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大發展
字數:6400 加入書籤
“今天公元1903年8月1日,我在大清的東北見證了地方政府第一次發行貨幣,雖然這個不被他們稱為貨幣,但卻在行使著貨幣的一切權力,這是一個偉大的開端。這是地方政府為了突破金融束縛的一次偉大嚐試,我們視目以待,這個所謂的‘貨幣’到底能持續多長時間呢?”——摘自《字林西報》東北特派記者成實的評論員文章。
“這是一個開天辟地的大事件,地方政府居然發行貨幣了,哦不,他們不管這個叫錢,叫國家建設債券,這在以前的大清朝是無法想象的。東北率先發行了大清朝地方政府第一版貨幣,或者說是債券,其它省份會不會跟進。朝廷今天似乎沒有什麽反應,明天還會不會有什麽動作呢?這是所有大清子民都關心的問題。”——摘自上海《申報》記者餘北風的文章。
“大清滿洲地區開始發行了一種叫‘國家建設債券’的類似貨幣的債券,雖然它不是真正的貨幣,但是卻在行使著貨幣的一切權力,我相信早晚有一天它會被‘扶正’的。當然,這不是我想說的,我真正想說的是,滿洲地區發行貨幣,這說明滿洲經濟有了自己造血的功能,擁用豐富的資源和全國源源不斷湧來的人口,滿洲經濟的發展,在未來的十年內不可限量。”——摘自日本《朝日新聞》常駐滿洲朝陽縣記者船木正之的“滿洲快報”。
東北發行貨幣,這在全國引起了強烈的反響。當然,其它省份也想試著發行債券,但沒有想到東北的動作這麽快,就仿佛是他們早就做好了發行的準備一樣。但不管怎麽說,東北走在了其它省的前列,如果朝廷沒有什麽反應,其它省也將陸續開始發行自己的地方債券,東北的國家建設債券在老百姓心中的認可度非常高,紙幣票麵精美亮麗,硬幣設計也非常的實用。由於平時的交易大部分在十兩以下,所以老百姓平時用的都是硬幣,這和以前用銅錢沒什麽分別,而且比以前更好計算了。
最近德國和美國都在朝陽設立了領事館,兩國的領事也同時見證了東北發行的新幣。當兩國領事坐在一起聊天的時候,最近發行的新幣自然而然的成為他們最關注的話題。
美國駐朝陽的領事凱奇手裏把玩著一枚100文的硬幣對德國駐朝陽領事喬納斯說:“看到了嗎?多麽精美,多麽漂亮,像個藝術品,我們兩國培養了一個新的對手。”
喬納斯喝了一口咖啡:“對手和朋友在瞬息間轉化,關鍵在於我們如何去結交。目前東北的實際管理者戈輝,他很了解德國和美國,他認為他和我們有共同的利益,所以他才會和德國和美國走在一起。”
凱奇點頭認可喬納斯的話:“關鍵是他會一直和我們站在一起嗎?萬一有一天他不選擇和我們一起站隊,或者說他不小心站錯了隊,這對我們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利益損失。”
喬納斯把身體向後仰靠在沙發上,頭向著天花板:“我不相信他將來能有實力進攻德國,也不相信他們將來有實力進攻美國。”
凱奇笑了:“我也不相信,打死我也不信。”
兩個人一起笑了。雖然不信,但他們還是如實的把東北發行新貨幣的事向各自的國內做了如實的匯報。
俄國和日本也分別接到了各自情報係統發來的情報,東北獨立發行貨幣了。
兩國的反應不盡一樣。俄國就像不知道東北在他們眼皮子底下發行貨幣一樣,沒有發表任意見。實在讓人不可理解。
而日本的桂太郎政府卻不一樣了。桂太郎把東北發行貨幣一事拿到內閣會議上進行討論,顯得相當的重視。東北發行貨幣對以後日本在東北的利益有何影響。他還特意把《朝日新聞》上的一篇“滿洲快報”拿出來讀給大家。希望元老們能給他一個很好的建議。而內閣中的元老們各執一詞,一時間誰也不能做出一個合適的對策,最後隻能先等等看,看東北又有什麽新的變化,到時候再做新的打算。
戈輝和他的兄弟們可沒心思去管日本人的感受,拿戈輝的話說,我們現在的主要任務就是“一門心思大搞工業農業教育大躍進”,即使是拔苗助長,也再所不惜。
戈輝發行國家建設債券的第一天就派人給載灃和慈禧太後分別送了一千萬和三千萬國家建設債券,讓載灃和慈禧太後零花。十天後就送到了慈溪太後麵前,看著眼前那精美的紙幣和金屬錢幣,慈溪太後也從內心中佩服戈輝,小小年紀還真不簡單。不過,慈溪太後也想看看這個所謂的“國家建設債券”到底是什麽樣的,能不能當錢花,老百姓認不認賬。
其實,戈輝給慈禧太後三千萬還是另有目的,連慈禧太後都花國家建設債券了,全國老百姓自然也不在話下了。如果慈禧也能看到這一層,那她一定會氣暈的,戈輝膽大包天居然連我都敢利用。但慈禧沒有看出來戈輝的用意。這也是為什麽,短短不到一年的時間,國家建設債券不光在東北三省流通,甚至還在直隸、山東、河南、山西、陝西、蒙古等地流通。而且老百姓的接受程度非常高,幣值也相當穩定。後來就連官府收稅也開始收國家建設債券了。這是戈輝沒有想到的,當然這是一年以後的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在接下來的幾個月的時間裏,東北物資聯合儲備流通銀行發行的國家建設債券,通行東北所有地區,就連俄國人管轄的地區也開始用國家建設債券來買賣商品支付工資。東北銀行把票號式的分行開遍了朝陽和錦州港區多個地方,也開始向關內轉進。
緊接著東北三省總督衙門又宣布成立了很多個機構。
在錦州港區成立“東北商品交易所”,所有的商品交易,不光是東北的,全國各地,還有外國的商品,鋼鐵、鐵礦石、石油、小麥、大豆、玉米、黃金、白銀等都在這裏使用國家建設債券進行交易,明碼標價童叟無欺。等錦州港一期完工,這裏的交易將變得更便利。
成立了《東北商報》、《朝陽日報》、《禁衛軍報》等三家官辦報紙。
成立了東北工商總局,統一管理和登記東北所有的工商企業。
同時責令東北勞動總局和東北公共安全總局,同民兵預備役部隊一起,負責統一管理和登記東北的勞動人口,為將來實行戶籍和身份證製度打下基礎,也為將來的征兵工作提供數據。
最重要的是東北物資聯合儲備流通總局,很快在各地成立了物資聯合儲備流通分局及其倉庫。這個部門主要負責對糧油副食等人民衣食住行所必須的商品進行大量的儲備。戈輝在給劉城講課的時候特別強調,我們發行的鈔票雖然能和真金白銀進行直接兌換,但是卻沒有黃金和白銀做後盾的,那麽如何才能確立我們貨幣的信用。除了東北三省行政總督府的命令外,還需要貨真價實的商品做後盾。說白了,錢能買到東西才是錢,買不到東西和廢紙沒什麽區別。所以,我們必須要有足夠的商品來滿足老百姓購買的需求,隻要我們有足夠多的商品儲備,我們的錢就可以一直被老百姓所接受。而且,這麽多的儲備還有調節物價的作用,當行物價上漲的時候,我們可以從儲備中大量出貨,壓低物價,當物價下降的時候,我們可以大量購入,把物價提起來。所以,東北物資聯合儲備流通總局非常的重要,是最最最重要的一個部門,是東北物資聯合儲備流通銀行的大靠山,銀行也會全力支持儲備總局,需要多少錢就給多少錢,什麽時候要,什麽時候給,隨要隨有。
這個權力對24歲的劉城來說,無疑是太大了。如何管理好這個部門,如何運作好這個部門,是擺在劉城麵前首要的問題。
戈輝這麽趕鴨子上架實在是沒有辦法,現在是用人之際,卻沒有相關的專業人才,又不能隨便找個人就用,於是隻好在自己最信得過的兄弟之間尋找了。隻要自己多加監督多多提醒和幫助,希望他們漸漸的都能勝任自己的職務。
就在戈輝為自己麾下沒有專業人才發愁的時候,兩個重要的客人來到了朝陽。
朝陽已經開始生產軍火一事,很快傳到了朝廷。立即讓袁世凱看到了希望,因為《辛醜條約》的限製,列強都限製大清中央政府的軍隊購買軍火,所以袁世凱的北洋常備軍很難在列強那裏買到軍火,所以袁世凱隻能排隊等待漢陽兵工廠生產的步槍了。載灃也正在著手編練的北京禁衛軍,目前也在為軍火一事為難著呢,他也在等漢陽兵工廠生產的步槍。正在這個時候,聽說朝陽兵工廠開始生產軍火了,載灃和袁世凱兩個人立即看到了希望,於是醇親王載灃派鐵良來了,袁世凱則派自己的親信楊士琦來了。
1903年8月初,北京禁衛軍的副編練大臣鐵良和北洋常備軍編練大臣袁世凱的代表楊士琦,兩個人一起來到了朝陽。
戈輝是不會放棄這個賺錢的好機會的。他請鐵良和楊士琦看了仿毛瑟g98式手動步槍的毛瑟g03式0.2寸口徑手動軍用步槍,還有0.3寸9毫米)口徑的03式馬克沁重機槍。還有fa96、fa99、fa11三款0.3寸9毫米,9是極數,代表最大,所以取了整數,抹掉了零頭。)口徑軍用手槍。在重武器方麵,戈輝請他們看了2.5寸口徑的fa80式步兵炮、還有2寸口徑fa64式迫擊炮。<1891式莫辛納甘步槍,這個是現貨,新槍,隨時可以提貨,但是沒有子彈,需要自行從外國購買,或是由東德槍械兵工廠生產。
鐵良和楊士琦在奉天呆了近兩周多的時間,最後鐵良和楊士琦分別訂購了毛瑟g03式軍用步槍6萬支,03式馬克沁重機槍1000挺,fa96、fa99、fa11三種手槍各兩千支。fa80式步兵炮、2寸口徑fa64式迫擊炮,各兩百門,每門炮配2000發炮彈。步槍子彈、重機槍、手槍子彈各訂了六億發。走的時候還帶走了5萬支嶄新的1891式莫辛納甘步槍,以及3億發7.62毫米x54r的步槍彈。這真是個大生意,夠東德槍械兵工廠吃好幾年了。
這些軍火裝備分批次交貨,一手交錢,一手交貨。這是朝陽工業開發區的第一筆軍火交易,交易雙方都非常的滿意。特別是毛瑟g03式軍用步槍,由於口徑小,初速高,射擊精度更高,裝彈量多達8發,使用0.2寸x1.3寸6.4毫米x42毫米,1.3寸=41.6毫米,四舍五入取了整數)無底緣尖頭通用步槍彈。比現在北京禁衛軍和北洋常備軍的漢陽兵工廠生產的1888年委員會步槍漢陽造)強太多。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朝陽陸軍講武堂還和北京禁衛軍、北洋常備軍達成了軍官培訓協議。朝陽陸軍講武堂,為北京禁衛軍和北洋常備軍分別培養200名軍官,為期兩年。
禁衛軍開始自己製造武器的情報很快被俄國和日本的情報係統送回了國內。
俄國沙皇尼古拉二世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情報是不是出錯了,那個東北那個所謂的工業開發區居然能生產武器了?至於生產什麽武器,但是情報上沒有說明,不過,也不難猜,無非是仿製德軍的武器罷了。
尼古拉二世收到了戈輝的一封親筆信,戈輝的信寫的非常的誠懇,希望和俄國進行更廣泛的合作,並譴責了日本偷襲俄軍的可恥行為,同時保證,禁衛軍堅決站在俄國的一邊,並且願意為俄軍看守日軍的俘虜。看到這封信,尼古拉二世的臉上還是露出了笑容,看來東北這個小總督也是個很懂事的人。
收到這個情報,讓桂太郎的心情壞到了極點。先是發行貨幣,接著又生產武器,壞消息怎麽一個接一個?雖然可以斷定是仿製德軍的武器,但是這極大提高了禁衛軍的自衛能力,這才是最糟糕的。
和情報一同傳過來的還有戈輝的親筆信。戈輝希望能和日本合作,希望日本能幫禁衛軍把俄國趕出東北。為此戈輝願為日軍提供軍糧,還可以為日軍看守俄軍的俘虜。
桂太郎馬上召開了內閣會議,商議對策,並把戈輝的親筆信和俄國情報拿出來供大家分析。但遺憾的是,內閣會議依然沒有商議出一個統一的對策來,隻能讓鷹機關加大力度調查朝陽工業開發區和禁衛軍,等有進一步的情報再做下一步的打算。
禁衛軍能自己生產武器這一情報很快也傳到了美國和德國。德國總參謀長施利芬卻並沒覺得有什麽奇怪,東北的兵工廠都是從德國和美國買去的機器設備,能造的武器也是從德國買的圖紙仿製的,沒什麽奇怪的。美國也同樣的反應,美國人知道德國人的武器都有什麽,禁衛軍不過是仿製德國的武器罷了。最後美國人和德國人都沒太注意禁衛軍裝備什麽武器,當然,由於保密措施做的非常到位,他們的情報係統也無法搜集到具體的信息。
1903年8月26日,西伯利亞大鐵路,貝加爾湖段終於修通了,從此俄國可以把歐洲的士兵和武器源源不斷的通過鐵路,高效的運送到遠東地區,也為俄軍在對日本的戰爭中增加了勝利的砝碼。
日本也在幾天後得到了這個消息,桂太郎內閣如墜冰窟。而導致這個結果的就是讓人萬分討厭的戈輝,就是他幫助俄國人招募20萬勞工,從而加速了西伯利亞大鐵路的建設進程。關鍵是日本對此毫無辦法,隻能接受,隻能繼續在國內動員更多的年輕人上戰場,別無他法。
1903年下半年很快就過去了。在這下半年中,朝陽工業區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工農業發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1903年朝陽工業區的農業再次大豐收,禁衛軍繼續幫助農業搶收糧食。今年農業總局在大力推廣從美國進口的聯合收割機,免費為農民收割玉米和小麥,還免費讓農民使用脫粒機,還有在各地成立了越來越多的糧食加工廠,為農民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喜歡禁衛軍請大家收藏:()禁衛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