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坦克
字數:7962 加入書籤
國防大臣安德雷亞斯盧克賽激動地說道:“感謝將軍閣下的支持,奧國決不會讓朋友失望。”
“嚇死我了,我以為你們要割我土地呢!”戈輝調侃完,說道:“以後有事說事,不要繞這麽大的彎,太累。”
斐迪南、安德雷亞斯盧克賽、海因策林德納,一起笑了,有戈輝的保證,他們至少成功了一半。
“斯柯達兵工廠生產的305毫米和420毫米攻城榴彈炮,性能世界一流,精度和威力深受德軍讚賞,我喜歡得不得了。”戈輝突然說道。
“沒問題,我回去就安排工程師過來,手把手的教你們。”斐迪南直接答應了,但他也是有條件的:“不過,需要交技術轉讓費,還有兩種口徑,各訂10門,每門備彈1000發。”
“成交”戈輝說著抬起了手掌:“包括機器設備。”
“沒問題”斐迪南抬手擊在戈輝的手掌上,同時道一聲“成交”。
事實上,斯柯達兵工廠的攻城炮,在當下,確實世界聞名,但是沒人願意生產這東西,也賣不出去幾門,因為基本用不上。
而戈輝要買,也不是為了攻城,而是看上了重型火炮的製造技術。德國的技術要有,別國的技術也要有,互相印證。
戈輝看著眼前的三個人,心裏有了新想法。
“我計劃成立一個集合了音樂、美術、歌劇、戲劇表演為一體的學校。”戈輝說道:“但是北方特區缺少這方麵的教師。”
“這個我幫你解決,你說的這些,都是我們最擅長的。”斐迪南拍著胸脯說道:“隻要你們開出讓他們滿意的薪資,我能把最頂級的人給你派過來。”
戈輝直接豎起手掌,斐迪南抬起手掌,毫不猶豫地拍擊在戈輝的手掌上。
兩人齊聲“成交”,然後握手,戈輝認真地說道:“等你最頂級的人才,按你們那裏的標準,3倍的薪資,聯體別墅,私家車,全部免費提供,子女安排工作,輕鬆又體麵。”
“最多三個月,你想要多少人,我給你送多少人過來。”斐迪南拍胸脯保證。
“多多益善,我不怕多,有多少人我都能安排。”戈輝也拍胸脯。
斐迪南、安德雷亞斯盧克賽、海因策林德納,在錦州港區待了五天,秘密召見了奧匈帝國領事阿納托維奇,低調視察了錦奧鋼鐵廠,還有奧匈帝國援建的,正在建設中的錦州鋼鐵廠,原計劃叫錦奧鋼鐵二廠的,後來被否了。
三人低調的來,低調的走,不帶走一片雲彩。
戈輝隻在他們來的那天低調地見了一麵,之後再未出現。其間,寧遠抽時間見了他們一次,除了簽定攻城炮購買協議外,關於車輪上的軍隊建設做了深入的溝通,寧遠描述的通過輪式移動載具,快速機動的作戰方式,給他們三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人在回去的輪船上,反複討論輪式車輛在戰爭中的作用,三人得出了一個共同的結論,奧匈帝國軍隊仍然停留在拿破侖時代的落後戰術,而且嚴重缺乏足夠的實戰經驗。
雖然在柯尼希格雷茨戰役1866)中,向全歐洲展示了火力的決定性意義,而且奧匈軍官團紛紛表示要向普魯士學習,但帝國參謀部很快就開曆史倒車了,從推崇火力退回到傳統的刺刀衝鋒,原因也很現實,奧匈帝國承擔不起如此高昂的開支。
那麽,問題來了,車輪上的軍隊,需要花更多的錢,奧匈帝國有錢嗎?世界第六大經濟體有錢嗎?
擁有68萬平方公裏的疆域,歐洲第二大國沙皇是歐洲第一大),人口5200多萬。資源豐富,土地肥沃,石油產量位居歐洲第一,煤炭產量世界第五,糧食產量世界第六,生鐵產量超過兩百萬噸,擁有完善的基礎設施,鐵路裏程超過4萬公裏,鋼鐵和軍火產量排名世界第四。
如此牛逼亮眼的數據,奧匈帝有錢武裝軍隊嗎?
答案讓三人氣餒,沒有。
他們相信,三人合力也不能改變帝國現狀,一種叫作“絕望”的氣氛在三人所在的艙室裏漸漸成形。
與之相對,一種叫作“希望”的東西,在戈輝所在的車間裏成形。
7月10日,戈輝接到成雨的電話,來到了農場兵工廠tk車間。
戈輝從劍齒虎上下來,就看到成雨和李小曼,還有一位絡腮胡德國人,已經在車間外等他了,大門上巨大的tk字母,非常的醒目。
“你可下來了,我們已經在太陽底下等你……”成雨抬手看表,然後表情誇張地說道:“差不到20秒就13分鍾了。”
幾年過去,還能像原來一樣和戈輝隨便開玩笑的僅剩下成雨和皮特黃了,劉文濤和他說話雖然也隨意,但已經不和他說一些活躍氣氛的玩笑話了。
其實戈輝也不想這樣,也和他們直言,像原來一樣說話就挺好,不用這麽小心,但他改變不了,曾經的鬆弛感沒有了,可能再也回不到從前了。
“多曬太陽有益身體健康”戈輝說著抬手輕捶了一下成雨的胸口,然後看向於小曼,關心道:“小曼就要少曬了,臉被曬黑了就不好看了。”
於小曼靦腆一笑,一如既往的靦腆。於小曼出鏡率真的太低了)
“我不曬太陽,臉也是黑的。”於小曼說道。
“我可以作證,於總監督的臉,今天是我見過的最幹淨的一次。”那個絡腮胡德國人用英語說道:“我從1906年11月下旬來到這裏,今天終於認清了她的臉,原來這麽好看,非常非常後悔,我結婚早了。”
盡管絡腮胡德國人說的很誇張,但是也從側麵說明了,於小曼絕大部分的時間都在車間裏。
“小曼,辛苦了。”戈輝立正敬禮,禮畢後,繼續道:“國家不會忘記你,北方特區不會忘記你,禁衛軍不會忘記你。”
於小曼感動得熱淚盈眶,略顯哽咽地說道:“謝謝司令。”
“應該說謝謝的是我,是禁衛軍全體。”戈輝說著,伸手握住絡腮胡德國人的手,親切地說“謝謝”,又握住成雨的手“也謝謝你,統籌規劃,什麽都沒耽誤。”
“看完這個,我還有‘驚喜’給你。”成雨得意地說道。
“我很期待”戈輝也很驚喜,他知道,成雨在這方麵,從不開玩笑。
“先進車間吧!”成雨說道:“幾年的辛苦,終於不負眾望。”
門衛為他們拉開了平常進出的小門,戈輝、成雨、於小曼、絡腮胡德國人,走進了tk車間,蘭方舟、金豆、金婷等被門衛擋在了外麵,門衛告訴他們:“我在這裏站好幾年了,我都沒進去過。”
戈輝從一段狹窄的長廊走出來,就看到被一塊巨大的紅布蓋住了大半的鋼鐵巨獸,下麵露出的履帶和三對負重輪,讓戈輝一眼認出來,這是s2賽季謝爾曼4坦克的履帶,該坦克綜合性能在s2賽季並不牛逼,甚至有點拉胯,因為容易起火爆炸,德國人戲稱“朗森打火機”,但產量很高,一是美國工業實力強大,二是這家夥確實更容易生產,三是成本相對更低。
很多參與設計製造的工人和研發人員看到戈輝立即鼓掌,同時拉起紅底白字的橫幅——歡迎總司令蒞臨指導。
戈輝笑了,成雨這家夥是越來越會了,
“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麵。”戈輝淡淡地評價道。
“這不等你揭蓋頭呢嘛!”隨後走出來的成雨說道:“儀式感還是要有的!”
戈輝扭頭看向剛剛從長廊裏走出來的於小曼,說道:“小曼,你是tk項目的總監督,我們一起揭蓋頭。”
於小曼輕輕點頭,然後走到一邊,撿起紅布的一角。
戈輝走到另一邊,撿起紅布的另一角,然後說了一聲“開始”。
戈輝和於小曼一起將蓋在鋼鐵巨獸身上的紅布拉下來,隻有七分像謝爾曼4坦克的鋼鐵巨獸露出了真容。腳是謝爾曼的腳,傾斜45度的前裝甲,和謝爾曼還是有區別的,最大區別是炮塔,不是謝爾曼的圓潤,而是楔形炮塔,所以七分像有點說多了。
“介紹一下吧!”戈輝看向於小曼,她是tk項目的總監督,由她介紹最合適。
咳咳,於小曼靦腆地點頭,然後說道:“還沒正式命名,我們都叫它大個子。”
身材嬌小的於小曼,站在大個子前麵,更顯嬌小了,還有一種萌萌的感覺。這樣的鋼鐵巨獸,居然是在一個身材嬌小的小女人領導下研發出來的。小女人和鋼鐵巨獸是怎麽聯係到一起的呢?事情得從1904年3月說起,當然,現在不是想這些的時候。
事實上,“大個子”的設計圖是戈輝提供的。在穿越之前,於果這個名字好久不提了)在美國有一個私人武器博物館,謝爾曼塔克就是他的收藏之一,他收藏了兩輛,一輛整體展示,另一輛拆分展示,他還拿到了設計圖,s2賽季的坦克,不是機密。他認真研究過這輛坦克,對其設計十分了解,所以拿出設計圖並困難,楔形炮塔就是他修改的,他不管合理不合理,如何實現,是研發人員的事情。
在德國人來之前,坦克樣車已經出來了,隻是v型12缸魯式機械增壓柴油發動機不能穩定工作,油耗過高,一些零件頻繁出故障,還有運行過程中濃重的排煙,非常令人討厭。變速器和差速器也不穩定,卡在這幾個地方。這其中有發動機和變速器、差速器不匹配的問題,因為它不是謝爾曼的原配發動機。
戈輝看上了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毛熊國的b2坦克柴油發動機,絕對是領先時代的傑作,後續的改進型,到了二十一世紀,它的許多性能參數仍然堪稱高水平,當然,這裏的型號,隻是最初的水平,在技術進步之前,無法實現更高水平的發動機。
采用v型12缸布局,在保證高功率輸出的同時,優化體積和重量,采用電啟動和水冷係統提高效率和穩定性,難在燃油噴射,還有魯式機增匹配的問題。同樣是戈輝提供的圖紙,怎麽實現,不是他的工作。
於小曼繼續介紹:“大個子全重28噸,披掛裝甲後,還可以更重,但不能超過35噸,長18尺6米),寬9尺3米),高9尺,v型12缸魯式機械增壓柴油發動機,500匹馬力,簡易公路機動能達到時速60公裏,越野速度也超過了45公裏每小時,最大行程350公裏。30倍2.4寸76毫米)長管線膛主炮,還在克虜伯和農場兵工廠同步研發中。8毫米口徑的fa44置頂機槍,備彈2000發,應該不用擔心子彈不夠用。乘員4人,車長兼機電員、炮長、裝填手、駕駛員。機械式變速箱有5個前進檔,2個倒檔。坦克行動部分采用平衡式懸掛裝置,每側6個負重輪分為3組,主動輪在前,導向輪在後。每條履帶有79塊履帶板,是用全鋼履帶,還是掛膠履帶,還沒有最後確定。”
這款500匹馬力的發動機,盡可能的放大了扭矩,並沒有特別強化速度。這個時代出現500馬力的發動機確實不現實,但是有後世的方案加持,坦克又不考慮油耗,搞出個性能怪獸出來也不奇怪吧!以前的人隻是沒找到方法,並不是他們不行,後世人牛逼,是因為一百幾十年的技術積累。解釋到此為止。
於小曼繼續介紹:“坦克的火炮有高低向穩定器。炮塔的旋轉采用電機帶動,轉360度隻需15秒,嗖快。炮塔是焊接而成的楔形,是一種外形類似梯形的炮塔設計,炮塔整體呈現扁平狀,側麵傾斜,俯視時通常為類似梯形的輪廓。炮塔邊緣線條硬朗,我們采用的是直角設計,這樣的外形能提升跳彈概率,增強防護能力,還方便加掛額外的裝甲,炮塔內部空間布局更高效,利於優化火控係統和乘員工作空間。??”
戈輝嘴角高高翹起,因為這就是他專門設計的,後世二十一世紀坦克的主流設計。這個坦克雖然有點拉胯,但是放在二十世紀初,那就是牛逼閃閃的存在。
於小曼繼續介紹:“我相信,我們所有參與研發設計的人都相信,大個子會成為一個戰場工程的奇跡。它的每個主要部件,從引擎傳動係統,到冷卻裝置,都采用模塊化設計,方便快速更換和野戰維修。他的變速箱,差速器,傳動裝置,以及裝甲外殼,被組合成一個動力總成模塊純機械的東西是可以實現的,隻要你能想到),可以整體拆卸。這意味著它能在野戰條件下,僅用簡單工具就能修理,維護效率極高。而且它的通用底盤,還可以衍生出其它功能的車輛,我們會在以後,進一步研究。設計統一,適應性強,絕對是滾滾向前的工業怪獸,它是用戰場韌性把勝利碾壓出來的工具之王。”
“關於大個子的引擎,就由蒂莫維爾納主任介紹吧!是他帶隊攻關的。”於小曼把手伸向絡腮胡德國人。
蒂莫維爾納是tk項目,動力總成的研發主任,主要是完善現成的發動機,並不是從零開始研發。
蒂莫維爾納走到坦克前,主動和於小曼擊掌,然後麵向戈輝,主要是給戈輝介紹,其他人都知道。
蒂莫維爾納拍了一下坦克,說道:“我是1906年12月1日正式接手完善引擎任務的。不得不說,這款引擎盡管有這樣那樣的不合理之處,但是就其設計結構而言,非常非常的先進,特別是鑄鐵缸體+濕式缸套,太有想象力了,我很難想象,這樣優秀的引擎設計會出現在工業底蘊相對較差的這裏。你們敢想敢幹,這個精神非常值得德國人學習。”
不得不說,蒂莫維爾納沒有說錯,他是實話實說,沒有人覺得不好聽,包括戈輝在內,都坦然接受這個事實。
蒂莫維爾納繼續道:“不能穩定運行,除了燃油噴射係統的設計不夠合理之外,還有加工精度和材料上,隨著引進德國更先進的煉鋼技術,以及特種金屬冶煉技術,材料方麵的問題基本解決,隨後朝陽機床廠,提供了更高精度的機床,加工精度的問題也相繼解決。還有個別高強度零件,德國短時間內都解決不了,但是這裏卻輕鬆搞定了,你們肯定又攻克了更先進的技術。”蒂莫維爾納搖頭感歎:“真的是太令人驚歎了,讓我忍不住想問,為什麽是你們?”
戈輝輕輕點頭,確實如此,從德國引進的先進技術,在很多方麵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當然,禁衛軍是用坦克、飛機、風神卡車、梟龍越野車、戰狼摩托車技術換的,可不是買的,買不來的,人家也不賣。
蒂莫維爾納繼續道:“因為不是從零開始,所以我們節省了大量的時間,盡管如此,我還是用了11個月,才相繼搞定了包括電啟動、水冷係統、燃油噴射係統在內的諸多問題,讓發動機穩定運行。然後就裝進坦克實測,不到一個小時,曲軸軸承損壞,修複發動機後,不到一個小時,再次出現問題,機體出現裂紋,不得不停止。我們判斷還是材料的問題,於是和朝陽特種金屬冶煉公司溝通,他們與萊茵金屬公司一直有合作,他們隻用了不到半個月的時間,就拿出了性能更好的材料,我們又解決了一個問題。”
蒂莫維爾納轉身用力的拍擊在坦克上,然後自豪地繼續道:“盡管過程充滿挑戰,但我們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一個一個的克服,技術逐步改進,不斷的優化,最後我們完成了dt1型柴油坦克發動機。我可以很自豪地說,這是當世最傑出的發動機,超越時代的產品,重量輕,燃油經濟性高且動力強大,這是北方特區與德國在柴油發動機技術上的重大突破。”
d是狄塞爾,柴油機的發明人,t是坦克)
戈輝帶頭鼓掌,然後大聲的告訴現場的所有人:“榮譽屬於你們每一個人,你們創造了曆史,開啟了新時代。很多年後,或許沒有人記得你們的名字,但是你們創造出來的坦克,會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蒂莫維爾納略顯尷尬地繼續道:“dt1雖然成功了,但也存在穩定運行時間過短的問題,台架測試壽命僅有1200小時,裝機壽命應該在800小時左右,大約100小時就得大修一次,後續還需要繼續優化改進,我的目標是裝機全壽命2000小時我也不清楚這個壽命是否合理,網上有3000小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