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特區的科研成果

字數:7134   加入書籤

A+A-


    紅蓮和紅羽都愣住了,紅羽驚訝道“你怎麽來這裏了?”
    “你不也來了嘛,行你來,不行我來?”金婷說話從來不輸人。
    “我,我是說,你為什麽突然來這裏。”紅羽解釋道。
    “我是看見你進了這個院子,很好奇,於是也來了。”金婷說完,嘻嘻嘻地笑了,眯成一條線的眼睛看向紅蓮“紅蓮師姐,我以後是叫你二嫂呢?還是繼續叫你師姐呢?”
    紅蓮又被臊得滿臉通紅,匆匆應付一句“你隨便吧!”
    “得——勒,二嫂師姐。”金婷玩皮地說道。
    紅蓮幹脆把臉撇過去,不再看金婷。
    “其實,紅龍也要進來的。”金婷又道“但是被特勤小哥攔住不讓進。”
    紅羽捂著嘴咯咯咯地笑了,特勤小哥還真有意思,看人下菜碟。
    今天是5月1日,季明威在旅順口萬忠墓舉行誓師大會,特區廣播電台將會全程直播,所以戈輝早早地打開收音機,裏麵的現場主持人已經開始介紹人山人海的盛況了。
    “你又拿回來一台收音機?”練功回來的戈依光問道“咦?這一台更小,更好看。”
    “這是飛揚第三代收音機,私人訂製款,市麵上是看不到的。”戈輝解釋道“這也是我為娘準備的生日禮物。”
    “給我噠?”安寧立即坐過來,喜滋滋地看著“一大早盡是好事,這第三代,有什麽特別嗎?”
    “第三代,使用了真空電子管技術,放大了信號,音質更好。”戈輝簡單解釋。
    戈依光仔細觀察了一番後,問道“這些都是從外國人那裏學來的?”
    “朝陽無線電廠的研發人員,相當一部分是外國人,剩下的清國人也都在歐美等國學習過,我們是在‘愛迪生效應’的基礎上,借鑒了英國人(1904年弗來明研發出了電子管)的成功經驗,於1905年初,成功製造出了真空電子管,因為是初級產品,我們隻在軍用電台上試用,並沒有立即應用到民用產品上,一直在小步快跑的改進完善,直到去年末,我們生產的二極管和三極管性能終於穩定了,達到設計要求了,可堪大用了,這才開始在電台、收音機、流聲機、電影機等方麵擴大應用。”
    戈輝輕輕拍了拍收音機,繼續說道“這個飛揚第三代收音機,也是從今天開始,正式量產。我們和朝陽技工學校,現在叫朝陽技師大學堂,合作培養了兩千名收音機維修工人,資助他們去長城以南開設維修店,主要負責免費給第一代和第二代飛揚收音機升級改裝,使其達到第三代收音機的水平。”
    “這得花很多錢吧!”金平安插話道。
    “事實上,能買得起收音機的人並不多,所以市場上飛揚牌收音機數量有限,花不了多少錢,但是這樣做,卻能為我們贏得市場和口碑。”戈輝解釋道“這是一個花小錢,辦大事的商業策略,真正的目的不是收音機,而是無數的特區工業產品。我們要讓全大清國的人看到特區的誠意,相信特區,相信特區的產品。”
    “既然是免費,數量又不多,直接免費換新不是更省事,多花那點錢,相信特區也出得起,口碑還會更好。”金米說道(金平安的大兒子)。
    “商業策略不是圖省事。”戈輝糾正道“升級改裝,既鍛煉了維修工的修理技術,又是一個口碑傳播長期發酵的過程。同時,沒有永遠不壞的產品,第三代收音機同樣也會出問題,完善的售後是最重要的一環。我們做的不是一錘子買賣,後麵還會有不斷迭代的產品,如果前麵沒做好,後麵就沒人會買。”
    “我一直以為我是商業小天才,結果聽到二哥的話,我覺得我要學習的還有很多。”金粟不失時機地插話道“自從擔任大淩河投資公司首席之後,我對特區的工礦企業做了詳細的調查,特區在技術層麵的進步,可不單體現在小小的收音機上,而是在生產生活的方方麵麵。”
    “看把你能的”金平安心中歡喜小兒子的進步,表麵卻依然不屑的樣子,想著考校一下小兒子“那你說說看,都有哪些進步?”
    “對,你給大家說說。”金米也很好奇。
    “沒錯,你給大家說說,我也聽聽你眼中的進步是什麽樣的?”戈輝也鼓勵道。
    金粟也不客氣,直接說道“就拿汽車來說,龍旗汽車最新生產的頂級商務轎車‘龍旗星耀’,使用了直列六缸渦輪增壓發動機,四輪獨立懸架技術,這樣的技術歐美列強目前還沒有。四月初的新車發布會,長城以南的有錢人悉數到場。交貨期最長9個月,沒有人猶豫,現場直接全款預定3000輛,要知道,那是三萬兩起步的超豪華轎車啊!”
    事實上,1905年瑞典人提出了渦輪增壓的概念,目前處於技術嚐試階段,為了穩定,使用了高成本的材料和加工技術,根本無法在廉價車型上普及。
    金粟抬手指向門外“西院兒(戈家老宅隔牆的院子,已經被戈家買下),最長的那輛外型圓潤霸氣的黑色轎車,就是龍旗星耀,是發布會上唯一的一輛實車,現在是我的座車,目前全特區就這一輛,一兩年內估計也就這一輛,新車優先滿足長城以南的客戶需求。”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你這孩子,你二哥都沒坐上呢,你就坐上了,沒大沒小的。”金平安連忙批評金粟,他不希望兒子在戈輝麵前太張揚。
    戈輝笑了,金粟也笑了,解釋道“二哥不需要用車來彰顯自己的實力,也沒人會懷疑特區總督,禁衛軍總司令的實力。”
    “別說我,還是說你調查的。”戈輝把話題拉回來。
    “這直列六缸發動機技術,不光用在了轎車上,還有卡車,越野車。”金粟繼續道。
    “卡車?越野車?”戈輝既驚訝又驚喜地問道“怎麽沒有人告訴我?”
    “那肯定是劉文濤局長(工業局長)想給你一個驚喜。”金粟解釋道“劉局長計劃5月下旬成立北風汽車,6月1日,新車下線,到時候肯定會邀請你的。”
    “北風汽車?這個名字……”戈輝嘖嘖道。
    “嗯,劉局長說,北風卷地百草折,無物不摧,寓意北風汽車的產品,大殺四方,所向披靡,無往而不勝。”金米解釋道。
    “確實是好名字,寓意也不錯。”戈輝重重地點頭“但是這家夥的保密工作做可真好啊!”
    “不光是風神卡車、梟龍越野車,還有兩輪和三輪的摩托車”金米繼續介紹“聽劉局長說,北風汽車隻專注於生產載重卡車、越野車、摩托車,一個汽車公司,不需要做多麵手,隻需要把自己的拳頭產品,越做越好,就是最大的成功,這碗飯就能端一輩子。”
    “回頭,得去北風汽車的工廠看看。”戈輝說道,接著又提醒金粟“你繼續說。”
    “再說四輪拖拉機”金粟繼續道“朝陽農用機械製造廠生產的‘野豬’農用四輪拖拉機,不光農民需要,無數的商家也大量購買,30公裏內的短途運輸,野豬拖拉機是最省事省錢的,速度也不會太慢,每天都有很多人帶著寵溺的眼神,守在生產線出口。”
    “你們不知道,朝陽農機還有新產品將在6月份下線。”金粟故意停頓,吸引大家注意,環視一圈後,繼續說道“他們在單缸柴油機的基礎上,增加了一個氣缸,研發出雙缸40馬力公路運輸型拖拉機,目的是解決50公裏以內的運輸問題,公路卡車出現後,它可能不會是最快的,但它相對更加經濟,還能應對更複雜的鄉村路況。”
    “現在的農民,五口之家,隻要拿著人均十五畝的耕地承包合同,就可以去東北農業銀行申請三年的無息農機貸款,購買四輪拖拉機。”金粟繼續說道“現在的朝錦鐵路,兩條貨運複線,一條客運複線,有幹不完的活,冬天道床施工停止,但備料工作卻從未停止,大量的農民開著拖拉機,在鐵路延線運輸各種施工材料,差不多每天都能拿到一個輝大頭(1兩銀圓)。照這個速度,用不了三年,兩年就能把500幾十兩的農機貸款還上。還有,正在規劃中的朝錦高速,據說是雙向十車道的高速公路,天量的土石方,又是幹不完的活,對無數朝錦地區的老百姓來說,那是他們的收入來源,是美好生活的希望啊!”
    “是啊,有活幹,就有錢賺,就能還貸款。”戈依光感慨道“特區銀行的無息貸款,真是大善之舉啊!”說著看向自己的二兒子“這一點,你做很好,腦子裏不全是戰爭,還想著為百姓謀福利。”
    說到戰爭,收音機裏正在直播誓師大會,季明威慷慨激昂地宣布禁衛軍對朝用兵,“先手行動”正式開始。
    眾人立即被收音機裏的內容吸引了,安寧立即問戈輝“小二,聽這意思是又要打仗?”
    “今天是禁衛軍兵發朝鮮的誓師大會。”戈輝說道。
    “兵發朝鮮?你們又要和日本人開戰?你不是說和平了嗎?”安寧驚訝地問道。
    “準確地說,是長城以北,黑龍江以南,鴨綠江和烏蘇裏江以西,特區實際管理區和平了。”戈輝解釋道。
    “又要打仗,又得死很多人,又要有很多人失去兒子,失去丈夫。”安寧實在不理解兒子的想法。
    “一將功成萬骨枯,這就是戰爭,很多時候是無法做到既要又要的。”戈輝解釋道“我寧可背一世之罵名,也要讓子孫後代享福。”
    “看來是不能不打了”安寧聽懂了。
    “是的,不能不打。”戈輝十分肯定地回答“很多戰爭,不打不行,國家崛起,民族獨立,必須經過血與火的洗禮,這是我們這一代人的責任和使命,或者說是宿命。”
    “宿命……”戈依光仔細咀嚼著這兩個字。
    “對,就是宿命。”戈輝肯定地說道“當禁衛軍決定自己掌控清國東北的時候,就自動加入了東北亞爭霸賽,進入這個遊戲,就不要想著安安穩穩地退出,要想體麵,就隻有戰鬥,你不肯戰鬥,就沒有體麵。現實就是這樣殘酷,如果你不在餐桌上,那就隻能在菜單裏。我們的特區剛剛從菜單上下來,決不能再回到菜單上,所以隻能不停的戰鬥。”
    “娘支持你,相信你!”聽了戈輝的解釋,安寧瞬間覺悟了,認真地告訴戈輝“娘之前的想法幼稚了,或許這就是所謂的婦人之見吧!你別怪娘。”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娘,兒子從來沒有怪過您,您的出發點是好的,那是您內心的真善。”戈輝寬慰安寧,然後繼續解釋“這是一場以國家前途為籌碼的遊戲,如果我們不敢舍身,就得舍命。禁衛軍唯一可以依靠的就是不怕死的硬骨頭,敢在關鍵時刻舍得身家性命,我們有強烈的複興願望,和敢於拚命的決心,我們願意為此,戰至最後一人。”
    說到這裏,戈輝長長一歎,又輕輕搖頭“國家孱弱,除了拚命,我們也沒有其它辦法。我們必須要讓某些關注東北亞的列強,看到我們的價值,人家才會對我們有想法。兩次大淩河戰役、台安和盤錦的反擊戰、奉天戰場,我們一次又一次證明了自己,這才有了德國和奧匈帝國的大規模投資。我們何嚐不知道他們是想利用我們牽製沙俄,但是又能怎麽辦呢?隻要他們真心投資我們,當一回棋子又如何。我們不怕被利用,而是怕連被利用的價值都沒有。沒有利用價值的人,沒有朋友,當你被當成獵物的時候,就隻會被吃掉。我們不想被吃掉,不想一直做棋子,所以我們必須戰鬥,必須敢於搏命,未來才有機會做棋手。”
    戈依光聽明白了,重重地點頭,又輕輕地拍了拍戈輝的肩頭,說道“為父理解你的難處,理解肩上的壓力,也相信你做的決定,你不是為自己,是為無數人將來都能過上和平的日子。”
    “謝謝爹和娘的理解,也請爹和娘放心,我們禁衛軍有信心打贏戰爭。”戈輝自信地說道。
    安寧聽到能打贏就放心了,於是又帶著期盼地眼神問兒子“那你們能一直贏嗎?”說完,連她自己都覺得這個要求實在有些過分了,一臉尷尬的樣子。
    “怎麽可能一直贏。”戈輝無聲的笑了“禁衛軍雖然在幾個關鍵戰役上取得了勝利,但並不等於會一直贏下去,您兒子不是無所不能的神,禁衛軍也沒強大到天下無敵。”
    安寧扭著胸口坐下了,臉上寫滿了擔憂“那要是敗了,可怎麽辦喲!”
    “娘,你不用擔心,勝敗乃兵家常事。”戈輝寬慰道“至少十幾二十年內,禁衛軍在東北亞沒有對手,日本現在半死不活,我們對朝用兵,是趁他病,要他命。沙俄也一樣,在歐洲或許還挺能打,但是遠東地區實在是太遠了,他的軍事力量延伸到這裏,已經是強弩之末了,禁衛軍完全有能力戰而勝之。”
    “那要是十幾二十年後呢?我們不能隻顧眼前啊!”安寧又道“你看娘,像是活不到十幾二十年後的人嗎?”
    “娘,你還挺幽默。”戈輝笑了“我們也在發展呀,我們不會躺在功勞簿上睡大覺,我們和外國簽署的合作協議就是最好的證明,我們在利用身邊的一切,努力變得更強,不光是為了今天,更是為了遙遠的將來。”
    戈輝進一步解釋“國與國之間的競爭,是以百年為單位的,不是爭一時之長短。我們在奉天戰場打敗了日本滿洲軍,也有信心在朝鮮戰場再次打敗日軍,但這不能說明日本永遠的敗了,日本還將長期存在,他們還可以臥薪嚐膽,勵精圖治,卷土重來,未來的競爭依然激烈。”
    戈依光和安寧對視了一眼,安寧無奈道“將來的事兒,將來再說吧!現在說這些,有點杞人憂天了。”
    接著,他們就聽到了,季明威要用日本滿洲軍所有軍曹以上軍官,還有日本移民集中營裏所有不服管教的男姓移民,湊整3000人,割首祭旗。
    3000人?季明威要殺3000人?
    除了戈輝早就知道,因為這是他參與製定的計劃,其他人都震驚得說不出話來。不光是他們震驚,所有坐在收音機前的聽眾都震驚了。
    喜歡禁衛軍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禁衛軍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