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關於貨幣的思考
字數:7214 加入書籤
同一時間,北京紫禁城,端坐在禦書房裏的光緒皇帝,手裏也捏著一枚1兩銀幣,放在眼前觀察著,做工精致,紋理細膩,戈輝的半側臉頭像,栩栩如生。
“他居然把自己的頭像放到銀幣上。”光緒咬著牙感歎。
特區儲備銀行的1兩銀幣發行以來,一直在朝陽、錦州港區、錦西港區流通,還沒在長城以南發行。光緒手中的這枚1兩銀幣,是有人從錦州港區帶回北京的,幾經流轉,才來到光緒手中。
“啪”1兩銀幣被光緒重重地拍在麵前的桌案上,咬牙切齒地喝道:“這就是不臣之心啊!”
近身太監元福,輕聲道:“皇上,大過年的,這點小事兒不值得您動怒。戈輝就是真有不臣之心,他也死了,想當皇帝,也隻能在那邊當了,就是在那邊,也得問豐都那幫鬼神同不同意啊!”
“嗯?豐都?”光緒一愣,馬上又笑了,指著小元福笑道:“你這小鬼頭,你要到那邊,豐都那幫鬼神可就真危險了。”
“奴才還想伺候皇上呢!哪裏都不去。”小元福馬上表忠心:“奴才就是奴才,到哪邊都是奴才。”伴君如伴虎,他可不敢表露一絲一毫的野心。
“傳旨,袁世凱禦書房覲見。”光緒把玩了一會兒1兩銀幣,直接下旨。
元福傳旨沒多久,袁世凱就來到了禦書房,立即叩拜:“臣,袁世凱,參見陛下。”
光緒看著袁世凱做完了全套的參拜動作,才說了一聲:“起來吧!”
“謝,陛下。”袁世凱起身。
“你看看這個。”光緒把1兩銀幣遞向袁世凱。
袁世凱伸出雙手,接過光緒手中的1兩銀幣。其實袁世凱在銀幣發行的第三天就拿到了銀幣,做工精致,紋理細膩,戈輝的半側臉頭像,栩栩如生。他好生羨慕了半天,但他知道,自己沒這個命,起碼現在還看不到自己有這個命。
“紋理這樣細膩的銀幣,朝廷能做出來嗎?”光緒直接問。
“做不到這樣精細。”袁世凱直接否定,但是,他馬上又說:“其實,我大清使用銀元已久,包括英國的貿易銀元、美國的貿易銀元、日本銀幣、法國的安南銀元、墨西哥銀元。朝廷自己也鑄造過銀幣,吉林機器局於光緒八年,最早鑄造了廠平1兩銀幣,光緒十三年廣東造幣廠鑄造光緒元寶,但是……朝廷的努力都失敗了,沒能從洋人手中搶回貨幣主權。”袁世凱舉著手中的1兩銀幣說道:“但臣相信,真正的黑馬是這個‘輝大頭’。因為國家建設債券已經通行大清全國,所以‘輝大頭’肯定也能所向披靡,它的出現,很可能將英美法日等國的銀幣貨幣逐出大清。”
“真的會嗎?”光緒不太相信。
“臣,相信會的,因為國家建設債券,真的很強勢。”袁世凱言之鑿鑿:“越來越多的商家,已經開始拒收外國銀幣,隻收國家建設債券。原來以墨西哥銀幣為主的上海地區,現在幾乎停止流通墨西哥銀幣了。要知道,整個大清差不多有4億多墨西哥銀幣,可想而知,國家建設債券該有多麽的強勢。”袁世凱雙手托著1兩銀幣,送還給光緒皇帝。
光緒捏起“輝大頭”,五味雜陳地歎息道:“北方,北方,說什麽也繞不開了是嗎?人死了,還陰魂不散。”
在光緒無奈感歎的時候,戈輝手中也捏著“輝大頭”,也在發著感慨:“這枚銀幣,發行到北京,上海,廣東,長江沿線,會是一番什麽景象呢?”
“隻要我們禁衛軍能一直贏下去了。”劉城十分堅信地說道:“我們的銀幣終將取代英美法日等國的銀幣,將他們逐出大清。”
“準備得怎麽樣了?”戈輝把玩著銀幣,隨口問道。
“北京、青島、上海、廣州、漢口、西安、太原等地的特區係銀行,都準備好了,正月初三,同時發行。”劉城立即回答。
“為什麽選在初三?”戈輝問道。
“沒有為什麽,如果硬要一個理由的話,那就是‘三生萬物’,代表著無限可能。”劉城說出了自己的理由。
“就這?”戈輝哭笑不得:“這算什麽理由。”
“你硬要問,就是這個理由。”劉城很光棍地說道,然後自己也笑了。
嗬嗬……戈輝無奈地笑了:“你說什麽,就是什麽吧!”
劉城笑後,正色道:“自鴉片戰爭之後,短短六十幾年的時間,外國銀元已經占據了大清貨幣市場的五成以上,把銀元輸往大清,是列強爭先恐後的大生意。大清的經濟財富被無形中掏空,而北京的朝廷卻渾然不覺,或者明明知道,卻不作為,再或者就是,他們無能力。最可恨的是,很多外國銀圓成色不到九成,甚至隻有八成,比如日本銀圓,勉強八成的成色,拿到大清來,照樣按照足銀兌換,讓日本人賺銀圓的差價。很多時候,外國銀圓的市價更是高於足銀,太可恨了。”
“確實如此”戈輝點頭認可:“不過,話說回來,外國銀圓能在大清站住腳,並快速擴張,也有很現實的原因。傳統的銀兩太過落後,名目繁多,虛標嚴重,換算麻煩,交易成本居高不下,嚴重製約了工商業的發展,早就不適用這個時代了,而北京的朝廷又沒有跟上時代的腳步,所以才成了今天的樣子。”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所以,我們特區儲備銀行有責任和義務改變這一切,必須把所有的外國銀幣趕出大清,貨幣主權,必須攥在我們自己的手裏,攥在特區儲備銀行的手裏。”劉城攥著拳頭說道:“在我們特區係銀行的授意下,上海地區已經停止流能墨西哥鷹洋了,這是我們試水的第一步。”
“第二步……”劉城扭頭看了一會兒陽光充足的窗外,回過頭繼續道:“就是特區1兩銀幣的發行,和外國銀圓正麵硬剛,一口一口的蠶食,直到把外國銀圓擠出大清市場。同時……”劉城從沙發上站起來,走到窗口,看向陽光充足的窗外,背對著戈輝和寧遠,繼續道:“特區係的企業正在悄悄地吸納外國銀圓,運回朝陽,由特區鑄幣局重鑄成1兩的特區銀圓,重新發行。”劉城轉回身:“南方市場上的墨西哥鷹洋,差不多已經全部回收完成,大部分已經運回朝陽,正在重鑄。”
戈輝皺著眉頭問道:“你這樣做,我們不是虧了嗎?外國人可以發更多的銀元過來,你永遠回收不完。”
“首先,我們虧得起。其次,外國銀圓的含銀量最差也不會低於八成,我們損失不會太大,含銀量低於八成的日本銀圓,我們不收,或者降價兌換。第三,我們用來回收銀圓的東西是香煙,白酒,和低成本的工業製成品,這些都是低成本,高售價的東西,我們穩賺不賠。最後,我們用紙幣兌換他們的外國銀圓,隻兌換銀圓,紙的成本可是很低的。”劉城一臉得意地說道:“一句話,我們要的是市場,國家建設債券要獨占市場。”
戈輝重重地點頭,然後吐出三個字:“繼續說。”
“大清原來流通的白銀,還有後來發行的大清銀圓,我們同樣在大量的回收。”劉城自信地說道:“戰爭債券,就是重要的回收手段之一。這些回收過來的白銀和銀圓,也將會重鑄成特區銀圓,重新發行。”
劉城走回沙發前坐下,繼續道:“等消滅了俄國遠東軍,東北的戰爭就基本上結束了,接下來是大力發展,大搞建設的時代,鐵路建設是重中之重,我計劃發行‘鐵路建設債券、公路建設債券’,進一步吸納全大清的財富來東北,順便把外國銀圓也收割一波。”
戈輝聽了劉城的想法,不住地點頭,都是非常有建設性的想法。
“假以時日……”劉城自信滿滿地繼續道:“大清市場上流通的,隻有國家建設債券,不會再有外國銀圓,也不允許再有外國銀圓。”
“有自信是好的,但是,外國銀圓在大清已經流通幾十年了,根深蒂固,清除它們,並不容易。”戈輝認真提醒劉城。
“這一點,我很清楚,但是,時間能改變一切。”劉城認真地說道:“特區銀圓,形製統一,雕刻精美,更加堅固耐磨損,比外國銀圓更漂亮,最重要的是,這是我們清國人自己的銀圓,有特區政府背書,有東北禁衛軍的力量加持,以後還要出台相關的法律,直接禁止外國貨幣在大清流通。”劉城用力的揮出拳頭:“我們的銀元將無往而不勝。”
戈輝和寧遠同時向劉城豎起大拇指,異口同聲:“我們相信你!”
“還有……”劉城稍稍停頓了一下後,說道:“春節過後,特區儲備銀行計劃推出僅限於投資基礎設施和工業實體的三年期無息專項貸款。”
戈輝皺著眉頭,臉上卻帶著笑意:“無息專項貸款?你是怎麽想到的?”
“副行長錢百成和一幫東北銀行專科學校的學生想出來的。”劉城坦言道。
“三年期無息專項貸款……”戈輝滿臉笑意地咀嚼著這個新詞兒:“錢百成?學校的教導主任,居然被你叫來當副行長。”戈輝笑了。
“不過,他們很有想法,想法很大膽。”戈讚歎道:“你更大膽,敢把他們的想法,當成特區儲備銀行的新政來實施。”
“我們都是學生,我們都在學習,摸石頭過河,可也得先下水才行。”劉城解釋道:“我認真聽了他們的計劃,深入的討論過了,可操作性很強,操作好了,能提振特區經濟,加速特區建設。”
“你說的很好,我們都是學生,我們都在學習,摸石頭過河,可也得先下水才行。”戈輝真心的讚歎道:“大膽去做吧!勇於創新是好事,但也要握緊特區的錢袋子,尺度應該怎樣把握,你自己拿捏。”
“我知道,特區的錢,來之不易,這關乎特區千萬百姓的生計,關乎著禁衛軍的生死存亡。”劉城認真地說道。
“戰爭債券呢?”戈輝換個話題。
“20億的戰爭債券已經完成了將近15個億。”劉城直接說道:“17日夜,你遇襲身亡,戰爭債券銷售直線下降。21日,日本滿洲軍全體投降,戰爭債券銷售才有所回升,但回升有限,更多的人對特區的未來充滿擔憂,認為特區的未來充滿不確定性。”
戈輝輕輕點頭,但並未說話。
“所以,需要你適時的站出來,讓所有人知道,你還活著,特區的天,依然是晴朗的天,未來依然充滿期待。”劉城繼續說道。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我正月初一上午,會通過特區廣播電台,給全特區百姓,全大清國百姓,拜年。”戈輝說道:“正月初三,在特區外事局,舉行新聞發布會,我正式亮相,以後,總督衙門和外事局合署辦公。”
“合署……辦公?”劉城一副原來如此的表情,重重地點了兩下頭,腦補了很多畫麵後,吐出四個字:“近水樓台?”
戈輝無語,劉城充分發揮了自己的想象力,這家夥又想多了。
寧遠看出來他不想繼續這個話題了,於是說道:“九弟在這裏休息,方舟在這裏陪一下劉行長,我帶老大見幾個人。”
戈輝馬上站起來,他很願意現在就去,不想讓劉城把話題全部引到孫婉兒身上。
“成,那你們去吧!我正好眯一會兒,有點困了。”劉城並不介意寧遠不帶上他。
就這樣,戈輝和寧遠一起來到了一間會議室。見到戈輝、寧遠進來,等候在會議室裏的三十人同時起立,敬禮。
“報告總司令、參謀長、終身製職業計劃,top30,請總司令指示。”寧遠的副官邱千城敬完軍禮後,上前一步說道。
“終身製職業計劃?”戈輝不解,還禮後,扭頭問寧遠:“這是什麽情況?”
“就是最早的‘沉石’計劃,沉在水底的石頭,如果沒人碰它,它會永遠沉在那裏,注視著水裏發生的一切一切。”寧遠淡淡一笑,解釋道:“終身製職業計劃,是沉石計劃的升級版,規模更大,更細致,更契合特區未來的安全訴求。”
“具體說說”戈輝直接坐下,等寧遠的解釋。
“到目前為止,陸軍按照訓練特種兵的標準,共訓練了672人。”寧遠指著長條會議桌的末尾:“那裏672人的檔案,包括我的。今天來的tot30,都是總部的管理者。這672人都簽署了終身服役協議,終身為陸軍服務,終身是職業軍人,也就終身製職業計劃。他們將被派到世界各地,以合適的理由潛伏下來,成為當地人,像普通人一樣生活,娶妻生子。在陸軍需要的時候,執行特別任務。”
“換句話說”寧遠繼續解釋:“終身製職業計劃,就是陸軍訓練了一支特別任務部隊,專門完成一些特別任務,由1人、2人、3人……,最多不超過7人,臨時組成特別任務小組,在全世界,執行特別任務。目的,可能是保護,可能是刺殺,也可能是獲取……。”
“在全世界?執行特別任務?”戈輝認真地看著寧遠,有些哭笑不得:“我們禁衛軍,真的到了有這些‘特別需求’的時候了嗎?”
寧遠笑了,然後說道:“或許現在還沒有,但以後肯定會有,因為我們在英屬印度、南部非洲,北部非洲,已經或明或暗的存在了,很快在東歐西歐,在中東地區,巴爾幹地區,也會有人過去,人去了,需求就會產生。有需求了,就要有專門執行任務的人。當然,你可以派特種部隊過去,但是人生地不熟,語言不通,需要克服的問題太多,任務的成功率也不敢保證,所以我們要提前準備,水銀瀉地一樣,把我們訓練的專人融入世界各地,像沉睡在世界各地的石頭一樣,直到陸軍喚醒他們。”
“我還是覺得不太靠譜”戈輝輕輕搖頭:“你想,遠離特區,短時間還好,時間長了……”戈輝輕輕攤手:“你明白我的意思。”戈輝把目光送向眼前的29人:“你們應該也懂吧!”
“我理解你的擔憂,世上沒有絕對的東西,所以我不追求絕對的忠誠,我相信人心會變的,但我也相信有人能經得住時間的考驗,我從來沒想考一百分,70分就挺好的。”寧遠一臉凝重地解釋道:“再說,我們也不能因為無法很好的掌控,就放棄我們必須要做的,我們要做的是相信,做好後援,讓他們踏踏實實的為陸軍做事。”
喜歡禁衛軍請大家收藏:()禁衛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