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孫再芝家宴
字數:9046 加入書籤
“我看行,這樣的確能安排大量的移民,特區政府的就業壓力也就下來了。”孫再芝點頭道。
戈輝想了一下,又道:“讓朝陽工業大學和錦州港務大學,水利工程和土木工程相關專業的老師和學生,全過去。現場教學,現場學習,理論結合實際,沒有比這更合適了。我們要培養的是有動手能力的實用型人才,不是隻能空談的理論家。”
“這是個辦法,也確實應該這樣。”孫再芝向戈輝豎大拇指,然後又麵有難色地說道:“那些德國的、英國的、法國的教授,願意過去嗎?條件太艱苦了。”
“銀圓能使鬼推磨,你以那些外國人很有錢嗎?有錢能去當教授嗎?有錢能不遠萬裏來特區嗎?”戈輝手心朝上,做了一個掂量東西的動作,說道:“隻要銀圓給足了,看在銀圓的份上,他們會去的。”由於北方特區大量使用銀圓,很多人隻要伸手掂量幾下,基本就能知道多少銀圓。根深蒂固的思想,大家普遍不太喜歡紙幣,所以幾乎沒有人用搓手指這個動作指代銀圓,戈輝隻記得自己搓過手指,結果人家還沒get到他的意思。
“要這麽幹的話,人反而不夠用了。”孫再芝搖頭感歎:“反轉來的也太快了,我都有點不適應了。”
“沒關係,有多少人,幹多少人的活兒。”戈輝說道:“特區的錢也不是無限的,要花錢的地方太多,人力、物力,都需要循序漸進的投入。”
“就說到這兒吧!剩下就是我的事兒了。”孫再芝半開玩笑道:“你再指導下去,好像我不會做事一樣,特區長官的位子就會如坐針氈了。”說完,自己先笑了。
戈輝也笑了,自己有時候話確實多了點了。要麽就完全撒手,簡直就是兩個極端。
沒有人知道,真正的東北大開發,就是從戈輝和孫再芝的這次對話開始的。
北方特區幾乎用了一代人的時間,把鬆嫩平原、三江平原包括外三江平原,畢竟伯力已經收回了)、精奇裏江平原就是結雅河平原,海蘭泡附近)、興凱湖周邊平原等,所有適合農業開發的平原全部開發了一遍,用沃野千裏來形容已經不準確了。
笑過之後,孫再芝扭頭看向會客室門口,稍稍提高聲音說了一聲“大福朱至信字)”。
不消片刻,兩下敲門聲後,朱至信推門而入,朝孫再芝叫了一聲“先生”,朝戈輝叫了一聲“大人”。
“家宴應該準備的差不多了,請兩位夫人過去。”孫再芝說道。
“好的”朱至信答應一聲,轉身出門。
“我們也過去吧!”孫再芝看向戈輝說道:“第一次請你吃飯,內人精心準備了好久。”
“能品嚐夫人的手藝,非常榮幸。”戈輝客氣道。
孫再芝和戈輝一起下樓,直接步行向五號樓右側的一座三層長棟別墅樓走去。
路上兩人聊著北方的氣候,出身南方的孫再芝,適應起來頗為困難。特別是第一年,那種刺骨的寒冷,讓他有種可能活不到春天的感覺。
戈輝被孫再芝誇張的想法逗笑了,想不到不苟言笑的孫再芝也有幽默的一麵。
兩人身後,孫月熏和伊娃有一句沒一句地聊著,兩個人都在學習漢語,不過,伊娃學習的時間更長。
孫再芝和戈輝終於來到一座三層的歐式建築前,很長的一棟,隻住著孫再芝一家。窗前的花壇裏幼苗已經拱翻了泥土,將碧綠的稚嫩勇敢的挺立在陽光下。
雨搭下麵,一位四十左右的端莊婦人和一位十幾歲的英俊少年,站在門口迎接。
戈輝知道,應該是孫再芝的正妻盧牧真和長子孫柯。
“我來介紹一下”孫再芝指著端莊婦人,給戈輝介紹:“這是內人。”馬上又給盧牧真介紹戈輝:“這是戈總督。”
“孫夫人您好!”戈輝向這位偉大的女性輕輕躬身。
“歡迎總督大人。”盧牧真連忙深施一禮。
“這是犬子孫柯。”孫再芝繼續介紹。
孫柯立即躬身施禮:“總督大人好!”
“果然一表人才,有乃父之風。”戈輝客氣道。
孫再芝又為隨後跟上來的伊娃做介紹,伊娃與盧牧真和孫柯分別打招呼。
一番寒暄後,眾人才一起進門。
別墅的內部是參照著白宮的標準裝修的,不但現在看起來奢華大氣,百年之後依然盡顯格調。
由於家宴還要再等一會兒,所以大家坐在客廳裏閑聊。
看到略顯拘謹的孫柯,戈輝問道:“現在哪裏上學?”他明知故問,不然總不能互相看著玩吧!
孫柯立即回答:“我在立信學校高中部二年級,下半年高三,明年九月就可以上大學了。”
立信學校,是1906年8月設立的特區官員子女就學的十五年一貫製學校,從幼稚園到高中畢業,不用換學校。取名“立信”,借用《論語》中“民無信不立”之意,培養誠實守信、忠誠正直的學生。
戈輝的孩子到了上幼稚園的年齡,不會就讀這裏,而是進入禁衛軍子弟學校,校長於直仁。
“明年就可以上大學了,真快啊!”戈輝感歎,扭頭看向孫再芝:“你要熬出頭了,再過幾年就能幫到你了。”
“年輕人想法多,這可說不準啊!”孫再芝笑道。
昂?戈輝愣了一下,抬手虛點,說道:“你好像是在光明正大的陰陽我啊!”
“陰陽你?”孫再芝也愣了一下,但很快反應過來,連忙擺手,然後讚道:“你這個詞用的很好!”他用手指敲敲腦殼,繼續道:“隻有思想常新的年輕人,才能想出這個詞兒來!像我人到中年,腦子就沒有你活泛。”
“孫先生此時正當年,精力最好,閱曆足夠,加上人格魅力。”戈輝大聲評價:“大—展—宏—圖—正—當—時。”
孫再芝笑著擺手,被人這樣直白的誇讚,他有點不好意思。
戈輝的目光又回到孫柯身上,問道:“你是打算去國外留學?還是留在朝陽上大學?”
“如果還在檀香山,我會留在美國上大學。”孫柯坦言道:“現在回到北方特區,我想留在特區,就讀奉天銀行學院原東北銀行專科學校,1907年9月1日遷址新奉天後更名)。”
“為什麽?朝陽工業大學、錦州港務大學,都是特區最頂級的大學,有很多外國教授,和外國的著名大學也不差太多。”戈輝不解道:“不比奉天銀行學院好嗎?”
“奉天銀行學院有更多的外國教授,教授的都是當下最新的經濟金融理論,聽說很多課程都是用英文上的,我沒有語言障礙。”孫柯說道:“您親手打造了北方特區,改變了清國的命運,改變了遠東的權力格局,您還是奉天銀行學院的校長,我想做您的學生。”
戈輝扭頭看向孫再芝,說道:“這是你教他的?包括這麽直白的拍馬屁。”他忘記自己剛才是怎麽誇讚孫再芝了。
孫再芝搖頭輕笑,沒有說話,他想知道兒子接下來怎麽應對。
還沒等孫柯應對,戈輝先說話了:“不過,我喜歡你這樣的耿直性格,好好保持。不要跟那些努力適應環境,隨波逐流的人學習。有獨立思想,敢於堅持自己想法的人,更可貴。”
“學生不太理解”孫柯想了一下,問道:“隨波逐流可能不好,但努力適應環境不對嗎?”
孫柯的話,伊娃也認同,也覺得沒什麽不對,她很想知道戈輝怎麽說。
孫再芝的目光也停留在戈輝身上,手指輕輕敲擊著柔軟的沙發扶手。
“那要看什麽環境,打個不恰當的比喻,如果你身處汙穢之地,難道你還要努力適應汙穢,以汙穢為食嗎?”戈輝知道,自己的舉例有些極端,於是又道:“其實,我想說的是,如果你生活在一個黑暗的運行規則裏,難道你也要化身黑暗嗎?那麽,光明由誰來爭取?”
孫柯還是少年,這個問題對他有點難了,一時間他也不知該怎麽辦?
“你不要有心理壓力,我沒向你要答案。”戈輝說道:“我隻是想說,萬馬齊喑的時候,需要有人勇敢的發聲,不能指望天公重抖擻,因為指望不上,北京朝廷就是最好的例子。自己不爭取,就永遠沒有出頭之日。北方特區,就是靠自己爭取來的,不然也沒有今天的大好形勢。”這話,也就戈輝能說,他說最有底氣。
“學生受教了,多謝大人教誨。”孫柯立即說道,戈輝的一番話,影響了孫柯很多年,並在以後的人生閱曆中,不斷得到強化。很多年後,已經成為龍國財政長的孫柯,依然會時常想起當年戈輝的這番教誨。
孫再芝露出滿意的笑容,兒子應對的非常好,換作北京朝廷,這已經接近君前奏對了。
“你自稱‘學生’有點早啦!”戈輝微笑著說道:“不過話說回來,新奉天超級環還在建設,現在還是大工地,你過去肯定要過幾年苦日子的,確實需要努力適應這個環境。”
“我有這個準備,母親很支持我。”孫柯說道。
咯咯咯……女孩銀鈴般的笑聲從走廊另一頭傳來,兩個十三四歲的女孩手拉手走進客廳。
daddy daddy,兩個女孩一起叫孫再芝,然後一起坐在孫再芝身側。
戈輝的目光落在兩個女孩身上,都穿著立信中學初中部的校服。
“去問叔叔好,自己介紹。”孫再芝簡單提醒道。
兩個女孩立即站起來,來到戈輝麵前,一起問了一聲“叔叔好!”
“你們好!”戈輝微笑著回應,見兩個女孩一般高,於是問道:“你們誰是姐姐,誰是妹妹。”
“我是姐姐孫延”一個女孩主動說道。
“我是妹妹孫晚”另一個女孩說道。
戈輝很隨意地把手伸向伊娃,伊娃已經遞上了兩個細長的禮盒,心有靈犀可見一斑。
戈輝接過禮盒,直接遞到兩個女孩麵前:“送你們的禮物,好好學習,做一個有思想,有文化,明辨是非,個性獨立的人。”
孫延和孫晚一起看向孫再芝,看到孫再芝點頭後,立即接過戈輝的禮物,一起說“謝謝叔叔。”然後看向包裝精致的禮盒。
“想看就看吧!”戈輝隨口道。
孫延和孫晚立即打開了禮盒,裏麵是一支精致的……鋼筆?又不像鋼筆,沒有筆帽,筆尖也不是鋼筆尖。更像鉛筆,但是鉛筆是木製的,這是金屬的,雖然不至於壓手,但比鉛筆重了好多,這是什麽東西?是筆嗎?
看兩人思考的樣子,戈輝說道:“這是鉛筆,鋁合金筆杆,鈦合氧化鋁筆尖,理論上能用很多年。”
“能用很多年?”孫延驚訝道。
孫晚也瞪圓了眼睛,難以置信,這能用很多年?
戈輝點頭,說道:“實驗室裏做出來的,實驗室測試,連續書寫1000小時僅磨損約0.01毫米不到。”
孫柯看得一臉羨慕,少年心性,喜歡羨慕直接表現在了臉上。看到戈輝看他,立即羞愧地低頭,然後低垂的目光裏,突然出現了一個細長的禮盒。
孫柯抬頭,看到戈輝伸長手臂,將禮盒遞到他麵前:“這是給你的,也是鉛筆。”
“謝謝總督大人”孫柯高興地接過禮物,對他來說,重要的不是禮物,重要的是戈輝送的。從此,這支金屬鉛筆孫柯一直帶在身邊,平時很少使用,隻在獨自思考時,才用來記錄瞬間閃過腦跡的念頭。
“這鉛筆真的能用幾十年?”孫再芝也震驚得不行不行的:“如果能大規模推廣,能節省多少木材啊!”
“推廣不了,太貴了,一根鉛筆,實驗室成本已經超過2000兩了。即便是能量產,成本會平攤一些,但依然很貴,又有多少人能用得起呢?”戈輝語重心長地說道:“20文一支的木製鉛筆,更劃算,誰都買得起。”
孫再芝重重點頭,覺得戈輝說的很有道理,這時才反應過來,驚呼道:“2000兩?你是說那鉛筆成本超過2000兩?”
戈輝隻“嗯”了一聲,說道:“隻多不少。”
“那你研發它幹什麽?這不是純純浪費嗎?”孫再芝不解道。
“實驗室隻是在研發鈦合金的時候,意外發現一塊金屬,居然可以在紙上寫字,於是進一步研究了一下,就成了現在的鉛筆,有用,但用不起。”戈輝解釋道。
曆史上,鈦元素很早就發現了,後來也製備出了鈦金屬,但是鈦合金是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才被研發出來。北方特區提前整出這東西,戈輝都覺得很意外,那個技術員被戈輝測試了幾個小時,確認不是穿越者,好失望。
孫再芝看著兩個女兒,喜歡得愛不釋手的樣子,十分為難:“你這2000兩的禮物太貴重了。”
“沒關係,我現在有五個孩子,很快就變成六個了。”戈輝一本正經地開玩笑:“到時候你一人送一個,不就行了嘛!”
嘖,孫再芝無語,沒有這樣的,六個娃,一人2000兩,要命了。當然,他也知道,戈輝是在開玩笑。
“可以入席了”盧牧真過來提醒道。
“這邊請”孫再芝起身,前邊帶路。
今天由於隻請了戈輝夫婦,所以沒有選擇更大的餐廳,小一點氣氛會更好。
因為是家宴,所以隨意地坐在了長條餐桌的兩側。
“內人做的廣東菜,也不知道你是否習慣。”孫再芝客氣道。
“很榮幸能嚐到孫夫人的手藝。”戈輝說道。
“特區的煤氣是真方便啊!還特別幹淨。”盧牧真讚道。
“好用,但也危險,一定要注意安全,切記,切記。”戈輝認真的提醒道。
“家用燃氣公司的人在廚房裏貼了大號字的操作規則、注意事項,以及緊急處理辦法。”盧牧真說道:“要求我們每天看一遍,再開始使用。”
戈輝笑了,真的很欣慰,劉城和他大哥辦事確實讓人放心。
去年12月焦化廠集群全部投入使用,這裏麵產生的焦爐煤氣,需要很高的技術才能安全收集分離。從德國引進了相關技術,包括氣體的儲存和運輸時,用到的鋼製壓力容器製造技術。這些收集的氣體,主要用於工業生產。二次加工之後,還會應用到家庭炊事方麵。
歐美地區還沒有把煤氣大規模應用到家庭炊事方麵,特區引進技術之後,進行了方向明確的二次研發,主要是壓力容器小型化,分15公斤和5公斤兩種。按照某人的指示,直接生成後世龍國煤氣罐的樣子。
解決了運輸和儲存的問題之後,家用燃氣公司正式成立,這塊賺錢的業務,交給了劉城的親哥哥劉勁。因為煤氣是有劇毒的,所以正確的操作和使用非常重要,手把手的教每一個客戶,教會了還不行,最初的一個月,每隔三天要上門檢查,操作規則、注意事項,以及緊急處理辦法都必須張貼在廚房裏。
戈輝提醒過劉城和劉勁:“人命關天,不能有一絲馬虎,弄不好,真的會炸,真的會死人。”
劉城的大哥,和劉城一樣靠譜,嚴格遵照戈輝的要求操作。所以今天聽到盧牧真說的話,戈輝非常欣慰。
“煤氣的普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夫人隻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一群人。”戈輝說道:“夫人很優秀,敢於接受新東西。”
聽了戈輝的話,孫再芝愣愣地看向戈輝,說道:“我可不可以理解成你是在……”
“陰—陽—我”孫月熏用並不標準的發音,替孫再芝說出了那三個字,之前聊天時的話,她聽懂了,也會用了。
“無心之言,吃孫夫人做的菜,怎麽還好意思陰陽孫先生呢!”戈輝立即否認:“是先生想多了。”
盧牧真用公筷給伊娃夾菜,親切地說道:“嚐嚐我的手藝,廣東菜很講究食材本來的味道,很鮮的。”
伊娃說完“謝謝”,立即嚐了一口,驚歎道:“非常好吃,和3號樓的山東廚師做的一樣好吃。”伊娃扭頭看向坐在身旁的戈輝,繼續道:“我經常在反思,越想越後悔。”
嗯?後悔,嫁給戈輝還會後悔嗎?伊娃的話,引起了餐桌上所有人的注意,包括戈輝自己,也好奇得不行不行的。
伊娃自己先笑了,然後迅速收斂笑容,一本正經地說道:“後悔認識他太晚啦!讓我在美食荒漠的德國多生活了好多年。”
額?大家先是一愣,馬上笑了起來,一本正經的說著玩笑話,還是很有殺傷力的。
這樣歡樂的氣氛,貫穿了家宴的整個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