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戰前備

字數:3345   加入書籤

A+A-


    沐昂趕到黔國公府的時候,順德長公主早已經離去,隻有沐儼坐在主位上一動不動,他微微垂頭,神情看不出情緒。
    沐昂心中那股不安已經成真,他不由長長地歎了一口氣。
    沐儼見叔父前來,立刻起身相迎,道:“叔父來了。”
    沐昂擺擺手,道:“殿下怎麽說?”
    沐儼也不遮掩,坦誠道:“殿下要我負責大軍後勤補給。”
    沐昂微微一愣,這倒是有些出乎他的意料,他本以為朱予煥會直接讓沐儼勸說他跟隨大軍一同出征。
    沐昂本人的想法恰巧是後勤,畢竟若是真的不出力,顯得沐家沒用,但真讓他這老骨頭上戰場,沐昂也不大情願,在後方負責補給確實是不錯的差事。
    “負責補給也好,至少安全。”沐昂歎了一口氣,道:“二哥就你這一根獨苗,你膝下還沒有可以繼承爵位的兒子,一定要保重自己才是。”
    沐英膝下成年的隻有四個兒子,長子沐春承襲爵位,但膝下無子,去世後便由次子沐晟繼承爵位,而沐晟隻有沐儼一個兒子,沐儼更是連兒子也沒有,若是出個一二,將來這爵位就是沐昂的。
    但平心而論,鎮守雲南這樣的重任,沐昂還是更希望自己的後輩不必受這等束縛,以沐家的聲望,即使他的孩子沒有繼承爵位,也一樣可以平安。
    沐儼對此也心知肚明,隻是道:“叔父跟隨父親多次征戰西南,後來又代鎮雲南,以陛下和長公主的氣量,難道舍不得給叔父一個爵位嗎?”
    沐昂聞言大驚失色,趕忙捂住侄子的嘴,道:“這話可不能胡說!”
    封賞這種東西,即便將領功勞再大,也隻能是帝王賜予,哪有自己討要的道理?
    沐儼卻將沐昂的手拉下來,鄭重道:“殿下親口承諾要請封,長公主輔政朝內,與陛下手足情深,隻要征討麓川大獲全勝,何愁不能為叔父封爵?”
    沐昂聽到功成二字,不免有些困惑,忍不住問道:“殿下如何確定能夠大勝?”
    沐儼將順德長公主的話複述一遍,沐昂不由陷入了沉默。
    他對長公主了解不深,但見王驥和蔣貴都對長公主十分信賴,也能猜到這位絕對不會是能說出如此情況的話的人。但沐儼剛才所說絕不可能是謊話,可見長公主對此戰確實是勢在必得。
    說到底,長公主若是想要他們叔侄兩個一起去前線,他們難道還有拒絕的可能?
    順德長公主特意前往府邸拜訪,無非是希望他們兩個能夠“心甘情願”罷了。
    打了半輩子的仗,最後要是連個爵位都未曾拿下,讓後人知道豈不是要笑掉大牙?
    沐儼見叔父已經有些動搖,接著說道:“殿下親口所說,她跟隨王尚書的主力出征,一同征討麓川。況且分兵征討麓川的謀劃本就出自叔父,殿下這般自信何嚐不是對叔父的信任?叔父若不親自上陣,豈不是將軍功平白無故送給他人?”
    這下沐昂是真的目瞪口呆,一時間說不出一句話來。
    勢在必得是一回事,親自上戰場可是另一回事,長公主竟然自信到這個地步,又或者說對他的判斷如此信賴……
    沐昂咬咬牙,道:“打!長公主要我去打哪裏,我就去哪裏!”
    說到底,現在就隻有西路空閑,長公主的意思無非是希望沐昂能夠去西路看守,即便讓他帶著李安也無甚大礙,就算立不出什麽不世之功,至少也不會犯錯。
    更要緊的是,長公主能親自下場,可見是下足了血本,要是戰場上麵出個什麽一二,讓長公主有了差錯,到時候倒黴的可不止王驥和蔣貴等人,沐家更是別想跑。
    難怪皇帝要讓長公主跑到前線這樣危險的地方,興許也有這方麵的考量。
    倒是長公主還如此盡心盡力,不知道是否意識到皇帝在拿她的性命作為砝碼?
    三路作戰的將領已經全部定下,接下來的時間主要用於分別練兵,好讓將領和武官、士兵盡快磨合,同時開始分出部分士兵前往邊境,開始進行小型反擊,將部分原本屬於雲南的土地重新奪回來。
    要想進攻麓川的腹地,首先要保障的便是路線暢通,後勤補給能夠跟上,所以當務之急是清理出一條路線。與此同時,早先開始修建的戰船和補給船也陸續修建完畢。
    朱予煥倒是先收到了脫脫孛羅的消息,滇南的土官已經在恩威並施、軟硬齊下的手段中漸漸安穩下來,可見手裏有槍確實比什麽都可靠。
    加上脫脫孛羅在邊境還接待了歸順的幹崖、南甸的土官和士兵,一並納入征討麓川的軍隊之中,和雲南當地征得的土官士兵匯合在一起,也是一支不小的隊伍,尤其是這些人常年生活在西南,對複雜的地形地貌有一定的了解,稱得上一支有力的隊伍,脫脫孛羅也能借此了解不少敵方的情況,全部撰寫成冊送往昆明。
    期間威遠州土知州刀蓋罕母子共同抗擊麓川,朱予煥特意親自寫信給這母子二人請封,很快便得到了朱祁鎮的冊封旨意。
    如此一來也算是安了沐家的心。
    期間思任法倒是毫無畏懼之意,麓川士兵驍勇善戰毫不遜色,屢次騷擾明軍,和脫脫孛羅打得有來有回。
    如果沒有當地的土官協同作戰,加上火器的攻擊,隻怕在夏秋這樣較為炎熱的氣候之下,明軍未必是麓川的對手。
    思任法幾次三番撈不到什麽好處,意識到明軍開始有反擊的動作,加上打探的情報稱明軍主力開始向邊境集結,便也不再主動出擊,甚至還假降明軍,顯然是打算采用緩兵之計。
    要論在西南的作戰優勢,即便是三大營也比不上麓川,與其主動出擊,倒不如仗著自己的優勢讓這些明軍吃點苦頭,待到次年開春,天氣炎熱,數量眾多的明軍會因為太長的補給而逐漸散去。
    人多固然有優勢,但也並非沒有缺陷,有潞江天險在,思任法即便不能從大明這裏拿到好處,也不會被明軍輕易打敗,即便被明軍奪回幾處城鎮也不重要。
    至少他是這麽認為的。
    喜歡穿成堡宗他姐,一不小心拯救大明請大家收藏:()穿成堡宗他姐,一不小心拯救大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