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必須拿下東土理由

字數:5002   加入書籤

A+A-


    唐王在睡夢中,與神秘人對話。
    神秘人雖然拒絕露麵,卻給唐王說了天界許多秘密:
    看似與世無爭的神明,其實跟凡人的心態差不多,也會嫉妒、也有貪婪的欲望。看似安寧祥和的天界,運行規則也跟凡間一樣,遵循“弱肉強食、適者生存”的法則。
    隻是因為仙人長生不死,壽命悠長;又因為古神、舊神經曆的劫數多,修行境界高,實力強橫。
    新神被他們強力壓製,即使有造反的心,也沒有反抗的實力和機會。
    而凡人因其短命,又與天界隔著極難逾越的鴻溝天塹,天界即使有變化,凡人也感覺不到。
    所以天界才給人永遠和平安寧的樣子。
    另外一個令唐王深感震驚的秘密:神明也會死。
    他們的死亡,壽不過百年的凡人根本看不到。
    就象蜉蝣感知不到人類的死亡一樣。
    如果朝生暮死的蜉蝣有思維,在它們心裏,凡人的壽命就是不可估量的長久。
    蜉蝣從生到死,短短一天,跟人類動輒上百幾十年的壽命相比,對世間隻是驚鴻一瞥。
    蜉蝣與凡人。
    凡人與神明。
    兩者道理相通。
    神秘人告訴唐王,現在的天界麵臨一場劫難。
    這場即將降臨的劫難麵對的是全體神明,不論新神、舊神,還是古神,都必須經受劫難的磨礪。
    具有強大神通的神明,已經預感到這場劫難無可避免。
    劫難麵前,不同派別,不同立場的神明,暫時放棄分歧,表現的空前團結。
    坐在一起研究對抗劫難的辦法,試圖從中找出一條生路。
    一個個方案提出,一個個被否決。
    最後他們發現,釋門佛陀的二弟子金蟬子是破劫的關鍵。
    通過經卷,將東土的命運與神明綁定,是神明唯一可以避開劫難的機會。
    於是組建取經隊伍,前往西方靈山求取真經,便是神明研究出來的唯一度劫的辦法。
    西天取經初衷是什麽?
    唐王最清楚不過。
    魏征夢斬犯天條的涇河龍王,使得唐王保護龍王不死的承諾落空。
    龍王冤魂不散,陰司將唐王告下了。
    唐王去陰司閻王麵前對證,其實那時候涇河龍王已經被觀音菩薩帶走轉世投胎去了。
    所謂對證,雙方並未見麵。
    陰司之行,唐王卻見識到了成千上萬的冤魂無法超度。
    那些死於戰爭殘魂冤鬼,紛紛向唐王索命。
    阻擋唐王返回陽間的路徑。
    為了徹底消解冤氣,超度冤魂。隻有請釋門高僧,做一場規模空前的水陸大會,才能清淨陰司。
    經過層層選拔,玄奘法師脫穎而出。
    而後經過了菩薩獻寶。
    大唐上下所有人都可以參與的公開競寶。
    最終確定了玄奘才是命中注定的取經人。
    然後唐王在睡夢中受到神秘人的警告,告訴他,千萬警惕,不能讓釋門控製了大唐子民的神智,如果聽任不管,大唐的結局跟他現在所在空間一樣。
    這個空間稱之為:人國之墓,神明之墓。
    飄浮在這裏的碩大雲朵中,裹著無數膚色、體態、相貌各異的人族的屍體,他們無一例外的,臉上現出安寧舒適的笑容,仿佛是在極為高興的狀態下死去的。
    神秘人告誡唐王:每朵雲彩都代表著一個凡間的國度,他們現在的模樣,就是被釋門控製下的狀態。
    喪失了進取精神,沒有獨立自主發展的動力。
    這些國度從上到下,創新、開拓能力被永久鎖死了。
    在經卷條文的束縛下,他們循規蹈矩的活著,不敢越雷池半步。
    不管現實多麽痛苦,多麽不如意,他們都安於現狀,沉浸在對來生的美好幻想裏。
    對現實沒有期待,失去了奮鬥的動力。
    到了這一步,這些國度雖然表麵還活著,其實已經成了行屍走肉,渾渾噩噩的活著,跟死亡無異。
    神秘人進一步解釋。
    大唐從上到下,從君王、到大大小小文武百官,一直到偏僻的鄉裏村夫,他們跟其他國度的人種其實是不一樣的。
    唐王不置可否,覺得神秘人的說法危言聳聽。
    做為大唐天子,他見識廣博,長安城匯集了全世界各地的商賈,什麽樣的人他沒見過!
    蠻夷也好,外邦也罷,除了膚色,風情、語言不同外。
    都是一顆頭,兩隻手、一個身子,兩條腿。
    那些人中不乏智慧聰明之士。
    大唐子民也有不少癡傻蠢呆,難以教化之輩。
    都是凡俗之人,難道大唐的子民還有優越感?
    “嗬嗬......你看看這裏,人國墳墓多不多?”
    人國墳墓當然就是飄浮在周圍的,裹著屍體的雲朵了。
    “很多!”
    唐王初來到這裏,走了很長時間,見到都是一塊塊雲朵形狀的墳墓。
    “釋門創立時間不過一千多年,就有這麽多國度淪陷了。據我所知,早在千年前,便有釋門弟子東度前來傳播教義,卻收效甚微,就算現在,雖然東土寺廟遍地,僧人眾多,‘南朝四百八十寺,都在樓台煙雨中。’卻一直無法成了大唐唯一的信仰。你猜原因何在?”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我國向來以儒家教化,法家治國。”
    “對啊!所以這麽肥的一塊肉在麵前,老是吃不到嘴裏,他們急壞的,想了很多辦法,總是不能如願。於是便策劃了取經行動,試圖給大唐的所有人戴上金圈,控製麻痹他們的思維。那天天花亂墜時,到底發生子什麽,你親眼目睹,毋庸贅述。”
    丹藥將偽裝成天花的金圈炸毀的場景,猶在眼前。
    “我聽聞釋門理論高深,神通廣大,完全可以通過神跡,通過行剃頭之舉,讓我國臣民自願皈依,何必用如此手段?”
    雖然神秘人確實幫唐王擊碎了釋門試圖控製大唐的陰謀。
    唐王仍然想不明白,釋門為何要采取如此卑劣的手段。
    “難道這些國度,都用這樣的方式取得的?”
    他指著飄浮四周的雲朵形人國之墓,不解的問道。
    “不是!傳播教義,信仰教義,自然皈依,成為虔誠信徒。其他國家都是一樣的流程。他們初到東土,也想用之前流程,隻要辛苦一些,信徒越來越多,自然而然整個國家都在釋門的控製之下。”
    “等到他們真正行動起來,才發現大錯特錯。信徒確實發展的不少,虔誠者也大有人在,但關鍵時刻,這些信徒麵臨天、地、君、親、師、以及國家的選擇時,總是毫不猶豫的拋棄他們曾經深信的釋門,選擇擁護他們和他們祖先曾經擁有的,根深蒂固的傳統。”
    “經過一千多年傳播,釋門的高層絕望了,他們軟硬兼施,給予足夠的好處,顯示神跡,試圖以地獄、業障、來世等恫嚇,都無法徹底控製這方國度上的人。”
    “哦!為什麽?”
    神秘人一番長篇大論,成功勾起唐王的興趣。
    “就因為大唐人種跟其他國度的人不一樣?”
    “是!釋門創始者發現了其中的差異,不但不沮喪,反而高興的不得了。越發堅定了將這裏納入釋門的決心。”
    “這不是缺心眼嗎?明知不可能,頭還是麽鐵!他們控製了我們的神智,讓我國成為名存實亡的國度,對他們有什麽好處?畢竟世界上的國度多如千毛,何必揪著我國不放?”
    “因為你們的特殊能給釋門帶來巨大的利益。這些利益比釋門控製的所有國度加起來,還要多千萬倍。”
    “太玄乎了,不可能吧!”
    喜歡西遊:修仙從逃出破廟開始請大家收藏:()西遊:修仙從逃出破廟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