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心腸毒

字數:3720   加入書籤

A+A-


    宮內不太平,宮外也一樣,在朱予煥讓人刻意的渲染下,皇帝的行為在流言中被無限放大,可謂是眾說紛紜。
    先前皇帝自刎殉國的說法流傳甚廣,如今突然來了一個兩級反轉,氣不過的大有人在,有些話傳著傳著便逐漸變味。
    諸如皇帝為了求生已經出賣了京城一帶的邊防布置,否則宣府不會抵抗得如此艱難,還有人稱皇帝對於邊境官員與瓦剌走私早已經心知肚明,卻一直坐視不管,才因此遭了報應。
    錦衣衛本就在調查此事,先前他們跟著馬順沒有少受王振這個太監的氣,如今是糾察王振的黨羽,他們的速度比誰都快。
    至於管束外麵的風言風語?調查王振的事情還忙不過來,他們哪有那個時間管普通百姓說什麽?
    更不用說長公主根本就沒有下令管束。
    京師戒嚴,本就人心惶惶,加上流言四起,便是那些官員們也開始心中打鼓。
    平心而論,他們其實也不希望皇帝回來,畢竟他們可是剛合章上奏,請求長公主監國,偏偏皇帝又和長公主徹底鬧翻,即便他們迎接皇帝回來,以朱祁鎮的個性,也未必會領他們的情。
    郭敬、楊士奇、劉球都是怎麽死的,他們可是一清二楚,要是皇帝真的平安歸來,他和孫太後這對母子隻會認為是皇帝福大命大,怎麽會將大臣們的功勞記在心上。
    現在大軍都在福建一帶防止叛亂複發,京城本就沒有什麽守軍,南京支援的京營又未曾趕到京城,城中的防衛主要依靠保定府等地調來的士兵和京城中的臨時入伍的百姓,況且還要通過漕運從通州往京城運糧,人力需求極高。
    對於現在的大明,正是需要百姓的時候,卻傳出這樣的消息,人心不穩,對於加強京城的防衛來說是個極大的不利因素。
    更不用說瓦剌帶著皇帝在邊境各城來回晃蕩,見到皇帝被俘的人隻會越來越多,尤其是那些戍守城池的士兵,邊境逃跑避免兵役的士兵本就極多,邊境又太平了有些時日,這些士兵看到惹了麻煩的皇帝跑到城門口要求開門,心裏隻怕什麽想法都有,若是統帥士兵的將領有個差錯,到時候局麵更加不可收拾。
    況且此時此刻忽然流傳出這樣的消息,讓不少大臣們紛紛猜測起長公主的心思。
    畢竟先前已經傳出了長公主與皇帝不睦的消息,可見這兩位已經是麵和心不和的狀態,長公主在這個時候任由這種傳言四處流竄,大概率是另有打算。
    皇長子年幼,長公主如此行事,可謂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若是立郕王為帝,作為已經成年的藩王,郕王完全無需由長公主來主政,兩人也遲早會如同朱祁鎮與朱予煥那樣產生嫌隙。但若是立皇長子為皇帝,孫太後這個皇太後必然會借機參政,長公主絕對不會做這種傻事。
    即便心中不願意承認,大不少人都不免想到了另一個結果。
    長公主該不會打算自己上位吧?
    這個想法一出,很多人便下意識地否認。
    先不說公主繼承皇位是曆朝曆代未曾有過的事情,長公主又何必要用這種方式為自己樹敵?以她的手段,即便身處長公主之位,也一樣不會輸給孫太後,又何必這樣大費周折。
    以長公主的個性,大可毫不留痕地玩弄權術,而不是在危急情況下如此行事,這樣的行為隻會給後人留下話柄,天下哪有人不愛惜自己的聲名?
    但偏偏她就是這麽做了,如同當初那道公然向皇帝索要權力的題本一般,讓人看不清楚她的目的。
    這樣做對長公主究竟有什麽好處?
    懷揣著這樣的想法,次日早朝,官員們照常入內議事,一早便看到殿門外有騰驤四衛的士兵看守,想必是擔憂他們再現先前毆死馬順的場景。
    朱予煥來得比他們還要早,今日的穿戴卻與先前的赤紅蟒服不同,而是一身月白色的衫裙,外罩木槿色圓領袍,長發梳成高髻,隻以玉冠束發,看起來極為清淡,和前兩日的蟒服裝束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最重要的是,朱予煥的旁邊還站著郕王朱祁鈺,也是一樣的素淨打扮,郕王雙手搭在身前,姐弟二人都是一臉肅穆。
    都說“事出反常必有妖”,見長公主如此打扮,上朝的眾臣心中都隱隱約約有一種不祥的預感。
    殿內眾人靜默不語,過了一會兒,兩宮太後才在珠簾後坐下。
    胡善祥讓身邊的女官將軍報送下去,示意上朝的官員一一查看,這才緩緩開口道:“如今的宣府總兵送來軍報,陛下被瓦剌俘虜,瓦剌借機利用陛下的身份和聲名哄騙威脅邊塞守將,或要求開門、或要求守將交出物資和金銀細軟,楊洪急中生智,謊稱受傷,未曾理會瓦剌的叩門,故此瓦剌轉道往大同方向而去。”
    原本並未言語的朱予煥這才開口道:“我昨日已經與英國公和內閣有所商量,命人快馬加鞭往大同一帶,告知守將石亨等人,若瓦剌直接扣關,需得驗明‘陛下’身份,守將絕不能輕易開門,更不能與瓦剌隨意往來,若瓦剌強行扣關,立刻反攻,不必顧忌其他。”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孫太後聞言立刻有些坐不住了,大聲嗬斥道:“你這是什麽意思?如此行事不就是不準皇帝回來嗎?朱予煥,你簡直是心思歹毒!”
    眾人聽得朱予煥已經在昨日的時候召見英國公和內閣眾人見麵,便知道這已經是他們商量過後的結果,這樣驗證皇帝身份的方式倒是並不為過,唯一的問題是瓦剌絕對不會同意這種方式。
    對於瓦剌而言,要是他們手中的皇帝是真貨,這樣驗身不就是借機騙人?要是他們手中的是假貨,被大明辨認出來,這樣在邊關來回晃悠的瓦剌豈不是成了傻子?
    無法驗明身份,大明便不得不考慮瓦剌手中的皇帝有可能是真貨,不論是防守還是反擊,都難免受到製約。
    要想避免這種尷尬,最佳的方式便是直接默認皇帝已死、擁立新君,這樣軍隊也可以放開手和瓦剌周旋,不用幹什麽都要考慮瓦剌的手中還有皇帝。
    即便是隔著珠簾,孫太後也能隱約察覺到,在自己說完那句話後,殿內的氣氛有了明顯的變化。
    她幾乎立刻意識到了自己剛才那句話的問題,如此一來,不讓皇帝回來的鍋全都甩到了長公主的頭上,大臣們完全可以直接擁立朱見深當皇帝,如何不算從龍之功?到時候周德妃必然會將她一腳踹開,選擇由長公主監國主政……
    孫太後正想著該如何補救,胡濙已經站出來道:“殿下言之有理,如此一來,不如遙尊陛下為太上皇,立皇長子為皇太子,殿下與郕王共同監國主政。”
    孫太後聽到胡濙並未將被俘的皇帝徹底拋棄,這才在心底鬆了一口氣。
    隻要不讓順德長公主一家獨大,皇帝總還是有機會的,若是能夠借著輔政的事情離間胡吳和這姐弟二人,那真是再好不過。
    喜歡穿成堡宗他姐,一不小心拯救大明請大家收藏:()穿成堡宗他姐,一不小心拯救大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