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倫敦峰會
字數:8081 加入書籤
勞合喬治憤憤道:“一群野蠻人。”
“先生們,淡定。”亨利阿斯奎斯說道:“戈輝他們遠離世界權力中心太久了,需要給他們學規矩的時間。我們和戈輝的問題,已經基本解決了,現在是合作的問題,而不是製造麻煩,更不是敵對。”
“我支持阿斯奎斯,我們現在是要和戈輝合作,分化戈輝與德國人的關係。”亨利坎貝兒說道:“所以,我們討論,是要圍繞這個前提討論,不要背離這個前提。”
“你說戈輝看上了哈蘭德和沃爾夫公司正在設計的一艘新船?”陸軍總參謀長基耶倫阿查拉說道:“他是怎麽知道的?說明他正在大量收集英國情報,連正在設計中的民船都不放過。”
“大家對戈輝盯上了一艘正在設計中的民船,這件事怎麽看?”亨利坎貝兒說道。
“給他,不過是一個設計圖而已,我們連軍艦都給了,更何況還是民船。”亨利阿斯奎斯說道:“既然要和戈輝合作,就得拿出誠意來,比如合作研發飛機。”
阿斯奎斯未來的首相)的話,再次讓幾人陷入了沉思,難道真要和戈輝分享飛機製造技術?
禁衛軍在陸地上已經很強了,決不能讓禁衛軍再飛到天上去。禁衛軍肯定不會安心於遠東一隅,未來肯定有更多的想法,比如戈輝想插足中東,就是例證之一。
今天的小會沒能談出結果,不能一個人拍板的會議就是這樣,如果你願意,能無限扯皮下去,還能順便磨洋工,或許還解決了某些人無事可做的問題。
4月14日,亨利坎貝兒和亨利阿斯奎斯一起來到戈輝的古堡,再次溝通合作一事。
戈輝提議合作研發船泊動力技術,包括過時的往複式四缸二聯式倒缸蒸汽機、低速柴油機、蒸汽輪機。千萬不要覺得蒸汽機不好)
“這些都是我們現成的技術,06年10月的協議中已經轉讓給你們了。”阿斯奎斯說道。
“光有圖紙還不夠,我們想學設計技術,製造技術。”戈輝說道:“當然,我也可以找德國人合作。”戈輝也不想和英國人鬧僵,多個朋友多條路,哪怕是壞心眼兒的朋友。
今天的溝通依然沒有談出結果,英國人不是不想答應,隻是想拖一拖。和戈輝合作,是因為英國不想繼續和戈輝搞對抗,畢竟在南部非洲,在東南亞,禁衛軍更有優勢。即使成不了朋友,也不能成對敵人。
4月15日,倫敦峰會正式開始。
參加上次峰會的17國,都參加了這次峰會。
歐洲的18個國家都參加了這次峰會。
西麵是西班牙和葡萄牙,北麵是挪威、瑞典、丹麥,西北隻有一個英國,東麵隻有一個沙俄。中間和西麵有法國、荷蘭、比利時、奧匈帝國、德國這幾個國家。南麵的國家有意大利、阿爾巴尼亞、塞爾維亞、希臘、羅馬尼亞、保加利亞。
非洲的埃及、阿比西尼亞帝國、利比裏亞,也參加了這次峰會。
埃及名義上獨立,其實是英國的保護國,國防、外交、民族問題等,都需要英國指導,因為有蘇伊士運河,所以埃及是有話語權的,這次被英國拉過來站隊。
利比裏亞名義上獨立,其政權已經被美國裔非洲人把控,國內經濟財政嚴重依賴歐美列強。和1906年前的清國差不多,屬於半殖民地國家。這次被美國拉過來站隊。
阿比西尼亞帝國埃塞俄比亞帝國1941年前的名稱),必須說這是個牛逼國家,是非洲真正的獨立國家。人民偉大,國家才能真正獨立。
孟尼利克二世在繼承皇位之前,就不斷進口武器,逐漸壯大了自己的力量。他清楚地認識到西方列強對阿比西尼亞的貪欲,深知隻有充分利用列強之間的矛盾,乘隙自強,才能抵禦外侵,免於亡國。他巧妙地利用了列強的矛盾,在友好的外國使節的幫助下,從意大利獲得了大量先進武器裝備,以鞏固自己的統治,並積極向外擴展。
孟尼利克二世繼承皇位後,繼續利用意大利的力量來加強自己的實力。他擴充了軍隊,平定了各地封建諸侯的叛亂。從而結束了阿比西尼亞長期以來混亂和分裂割據局麵,建立起統一的中央集權國家。
這次是孟尼利克二世主動要求過來參會,在反擊意大利入侵的戰爭中,孟尼利克二世看到了自身的不足,要向更強大的國家學習,不然以後還會被入侵。通過幾年的了解,亞洲地區的清國北方特區,引起了他的注意,他想借這次峰會,與戈輝接觸。
亞洲的清國北方特區、倭國、暹羅、波斯、阿富汗、奧斯曼,6個國家,參加了這次峰會。
以戈輝為代表的北方特區就不說了,隻用了幾年時間,就強勢擠進世界權力中心的亞洲新貴,未來的亞洲洲長,東亞大陸話事人。
倭國作為亞洲唯一的列強,雖然敗給了北方特區,但強大的海軍實力,在亞洲實力首屈一指,其它國家隻能望其項背。
西園寺公望這次是帶著使命來的,他想和俄國緩解關係,畢竟兩國都是北方特區的敵人,敵人的敵人原則上是可以做朋友的,不能老拿著日俄戰爭說事。應該向前看,老是回頭看,影響前進的速度。
眼看著北方特區蒸蒸日上,實力越來越強,而倭國卻正在跌入債務深淵美國是倭國的最大債權人)。倭國的焦慮無法用語言來形容,未來,倭國與北方特區肯定會再有一戰。但是照目前的情況看,倭國可能正在失去與北方特區對戰的資格。
暹羅,在亞洲也算是相當牛逼的國家,在列強橫行的時代,還能保持國家獨立,實屬難得。拉瑪五世國王勇於改革,廢除奴隸製,改進公共福利和行政製度,緩解內部矛盾。
拉瑪五世這次也是主動申請參加的,他覺得有必要融入世界,他也一直注視著清國的變化,注視著北方特區,他也想借峰會的機會,接觸戈輝。因為他看到了世界的變化,看到了危險,以後的暹羅,可能無法獨善其身。
波斯也是一個名義上獨立,實則半殖民地半獨立國家,北部被沙俄控製,南部被英國控製,隻有中間的緩衝地帶屬於波斯人自己。這次也是被英國拉過來站隊的。過去的一年中,英國人在波斯的馬斯喀特蘇萊曼地區,打出了波斯的第一口油井。這讓英國人下定決心,一定要按死波斯的莫紮法爾丁沙阿王朝。
事實上,莫紮法爾丁沙阿已經走到了王朝末日,他於一九零六年八月,發布皇家公告,建立君主立憲,建立了一個國家議會ajes)和一部成文憲法。這是對幾個世紀以來世襲君主製的一個裏程碑式的背離,標誌著波斯新興公民社會的深刻政治覺醒。
阿富汗是一個內陸國家,從波斯獨立出來之後,被英國多次入侵,最後成為英國的保護國,還能維持王朝的統治實屬難得。巴拉克宰王朝的哈比布拉汗,是一位關鍵時刻敢打敢拚,十分有遠見的國王。他推行現代化改革,建立軍事學院、哈比比亞學院等教育機構,引進西方技術,同時鎮壓青年阿富汗派改革運動。
哈比布拉汗一直注視著禁衛軍在外西北的軍事行動,一直在分析阿富汗能不能抵抗禁衛軍,每一次分析的結論都是不能。這次主動申請參會,目的隻有一個,接觸戈輝,看看有沒有合作的機會。
另外,沒有邀請布單、西巾、泥伯耳、紋賴、撒蒂阿臘波、阿滿等六個名義上的獨立國家。
布單、西巾、泥伯耳、紋賴,麵積太小,在國際上基本沒有話語權,同時他們都是英國的保護國,英國沒邀請他們參會。
其中,撒蒂阿臘波和阿滿比較特殊,這兩個國家是本次峰會,菜單上的國家,是要被重新劃分的,無權參會。
所以,這次參加倫敦峰會的國家一共28個,分別是歐洲18個,非洲3個,亞洲6個,美洲隻有美國1個國家。
英國真的用了心,這28個國家或地區北方特區)基本能代表全世界了。
可能有些沒參會的國家反對,但反對無效。活該你活在這個叢林法則大盛的時代。
這次峰會,同樣舉行了盛大的記者見麵會,特區日報、特區商報都派記者來倫敦。像大炮筒一樣的單鏡頭反射相機,引起了很多外國記者的注意。見微知著,從相機上就看到了,清國北方特區的實力和發展趨勢。
二十八人合影時,需要站成四排,四層台階,每層七人,能站在第幾排,是站在中間,還是兩邊,代表你在世界牌桌上的位置。
誰該站在第一排?並不是沒有爭議,因為戈輝,禁衛軍戰力強不假,但北方特區不是國家,隻是清國的地方武裝。
“我要站在第一排”戈輝聲音不大,但卻不容質疑:“誰讚成?誰反對?”
意大利國王維托裏奧埃馬努埃萊三世39歲)本想站出來反對,但是在開口前的一刹那,他放棄了,站在第二排也可以。
倭國首相西園寺公望站出來反對,他的理由很簡單:“北方特區不是國家,隻是清國的地方武裝,讓其代表清國參會已經是過分拔高了,所以不能讓戈輝站在第一排。”發音走樣的英語,引起了很多人的不適。
“你如果再這麽不懂事,我就替朝廷把朝鮮收回了。”戈輝慢悠悠地說道:“別給臉不要臉。”
戈輝的英語非常標準,土生土長的倫敦人,也不過如此。所以戈輝的話,懂英語的都聽懂了,聽不懂的也有翻譯幫他聽懂。所有人重新認識了這個強勢崛起的權力新貴,真—囂—張。
阿比西尼亞帝國帝國的孟尼利克二世64歲)注視著戈輝,年輕,敢說,囂張,這樣的人,能一直坐在塔尖上嗎?額……不能僅憑一麵就妄下定論,必須接觸一下,當麵聊過之後再說。
暹羅的拉瑪五世55歲)淡淡一笑,他也在觀察戈輝,從目前的表現看,完全是年輕人的正常表現。需要繼續觀察,需要麵對麵的交流,才能一見端倪。
阿富汗的哈比布拉汗36歲)一直在用挑剔的目光觀察著戈輝,他不認為戈輝的囂張表現有任何不妥之處。在眼前的情況下,在實力相當時,隻有先聲奪人,才能拿到更多的好處。
“你……”西園寺公望氣得憋紅了臉,五十九歲的身體在顫抖,沉喝道:“你,太囂張了。”
“你還要反對嗎?”戈輝平靜地問道,臉上滿是弄之色。
西園寺公望扭頭他視,沒再開口,因為他相信,禁衛軍完全有實力收回朝鮮。
倭國首相之後,沒人再提反對,戈輝就這樣在了第一排,但是站在了最邊上,符合他當前的實力。
如果說,朝陽峰會上戈輝站在c位,是因為戈輝是主辦方,是因為老丈人威廉二世給他站台,那麽現在的倫敦峰會上,戈輝站在第一排最左邊的位置,就是禁衛軍和北方特區為他爭來的。
清國人真的站在了世界舞台的中央,這次是靠自己的硬實力。
當幾百名記者將28人定格在鏡頭裏的時候,也代表著這個世界從今天開始不一樣了。
合影之後,正式進入會議環節。
英國首相亨利坎貝兒作為峰會的主辦方,也為了減輕了會務壓力,他也提出確定會議語言:“把英語、法語、德語、俄語、漢語等五國語言,作為會議語言。這五種語言,在全世界也非常具有代表性,既兼顧了絕大多數,又極大減輕了會務壓力。”
沒有人反對,也不會有人反對,因為反對無效。
確定完會議語言,會議正式開始。
英國首相亨利坎貝兒主會議,第一個議題就是成立國際協調聯盟。
這本來就是英法美德俄+清國北方特區共推的,實際上參加了朝陽峰會的都會支持,28國,17國支持,剩下的11國也不會反對,因為反對無效。
沒人反對,不等於可以順利簽署聯盟條約,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利益訴求,還有很多曆史遺留問題,所以第一天的會議,相當精彩。
俄皇尼古拉二世提出:“條約中必須體現對各國既成事實領土的尊重,對破壞條約的行為應該共同抵製。清國北方特區必須退出沙俄領土,停止侵略行為。”
尼古拉二世的提議,得到與會多國的支持,特別是話語權不多的國家,以及部分土地還被外軍霸占的國家都紛紛表示支持。
阿比西尼亞帝國帝國的孟尼利克二世也站出來支持,因為意大利王國依然對阿比西尼亞帝國念念不忘。就在去年,還派兩萬殖民軍試探,因為阿比西尼亞帝國帝國軍寸步不讓,占不到便宜,才放棄入侵。
真是諷刺啊!孟尼利克二世作為一個虔誠的東正教徒,曾一度把意大利王國看成是上帝派來的仁慈朋友。結果意大利想殖民他嘔心瀝血建立的帝國,在這種赤裸裸的強盜行徑麵前,孟尼利克二世憤怒又無奈。
意大利王國、希臘王國喬治一世,63歲)、奧斯曼帝國穆拉德五世親王,64歲),三國都有領土糾紛。
意大利王國與希臘王國是島嶼爭端,兩國已經小規模的乒乒乓乓打了很久了。
意大利國王維托裏奧埃馬努埃萊三世立即陳述了與希臘王國的島嶼爭端問題,那些島嶼主權模糊不清已經超過百年以上了,如果希臘願意平分,他沒有意見。
希臘國王喬治一世堅決反對,那些島嶼距離希臘海岸很近,本來就屬於希臘,不存在主權模糊的問題。喬治一世不知道,這隻是開始,希意之間的島嶼問題,後麵還會增加。
希臘王國與奧斯曼的糾紛是希奧戰爭時,希臘兵敗,割土地給奧斯曼,但是為了這塊領土,在隨後的幾年,因為割地的問題,爭端一直未停。
喬治一世的兒子康斯坦丁王儲是1879年希奧戰爭的直接責任人,他敗了,他的指揮並無不當,隻是運氣不佳罷了,他一直在準備著卷土重來。喬治一世今天就是在為兒子找借口,今天把希奧問題擺在明麵上,以後再打起來,如果第三方幹涉,也得猶豫再三。
奧斯曼帝國的穆拉德五世親王認為,希奧戰爭中,希臘敗了,割地賠款天經地義,你不服可以打回來,我奧斯曼帝國接招便是,我國能打敗你一次,就能打敗你兩次三次四次。
自從奧斯曼與禁衛軍合作以來,奧斯曼新軍在禁衛軍教官的整訓之下,加上從禁衛軍那裏購買的軍事裝備,新軍的戰鬥力直線上升,紀律性和服從性遠在舊軍之上。他相信,隻要再給奧斯曼帝國三年的時間,三年後,他就能讓外國軍隊從奧斯曼的國土上滾出去。
阿富汗國王哈比布拉汗也不過好,英國一直想換掉他,換一個更聽話的人上來。哈比布拉汗但凡在軍事上少花點錢,少幾個支持者都有可能被英國人得手,更別說正北方還有沙俄占領了彭迪綠洲。
利比裏亞也被英國強占了百分之四十的領土,英國肯定不會還的,因為利比裏亞有豐富的鐵礦資源,英國需要不花錢的鐵礦。
俄皇尼古拉二世看到這麽多人支持自己,相當得意,還給戈輝飄了一個眼神。但是他很快就發現,自己想多了,一石激起千層浪,聲援他的人很多,但聽著聽著,就變味兒了,人家說的都是自己的事情,和自己沒有一盧布的關係。
還有表麵支持,實際是反對的,比如波斯。
波斯必須支持,因為沙俄人就占著波斯的北部領土呢!
波斯王莫紮法爾丁沙阿直接質問尼古拉二世:“你還占著我國領土呢!你忘了你也是侵略者了吧!你強取清國土地,現在人家北方特區隻是拿回自己的土地,你還有臉說人家侵略?”
尼古拉二世沒想到,波斯王沙阿居然在這個時候發難,關鍵還是借自己提出的議題,搬石頭砸自己腳了。尼古拉二世心中暗下決定,等峰會結束,他要派兵占完波斯的土地,因為英國人在波斯發現石油了。英國人能挖出石油,沙俄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