的棉布。”朱予煥拍了拍自己的石榴紅滿褶裙,道:“這布料都是我的承平布莊所製,質量不會差,逢年過節做些衣裳足夠。”
    韓桂蘭見這些和朱予煥同齡甚至更小的女孩都露出驚訝的神情,接著說道:“殿下給豐潤和東安的皇莊也是一樣的待遇,你們不必驚訝。之後佃戶的女兒們若是有心靈手巧的,也可以去布莊、成衣鋪子幫工,能靠自己吃飯。”
    韓桂蘭所說的這些都是她們聞所未聞的,這些少女臉上第一時間便流露出了向往的神情。
    周盈盈立刻響應道:“我也要去!我也要去幫工!將來穿長公主這樣的裙子!”
    旁邊年長的姐姐開口道:“你年紀還小著呢,能幫得上什麽忙?”
    “我可以幫忙理紗,也可以幫著裁布。”周盈盈一本正經地強調道:“長公主讓我做什麽,我就做什麽!不會的也可以學!”
    周圍的人都當她是童言童語,紛紛笑了起來。
    朱予煥莞爾道:“那也要等你長大一些才好,之後我還要讓人在皇莊聘先生,教你們讀書識字呢。就算想來幫工,也要有些文采才行啊。”
    周盈盈哎呀了一聲,嘟囔道:“讀書……可是我一個字都不認得……”
    朱予煥看出她們的羞赧,溫聲道:“不識字也不要緊,以後慢慢學便是了,要去鋪子裏幫工,總不能大字都不識一個吧。”
    周盈盈聽她如此說,不由攥緊了拳頭。
    不就是認字嗎?隻要能穿上和長公主一樣漂亮的衣裙,讀多少書她都不怕!
    朱予煥跟著少女們到了堆肥的地方,佃戶們正在忙碌,周盈盈第一個跑了過去,道:“爹,我們來了!”
    “你個臭丫頭,怎麽才來——”周能的話還未說完,看到跟在後麵的朱予煥,見她身上的服飾雖然簡單,卻明顯和他們這些農人的衣裳不同,不由微微一愣,很快便明白過來,急忙跪地行禮道:“草民拜見長公主!”
    周圍跟著忙活的農人們聞言全都跪了下來。
    朱予煥趕緊讓他們起來,道:“這堆肥的地方不好,之後我讓管事給你們送衣裳來。”
    “草民叩謝長公主。”
    朱予煥掃視他們一圈,看他們都稱得上身強力壯,麵色如常,幹活也都賣力,心裏便已經對昌平皇莊的管理水平有了個估算。
    畢竟如今的管事都是從熙和皇莊抽調而來,和當地的佃戶沒什麽關係,即便盡心辦事,也難保不會有人在其中牟利,朱予煥自然要親眼確認。
    隻是有朱予煥這個長公主在場,原本在幹活的佃戶們都有些不自在。
    朱予煥見他們都有些緊張,便知道自己不好久留,借口自己還有其他事情離開了。
    周能餘光瞥見朱予煥的身影逐漸消失不見,這才鬆了一口氣,旁邊有人道:“周能,我家女兒可是說了,你家丫頭可是摸過長公主的裙子。”
    周能聞言嚇了一跳,趕緊抓住女兒問道:“怎麽回事?你和長公主說話了?”
    和周能的慌亂不同,周盈盈十分驕傲,道:“是啊,我不僅和長公主說話了,還摸了長公主的裙子呢。長公主說我們以後也能去京城的鋪子裏幫工,這樣就能穿和長公主一樣好看的衣裳了。”
    周能看著女兒這副樣子,不免有些無奈,訓斥道:“長公主是天子長姐,你能和長公主相提並論嗎?要不是長公主心善,早就把你的腦袋摘去了!”
    周盈盈頗有些不服氣,道:“長公主說話的時候可溫柔了,才不會摘我的腦袋。”
    “長公主可是上過戰場的……”
    旁邊的人見周能要教訓女兒,說和道:“我聽皇莊的管事們說過,長公主身邊有不少女官,剛才身邊那個姑娘不就是嗎?說不準你家丫頭將來也能跟在長公主身後呢。”
    周能還沒有說話,周盈盈已經搶先一步開口道:“我才不要跟在別人身後呢。”
    周能本來還覺得有些安慰,聽到女兒這麽說,更覺頭痛,斥責道:“你怎麽還是攔不住你這張嘴,遲早要闖禍!”
    周盈盈隻衝著自家爹爹做了個鬼臉,便一溜煙地跑開了。
    “周老兄,你就別念叨你家丫頭了,女兒就是有再多的心事,也不好直接和你這個當爹的說,你還是要趁早再給她找個娘,這樣也有人能照顧好她和你那兩個小子。”
    周能的妻子甄氏生下幼子周壽之後不過一年便離世,周盈盈沒有了母親,加上父親周能忙於農事,不僅沒有空閑教導女兒,甚至還要女兒照看兩個弟弟。
    周盈盈因此愈發有自己的主見,“不服管教”也是常有的事情,周能即便想要教導,但想到女兒從小吃苦,便也說不出什麽重話了。
    周能不由歎了一口氣,道:“是有些道理……”
    現在就這樣自由散漫,將來要是嫁人了可怎麽辦?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朱予煥回去查了簿冊,看收入支出沒有什麽太大的問題,她又和韓桂蘭一起擬了折算布匹的法子,她看著韓桂蘭參考草稿重新抄錄,道:“這法子和互市差不多,無非是從折算寶鈔換成了折算布匹。”
    韓桂蘭一邊抄寫,一邊道:“布匹可比寶鈔要值錢多了,怎麽說也能拿回去做兩身衣裳呢。”
    朱予煥坐在一旁為她研墨,道:“要不然黃娘子在北邊的生意也不會這麽順利。”
    如今還是以物易物的時代,別說是普通百姓之間的交易,就是朝廷給官員發月薪,也一樣會將官俸折作祿米、香料、布匹等,發放極為不易。
    不過自從朱瞻基商量將官俸折鈔之後,官員們也就不必擔心領俸困難,祿米換成了更不值錢的大明寶鈔,想要再換回祿米,還會在這個基礎上大打折扣,讓官員們本就不怎麽豐厚的俸祿雪上加霜。
    尤其是低階官吏,一頓折騰之後,工資越來越少,家裏要是多幾口人,隻會更加捉襟見肘。
    因此比起寶鈔交易,民間大都信奉以物換物,兀良哈這樣的異族就更不用說了,用來交易的都是牧業產品。
    像朱予煥這樣“出手闊綽”,掌握布匹這種硬通貨,做生意想不順利也難。
    提起北麵,朱予煥不免有些感慨,道:“這次她要去陝西、甘肅一帶,那邊本就容易有賊寇,出沒,她又是第一次去,也不知道情況如何。”
    韓桂蘭聽出她話語中的擔憂意味,寬慰道:“殿下放心吧,黃娘子機警善變,又已經單獨行過好幾次商,加上有先前沈三老爺留下的人手,肯定不會出事的。”
    朱予煥見韓桂蘭抄寫完畢,接過細細看了一番,道:“隻盼她能早些傳個平安消息回來。”
    喜歡穿成堡宗他姐,一不小心拯救大明請大家收藏:()穿成堡宗他姐,一不小心拯救大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