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禁衛軍第一戰
字數:7281 加入書籤
3月5日,鎮妖峰軍事基地大操場。
三百五十名禁衛軍戰士站成一個整齊劃一的方隊。戈輝等十四人都穿著軍官服外裹著軍大衣站在一個三尺高台上。
三月的東北依然寒風凜冽,但沒有人覺得冷,大家都期待著他們的總司令讀出整編方案。
戈輝上前一步大聲道:“經過四個月的魔鬼訓練,我們都變成了一名鋼鐵戰士了。雖然還有很多後續的軍事訓練,但是依然到了我們應該下山,理論結合實際殺敵的時候了,在下山之前,我們要進行一次整編。我們這些人當中有一些會第一批成為軍官,將來會有更多的人成為軍官,成為更大的軍官,每個人都有機會,隻要我們能在戰爭中不斷的學習,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我把這句話送給大家,與大家共勉,我也期待著我們當中能有更多的人將來成為將軍。現在,我宣布整編方案:
司令:戈輝
司令副官:石焰
副司令:寧遠、程天運
參謀總長:寧遠
副參謀長:紀雲峰
思想政治宣傳:程天運
基地留守司令:王超輝
情報收集:嚴肅、周玉坪
基地後勤:楊雙,
軍訓:王招輝,
軍法:許明
軍需:劉城
警備:魯飛
對外聯絡:譚偉
禁衛軍第一排排長:白起
第二排排長:連罡
第三排排長:項羽
第四排排長:李靖
第五排排長:舟自橫
第六排排長:楊明修
第七排排長:聶明宇
第八排排長:管臨風
第九排排長:瞿成
每排三個班,每班十二人。
餘下的士兵在司令部任值。禁衛軍此次出兵三百三十三人,三十一人留守基地。所有武器均為俄國水連珠步槍。每人備彈300發7.62毫米水連珠步槍彈。
3月10日,戈輝率領三百三十三人下山。
嚴肅和周玉坪,各帶10人先後下山,這些人都換上老百姓的服裝步行向奉天去了。兩人要在奉天開一個飯店和一個藥店,兩個人主要負責獲取俄國人在奉天的軍事情報。兩個人都不是幹情報的,但在臨行前的那幾天,戈輝天天培訓他們情報知識,雖然戈輝也不是幹情報的,但美國和中國的諜戰片沒少看,再說,商業上的情報獲取也非常重要,大同小異,所以在五天的時間裏,嚴肅和周玉坪基本領會了如何做好一個情報員的工作。
當戈輝帶兵下山的時候,東北的抗俄形式已經大變。就在1月分的時候,有三支抗俄義軍已經聯合成了忠義軍,劉永和為忠義軍的總統領。共編製40個營,擁兵已經數萬人。他們利用通化、海龍一帶的有利地形,時而蔭蔽於深山密林之中,時而出現於交通要道之間,或聲東擊西,或據險設伏,打得敵人暈頭轉向,惶恐萬狀。忠義軍英勇抗俄的行動,進一步激發了人民群眾的鬥誌。遼東各地群眾抗俄組織紛紛打起忠義軍的旗號,進行武裝鬥爭,以致連盛京省官員也不知虛實,認為忠義軍有“二十萬,隻多不少。”
但這些戈輝一點也不知道,上麵這一切都是戈輝下山後路上聽到的。戈輝對這些人也是很佩服的,但以戈輝的見識,這些人最後肯定會失敗的,如果不敗就不會有後來的事情了。不過,有了這些人,戈輝反倒可以混水摸魚。
禁衛軍下山後直奔奉天,走到第三天遇到了情況,遠遠的就聽到不斷有打槍的聲音,聽聲音真的是太熟悉了,就是他們裝備的俄製水連珠步槍的聲音,也就是7.62毫米口徑,1891式莫辛納甘步槍。
禁衛軍下山後,一直以戰鬥隊形前進,盡量避開大路,又不遠離大路,前後左右一直都分別派兩名偵察兵偵察。聽到槍聲沒多久,前麵的偵察兵就回來一個,跑到戈輝麵前:“報告司令,前麵小路上有一支十駕馬車組成的馬車隊正在逃難,後麵有一支三百多人的老毛子部隊在追馬車隊。”
戈輝一聽戰機來了,馬上把禁衛軍主要領導叫過來,各排排長也都來了。
戈輝嚴肅地說道:“同誌們,戰機來了。我們要在這裏打一個完美的殲滅戰。用來補充槍支彈藥。”
寧遠接口道:“司令,您就說怎麽打吧。”
戈輝道:“看到前麵兩邊的小山坡沒,寧遠率領一二三四五排埋伏在左邊的山坡上,其餘各排由我率領埋伏在右麵的山坡上,全體都以我的槍聲為號,記住首發命中率,注意戰場紀律,全體都有,準備戰鬥。”
接著各排立即散開,向自己的戰鬥位置奔去。兩邊的小山坡不高,多說50米,一條鄉村小路從兩個小山坡中間穿過。山坡四周光禿禿的,連棵小樹都沒有。冬天的殘雪還沒有融化,趴在厚厚的雪地上,山坡下想看到山坡上的人,還真不容易。
不到半個小時,就見十駕馬車跑進了小山坡間的小道,車上也坐了三十幾個人,車上還拉著不少東西,看來是在逃跑。不多時,後麵三百多米外跟上來一隊俄軍。正在後麵猛追呢,不時開上一槍,大有不追上不拉倒的架勢。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馬車隊很快從這個山坡間的小道過去了,後麵緊追的俄軍跟著也進了山坡間的小道。戈輝的步槍緊緊的瞄著俄軍帶隊的一個軍官,當所有俄軍全部跑進山坡間小道的時候,戈輝的槍響了,帶隊的俄軍軍官身體驟停像一根木樁子一樣倒下了,戈輝的子彈直接貫穿俄軍指揮官的身體,緊接著兩麵的山坡上槍聲響成一片。打過兩千發子彈的禁衛軍戰士,首發命中率相當高,雖然是第一次上戰場,居然在第一槍就放倒了三分之二的俄軍士兵,緊接著拉槍栓再開第二槍,然後第三槍。當第五槍打完後,山坡下沒
幾分鍾後,戈輝命令:“六排七排負責警戒,其餘人打掃戰場。記住在二十米外向每一個倒下的俄軍士兵腦袋開一槍,然後再打掃戰場,不得違令。”四個月來,戈輝的命令已經成為這些禁衛軍戰士的行動方向了,沒有人不敢不執行戈輝的命令。
接著就聽到山坡下斷斷的槍聲響了一陣,然後再也沒動靜了。戰士們完全執行了戈輝的命令,但看到那些打碎的腦袋,包括戈輝在內,所有人都惡心得狂吐不止。
戈輝命令,負責警戒的六排七排也來打掃戰場,感受一下戰爭的慘烈。這一仗是大勝,繳獲水連珠步槍三百七十支,子彈近二十多萬發。幾乎每人都補充了四百多發子彈。當然,這一仗打完,所有人也走不動了,肚子裏的東西吐了一幹二淨。
戈輝命令:“把所有俄軍士兵的衣服給我扒光了。”就這樣,所有禁衛軍戰士,帶著萬般惡心的心情,扒光了所有俄軍士兵的衣服,扒的非常幹淨,連裹腳布都沒落下。每人背上一件,跟著戈輝走了。留下的是一絲不掛的死了的俄軍士兵。
這時就見前麵有人跑過來,離大老遠就大聲喊:“謝謝軍爺們救命之恩呐。”
等戈輝他們走到這個人的近前,那個人又道:“我是管家孫來福,軍爺們辛苦了,快到我們村裏休息一下吧,我們一定要報答你們救命之恩。”
戈輝猶豫了一下,最後還是答應了,因為大家都吐了,所以得找地方吃點熱乎的,然後再趕路。
就這樣,戈輝帶領大部隊跟著這個人趕上馬車隊,跟著馬車隊一起去了那個人所說的大柳樹村。
這個馬車隊是從奉天過來的,車隊的主人是奉天的一個富商,叫孫翰林。俄國人在奉天對他百般敲詐,後來俄軍的一個軍官還看上了孫翰林的女兒孫婉兒,最後實在受不了了,孫翰林才決定舉家逃出奉天,回大柳樹村的老宅躲避。可逃出沒多久,就被俄軍發現了,第二天就被俄軍追上了,要不是遇到了戈輝帶領的禁衛軍,他們這些人被追上是遲早的事。
一路上孫翰林不知道說了多少個感恩的話,戈輝一再強調他救他們是應該的,因為我們是軍人。孫翰林是見過大世麵的人,他一眼就看出來戈輝率領的禁衛軍和其它的軍隊不一樣,不光是穿著,還有他們行軍的樣子,沒有人上車,都是步行跟在車兩邊,還自動的排成了兩隊。孫翰林怎麽讓他們上車,他們都不上,硬是在地上走。
黃昏時分,終於趕到了大柳樹村。孫家是這個村的大戶,家大業大,房子也多,戈輝的三百人全住進來都沒問題。
晚飯做好後,就請所有禁衛軍戰士吃飯,這時一件讓孫翰林全家都不理解的事情發生了。這些所謂的禁衛軍士兵,要先唱歌然後再吃飯,於是把《三大紀律八項注意》、《亮劍》、《有個道理不用講》各唱了兩遍,才在戈輝的命令下開始吃飯。
孫翰林一家人通過這三首樸實的歌曲,對這支禁衛軍又有了更深一層的了解。特別是孫翰林的兒子孫昌明和女兒孫婉兒,他們倆一下子被這支軍隊迷上了,特別是那身花花綠綠的衣服別提多帥了戈輝等高級軍官穿的也是迷彩服)。
戈輝提出希望能在孫家休整三天,因為他們是第一次上戰場,戰士們從來沒有殺過人,今天是第一次打仗,第一次開槍殺人,所以他們需要一個內心平複的過程。
孫翰林馬上答應了,他現在很喜歡這支禁衛軍,要是有這支軍隊保護,那他再也不怕俄國人和土匪了,所以他想把這支軍隊留下來。
這三天裏,戈輝帶領禁衛軍戰士不停的進行訓練,希望能通過不斷的體能訓練來平複開槍殺人對內心的衝擊。同時還派出兩人一組二十批偵察兵,去各處偵察,現在戈輝兩眼一抹黑,不親自搞清楚周邊的狀況,行動起來會非常的被動。
這支禁衛軍對村裏的任何人都秋毫無犯,說話即禮貌又客氣,看到有些村民在幹活,他們還主動過去幫忙,有些村民房子破了,他們還主動過去幫助修房子,在基地的時候他們都變成了蓋房子的好手,現在有用武之地了。還去幫孤寡老人去挑水,打掃院子。
這一切孫翰林都看在眼裏,特別是禁衛軍軍需官劉城每天都會把昨天的住宿費和飯錢交給孫翰林,而且孫翰林不要都不行。漸漸地孫翰林也意識到了,他是留不住這些支軍隊的,這支軍隊的誌向也決不在這裏。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在這三天裏,戈輝找到孫翰林。從孫翰林那裏得知,我們現在的位置離義州不遠,這和孫翰林說的一樣。向東是醫巫閭山,越過醫巫閭山就到了遼中地區,向西是朝陽或北票,往南是錦州,往北是阜新。
戈輝還希望孫翰林能發動村裏的老百姓給他們做千層底的布鞋。普能布鞋10文一雙,棉鞋20文一雙,做多少,他們收多少,做的時候注意做大一點,因為他們腳上都裹著裹腳布呢,做小了穿進去太擠腳。他們從俄國人身上扒下來的衣服,洗過後,都可以作為布鞋的原料免費送給村民。
孫翰林一聽馬上同意了,這是好事,這是拉近他們與禁衛軍關係的好事情。況且人家還是不白拿,是付錢的,還免費提供一部分原料,這樣的好事兒哪找去。
另外,前兩天從俄軍那裏繳獲的水連珠步槍就先寄放在孫翰林那裏,等他們回來的時候,再來取。孫翰林自是滿口答應,他願意通過各種方式和禁衛軍拉近距離。多年經商的他,很少看走眼,戈輝率領的這支禁衛軍,前途一定不可限量,現在自己為禁衛軍所做的一切都是投資。
三天很快結束了,派出去的二十組偵察兵們也都陸續回來了,對所探察到了情況向戈輝等人一一做了匯報,最後經大家商議,禁衛軍應該向東越過醫巫閭山,進入遼中地區。這裏離奉天和遼陽都非常的近,那裏俄軍特別多,回旋的餘地也大,實在不行也可以再越過醫巫閭山回到遼西地區。
戈輝要率禁衛軍離開了。這時,孫翰林的兒子和女兒都吵著要跟著戈輝的禁衛軍走,他們也要當兵。戈輝立即拒絕了,他們連最基本的軍事訓練都沒經曆過,跟著他們打仗,隻能是送死,要不就是給他們添累贅。
戈輝的拒絕並沒有讓孫昌明和孫婉兒放棄,他們依然堅持,並提出來更多的理由,最後還是孫婉兒的一句話說動了戈輝,她說:“通過這三天她對禁衛軍的了解,禁衛軍戰士識很多字的不多,一支不識字的軍隊是很難發展壯大的,光軍官識字是不夠的,應該有更多的識字的人加入到禁衛軍中,禁衛軍才能有希望。”
孫婉兒的話,戈輝早就意識到了,不然也不會請教書先生來基地。但是這話出自一個從來沒有當過兵的富家大小姐口中,就不一樣了。
最後戈輝同意了,因為禁衛軍也要發展壯大,不然小打小鬧永遠也成不了氣候,現在有人正好可以幫他招兵,這省了他很多的事情。
戈輝讓孫昌明和孫婉兒在大柳樹村為禁衛軍招集五百名民兵。兩三個月後,戈輝會把這五百人送去進行四個月的軍事訓練,然後他們才能正式的成為一名禁衛軍戰士。戈輝已經讓步了,孫昌明和孫婉兒就不好再說什麽了。但孫婉兒還是要求戈輝留下字據,戈輝算是徹底被這位美麗的大小姐打敗了,他寫下了字據,並寫明了招兵的條件。也算是戈輝給孫昌明和孫婉兒的招兵令。
禁衛軍雖然隻在大柳樹村休整了三天,但就這三天卻留下了極好的名聲,臨走的時候,全村人都出來送行。孫翰林更是用“王師風範”來形容禁衛軍。孫翰林還送給了戈輝一封推薦信,如果戈輝遇到難處的時候,可以拿出他給的推薦信,在奉天遼陽錦州這一帶很多商家都能為戈輝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幫助。孫翰林的生意主要在奉天遼陽錦州這一帶,所以,在這一帶孫翰林的話還是有一定作用的。孫翰林還為戈輝準備了一萬兩銀子的銀票,戈輝再三拒絕,但孫翰林卻非給不可。最後戈輝收下了。
戈輝帶領全體禁衛軍戰士向村民們敬禮表示感謝。
後來戈輝告訴所有的禁衛軍戰士,你怎樣對待老百姓,老百姓就會怎樣對待你。我們是一支為老百姓打仗的軍隊,所以我們必須愛護我們的百姓。
禁衛軍離開大柳樹村後,將會有更多的戰鬥在等待著他們。
喜歡禁衛軍請大家收藏:()禁衛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