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東土是個好地方
字數:5821 加入書籤
唐王下旨:今日盛會,天降仙花,普天同慶,君臣人等,皆以信仰為要,不必拘泥於君臣之禮。
內侍、宮女初時有些拘謹,後來歡欣鼓舞。
對著霞光上的仙子宣讀唐王旨意,又將賜給仙人的財帛向天空拋去。
隱在霞光裏的仙人,對地下發生事兒看的清清楚楚。
唐王的賞賜並未讓他們感覺臉上有光,而是非常好笑。
他們嘲笑凡人太不自量力了。
不過是壽命短促,輪回中翻滾的螻蟻。
人王不過是螻蟻中個頭稍大的而已,跟其他凡人沒什麽區別。
竟然認不清自己的身份,不知天高地厚,賞賜仙人財帛。
真是太可笑了!
天界珍寶如土,人間的財寶在仙人眼裏隻是爛俗的黃白之物。
隻會汙染仙人眼睛。
竟然用如此來人的東西賞賜仙人,簡直就是對仙人汙辱。
正當仙人看那些宮女、內侍用力向上拋撒財帛,累的氣喘籲籲,東倒西歪的狼狽樣子,樂不可支的時候。
變故陡生。
半空中突然發生劇烈的爆炸。
一團耀眼的光芒遽然憑空爆裂,猶如初升的太陽從烏雲後跳出。
伴隨著驚天動地的爆炸,熾熱的火舌驟然噴向四麵八方。
赤紅的火焰瞬間鋪滿了天空,仙人腳下仿佛燃起一片火海。
火焰飛舞,猶如無數條火龍、火蛇肆虐絞殺。
炎熱的風暴從地下倒卷翻湧,直撲雲霄。
仙人目瞪口呆,一時間沒有反應過來,升騰而起的火海已經燒到腳下,將霞光和踏著霞光的仙人吞噬。
“啊——,壞我大事!”
更高的空中發出一聲怒吼。
高遠的虛空中伸出一隻大手,抓向被火焰吞噬,拚命掙紮卻無法脫身的仙子。
大手探入火海。
火焰仿佛懼怕大手一般,紛紛避讓。
脫困的仙子立刻飛進掌心尋求庇護。
大手憑空消失。
隨著大手將仙子們帶走,霞光消散。
夜幕降臨長安城。
長安街上。
天花依然漫天飛舞,但這是真正的天花。
人們的狂熱已經減退,但仍然跪拜在地,不肯起身散去。
唐王扶著龍輦,身體子微微顫抖。
方才天空發生的異象,一點不落都看在眼裏。
方才,內侍奉上財帛讓他查驗,將那顆睡夢中帶出來的丹藥塞了進去。
毫不知情的內侍向天上拋撒財帛,順便將丹藥也丟了上去。
丹藥的威力猶如排山倒海,大大出乎唐王意料。
當火海在空中燃燒時,唐王驚駭萬分,幾乎暈厥。
如果大火落到城裏。
繁榮的長安城將付之一炬。
數十萬黎民百姓,包括他必葬身大火,屍骨無存。
那一刻,他幾乎要呼喚文武百官前來護駕。
最終長期征戰,多次死裏逃生,而養成的臨危不懼的強大的心理戰勝了恐懼。
他驀然發現。
情況似乎沒有那麽糟糕。
當天空燃起大火,成千上萬的人群仍舊匍匐於地,稱頌不止,絲毫不亂。
仿佛火光不存在似的。
他看向左右。
侍衛、大臣一臉莊重,嘴巴不停地蠕動,小聲念誦著佛菩薩的句號。
內侍和宮女前來回旨。
“陛下,財帛已經賞給了仙人,這是為陛下接取的天花。”
唐王抬頭望天。
直到仙子被一隻巨手救走,霞光散盡,夜幕降臨。
才輕吐一口氣。
“告訴兵部,多派人手巡邏,盡快讓百姓散去。宣玄奘法師進宮,”
他擺弄著手中如玉如金的天花。
天花如玉似金,入手冰涼,不象人間任何一種金銀玉材。
天花漸漸散去,人群不由的發出遺憾的聲音。
因為天花飄飛了半天,卻沒有一朵落到地下。
更無人接得一朵。
隻有那位宮女接了一朵,還進獻給了唐王。
唐王移駕回宮了。
...
擺夠了姿勢,接受萬民崇拜的玄奘法師,悄悄放鬆了有些僵硬的身子。
老是保持一個姿勢,累死了。
取經人是他命中注定的身份。
降生南贍部洲的東土大唐是師父的安排。
千年之前,師父便將目光投到南贍部洲這塊獨具魅力的地方。
那時候為了推廣、擴大釋門影響力,師父施展大神通,大開方便之門,招納有緣弟子。
但卻在遙遠的東土遭到難以想象的阻力。
那裏的凡人似乎具有一種與生俱來的氣質,對於釋門的理念,總是處於信與不信之間,不像其他部洲的凡人,身心都獻給信仰。
師父講經說法結束,端坐蓮台,佛眼如炬,直直盯著東方。
那個時候,玄奘還叫金蟬子。
看到師父心事重重。
覺得自己做為師父最喜愛的弟子,理應為師父分憂解難。
“師父,有事弟子服其勞。有困難盡管吩咐。”
終有一天,師父的佛眼穿過茫茫虛空,定定看著南贍部洲那個國土。金蟬子忍不住開口詢問。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那裏的凡人不對勁兒啊!”
師父緩緩轉頭,慈祥的目光注視徒弟。
“師父,你曾經說過,凡人屬於胎生,具有非凡智慧。每人都是自己的佛祖,天下眾生,不論愚癡、貧富、高低、貴賤,都是平等的。那裏的人有什麽不對勁兒?”
“每人都是佛,這句話其實是鼓勵之語,希望我門信眾,信仰堅定,永不退轉。若要開悟,得道,還須要下死工夫。但那裏的人不同。”
師父招手,讓金蟬子近前。
一道光芒從他的眼前掠過,頓時增長了無上智慧。
他的眼睛也能透茫茫虛空,看清南贍部洲的一草一木,人們的一舉一動。目光所至之處,仔細傾聽,聲音也聽得一清二楚。
當金蟬子看到東土的景象。
不由的被深深吸引了。
南瞻部洲的空中祥雲繚繞,霞光萬道。
祥瑞之氣籠罩著那裏國土和人民。
生活那塊土地上的凡人,人人相貌俊美,語言優美動聽,跟神明之語有八九成的相似之處。
熟練掌握那種語言文字的學者,甚至具備了與天界神明溝通的能力,可以解讀天神的語言,破解天神的神通。
那些人不論地位高低,信奉的不是血統論,不是門閥出身。而是“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他們崇尚奮鬥,而成功者又個個懷有悲天憫人,濟世救人的大智慧。
金蟬子將東土的風土人情與經過釋門教化過地方進了粗略的比較。
得出的結論很悲哀:
即使得到釋門深度教化,東土又幾乎從未接觸過釋門。
東土的發達、東土人的智慧,都比釋門信徒所居之地不知道強多少倍。
“師父,東土不正是我釋門追求的理想之地嗎?凡人狀態、國家運行、風土人情、語言禮儀,都是最理想的。雖然比之天界還有巨大的差距,但和人間的其他地方比,這裏就是天界啊。”
看罷多時,金蟬子忍不住讚不絕口。
“徒弟,你再仔細看,還能看出什麽來?”
師父覺得他觀察太潦草,被表麵繁榮蒙蔽了,沒能看到潛藏的本質。
“你要看不同的人,從年紀大小。地位高低、性別不同、本性好壞、各個角度,各個方麵都不要放過。能得出什麽結論?”
金蟬子遵照師父法旨。
觀察東土不同的人。
又收回目光,觀察著釋門領域中的信徒。
兩相比較,終於看出了不同。
“師父,原來他們是.....唔.....?”
師父手一指,施展禁言術,將金蟬子的話憋在肚子裏。
喜歡西遊:修仙從逃出破廟開始請大家收藏:()西遊:修仙從逃出破廟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